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菲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郑州 45115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人生命价值的体现。正是基于此种认识,在2006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首次提出了创新型国家的概念,同时也明确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然而,创新型国家建设必须要依托大批具备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出现则又必须通过创新教育加以培养。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高等学校,实施创新教育,既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更是一种历史使命。要搞好高校创新教育,就必须在明确创新教育的内涵和要求之后,正确审视当代高等教育,尤其是要找出当代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创新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什么办教育、如何办教育的问题。创新教育不是一个新的口号,不是一个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教育内容的增减,也不是什么教育机制的变革和教育目标的调整,而是对教育本质的新认识和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对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创新教育要求将创新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育环节,并基于此实现创新人才培养和人的全面发展。
本质上,创新教育属于全面素质教育范畴,是现代教育观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强调从精神、能力和人格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创新培养,并使之成为教育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创新教育实施的前提是树立创新教育观,其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其目标是培育创新人才。因此,必须革新传统的单向知识灌输模式,建立和健全教育创新体制,通过观念、人才培养、管理机制、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评价机制等方面的综合创新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并将之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就创新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创新反映了一个人的综合性素质以及一个人的探索精神,它是个人潜能的挖掘与激发,更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主要包括三要素:一是隶属于动力系统的创新人格,如强烈的求知欲、自觉性与主动性、坚强的意志力等;二是隶属于智能系统的创新思维,如思维的独创性、敏锐性和变通性等;三是隶属于工作系统的创新技能,如知识信息基础、实践能力、创造技法等。在上述三点中,创新人格的培育是最为重要的。
客观上讲,教育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具有培育创新精神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压抑创新精神的力量。对于其消极作用的解释为教育所传递的知识信息有可能会对受教育者产生一种思维束缚,即过度注重共性和规范而忽视个性和自由,从而抑制思维灵感的发挥。对于创新教育,其作用就在于将最大限度地促使教育的积极作用力发展而抑制甚至消除其不利影响。纵观当前大多数高校的创新教育现实情况,显然,既定的培养目标、学科建设方案、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与方法等还与人才市场的真实需求不能实现完全的对接,教学过程偏重于文化知识的传承功能而忽视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的信号功能被过分放大,而教育的生产力功能相对弱化。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是大众化教育阶段多数高校对创新教育的概念缺乏科学性的认识和重视。这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其问题具体表现在:
第一,单向注入教学方式弱化了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虽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并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教学互动性,但是,以注入教学方式为主导的局面并未彻底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观念依旧根深蒂固。这明显阻碍了创新教育的发展,不但削弱了受教育者的主体精神和积极性,以及影响创新人格的培养,而且还通过反复强化被注入能力造成了受教育者的思考意识淡化、研究能力薄弱等问题。
第二,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内容淡化了大学生的实践探索意识。其主要表现就是学生普遍对理论的熟悉程度较高,而实际应用能力较差,对主要观点和结论识记能力较强,而缺乏质疑和发展能力。其问题根源很多,譬如:教材本身过于追求体系完整性,而忽视了实训方面的传授与练习;教学过程中从应试角度出发特别强调公式和结论性内容,而轻描淡写产生该结论的逻辑训练。
第三,过度他律而非自律的特点限制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和创新行为实施。过度他律的典型特征为将强制性凌驾于自觉性之上、将约束凌驾于自由之上、将严格凌驾于宽容之上、将训导凌驾于鼓励之上、将指正凌驾于赞赏之上,师生关系处于不平等的支配与被支配状态,教育氛围压抑而沉闷,学生大多处于强制性苦学状态,无法发挥其自主学习的独立性。
第四,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缺失成为了制约创新教育实现的瓶颈。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其创新意识强烈与否直接关系到创新教育的实施效果。但是,长期存在的错误的教育价值取向使得教师对创新的追求和关注日益丧失,创新意识的薄弱进而引起创新能力弱化,如此形成教育体系内部的恶性循环。因此,教师队伍缺失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问题既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最大制约因素,也是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弱化的最直接原因。
首先,以积极有效的举措推动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创新。创新教育是新型的教育观,创新教育的关键是思想和观念,必须通过高等学校创新教育文化的广泛深入和建设才能实现。具体表现在:首先,高校应以高教理论研究为龙头,发动广大师生对创新教育展开理论研讨,通过开展课题研究等方式实现对创新教育思想的深入把握;其次,高等学校应该通过对骨干教师的经常性培训工作,统一对创新教育的认识;其三,加强对各级教育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高校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各级教育管理人员,在观念更新上,需要对教育管理人员先行一步,使其对创新教育有更深刻的领悟,统一认识,明确管理责任;第四,通过群众性讨论等形式,实现创新教育理念对高校不同主体的渗透,引导高校师生对于创新教育的关注。
其次,以创新教育为导向改革教学体系。其具体措施为:第一,确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改变传统的学制、教学计划、管理三统一的方式,探索实行学分制和分层次教学及管理等创新教育方式,从而做到因材施教;第二,将创新教育反映在教学内容当中,通过课程体系的重构以及采用新方法和新手段,把本学科的前沿知识以及多学科交叉发展的最新知识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着重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方法论的掌握和发展能力,并借助于现代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第三,改革教学管理和考核体系,通过弹性教学管理机制给予学生更大的成才自由度,同时,灵活采用考试、论文、实践等多种评价方式考核学生成绩,以此提升学生对理论与实践的认知力,帮助他们培养创新能力。
再次,优化设计适应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改变传统学生评价的唯成绩观,要充分认识到知识、素质与能力的辩证关系,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构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水平、专业知识水平、身心健康水平、组织能力水平、创新能力水平、技术特长水平等方面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与协调发展。特别是在创新能力水平评价方面,诸如科技成果数、科技竞赛获奖情况等指标应当被用于量化和反映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条件成熟的高校也可以尝试建立课外能力素质必修学分制度,借此激励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对于其中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加以强化激励。此外,为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科技文化活动,可以考虑科技成果置换学分等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
最后,高度重视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既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切入点,也是学生认识社会和了解事业发展舞台的有效途径。当前,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西方国家一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措施得力,成效显著。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属于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更加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该校烛光晚会、国际文化节、家长访校日、中英文辩论赛、电子设计大赛 (全国二等奖两项)、数学建模竞赛 (省级奖项 15项)等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之,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于教育,在于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新形势下强化高校教育职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努力营造有利于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良好氛围,加快形成全员参与的、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长效机制,进而确保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1]吴刚.教育创新的目标选择[J].教育研究,1999(3):9.
[2]袁聆钊.对高校创新教育的几点看法 [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2):33-34.
[3]陈钰芬.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和培养模式[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5):92-96.
[4]郑文力.高校创新人才素质培养[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报,2009(1):77-81.
[5]殷华方.试论高校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1):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