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汉炽
广西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1
市政道路维修工程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施工技术,是指利用原道路既有资源材料,加入适量新的筑路材料,在自然环境下利用相应的冷再生拌和设备对已老化或破坏的旧沥青路面进行修复再生,形成新型柔性路面基层,以满足市政路面的强度等各项指标要求[1]。新型沥青路面柔性基层,具有结构层抗压强度高,粘弹性相对更好,养护周期短,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在市政道路改造升级,高速公路维修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广西南宁有较多城市高等级市政道路修建于2000年之前,但随着城市交通运输飞速发展,现有路面状况已很难满足交通量日益增长的需求,路面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维修工作势在必行。其中某市政道路维修段全长约5.5km,路面宽度在20~23m之间,基层材料为20cm厚的水泥稳定砂砾层,面层材料为厚度在10cm左右的沥青混凝土。
通过相关调查发现,该维修段路面已出现大范围的坑槽,多处存有松散、拥包、沉陷的现象,结构性车辙也较多,沥青路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但水泥稳定砂砾基层保存较好,没有严重破坏的迹象。如果采用国内传统的道路维修改造施工技术,对该路段原路面进行铣刨施工,再加铺面层的施工方法,则存在道路层间联结较差,施工速度较慢周期长,对市政交通的影响过大等难题。针对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技术质量规定的要求,经初步鉴定该路段的各项指标均满足冷再生技术的施工要求,原路段半刚性基层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都相对较高,故选择对原沥青路面进行再生施工。
该道路维修段的再生层施工,确定采用乳化沥青和碎石的混合料作为柔性再生基层材料,添加剂采用适当含量的乳化沥青(沥青含量35%)加上一定比例的水泥。采用中型轮胎式多用途就地冷再生机进行施工,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施工方案具体如下:
1)通过相应的试验分析,往既有路面的旧沥青混合料中仅仅添加各种剂量比例的水泥形成的再生混合料,其试件经合理养护后无侧限抗压强度均不能达到规范的相应要求。待加入适当比例含量的石料(或级配砂砾)形成的水泥再生混合料,其试件经合理养护后无侧限抗压强度才能满足规范的相应强度要求。
2)在旧沥青混合料中,通过加入定量的乳化沥青和水泥形成的再生混合料,形成的新型沥青柔性基层其劈裂强度等指标均满足柔性路面基层的施工要求,基层混合料的和易性能也相对较好。再生混合料需加入少量的水泥,则是为了调整混合料的级配,增加基层材料的和易性能,同时水泥的加入也会相应提高路面的早期强度,但其加入数量十分有限,对柔性基层混合料的其他性能都影响不大[2]。
3)根据国内外再生技术应用及柔性路面基层的施工经验,结合施工现场机械的有效碾压厚度,综合工程各种施工因素及经济投入,维修改造路面结构最后确定为:将路面原有的厚度约10cm左右的沥青混凝土施工改造为柔性冷再生基层,再加铺4~5cm厚的改性沥青混凝土作为路面面层。
1)原路面清扫、处理。如果维修段路面原始标高在改造设计标高的允许范围内,基层冷再生施工前应将其清扫干净,路面铺筑过程中防止杂物混入混合料中影响冷再生基层的施工质量;如果路面原始标高超过改造设计标高范围较大,可将高出的部分刨出填入道路坑槽、沉陷低处等地方,路面标高调整完毕并清扫干净后才可进行再生施工。
2)放样。根据道路改造设计计算的混合料用量,计算出维修路段内路面上的混合料松铺层厚度,并放出相应的路面中线和边缘控制线,以及机械作业每幅的施工宽度边缘控制线和高程控制点。
3)外加材料。混合骨料和水泥应均匀铺撒在经适当处理并清扫干净的路面上,外加骨料可以调整路面的平整度,改善再生混合材料的级配,增加路面基层的有效厚度。
1)试验段铺筑施工
道路改造施工应选取长度在200~500m的试验段进行再生路段施工试验,以便确定既有路面材料的各项技术特性,主要包括再生混合材料的配合级配,新料松铺混合料的调整系数,旧路既有材料的膨胀系数,施工机械的合理安排、组合施工,科学合理的施工作业长度的确定等技术指标。
2)整平
对沥青路面再生层的横向、纵向坡度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当路面上的再生层完成两幅铺筑施工后应及时进行稳压,采用平地机将两幅再生层进行统一整平,以充分消除之前施工机械留下的轮迹,同时使再生层横、纵向水平坡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3)压实
混合料均匀摊铺后,应采用吨位为15t左右的轻型压路机进行初次碾压2~3遍,第一遍采用静压,第二、三遍都采用振压,使基层混合料能够初步稳定。
4)测量
根据设计要求,精确测量出再生基层各高程控制点标高和基层横、纵向坡度。平地机施工过程中应按照相应测量结果进行及时调整,实现动态反馈测量信息的高效施工。
5)复压
一定时间后,乳化沥青开始变化,再生基层混合料的颜色由褐变黑时,采用吨位在25t左右的胶轮压路机进行复压5~6遍。复压一定时间后再采用小吨位钢轮压路机进行补充碾压,进行混合料基层的表面修复施工,可将大部分细料压至基层表面,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
6)养护
做好基层混合料的早期养护,在施工期间和养护期间该维修改造路段均应封闭交通。在环境气候好的条件下,再生基层需封闭交通养护2~5d,在养护期间应时常检测再生基层中的混合料含水量,当层面含水量降至3%以下时,可进行路面上层结构层的铺筑施工[3]。
在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过程中,其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控制是关键,控制要点主要有:
1)道路沥青路面维修改造采用冷再生施工技术时,在正式开始基层施工前应选取一定长度的试验段进行再生路段施工试验,以便确定既有路面材料的各项技术特性,明确施工过程中各道工序和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
2)拌合施工前,对旧沥青路面结构性能存有差异的路段,应调整相应的拌合配合比和基层拌合深度,严格控制混合料中水泥的用量以保证基层其他性能不受明显影响。再生基层的混合料拌合应充分均匀,并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好相应的含水量。
3)沥青路面冷再生维修施工,在雨季时要特别注意天气变化,禁止在雨中进行道路基层冷再生施工。
基层施工完成后,新型再生路面基层应进行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施工相应的质量检测,具体检测项目应符合规范中相应的规定和标准。
该维修改造路段经采用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施工技术后,通车一段时间后检测,道路路面没有出现相应的裂缝和水损害等病害现象,其路面弯沉、稳定度等质量指标均有了显著的改善,道路性能完全满足了当前市政交通的要求,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技术在城市市政道路的维修改造工程中应不断推广应用。
[1]裴大伟.就地冷再生技术在旧路改造中的应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吴涛,刘峰.水泥为再生剂冷再生技术应用浅谈[J].山西建筑,2007,33.
[3]马新发,杨丽英.路面冷再生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