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玺,王松岩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 150001)
毒在《说文解字》释中:“毒,厚也,害人之草”,厚是指程度,害人之草是毒草。中医毒邪学说源远流长,肇始于《黄帝内经》,至汉·仲景金匮有阴阳毒脉证辨治,后历朝历代均有发展,近代中医更拓宽了毒邪学说的范畴。毒在中医古籍中有三种含义,其一指病因,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如热毒、风毒、湿毒、火毒、瘴毒、蛇毒……。是对致病原因的一种统括,是一种模糊、含蓄而又博大精深的思维概念。《素问·五常政大论》:“少阳在泉,寒毒不生,阳明在泉,湿毒不生,……太阳在泉,热毒不生,……太阴在泉,燥毒不生”,《素问刺法论》:“避其毒气”。其二是指药物的毒性,偏性,峻烈之性,如《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淮南子·修务训》有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记载,《周礼·天官·医师》:“聚毒药以共医事”,《素问·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其三是指病名,如“丹毒、脏毒、无名肿毒、胎毒、梅毒、疗毒、食物中毒等”。可见“毒”含义的多样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然而应用最多的是病因学概念,文中所讨论的是与发病有关的毒邪理论和治疗原则。
1.1毒邪的概念 临证中凡邪气亢极或邪气蕴结不解,都可视为毒。如王冰注《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日:“夫毒者,皆五行标盛暴烈之气所为也”。刘完素将邪热偏盛称之为毒,其说:“凡世俗所谓阴毒诸证,以素问造化验之,皆阳热亢极之证”(《伤寒直格·主疗》)。清·喻嘉言认为,病久不解,可蕴结成毒,“太阳温证,病久不解,结成阳毒,少阴温证,病久不解,结成阴毒”(《尚论·驳正序例论春温大意并辨叔和血变之妄》)。喻嘉言在论毒之成因时说:“外因者,天行不正之时毒也,起居传染之秽毒也。内因者,醇酒厚味之热毒也,郁怒横决之火毒也”(《寓意草·辨黄鸿悬生痈疖之症并治验》)。尤在泾明确的说“毒,邪气蕴结不解之谓”(《金匮要略心典》)。毒邪,在病因学中是对一类疾病致病原因的一种统括,源于传统中国文化的思维模式既模糊含蓄而又博大、精深,是审证求因的抽象概念,一般是指比较强烈的致病因素或是病状凶险危重,或病性顽恶,病情重笃,深伏胶着缠绵,对机体损伤或危害严重的致病因素,既不同于六淫之邪,而又来源于六淫,并依附于六淫而致病。凡是对机体有严重伤害、影响机体正常代谢的不利因素,造成机体阴阳失衡,无论是来自外界还是体内,都称之为毒。
1.2毒邪的特征 毒之为患,是比六淫病邪损害更强的致病因素,在临床上具有如下特征。
1.2.1暴戾性 毒邪致病来势凶猛,发病急骤,症状剧烈,呈进行性加重,传变迅速,变化多端,发展极快,易陷营血、内攻脏腑,险象环生,极易死亡,如结缔组织病、疫毒、蛇毒、药毒、食物中毒等。
1.2.2顽固性 毒邪致病,病情顽固,反复发作,治疗难度大,病期迁延漫长,缠绵难愈,如结缔组织病。
1.2.3多发性 指毒邪致病的广泛性,毒邪致病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多脏腑,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症状复杂。
1.2.4兼夹性 又称依附性,毒邪极少单独致病,外来毒邪多依附六淫之邪,内生毒邪常依附痰浊、瘀血、积滞、水湿等病理产物。此时“毒”的临床表现保留了原邪气的致病特点。
1.2.5火热性 继发性毒邪多从火化,正邪相搏,化火生热,或六淫之邪,郁久不解变生热毒。如急性期高热持续不降,高热过后多有低热缠绵等兼火、兼热之特征。
1.2.6传染性 有些毒邪致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或流行性,如疫毒(麻疹、霍乱、禽流感、流脑、流感病毒、非典型肺炎、梅毒、艾滋病……)、瘟疫等,《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1.3毒邪的分类 按毒邪的来源可分为外源性毒邪和内源性毒邪,前者又称为原发性毒邪或病因性毒邪,大多由外而入;后者又称继发性毒邪或病理性毒邪,大多由内而生。
1.3.1外源性毒邪 指从外界感受的毒邪,与内源性毒邪相对而言,多为感受六淫之邪毒或疫疠之气,为外毒所因。
(1)六淫毒邪:毒邪多指从外感受之毒。人体感受六淫之邪,邪气亢极,蕴结不解,蓄积于内,或人体感受自然界四时不正之时毒。中医早有“邪盛谓之毒”和“积久成毒”之说,黄星垣有:“毒寓于邪,毒随邪入,热由毒生,变由毒起”的理论,邪之过盛便生毒邪,如风毒、寒毒、热毒、湿毒、火毒、燥毒等。六淫毒邪可单独中人,亦可兼杂致病,因此在某些疾病中不能将毒邪与六淫截然分开。
(2)疫疠毒邪: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不仅来势急骤,且传播迅速,广泛蔓延,其传染途径可通过口鼻经呼吸空气飞沫传染,也可从饮食经消化道传染,也可从肌表膜接触传染,如麻疹、霍乱、伤寒、痄腮、水痘、风疹,还可见痢疾(中毒性菌痢)、流脑、梅毒、淋病、艾滋病、非典、甲感等。
(3)食毒:进食腐败变质、或被致病微生物污染的不洁食物、或有毒的动植物,如毒蕈、河豚、疫禽、疫畜等。
(4)药毒:指有毒的中西药物或对某些人致敏的药物,如植物药雷公藤、黄药子、洋金花(曼陀罗)、马钱子、苦杏仁、苍耳子;动物药的斑蝥、红娘子、蟾酥;矿物药的砒石(砷)、轻粉、水银、雄黄、铅丹等;气类如芥子气。
(5)虫兽毒:如蚊虫、黄蜂、蝎子、蜈蚣、毒蛇、疯犬、毒蜘蛛等叮咬皆可中毒。
(6)酒毒:属湿热毒范畴,乙醇过量对神经系统和肝脏都有较强的毒性,劣质酒中的甲醇亦可造成乙醇中毒。
(7)胎毒:五欲之火,隐于细胞遂结为胎毒,传给胎儿,如胎敛(婴儿湿疹)、先天性梅毒等。
外毒这种致病因子是随外邪入侵这一先决条件而来的,不仅包含现代医学中的各种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原虫、螺旋体等病原微生物的内外毒素,也包括我们生活环境中的各种气候、温度、湿度、风速、日照(紫外线)、气压,及声、光、电、辐射(电磁波、超声波)、大气污染、农药、化肥的污染、化学合成药品的毒副作用,食品填加剂(如三氯氰氨)、防腐剂的毒性作用。
1.3.2内源性毒邪 是由内而生,多系脏腑经络失和,气血运化升降失司酝酿而生。是人体在病理状态下化生的有害物质。当外邪作用于人体,指六淫之邪转化或五志过极、七情内伤、饮食失节造成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失常,体内的生理、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郁滞、蕴结、蓄积日久,所产生的一类有害物质,即毒邪内生,此为内源性毒邪。
(1)七情化毒:《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七情太过,久而不解,常致气机逆乱,脏腑功能失调,损伤归属之脏。“气有余便是火”,火自内生,火过盛便生毒;气不足便有寒,寒过盛便化毒;气不畅便成郁,郁至甚便酿毒。根据患者体质差异,七情过极,有从寒化毒,有从火化毒之别,如素体阳虚阴盛则从寒化毒,素体阳盛阴虚则从火化毒,并非全由情志属性所定,七情化毒,以心肝火盛为主,故以火毒为多,许多红斑炎症性皮肤病都和火毒关系密切。
(2)痰毒:指痰浊郁而化毒。痰由水液运化失司内停,凝聚而成,水湿蓄积和痰浊的产生密不可分,凡六淫、七情、饮食、劳倦所致的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失常,均可影响津液的代谢、输布,而成痰浊蓄积。或脾虚生湿,湿邪内阻,气机不畅,久而酿痰;或火热灼津,受热煎熬而成热痰,受寒凝聚而成寒痰。痰结日久,酿成痰毒,痰毒致病,疑难复杂,变化多端,在体内可流串上下,阻塞经络,痰毒内伏可发生痰核,停聚在体表可形成肿块、肿毒、囊肿、癌瘤等病,如瘿瘤、瘰疬、乳核、息肉、囊肿、脂瘤等痰邪致病。临床上除咳痰外,尚有头重、昏蒙、眩晕、胸脘痞闷、恶心纳呆、呕吐痰涎等症状,若痰浊日久为毒,蒙蔽心神,可见神志不清、沉默痴呆、喃喃自语。
(3)瘀毒:血行失畅瘀滞,久而化毒,则为瘀毒。瘀久化热,热盛肉腐,酿脓成疮。瘀血从热化毒,常可引发疔、疖、痈、疽等炎症性外科病;瘀血阻滞经络可引发各种内外科疾病[外伤跌仆堕坠,恶血留内或血热妄行血不循经,引起各种出血(吐、咯、呕、衄),血色紫暗或挟有血块,离经之血是为瘀血,可引发紫癜等出血性疾病]。瘀毒可见局部疼痛固定不移,或痛如针刺,夜间加重,舌质暗、脉细涩。若瘀久不消,肌肤失养则面色黧黑,口唇紫暗,肌肤甲错,或体内肿块、癥瘕积聚、质硬、日久不化、固定不移,夜间痛甚。常用大黄虫丸、鳖甲煎丸、桃仁红花煎等进行治疗。如瘀血从寒化毒,可与痰毒、气滞相合而为阴疽、肿瘤等疾患。
(4)食毒:脾胃运化功能障碍,脾虚胃弱,饮食停滞不化,而生浊酿毒。证见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腹痛欲泻,泻后痛减,粪便臭如败卵或便秘,舌苔厚腻,脉滑,食积日久化火成毒,中焦气机不畅,手热或胸腹灼热。诸如痛风、消渴、肥胖、血脂过高、动脉硬化等症。
(5)此外尚有水毒、粪毒、尿毒、酒毒等。
上述内生之毒邪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既能加重原有的病情,又能产生新的病症。外来毒邪和内生毒邪有时在致病过程中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同气相招。内外相引,外毒入侵可造成脏腑功能失常,气血运行障碍,由此可产生病理性代谢产物内毒。内毒生成之后,耗伤正气,正气虚衰,卫外失固,又易招致外毒。二者互为依存,共同致病,使病情更加凶险顽恶。
内生之毒则包括组织细胞功能障碍,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生化过程的产物,如毒性氧自由基、兴奋性神经毒、过敏介质、炎症介质、钙离子超载、新陈代谢毒素,如慢性肾炎尿毒症之肌酐、尿素氮,痛风之血尿酸,毒性甲亢之甲状腺素,糖尿病之酮体,肿瘤的致癌因子等。
1.3.3其他分类法 按毒邪的性质、阴阳属性,可分为阴毒、阳毒,按六淫属性可分为寒毒、热毒、风毒、湿毒、温毒。寒邪成毒者称寒毒,风邪成毒者称为风毒,温邪成毒者称温毒,热邪成毒者称热毒,湿邪成毒者称湿毒。
阴毒、阳毒有多种含义:一是指毒邪的性质,一是指毒邪的部位,还指病人的体质。尤在泾说“:毒者,邪气蕴蓄不解之谓,阳毒非必极热,阴毒非必极寒,邪在阳者,为阳毒,邪在阴者,为阴毒”。陈修园说“:仲师所论阴阳毒,言天地之疠气中人之阴气阳气,非阴寒极、阳热极之谓”。阴毒、阳毒与人体虚实变化有关,庞安常说:“凡人禀气各有盛衰,宿病各有寒热,因伤寒蒸起宿疾,更不在感异气而变者,令素有寒者,多变阳虚阴盛之疾,或变阴毒也。素有热者,多变阳盛阴虚之疾或变阳毒也”。《金匮·阴阳毒》“:病属于阳则为阳毒,病属于阴则为阴毒”。《东医宝鉴》谓“:伤寒三阴病深必变为阴毒,伤寒三阳病深必变为阳毒”。
1.4毒邪概念的发展
1.1.1外毒 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化学工业、药物合成的大量增加,有许多有毒的气体大量排放。如工业向空气中排放的大量废气、汽车尾气、农药、化肥释放的有毒气体、建筑或装修材料释放的含有甲醛(福尔马林)的气味、含汞、氰化物等气体对人体不同程度的伤害。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工业废水排放对水源的污染;噪声、通讯、电话、电脑、电视的电磁波、超高频率对人体的干扰都属于外毒。动物肉、禽、蛋、鱼、食品的生长素、催肥剂,食物中的防腐剂、添加剂,牛奶中的三氯氰氨等。
1.4.2内毒 随着现代免疫医学的发展,人们对病因病理学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体在病理过程中的代谢产物亦成为内毒。人体正常生理情况下有一套完善的动态免疫排毒系统,人体感受的外来毒邪或生理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毒邪,都会通过这一系统排出或解毒,而不能使人致病,其中脏腑组织器官本身的功能完善和彼此间的功能相互协调,是产生内生之毒、排出内存之外毒的物质基础之一。所以免疫排毒系统的功能状态,决定内生之毒是否毒存体内,而留存体内“毒”的数量和性质决定了是否发病。从免疫学角度,免疫功能失调是造成内生之毒的主因,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改变了某些基因的表达和调控,造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严重失衡,破坏了正常的免疫耐受机制,引起了T辅助淋巴细胞(Th)和B淋巴细胞的过度激活,同时下调机制缺陷,从而产生了大量的自身抗原、抗体和免疫复合物,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组织中,造成结缔组织的破坏,引起免疫病理损伤,从而引发以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代表的结缔组织病。除了自身抗体,细胞凋亡产物尤其是核小体也直接参与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免疫损伤,细胞凋亡是核小体产生的唯一途径,当机体免疫清除能力下降(吞噬细胞功能、自然杀伤细胞功能低下),细胞凋亡控制基因的缺陷和突变,没能使自身反应T、B淋巴细胞全部克隆删除(凋亡),余下一些自身反应性细胞,于是产生了针对自身组织的自身抗体,由此激发了自身免疫反应。总之自身抗体的产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疾病发病的重要环节,自身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由于免疫功能障碍,而不能被有效清除,最终导致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关节炎、浆膜炎、血管炎及皮疹的发生,而且自身抗体可针对靶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簇而引起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有时还加上补体的溶胞作用,会在体内某处积累到一定数量后便引起炎症反应。所以根据“毒”邪致病的特点,可对人体直接或间接造成组织器官的损害。变性的自身抗原(包括细胞凋亡产物、核小体),各种致病性自身抗体,这些高度活化的淋巴细胞和大量抗体,免疫球蛋白(IgG、IgM、IgA、IgE等)和抗原抗体复合物,还有能引起局部炎症和溶胞作用的补体,以及最初的启动细胞因子,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是造成免疫炎症、全身系统组织损害及持久不愈的主要原因。这些病理产物都视为内生之毒。所以上述病机的“解毒”、“排毒”、“攻毒”等治疗方法,就是针对上述的内生之“毒”,或是恢复其下调机制,或增强清除毒邪的能力,恢复机体排毒系统的功能状态,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调节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从而调节免疫功能,恢复自身免疫耐受性或抑制亢进的体液免疫功能。增强低下的细胞免疫功能,及非特异免疫功能会起到十分有利的作用。常用药物有漏芦、乌蛇、凌霄花、商陆根、秦艽、青风藤、鬼箭羽、紫草、雷公藤、青蒿、白薇等。(待续)
测试题:
1.毒邪的特征有(多选题):
A.暴戾性 B.传染性 C.多发性 D.顽固性
2.外源性毒邪有(多选题):
A.疫病毒邪 B.药毒 C.六淫毒邪 D.胎毒
3.按毒邪六淫属性分为(多选题):
A.热毒 B.湿毒 C.阴毒 D.风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