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2010-08-15 00:45
党史文苑 2010年3期
关键词:思想建设发展

万 强

(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江西南昌 33000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意识形态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在新旧体制的转型期,不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碰撞与摩擦,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也促使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不断成熟和不断深化历程的探析,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发展的规律,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发展,加强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以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一、价值目标:从追求经济发展到凸显以人为本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社会生产力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由此开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程。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的基础上,也开始了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再认识。

意识形态是指一定阶级或集团的思想家对特定社会关系反映后而建立的包括一定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和宗教等社会学说的思想体系。其价值目标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统治阶级或社会管理者的社会调控需要。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最急切、最根本的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行经济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经济建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是邓小平现代化建设思想中坚定不移贯彻始终的理念。邓小平说:“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1]P250因此,邓小平提出,“搞好四个现代化,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反之,“就是脱离马克思主义,就是空谈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现实地维系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2]P149“我们的政治路线,是把四个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3]P64后来,他又进一步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点。这一观念的确立,为党的宣传、理论、文化、教育、科技等工作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并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而且,这个“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3]P371。因此,发展生产力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题,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围绕社会发展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开展意识形态工作。

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其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小平面临的实践课题是如何把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的问题,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要求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作为党的根本任务。于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思考侧重点便是改革开放、发展科学技术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因而,邓小平理论的中心和主要内容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与经济发展有关的思想内容占其著作的绝大部分。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成果显著,社会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共产党执政合法性更加巩固。这一时期,以经济建设的成效来重新唤起被“文革”破坏了的对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的政策取向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快速的经济增长成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合法性的最重要来源。但在取得巨大的经济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首先,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在任何社会制度下,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不可能总是保持高速的增长,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减慢(2002年至2007年间经济又进入高速增长的周期)。80年代的改革能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获得利益,进入90年代以后,社会利益分化严重,贫富差距拉大,人们开始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而对执政党的意识形态产生疑虑。其次,在提高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陷入了GDP的盲目崇拜中,一些政府官员热衷于“数字政绩”的追逐,忽视了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导致社会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经济虽然发展了,与老百姓切身相关的问题却得不到解决,比如社会发展滞后,利益矛盾突出,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带来的这些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中所提出来的“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明确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不同的发展范畴,所以统筹的对象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统筹的目的是保持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的社会政策的出发点是人、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是为了符合人民群众的最根本的利益要求,代表着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愿望。它要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形成人人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意味着中国意识形态建设进一步把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目标具体化,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政策的协调性提高。

凸显以人为本,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重心不仅仅是经济建设,不仅仅是单纯地追求经济发展,还要注重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样,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就获得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

二、执政理念:从“建设、执政”到“发展、和谐”

执政理念是指一个政党对执掌政权的宗旨、目的和任务以及为实现任务而实施的执政方针和执政手段等的认识和把握。也就是说,执政理念是执政党围绕执政目标所确立的基本理论原则和行为准则。执政理念一旦形成,就会贯穿于执政党的全部执政活动之中,转化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融化在执政方略、体制、方式和执政基础、条件、环境之中。执政理念属于政治意识形态范畴,是意识形态总体上所反映出来的思想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经历了一个从“建设、执政”到“发展、和谐”的发展和升华的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执政党的建设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清理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而形成了新的执政党“建设、执政”的理念。这是在总结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创造性地发展列宁和毛泽东的执政党建设思想,在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问题上取得的重大理论突破。

第二代领导集体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并反复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最大的政治,党的建设要密切联系这条基本路线,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来进行。立足于执政党努力发展生产力的建设理念,邓小平提出了改善党的领导的新观点。邓小平强调,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事业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但是,“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1]P127,党的具体领导体制、领导方式、组织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都必须与党的执政地位和发展生产力、领导现代化建设的任务相适应。必须理顺执政党和国家行政机关的关系,改革不合理的领导体制,实现党的决策和领导方式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这些在党的建设问题上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自觉意识,突出地体现了他对于时代发展、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任务的深刻把握。

从党的十六大报告到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讲话,再到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围绕着提升执政理念、增强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最终确立了以“发展、和谐”作为党的执政理念体系的主题。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提出了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张。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努力促进发展,同时,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如果忽视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惜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片面追求一时的高速度,盲目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这种经济发展是不能持续的,势必会造成大的起落。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妥善解决可能妨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各种问题。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和谐”理念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是认识上的一个重大飞跃,是意识形态领域重大创新的体现。它要求我们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协调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社会矛盾,为发展和改革创造一个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形成一个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社会建设,是我们党在执政理念上的与时俱进,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发展、和谐”理念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建立在科学发展基础上的和谐理念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价值主题新的内容,进一步拓宽和深化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

三、主导方式:从外在灌输到内在导引

在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没有真空地带,而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就会占领。正如列宁所言:“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4]P327邓小平一直非常重视对思想文化领域阵地的主导权,他强调指出,“要使我们的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宣传社会主义中国的巨大成就和无限前途,宣传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而奋斗是当代青年的最崇高的使命和荣誉”。[1]P255江泽民也深刻指出:“思想宣传阵地,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资本主义思想就必然会去占领。”[5]P2160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政党如果放弃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不积极主动地对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和思想政治教育,那么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文化就会乘虚而入,掌握人们的头脑和思想,进而掌握政治斗争的支配权。2004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强调: “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教育的本质要求……”,这反映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灌输式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方式上,邓小平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多次指出,思想领域的斗争是长期的,所以不能用搞运动的方式来解决,主要靠思想政治教育来解决。他认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育内容及重点上看,应着重进行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从教育对象及重点上看,教育要面向全社会,包括全体党员、全体干部、全体人民、全体学生,重点是青少年。在讲到进行革命理想、共产主义品德及法制教育时,他强调要 “从小开始培养”,要 “从娃娃抓起”。同时要求意识形态领域各方面紧密配合,形成合力。1996年,他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特别强调: “文艺工作者,要同教育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政治工作者以及其他有关同志相互合作,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同各种妨害四个现代化的思想习惯进行长期的、有效的斗争。 ”[1]P209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时代提出了许多需要进行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新问题,而思想政治理论却难以全面地、准确地、前瞻性地回答现实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许多内容和观点固守传统的教科书,造成理论教育的说服力不强;思想教育工作中所使用的话语,有些不能及时反映社会生活发生的新变化,对主流意识形态基本范畴的调整、创新不够,对于那些在革命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体制下沿用多年的范畴,如“两类矛盾”、“剥削”等等,未能进行梳理,或赋予其具有时代性的内涵;另外,宣传媒体的体制没能随着宣传内容的重大变化而发生根本的改变,迄今为止依然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那一套旨在使传媒一律成为“宣传者、组织者、鼓动者”的管理模式,思想宣传强调“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形成舆论宣传意识的自上而下的动员和整合模式。再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中艺术性不够,过于倚重“填鸭式”的灌输,居高临下的说教意味浓厚,亲和力不足,并有意无意地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缺乏对人民现实诉求的回应,从而淡化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首先,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时,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定位,有了更清醒更自觉的意识:党不再追求将自己的意识形态“灌输”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和每个人的头脑,而是要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吸引力和凝聚力。其次,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教训,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摒弃空洞抽象的宣传口号和居高临下的说教口吻,采用双向互动的方式,深入人民的生活和心理,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理,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理念融入通俗易懂的平民话语和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中,通过艺术性的加工,用切近生活的内容、平易近人的态度、生动诙谐的语言和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乐,不着痕迹、自然而然地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人民的心理动机、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最后,对一些沿用多年的、在封闭条件下习以为常的一系列宣传范畴和语言重新加以解读,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同时,将反映人类社会进步的“普世”范畴和话语中国化和具体化,以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的导向作用。

理论只有变为群众手中的武器,才能充分发挥理论的主导作用。群众只有从具体思想问题的解决中,才能掌握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从而提高自我教育能力,自己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方式从重外在灌输到重内在导引的发展,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转化为亿万人民群众在实践中自觉需求的知识体系,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1]邓小平文选(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75—82 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列宁选集第(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第 3 版.

[5]江泽民文选(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思想建设发展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思想与“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