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偏瘫患者关节挛缩的康复治疗

2010-08-15 00:51:00冯岩张伟李亚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5期
关键词:侧卧位屈曲患侧

冯岩 张伟 李亚文

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或中风,是一组起病急,致残率和复发率高。脑血管病存活者中约有60%~86%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而关节挛缩又是其主要原因,科学的康复训练对脑血管患者的运动、感觉障碍的恢复有其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从2006年11月至2008年3月,我院脑系科收治的偏瘫患者共108例,年龄32~79岁。其中男性70例,女性38例,左侧偏瘫44例,右侧偏瘫64例,患病时间2周 ~18个月。

1.2 康复训练方法:

1.2.1 患侧卧位的摆放 头部始终保持自然舒适位。患侧上肢充分前伸,前臂取旋后位,腕关节自然背伸。患侧下肢取自然伸展位。健侧上肢自然放置于体侧。健侧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下方垫一较长软枕可同时起到保持患侧髋关节伸展位的作用。可以控制痉挛的发生,同时又不影响健侧手的正常使用。

1.2.2 健侧卧位的摆放 在患者躯干前方及后方各放置一软枕,以保持躯干完全侧卧位。患侧上肢充分前伸,肩关节屈曲100度,患侧上肢下方垫一高枕。患侧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下方垫软枕,为防止踝关节出现内翻,软枕必须垫至足部以下。健侧上肢取自然舒适位。健侧下肢髋关节、膝关节略微内屈,自然放置。

1.2.3 仰卧位的肢体摆放 可以有若干软枕患侧给予支撑。首先在患侧肩关节以及上臂下方垫一长枕,以保持肩关节充分前伸,肘关节伸展和腕关节背伸。其次,有一长枕在患侧以及大腿下方,目的防止髋关节外旋。对于下肢有屈曲倾向的患者,必须早期加以纠正,限制发展。仰卧位时,避免在膝下垫小枕,以防止膝关节屈曲加剧。踝关节有明显底曲或内翻患者,应在足底放置保持关节背屈内外翻中立的足托板。

1.2.4 半卧位姿势 半卧位姿势会助长屈曲,并激化上下肢的关节挛缩。因此,原则上不主张采取半卧位。并随时保持肢体的功能位,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挛缩程度,定时进行体位转换,及时矫正不正确的体位,经常保持肢体的功能位如脑卒中患者的健侧卧位。

1.3 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 缓慢、轻柔的关节活动:对于因伤病而限制关节活动的患者,主要通过被动、助动和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以保持关节活动范围,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止挛缩形成。训练前要向患者说明治疗目的及需要配合的主要事项,使患者对治疗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在关节活动时,要在不明显增加患者疼痛,而使关节活动范围尽可能达到最大状态下缓慢、轻柔的进行,以避免引起新的损伤。活动时间由短到长,活动范围由小到大。

1.4 牵伸练习 当出现肌肉紧缩.关节活动范围受限时,还要及时进行牵伸练习。根据病情部位选用徒手牵伸,或使用夹板矫正器,低温热型材料牵伸,或者通过牵引器械进行重力牵引等方法,已达到改善关节周围软组织伸展性的目的。牵伸时力量要柔和、稳定,应反复多次,持续一定时间,以不引起关节剧烈疼痛为宜。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治疗后反应,积极主动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做好治疗记录。

1.5 热疗 提倡在关节运动和牵伸练习前进行。如水疗、蜡疗、泥疗、超短波等热疗方法作用于局部,以减轻疼痛,改善结缔组织的粘弹性,增加牵伸效果。在热疗中,应经常询问和观察患者反应,特别是治疗部位的温度,以防烫伤。

2 结果

通过科学有效的综合康复训练方法,与患者制定相应的康复目标,使患者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主动参与治疗,最终使挛缩的程度大大降低改善了肢体功能,使患者能够回归家庭和社会。本科108例偏瘫患者中有19例关节挛缩,较好地解决了发生挛缩的问题。

3 讨论

关节挛缩的原因是由于关节周围组织如肌肉、肌腱、韧带等因受不到牵拉,而自动变短缩紧,失去弹性。由疏松结合的状态向致密结合的状态变化,从而出现局部关节变形,肌肉呈紧缩状态,关节活动范围减少或消失,肢体活动障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针对原因,按照康复治疗计划,定时给予关节可动域的功能训练,在训练时应当注意其关节活动度要从小到大;活动时间由少到多;训练动作要轻柔,不可过猛过急,避免发生新的损伤。

猜你喜欢
侧卧位屈曲患侧
使用手持式眼压计评价侧卧位时不同头位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影响
医疗装备(2023年11期)2023-06-26 09:48:52
更 正
压电薄膜连接器脱离屈曲研究
钛合金耐压壳在碰撞下的动力屈曲数值模拟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保健与生活(2019年3期)2019-08-01 06:33:08
加劲钢板在荷载作用下的屈曲模式分析
山西建筑(2019年10期)2019-04-01 10:55:34
菊花枕改善血压失眠
女性天地(2016年9期)2017-04-25 15:02:09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健康博览(2016年6期)2016-05-14 09:54:10
头高侧卧位护理在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中的应用效果
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上肢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