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泉
(中州大学文化传播学院,郑州 450044)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小说是板块型结构——由三十多个官场故事链条式地衔接,浑然天成。它并非靠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或缠绵悱恻的人物纠葛打动读者,它的价值在于对社会深刻的洞察,对钱、权面前人庋藏的奴性鞭辟入里的揭露。官场混沌的黑暗,正合了一句名谚:“靛缸里拉不出一匹白布”。官价明标,只要有钱什么人都可以为官;军机大臣华中堂为了受贿方便于京里开古董店;贾大少爷四件古董一万零一百两外加四千两门包才得以一见;候补多年的穷官瞿耐庵为了当上知县让自己鸡皮鹤发的老婆认一个与巡抚有染的丫头 (宝小姐)做干娘……
可叹如此之人自古有,可叹如此之事自古在!然将官场之人拉出彻头彻尾做一次灵魂洗刷的该书却是第一次。列宁说,谚语常常“能以惊人的恰当,表现出相当复杂现象的本质。”[1]而李宝嘉的成功一定程度上靠的是“谚语”的运用。
关于谚语的性质,历来多有论述:
《礼记·大学》郑玄注:“谚,俗语也。”
《说文解字 》“谚 ,传言也。”段玉裁注:“传言者 ,古语也。”
《汉书·五行志》颜师古注:“谚,俗所传也。”
《文心雕龙·书记》“谚,直言也。”
且有“野谚”“鄙谚”“俗谚”的称呼,可见传统的观念,谚语就是俗语。不过这种俗语,包含着人们生活的直接经验总结。古代谚语的研究,据明代杨慎《古今谚》的看法:“谚之体主于典雅,故深奥者必收;谚之用主于流行,故浅近者亦载。”而我们今天所指的谚语:“乃专指其浅近的通行者,而反遗其深奥典雅者矣。”[2]另外,从郭绍虞的《谚语的研究》、薛诚之《谚语探讨》等今人专著中可知谚语均是以口语的形式在人们中间广泛沿用和流传的俗语。这就是谚语的定位。
谚语有别于成语、歇后语等熟语:
谚语——成语谚语与成语有俗雅之分:“一个巴掌拍不响”是谚语;“孤掌难鸣”是成语。另外,“谚语表示判断和推理。它概括地说出了一个客观真理或者是概括而完整地说出了一种思想。”成语“仅仅表示一种客观形象,人或事物的特点,状态等”“成语通常不作句子用仅作句子成分”而谚语正好相反“一般能够作句子用”。[3]因此对《官场现形记》的谚语鉴定时“感恩知己”“不即不离”同为四字,前者为谚语,后者为成语。
谚语——歇后语谚语一句、两句或三句皆有,各句都有独立意义,有自然意韵,它储存经验或述说一种观察。歇后语几乎全部是两句组成 (差不多全无韵),上一句“起句”下一句“尾句”,前后句子间有喻和解的关系。如《官场现形记》中的“在他檐下走,怎敢不低头”“鼻子上挂鲞 (xiǎng)鱼,叫做休想”形式上极为相似,但前者为谚语,后者为歇后语。
可见谚语属于俗语的范畴,但它又不能混淆于成语、歇后语等熟语。
基于以上标准,查阅《官场现形记》得出“饱人不知饿人饥”“敲开板壁说亮话”“皇帝不差饿兵”等 90余条谚语,出现次数多达 150余次。谚语从四字到十八字不等,其中四字谚 13条、五字谚 9条、六字谚 21条、七字谚 15条、九字谚 3条、十字谚 9条、十三字谚 1条、十四字谚 1条、十八字谚 1条。
小说中有的谚语出现在叙述语前后,有的谚语出现在人物对话中,有的甚至出现在章回的题目里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第六十回)。现作粗略统计:出现在叙述语中的有 30条,出现次数达 59次;人物对话中用谚 60条,出现次数高达92次。其中有些谚语重复出现在叙述语和人物对话中。
谚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的出现往往带有提示语,即所谓的冠词。这种提示语具有汉语表达明显的民族性。因为“只要他是以自己民族气质的眼睛,以全民族的眼睛来观察它,只要他的感觉和他说的话使他的同胞们觉得,仿佛正是他们自己这么感受和这么说似的。”[4]汉语中历来谚语的运用,一般情况下,习惯上是加冠词的。所以,本书也有此习例。纵观全书,谚语的冠词主要以三种形式出现:古人云、俗话说、常言道等。下面作分别展示:
古人云——大多是古人的言论或比较古老的民间谚语,它的传承性比较强。小说中涵盖的形式有‘合了古人一句话’‘古人说得好’‘古人说’‘古语说得好’等。例如,真正合了古人一句话,叫做“臣门如市”(第十九回 P209)古人说“医生有割股之心”(第二十三回 P261)。以此种冠词介入的谚语有 11条。
俗话说——该冠词重心落在“俗”字,即比较通俗流行的民间俗语,与谚语本身定义较为相符。小说中涵盖的形式有‘俗语说道’‘俗语说得好’‘有一句俗语’‘俗话说’等。例如:俗话说得好:‘将本求利’(第五十二回 P636)俗语说:‘和尚吃八方’(第三十四回 P406)。以此种冠词介入的谚语有 16条。
常言道——“常言”顾名思义是“历来人们共识”的意思。它是元明清小说戏曲中引用俗谚时常用的一个冠词,受此影响,李宝嘉也进行了借用。小说中涵盖的形式有‘常言’‘常言道’‘常言说得好’等。例如:常言道:‘好事不出门,恶言传千里’(第四十回 P486)常言:‘大人不记小人过’(第四回 P35)。以此种冠词介入的谚语有 8条。
另外小说中还有一谚“三年不见女人面,见了水牛也觉得弯眉细眼”,它的冠词为“合了一句话”,属于特例。
统计全书出现过冠词的谚语共 35条,其中 24条谚语全以带冠词的形式出现,另外 11条的冠词时有时无。剩下的64条谚语出现时全无冠词。
《官场现形记》的谚语数量多、范围广。然其成功更在于通过创造性运用、反复运用,揭示及深化了作品主题,鲜活了人物个性。下面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谚语在小说中的运用。
文中作者通过突破对谚语的常规性运用收到独特的功效。它的创造性运用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别具一格的选词;结合语境改变谚语原有的语义色彩 (多贬义褒用);活用谚语、截取谚语中塑造人物有用的核心部分。下面分别胪陈。
中华谚海浩瀚,李宝嘉本着唯我所用的态度撷取大量的谚语放入人物言语或放入叙述语言之中。语言是扁平的,有弹性的,同时又是自足的。作者却通过选词及组合的手段,让谚语立起来说话。让其丰富的潜台词揭示出潜藏于人们心底的“社会情欲”[5]。文中直接涉及作品思想中鹄的钱权欲念的谚语就有 13条,下面选取 4条进行分析:
“千里为官只为财”
王乡绅“……这人做官倒着实有点才干,的的确确是位理财好手。”王孝廉道:“俗话说的好,‘千里为官只为财’。”(第二回 P12人物语言)
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做官是为了钱财。
此谚蕴涵一种独特的哲学思维,与“无官不贪,无商不奸”“母勤女不懒,父懒儿不勤”一样,通过“极而言之”揭示强调出某种规律,即李耀宗先生在《中国谚学若干问题谭要》中所概括的“极言美”(《海南大学学报》2001年 1期P27)。该谚在文中作为一个句子出现,具有独立功能的同时还起了一定程度的总结功能。‘千’的泛化与‘只’的唯一性对比突出了人们心中钱的欲念。官员的职责应该是给群体带来幸福。官员是国家的地方代表,他们的职责是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的繁荣和安定。国家任官设员是为了管理各地和各部门的事物。小说以点带面地推出人们对官的理解。王乡绅“这人做官……有点才干……理财好手。”钱伯芳更直接“多一个经手,就多一个扣头,一层一层剥下去,到得本官就有限了。”(P12)王仁“拉了翰林就有官做。做了官就有钱赚”(P3)人们的心理定势“官 =财”“为财为官”,钱是最关键的。有此人生信条,书中的官吏不管大小陟降,都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政治权力搜刮民脂民膏,榨取财富为能事。他们为官一门心思钻钱眼,他们缺少起码的使命感、责任感。作者借此矛盾展示官员们丑恶而肮脏的心灵。这些官员们的人性已被异化,于物欲中蒙蔽了自我,他们沦为了钱财的奴隶。此谚是文章的基调、灵魂之所在,层层荡开,步步深入,鞭笞了官员们对金钱的极度崇拜与渴慕!
“宰相家奴七品官”
(王主事)他却记得刘厚守的面孔。自古道:“宰相家奴七品官”况且他现在又捐了署正,……(第二十四回 P275叙述语)
本义:指官位高的人家中奴仆也有一定的公信权力。
该谚出现在叙述语中。它用浅近通俗的语言阐述了一个抽象、普遍的现象,道出了复杂纷繁的世态。是奴亦是官,他兼具两种身份。奴能成为人前的官,因为罩着“宰相”的光环。此谚于此解释了王主事行为的原因。事由:为了做一注贾大少爷的生意,黄胖姑宴请宾客,众人留上首给迟到的王主事。因为座中有华中堂家奴刘厚守,王主事不想更不敢坐。最后王主事依旧坐上首,但慑于刘厚守的威力,他是“扭扭捏捏的坐了”(P275)。关注一下他对席中人的态度大家会有所发现:对迟他两科的钱太史,直受不辞,轩昂得意;对非科班出身的贾大少爷‘瞧他不起,不同他说话’(P276);于刘厚守面前他却扭捏,为的是刘身上罩着一圈官的光环。从他对刘厚守的话“你别光让我”(P275)就见一斑。宰相的家奴却有如此的威力,可谓‘官大一级压死人’。此谚对王主事的折己卑微、阿谀奉承、趋炎附势、恬不知耻作了很好的揭露。他是一条活脱脱的变色龙,他的言行撕毁了他作为人的尊严,这使得读者从内心厌恶。
“财去身安乐”
时筱仁道:“八哥照应我,总得替我想个出头的路才好。”黄胖姑又哈哈的笑了一声,道:“有什么出头不出头的?你连‘财去身安乐’一句话还不晓得吗?”……(第二十八回P327人物语言)
本义:指通过官府打官司时,花费一些钱,自己可以得到安乐。
此五字谚,处于句子中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该谚语为黄胖姑所用,去财的行为主体是时筱仁。时筱仁欲出卖自已下狱的舒军门而邀功,碍于华中堂、黑总管与徐大军机抬杠的事实,时不知怎么办,黄胖姑教他一招:财去身安乐。就此谚而言,去财的目的是获取一个比较安稳的生活环境。时筱仁广有钱财“拿十万银子交给黄胖姑生息”(P317)他不存在生存问题,而且说他有不错的生活质量,由此可知他的去财并非为了安乐,而是为了安生。他极力钻营,带十几万银子进京是为了求缺,为了官,为了财。他被钱财牵着鼻子走,他的人生己堕入一个以“钱”为中心的恶性循环。出了钱,就可以免受囹圄之苦。此谚抖出了官场中物欲横流、出卖恩人、人性丑恶的劣根。
“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捕快“……可见他们官官相护,这才是‘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第十五回 P166人物语言)
本义:比喻官吏可以横行不法,百姓的正常生活却受到压抑。
有学者认为“在一句式的谚语中,将两种事物对立起来,产生矛盾冲突,结合成一句谚语,叫‘矛盾’谚语。”[6]“只准——不许”构成了一对矛盾谚语。从立官的本意看官与民是一对和谐的概念。然正如此谚,矛盾谚揭示出现实中官民的不调和性,具有哲学意味。文七爷失窃,庄大老爷草草认定是妓女兰仙所为,且逼至死。捕快查出真相后却不准翻案,为的是“毁了一个鲁总爷事小,为的是统领面子上不好看,而且也不好去回”(P171)灵动的生命较之与不可触摸的脸面是如此的失衡,何为?因为他是官,你是民。一朝为官,身价百倍,他可以任意集起政治权力对付百姓!官是人,可却承载着政治权力,他可以横行恣肆。合了一句“官本位”的俗语。这些“父母”官,不以自己的衣食父母为念,反而何等狂意妄为!这对后来他自诩的“救生不救死”是不攻自破的。
上述例谚的分析可知李宝嘉择谚的主要目标锁定于官于钱,于社会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官场现形记》创作的目的就是对官场上人性堕落现象的无情揭露,对官场内部机制腐化的深刻展现。小说中选用的谚语对此作了很好的注脚,可谓一语中的,入木三分。
谚语是语言中的精华,从其肇始本身来看就带有一定的语义色彩,或对事物的肯定赞扬、或对事物的贬斥批评、或处于褒贬之间。但交际时由于受一定的语境限制往往改变语义色彩,褒义贬用或贬义褒用,让人们从言外之意得取信息。作为探求真义的读者我们可以从谚语的运用者及其运用的场合分析,得出它在作品主旨展示及人物性格塑造上的独特功力。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王乡绅:“……虽然吃了多少苦,也还不算冤枉。”王孝廉接口道:“这才合了俗语说的一句话,叫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第一回 P8人物语言)
本义:经受极艰难的磨炼,才能出人头地。
话出自王孝廉之口。王乡绅自述人生求学经历,王孝廉对他的评价“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如此谚语的重心落在“人上人”,他产生的直接效果使王乡绅眉飞色舞,说“你的文章也着实有功夫”。这是一种谈话技巧,使得说话者极具亲和力。但细细分析对话双方的关系,你又会另有发现:王乡绅是个尊者,出场时,爷儿将他捧凤凰似的捧了进来,上首席坐“他执教于城中,为人有点傲”,“席间能谈得来的只有王孝廉”(因席间多短衣帮);而且有点吝啬“送二两银子的礼”(P8)。王孝廉执教于乡间,地位卑于王乡坤。王孝廉在性烈之王乡坤面前如此之恭维谄媚,为的是他曾是官,他有他的权力。此谚在于拉近他们之间的关系。王孝廉认定官位是他们人生价值得以展现的场所。如果把此谚比作一把剑的话,那它一刃指向王孝廉的恋官的世俗情结,一刃指向在高、强面前自甘低下的张力本能。褒义贬用,醉翁之意!
“情急智生”
汤升情急智生,忽然想出一条主意,道:“外头有个人想求老爷密保他一下,为的老爷不要钱……”(第二十二回P252叙述语)
本义:心情急切时会想出应对的办法。
此谚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有智慧,聪明,敏捷。“智”——小说中是指署院的旧相好带儿子找他要钱。署院惧内,仆人汤升替他想了个金蝉脱壳之计,将女人索要的巨款转嫁给欲保举的粮道。情是急,智亦智,但按照一般的逻辑,用‘狗急跳墙’则更合理。可作者的高明也正在此,褒义贬用,明褒暗贬。首先它斥责了“官”的卑劣性,以公谋私,好色贪财,缺乏应有的公德。作为官,随意挥霍手中的职权,不对黎民百姓负责。再则,一个堂堂的署院竟被一个小奴驾驭着,他又活在姨太太的石榴裙下。作为人缺乏应有的良知底线,作为一个男人缺乏社会上的脸面,而是赤裸裸一个混蛋,一个孱头!“情急智生”讥讽了当时官场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同时也是对一个缺乏独立意识者的批判!
“救生不救死”
庄大老爷道:“老弟,那死的婊子也顾她不得了,如今我们且说活的。”文七爷要庄大爷还死者一个公道,庄推说顾不得死者。实则庄是借文七爷的话说出自己不欲翻案的理由,以此表明他的宅心仁厚,慈悲为怀。这是结合了两对矛盾的矛盾谚,救——不救、生——死。表面上看矛盾中充满了正气和人道主义精神,是对生命的顾惜,对人价值的充分肯定,可细分析一下言行矛盾的庄大老爷,就可知此谚的用意所在:古人云“死者不可复生”救生不救死体现了人性的关怀,由此看庄大老爷的选择无疑是对的,但他在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兰仙为贼就草草定案,乃至逼她至死。明白真相又不翻案,判案时为推脱干系,对老婆子说“你的媳妇可是官媒婆弄死她的不是,如果是她弄死的,我今天立刻就弄死她,好替你媳妇偿命。”对官媒婆“你的死活在她嘴里,她要你活就活,她叫你死就死。……”(P143)
“救生不救死”只是他用来道德伪装的幌子。不救死且不提,对真正凶手的放任救生,他犯了纵恶的罪行。褒义贬用。言行的矛盾暴露他伪装下的凶狠。庄大老爷的人物性格跃然纸上。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申义甫“……哪里有这笔闲款来垫哩。”王慕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第四十三回 P405人物语言)
本义:佛教认为救一条人命超过建造七层佛塔的功德。此一谚出自王慕善之口。说话的背景是王慕善向申义甫借钱,申推托山西灾荒到吃人地步。他以行善之名搪塞王慕善。王慕善的话即申义甫的借口。此谚体现的是佛家对生的尊重。申以此为借口中饱私囊。像他所说的:“到我手里,如今房子也有了,田地也有了,官也有了,家里老婆孩子也有了。”(P406)。可见行善只是他聚财的借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他们被钱财所诱,干不仁不义之事却躲进佛家的广济众生尊重生命的阁子里享受精神的快感,岂不天大笑话!此谚于语境中,佛家的重生感已被完全变异,它已从佛性转向世俗,强烈地贬斥了将“义”撕得粉碎的儒生。
“《官场现形记》——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对于做官,对于官场,亦即对于官僚体制的全面批判的作品。”[7]全面批判的态度决定许多谚语明褒暗贬,温婉之下含有辛辣的讽刺。
谚语句式浓缩,不独表现在句数的简练,还表现在句内字词的极度锤炼。由此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钱面无私”
卜知府道:“古人‘钱面无私’,大人能够如此,包管大人的名声格外好,也同古人一样,传之不朽。”(第四十七回P565)
童子良这两天正以筹不着款为虑……卜知府献计缴钱粮漕米,并恭维此策钱面无私。在钱财面前能无私、不徇私情,何等正派。然与实地作风大相径庭。童的特别之处在于他的欲望是无限制的放纵与扩张。他有怪癖“专要银子,不要泮钱”,权钱交易是他一贯的权术。当卜献计时他踌躇,为的是他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的性格弱点,怕是缴了钱又进他人腰包无法回朝廷交帐。这种“铁”钱易位毫不掩饰地展现了他嗜钱如命,唯钱是尊。一位活脱脱地刮地皮者。
“急流勇退”
他 (刘藩台)心下思量:“自己已有这么一把年纪,儿子亦经出仕,做了二三十年的官,银子亦有了,古人说得好:‘急流勇退’……”(第三十七回 P444人物语言)
从叙述的话语中读者可以看出:儿子有出息,有银子,自己又年老有病是勇退的原因。虽退却自恃为明智之举,但又顾虑重重,怕失官之后被人欺扰。《官场现形记》中写了许多官,这是对他们别一样的观照。急流勇进——急流勇退,进中包含的是无数的风险,退则又是一种烦恼。刘藩台暮气十足,年老是一理由,尽平生之力尽刮钱财落下的‘疲倦’又是一个原因。进退两种不同的情怀的关照,以退为进很好地嘲弄了官场上的明哲保身、诡诈圆滑。他们挣脱不了小我地束缚。
小说中属于此用法的谚语有 6条:“臣门如市”(臣门如市,臣心如水),“知人知面不知心”(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在人情在”(人在人情在,人亡两无交),“福至心灵”(福至心灵,祸至神昧),“有志不在年高”(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水里来,水里去”(水里来水里去,火里来火里去)。下面结合人物性格略作分析:
“福至心灵”
“……只是他命中注定有个举人,到了下一科,便是他发达的那年,自古道:‘福至心灵’,三场完毕,没有出岔子,……”(第五十四回 P658叙述语)
截取“福至心灵,祸至神昧”的前半部分,指好运来的时候,人变得聪明。用宿命观点来解释“梅二缠头”的中举。梅二缠头诸事颟顸,前一科弄错韵,后一科糊涂人中糊涂举,这样用谚简捷,辛辣地讽刺了清代科举地无序、浑噩。
“臣门如市”
过道台公馆里一直没有断客……,真正合了古人一句话,叫作“臣门如市”。(第十九回 P209叙述语)
截取“臣门如市,臣心如水”的前半部分。本义指臣子门前热闹如市,臣子心境清白如水。形容做官宾客众多。许多人被钦差参了一折,他们想通过道台疏通疏通。文中对过道台如此介绍“他秉性忠厚”(P203)“过道台的底子毕竟忠厚”(P204)。毕竟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臣门如市为的是他有“要钱的本领”。“譬如钦差要这人八万,拉达传话出来必说十万,过道台同人家讲,必说十二万,他俩已经各有二万好赚了。”(P210)他忠厚,但忠的是主人的钱,他只是为钱所奔忙的奴仆。“臣心如水”省得极为艺术,颇有中国古典画论中留白的功效,耐人寻味。
另外如“有志不在年高”“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在人情在”对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展示也增色不少。
反复多次运用某一谚语,通过变简约为繁复而收到文学创作的最佳效果。小说中反复运用的谚语有 29条,其中运用超过 3次的有 12条。
美国人游伯龙对人脑功能提出“电网”构想:脑细胞对思想、概念、信息处理编码时“由于脑细胞的亮与暗,在大脑里就形成一个一个的‘电网’(circuitpattern),这些‘电网’将逐步打散到大脑的许多部分,从而代表一个一个的印象。”“当思想、概念或信息重复出现时,相应‘电网’被增强,有关的思想、概念、信息在大脑中的印象也将加深。”[8]
李宝嘉正是反复使用某谚语,强化“电网”中的亮点,让作品思想主旨揭露更深刻,让人物个性更突出更活脱。
“千里为官只为财”
此谚语在小说中出现过 4次。
第二回 (P12)人物语言 (王孝廉)冠词:俗话说的好 句尾谚
第十七回 (P192)人物语言 (单太爷)冠词:无 句中谚
第二十二回 (P245)叙述语冠词:俗语说的好独立谚
第四十回 (P482)人物语言 (马老爷)冠词:无 句中谚
“千里为官只为财”或概括总结人们的行为,或承上启下,或给下文的展开作预示导向,它们的作用不外乎一点:突现钱财的作用。官 =财,此谚给官场中许多悖谬的行为一个依据,一个理由。这其中也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在圆合文章结构上有一定的功效。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此谚语在小说中出现过 4次。
第五回 (P50)人物语言 (蒋福)冠词:无句中谚
第十五回 (P165)人物语言 (王长贵)冠词:无 句中谚
第二十八回 (P325)人物语言 (夏十)冠词:无 句中谚
第四十回 (P479)人物语言 (瞿太太)冠词:无 句中谚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用此谚者不管是蒋福还是瞿太太,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与发达老爷们起先有共同的命运,后来被他们开销。一方面反映了言语者付出了追求要求回报,要企盼实现个人价值,既然与你同患难了,当然也要求同富贵。但另一方面才是作者所要追求表现的:这些官场上的人物,起业时可以同患难,一旦作了官,同富贵都成了泡影。
“锯了嘴的葫芦”
此谚语在小说中出现过 4次。
第一回 (P7)叙述语 冠词:无 句中谚
第十五回 (P161)叙述语冠词:无句尾谚
第四十二回 (P509)叙述语冠词:无句中谚
第五十三回 (P640)叙述语冠词:无句中谚
此谚语反复出现在叙述语中,于语境中有形容词的功用,是位卑微者于官僚面前一种状态的修饰。王乡绅面前的赵温爷爷、方必开,庄大老爷面前的几个耆民并非口讷,自由的口变得不自由,是因为面前的“官”,敬其无上权威,畏其随时可施暴力。“锯了嘴的葫芦”——特定环境中特定心理的展现。
小说中反复运用的谚语如“羊毛用在羊身上”(3次),“做此官,行此礼”(3次),“情急智生 (4次)等等,他们揭示出官场中存在的一个又一个的怪圈,强化了”官老爷们“存在的一个又一个官场诟病。
《官场现形记》中谚语运用了 90余条,出现高达 150余次。用谚范围广:叙述语、人物对话、甚至小说的章回题目。这是承继《金瓶梅》《红楼梦》创作后成功运用谚语的又一次范例。俗话说“最干净的水是泉水,最精练的语言是谚语。(哈萨克族谚语)”谚语产生的基础就是生活。正像黑格尔所言:“有丰富的生活,然后才能用具体形象把生活中真正深刻的东西表现出来。”[9]李宝嘉融入民间谚语这块土壤汲取营养,通过谚语又揭示出当时官场的人性的扭曲。他在选词时目标锁定在财权,借以揭露抨击官本位、官至上意识;通过改变谚语的语义色彩 (多为褒义贬用),刻画了钱权面前的奴相;活用谚语、改变谚语中的关键语素、或截取保留谚语中核心的部分以突现人物身上固有的丑陋和龌龊。官非官,官是做出来的,他们严重缺乏道德的约束。除以上谈到的小说中谚语的创造性运用外,他还变简约为繁复,通过大量谚语的反复运用,强化作品的主题,同时使得人物的个性更突出。
李宝嘉正是通过艺术地运用谚语,很好地关照了思想主题和人物形象。诚如高尔基所说:“最伟大的智慧是在语言朴素中。谚语和歌谣总是简短的,然而在它们里面却包含着可以写出整部书的思想和感情。”[10]
[1]列宁全集:第 1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清 ]杜文澜,辑.古谣谚 ·凡例 [M].北京:中华书局,1958.
[3]唐松波.熟语和成语的种属关系 [J].中国语文,1960(11).
[4]别林斯基选集:第三卷[M].北京:时代出版社,1952.
[5]姚新中,焦国成.中西方人生哲学比论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卢兴荃,高鸣鸾.《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5.
[7]欧阳健.晚清小说史 [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8][美 ]游伯龙.行为的新境界[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
[9]黑格尔.美学:第一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0]王勤.谚语·歇后语概论 [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