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彦宗,李建伟,黄鹤丽,杨晓民,董韶辉
(1. 偃师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 偃师 471900;2. 偃师市种子管理站)
随着水资源的逐渐短缺,干旱少雨对旱作区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更加突出。国内外生产实践证明,选育抗旱小麦品种是提高旱地小麦生产的重要途径,推广应用优良抗旱小麦品种对确保粮食安全的作用重大。
偃佃9433是偃师市佃庄乡农技站用豫麦21/豫麦18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旱地小麦新品种,2006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06025。现将偃佃9433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偃佃9433属半冬性大穗型中熟品种,生育期220 d,与对照品种(豫麦2号)熟期相同。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抗寒性好,分蘖力强;起身拔节快,抽穗扬花早;株型适中,穗下节长,叶稍披有腊质;株高旱地80 cm、水地90 cm左右,抗倒伏;穗长方型,穗粒数较多,结实性好,成熟落黄好;籽粒细长有光泽,白粒、半角质、千粒重高,黑胚率低,商品性好;综合性状好,产量三要素协调,成穗数550万/hm2左右,穗粒数36粒,千粒重47 g。
2002-2003 年度旱地区试10点汇总,6点增产、4点减产,平均产量5881.95 kg/hm2,比对照品种豫麦2号增产0.56%。2003-2004年度旱地区试10点汇总,8点增产、2点减产,平均产量5547 kg/hm2,比对照品种豫麦2号增产2.65%,居10个参试品种第5位。
2005-2006 年度参加旱地生产试验,6点汇总,6点增产,平均产量5153.25 kg/hm2,比对照洛旱2号增产9.9%,居4个参试品种第2位。
2003-2004 年度在偃师邙岭乡33.33 hm2旱地示范方试验中,平均产量6150 kg/hm2,其中每6.67 hm2的平均产量达到6570 kg/hm2,最高产量达6870 kg/hm2。
偃佃9433属半冬性高产中熟旱地品种,适宜在河南省旱地种植。
旱地高产栽培应增施有机肥和磷肥,以肥调水。有机肥和磷肥不仅能增加作物所需营养,而且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施肥以底肥为主,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一次性深耕掩底。按稳氮增磷补钾的原则,重点增施粗肥和磷钾肥,施有机肥45~60 m3/hm2,纯氮135 kg/hm2,五氧化二磷90 kg/hm2,氧化钾90 kg/hm2。要严格施肥技术,将有机肥撒施地面,氮肥随犁顺沟撒施,翻入深层,磷肥随垡土浅施。
深耕可以打破犁底层增加透水性,加大蓄水量,并能促进根系下扎和扩大根系吸收范围,提高水肥利用率。旱地小麦在3~4年时间里,遇足墒深耕1年,以后浅耕2~3年,既能达到深耕改土的目的,又增加了沉土保墒的作用,为根系发达创造良好基础,是旱地小麦增产的重要措施。
土地是小麦赖以生存和高产稳产的基础,深耕细耙,耙磨平整,精细整地,做到上虚下实,打好播种基础。若用旋耕机整地会出现土壤表面过于疏松,很容易造成播种过深,小麦出苗难,造成缺苗断垄的现象发生,另外土壤过于疏松造成土壤跑墒快,不利于小麦顺利吸收水分和养分,难以形成壮苗。因此,为了提高小麦产量,最好不要使用旋耕机整地。
播种前采用1605、乐斯本等长效农药拌种或进行种子包衣,主要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蚜虫,也可控制小麦苗期和春季病害的发生程度并有壮苗的作用。
偃佃9433适播期较长,一般在10月1~25日均可种植,最佳播期为10月1~10日。做到“抢墒不等时,时到不等墒”,这是旱地小麦高产的关键。旱地播量135~150 kg/hm2,水地播量120~135 kg/hm2,晚播应适当增加播量。播种时做到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一般以播深3~4 cm为宜,种植方式以20~23 cm等行距种植为宜,确保苗齐、苗匀、苗壮。通过适期适量播种控制群体,既可防止冬前过旺,养分消耗过多导致后期早衰,又可防止前期苗小体弱。
3.6.1 查苗补缺 出苗后及时查苗,对缺苗地段进行浸种催芽补种,小麦二叶期前补完。没有留种子的,在小麦分蘖以后采用疏稠补稀的措施进行移栽,以上不压心,下不露白为标准,及时按穴浇水,保证成活。
3.6.2 中耕镇压保墒 冬季雨雪后要及早中耕,春节前后要中耕2遍,春节前不论弱苗、壮苗、旺苗都要及早进行中耕镇压,即先中耕后镇压,踏实土壤,提墒保墒,中午前后进行镇压效果最佳。
3.6.3 趁墒追肥 因旱区受水分制约,追肥比较困难。冬季若遇大雪,可趁墒追施尿素75~112.5 kg/hm2,壮苗可少施,弱苗和晚苗要多施;春季墒情较好的年份,可在返青至起身期再进行一次施肥,趁墒撒施尿素150 kg/hm2,施后进行浅中耕,以促穗多穗大;小麦旗叶露尖和孕穗期叶面喷洒0.4%的磷酸二氢钾,可增强抗旱、抗干热风能力,提高粒重。
3月中旬可选用0.9%虫螨克3000~4000倍液或扫螨净2000倍液喷雾,防治长腿红蜘蛛;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用50%抗蚜威或2.5%氯氰菊脂2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也可用氧化乐果、粉锈宁和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施,重点防治穗蚜、锈病和干热风危害。
[1]王绍中,郑天存,等.河南小麦育种栽培研究进展[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15-318.
[2]张敬增.河南旱地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
[3]于振文.作物栽培学各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54-62.
[4]刘海兴,王树安.小麦产量形成的栽培技术原理[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38-53.
[5]程昕,刘伟,等.冬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J].种业导刊,2009(4):24.
[6]陈卫星.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42-43.
[7]康明辉,海燕,等.国审小麦新品种花培5号特征特性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9(6):16-17.
[8]张灿军,吴少辉,等.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洛旱6号的选育[J].河南农业科学,2007(5):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