陈中慧
癔病是一类由精神因素,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临床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或意识改变,而缺乏相应的器质性基础。儿童癔病多发生在少年期,笔者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发现,其发病率有升高趋势。现将本院2005年元月~2009年10月收治的45例癔病患儿作回顾性分析。
1.1 临床资料 2005年元月至2009年10月我院共收治45例儿童癔病,诊断参照《现代实用小儿神经疾病学》[1]。其中男25例,女20例;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12例,因淘气或学习成绩差受到老师或家长批评18例,家长过分溺爱10例,受意外惊吓2例,不明原因3例;入院前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16例,病毒性脑炎18例,急性胃炎7例,癫痫4例;发病年龄6岁2月~10岁6个月;其中独生子女30例;临床表现发作性腹痛、恶心、呕吐7例;头痛、头晕、恶心,呕吐10例;头痛、四肢发麻和发软6例;四肢及全身颤抖、抽搐4例;胸闷、憋气、心悸6例;哭闹、憋气,面色苍白5例;呼吸困难、胸闷、气急,心前区不适7例。
1.2 方法 45例患者入院后,均详细记录性别、年龄、起病原因、临床症状及体格检查结果。根据临床表现选择性进行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电解质、血糖、脑脊液、心电图、脑电图及头颅CT或MRI检查,所有患儿通过详细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均无阳性结果,可排除器质性疾病。同时根据临床表现排除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精神障碍等精神疾病。
1.3 治疗 首先取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对患儿采用以心理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式,耐心倾听患儿的叙述,以亲切的态度与患儿交谈,解除其恐惧与不安情绪。同时明确告知患儿所患的疾病,可通过药物治疗完全治愈,建立其对医生的信任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在语言暗示治疗的同时,配合药物暗示治疗,先告知患儿,所用药物是针对其病情的特效药,可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而且持续时间长每天只需用一次,医生在护士给药的过程中应进一步用语言暗示药效,可提高治疗效果。其中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 ml稀释后静脉注射10例,生理盐水5 ml静脉注射15例,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注射8例,口服21-金维他18例,暗示治疗后患儿症状逐渐缓解。
45例患儿,3 d内治愈20例,5 d内治愈15例,7 d内治愈10例。随访1年均无复发。
癔病常在特殊性格的基础上,由于急剧或持久的精神紧张作用和其他因素的参与而发生,大多突然发病,多发生在少年期,男女性别无显著差异,其表现有二:一是转换性癔病,往往受家中或同学中类似疾病影响,特点是感觉障碍、过度换气、瘫痪、失明、耳聋等。另有人观察发现某些转换性癔病,临床可见发作性过度换气、发作性抽搐,但抽搐时意识清醒,发作时有明显的暗示和感染性,以多次发作性腹痛伴恶心、呕吐为特点。另一种为分离性癔病,是一种感情爆发,如哭闹、憋气、面色苍白或青紫、四肢乱动及大小便失禁或发作时意识有轻度障碍等[2]。而这些症状常因暗示而产生,也可因暗示而消失为特点。从心理社会因素来看,儿童时期心理有天真、情绪不稳、反复无常、易受环境影响、易受暗示等特点。暗示作用是癔病发病的重要心理因素,受他人或自己的暗示影响,极易将他人的说法或行为在自身体验、重演,并将事态估计过分严重。因此暗示治疗是癔病治疗的最佳方法,应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的始终。治疗前要取得患儿的充分信任,激发患儿迫切治疗的心情,技巧地使用暗示语言,使患者对暗示药物产生信赖,本组病例其中18例给予21-金维他治疗,选择该药暗示治疗的原因是其外观精致呈是椭圆形,与一般口服药物不同,易取得患儿的信任,且口服后对患者有益,结果服用后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家长的情绪和语言对患儿有直接的暗示作用,由于家长对疾病的担心,其情绪及语言又对患儿进一步起到暗示作用,而使患儿病情加重造成治疗的困难,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还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对治疗的配合,并在治疗后将本病的基础知识告知家长,尽可能避免暗示症状产生的诱因,以免再次发生癔病。由于基层医院医生对本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而癔病又需要排除相关的器质性疾病才能确诊,因基层医院缺乏相应的辅助检查,根据临床表现易造成误诊。本组病例误诊为病毒性脑炎20例(44.4%),病毒性心肌炎18例(40%),急性胃炎7例(15.5%),癫痫4例(8.88%),因此应提高基层医生对本病的认识避免误诊。癔病的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但几乎都是在心理因素的作用下发病的,某些躯体疾病、健康状况不良等原因也容易促发本病。因此,发病与人的性格和家庭教育有关,家庭教育方式是关系到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一旦家庭抚养教育不当,或家长对儿童过于迁就溺爱,或过分关心保护,会使儿童过分依赖家长,挫折情境耐受力差,容易发生癔病。因此家长要采取科学的育儿方法,合理的教育方式,才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减少儿童癔病的发生。
[1]刘颖丽.儿童癔病特征50例分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8,10(23):100.
[2]万国兰.现代实用小儿神经疾病学.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