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诗伟
选角度与写文章
●文诗伟
选好角度,才能写好文章。选好角度,就是要像部队打仗一样选好突破口,选好侧重点,选好出奇制胜的方法。
一、依据熟知程度选角度。熟知的东西,你才能对它了解得更透彻,解析得更科学。选角度,就要从自己最熟知的事物出发来选,这样才能写出有精辟见解的好文章。例如,中国宋代的佛印和尚、苏东坡、王安石、宋神宗赵顼等都能从自己熟知的领域出发选角度,对同样的命题都写出了各有独到见解的好文章。当时,开封大相国寺的佛印和尚,看到社会上不少人不能正确处理“酒色财气”,就从佛家的劝世角度写出了:“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谁能跳到圈外头,不活百岁也寿长。”大文豪苏东坡站在一个志士仁人的角度认为佛印的诗富有哲理,但他提出的四大皆空禅味太浓,既然人世间离不开“酒色财气”,何不因势利导、化害为利?问题的关键是要将“酒色财气”控制适度,于是从士族文人的角度写出了一首“酒色财气”诗:“饮酒不醉最为高,好色不乱乃英豪,不义之财君莫取,有气不生气自消。”宰相王安石看到佛印和苏东坡的诗,觉得他们讲得都有道理,若能和国计民生结合起来,赋予新的内容就更好了,于是他也写出了一首“酒色财气”诗:“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无财民不奋发,无气国无生机。”宋神宗赵顼觉得三个人的诗都写得好,他特别欣赏佛印诗的哲理、苏东坡诗的缜密和王安石诗的气魄,但若能把酒色财气和皇帝的帝业及国家的强大统一起来就更好了。于是提笔赋诗:“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财足粮丰家国旺,气凝太极定朝阳。”四个人的诗之所以写得精辟、精湛、精妙、精彩,在于他们都是从自己最熟知的角度入手撰文,因而都把文章写成了传世精品。
二、依据占有材料选角度。写文章也叫写材料,只有有了材料,才能写出文章。材料充实了,论据充分了,才能以充足的理由说服人。有作为的文章大家都善于依据材料选角度,以过硬的论据支持自己的理论,从而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好文章。大家都知道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是为悼念张思德写的。但鲜有人知这里边更有一个关键的角度问题。当时有人认为,战争年代死那么一两个人,不足为奇,但毛泽东从他占有的众多材料的分析中认为:张思德是为别人取暖而烧炭牺牲的,他的工作是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因而他的死重于泰山。于是写文章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这样,张思德就成了全军、全国人民学习的好榜样,并由此衍生出了我党、我军的根本宗旨。《纪念白求恩》一文也是毛泽东从他占有的过硬材料分析中得来的。毛泽东认为,白求恩这个外国医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把我们的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人民极端的热忱,依据他的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认为他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于是向全世界的人民宣扬他、推荐他,这就使白求恩这个普通的加拿大共产党员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战士学习的楷模。这就是材料发挥的巨大作用。
粉碎“四人帮”之初,“海外关系”仍压得许多人抬不起头来。这些有“海外关系”的人,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牵连,在入党、提干、上学、就业、参军等方面受影响,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到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这个大问题。邓小平从他掌握的大量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爱国华侨和境外同胞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关心、支持,以及国家经济建设、港澳台回归和争取国际舆论支持等方面的翔实材料分析中得出结论:海外关系不仅无害,而且有利。于是果断地撰文指出:“海外关系是个好关系”。这一英明论断,解除了因有“海外关系”而遭受不公正待遇人的心头之痛,争取了众多华侨和国际友人的强有力支持,极大地促进了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及港澳回归和国家的经济建设。谁不夸邓小平撰文的角度选得好呢?
防空兵指挥学院)
责任编辑:韦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