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不为例”当忌

2010-08-15 00:49窦松瑞
政工学刊 2010年4期
关键词:严肃性指导思想守法

●窦松瑞

“下不为例”当忌

●窦松瑞

战国初期,弱小的秦国在卫鞅(即商鞅)力主变法后,励精图治,富国强兵,最终一统天下。大秦帝国的强大与卫鞅这种力主变法守法的精神是分不开的。河西大战秦打败魏国后,各地显贵纷纷向打仗有功升爵者送礼祝贺,其中上大夫景监、商君卫鞅等也收到不少彩礼。但卫鞅却令景监连同自己收到的彩礼一同如数退还。景监一时很为难,感到不接受彩礼,会让老士族们不理解,败国人之兴。遂建议卫鞅“下不为例”。卫鞅听到此言,义正词严地说:“‘下不为例’就会‘下能为例’。给立功升爵者送礼,伤民风,违犯秦朝新法。今日你允许朝野恭贺自己,明日你又如何禁止朝野恭贺别人。”并说,此例一开,风气就会弥漫,冲击法的严肃性,新法就会形同虚设,官府就会正气消散,庶民的守法精神也会随之涣散。卫鞅是一代名相,大变法家。他深知法规的严肃性,事事处处严格以法行事,哪怕是上将军、太子犯法也要与庶民同罪,如此方成就了后来的大秦帝国。卫鞅这种推崇法制、守法护法之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现实生活中,“下不为例”的现象并不鲜见:逢年过节,有人带礼物到上级领导那里坐一坐,联络一下感情,有的领导便在“下不为例”中欣然笑纳了;升迁留转,有人向领导表表心意,以求关照,有的领导还是在一句“下不为例”中心安理得地接受了;日常工作,有的同志违规了,个别领导怕得罪人,怕丢选票,不敢指出,仍是在一句“下不为例”的话语中漠然了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执法徇情,执法不严,是法制社会的最大祸害。一个好的法规制度,就是因为执行起来打了折扣、搞了变通、有了例外,大家就不再当回事,法规的严肃性就会受到冲击,法规制度就会变成一纸空文。试想,领导干部在事关官兵切身利益上,能严格标准,秉公办事,依法办事,那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心急火燎地跑关系、走门路吗?再进一步讲,如果让那些送礼跑关系者吃了“闭门羹”,达不到目的,甚至还要追究其责任,那么送礼跑关系者还敢吗?还会有“下例”吗?

维护法规的严肃性,杜绝“下不为例”,领导干部要做到:一是端正指导思想。想事情、做工作,指导思想很重要。如果站在大局上考虑问题,出于公心使用权力,那么想问题才会不离谱、做事情才会不偏辙;如果你站在局部利益甚至个人利益上思来想去,患得患失,那么工作就不可能做好。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端正工作指导思想,决不能公权私用、假公济私、自私自利。二是严守法规制度。首先要认真学习好法规制度,熟悉法规内容,做熟悉法规制度的明白人。同时,还要带头执行法规制度,严守法规制度,在法规制度面前不搞个人特权,不搞特例,不打折扣,自觉维护法规的权威性,做遵纪守法的带头人。三是严格检查监督。领导干部一项很重要的职责,就是要检查监督下属严格按法规办事、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对违犯者,该批评教育的批评教育,该追究责任的坚决追究责任,不姑息迁就,不照顾情面,不搞“下不为例”,这样法规制度才会得到有效落实。

海军指挥学院)

责任编辑:韦国良

猜你喜欢
严肃性指导思想守法
本期导读
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在数学活动中认识时间解决问题
跳单、双圈教学设计
落实《守则》《规范》教育 增强学生规则意识
争做守法好少年
谈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问题
如此守法
在严肃性与亲和性之间寻觅最佳平衡点
大街上撒满黒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