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芹
中药汤剂是最具中医药特色的中药剂型,以其随证加减、灵活组方、吸收较快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但因调配、煎煮、携带不便等缺点阻碍了它的发展.改革汤剂势在必行。中饮片颗粒剂的研制和应用是对汤剂改革的一种可喜的尝试。
广义的中药颗粒饮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类是“中药颗粒型饮片”,或称中药“镜片颗粒”“粉剂”“煮散”。即将中药材净选除杂后干燥,由过去的切制规格现粉碎成一定粒度的颗粒或粗末,经于燥灭菌,然后按不同规格包装,供临床调配入药。第二类为“浓缩颗粒剂”或称“浓缩颗粒料”、“浸膏颗粒剂”。产品主要有“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剂”即由原动、植物药材经炮制加工成饮片。经现代工业提取、浓缩、干燥、制粒而成。每味颗粒剂,作为传统饮片的替代品,供临床配伍使用。还有“复方中药浓缩颗粒剂”,如“小青龙汤”浸膏颗粒。另外还包括“药对”浸膏颗粒剂和经验方和经典方浸膏颗粒剂,如石膏知母浸膏颗粒,人参黄芪浸膏颗粒。
在中药发展过程中的第二个阶段,原药材经过粉碎成一定大小后再入药的阶段实际上就是中药颗粒饮片的原始雏形。在中药发展进入传统饮片阶段后继续保持的“煮散”是发展中颗粒饮片的实践基础。近年随着西药的进入,众多制剂的出现,中药传统饮片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弱点和不足。近年的调查资料显示,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原始饮片煎煮的汤药,全国中药传统饮片产量正以14%、28%的速度递减。鉴于现状,早在80年代就引起我国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及药学工作者的重视,明确指示对中药材饮片要进行研究改革。十几年来,国内不少医药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中药颗粒饮片是近些年中药饮片改革的一个产物。
中药颗粒饮片是在传统中药饮片的基础上生产的。它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采 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中药道地药材进行净选、闷润、切片、炮制、制粒、干燥、灭菌,单味定量包装而成,生产工艺主要是根 据各类药材的特性来确定的。中药材的来源有植物、动物和矿物类,品种多,性质差异大,使颗粒饮片的生产工艺要考虑多种因素。首先按要求进行炮制,如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等,使药材保持传统性味。然后是制粒机械和制粒方法的选择,如“万能磨碎法”,适用于大多数根茎,全草、矿物类药材。“拉丝切段法”适用于纤维较大、粉质多、含水量大、韧 性强及部分叶、花、果实、全草类药材。“破磨法”适用于果实 类、种子类、油性、易碎类药材。“挤压切断法”适用于含粘液 质类、含糖类、软腻动物类药材。“切断破磨法”适用于茎木类 药材。各类药材及各种方法的生产工艺通则为:选料、去杂、切片.炮制、制粒、烘干、分装、检验、包装。中药浓缩颗粒剂是将中饮片单味或复方提取有效成分,经低温浓缩,瞬时干燥后制成颗粒,然后真空包装配方使用的。制作工艺通则为选料、去杂、工业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分装、检验、包装。
4.1 符合中医理论体系,疗效可靠 中药颗粒饮片以符合炮制规范的饮片为原料,在临床使用中遵循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的原则,可以随证加减,灵活运用,基本保持了汤剂的特点和功效。
4.2 制作科学,质量可靠 中药颗粒饮片的研制采用了现代科学技术,如实行了多成份提取法,针对不同饮片的质地和性味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应用低温浓缩、喷雾干燥、干式制粒等先进工艺,最大限度地提取药用成份,保持饮片的原汁原味,尽可能地减少加工过程中对药用成份的破坏,使药品质量得到保障。
4.3 计量准确,使用方便 中药颗粒饮片可根据临床需要包装成不同剂量的小包,用铝塑复合膜包装,防虫防潮,便于携带。服用时不再需要繁琐的煎煮,只需用开水冲服即可,这样就大方便了患者。
中药颗粒饮片的优点是体积小,表面积大,有效成份煎出率高,方便贮存,并可节省药村。
总之中药颗粒饮片可使中药的调剂更加快捷、准确,也可使中药的运输、贮藏、保管更为轻松便捷,它可以为中药药剂带来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