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图书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2010-08-15 00:46:01李晓燕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5期
关键词:馆员心理健康图书馆

李晓燕

(鲁东大学图书馆 山东 烟台 264025)

大学生是传承文化的主体,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他们的思想状况、心理素质和行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代青年的精神风貌,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重视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大学生排解心理障碍,培养健康的素质就成为各高校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

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特殊群体,是中国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一向被视为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大学生作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首先具有具有群体性和独立性,他们大多数都离开了父母,过着集体生活,而且大多数大学生都离开了家庭和父母的呵护,试图走向社会,开始独立生活。其次是具有过渡性,这是指大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处于青春发育期,各种心理矛盾相互冲突,相互交织,是一个迅速趋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省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心理特征是复杂多变的,缺少相对的稳定性。所以,懒惰、消极、退缩、孤独、依赖、缺乏社会责任感等心理现象常常出现在大学生身上。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存在于学习成绩差、社交能力低的大学生当中,一些成绩非常优秀,同时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也有明显的心理障碍,例如缺乏自信、紧张焦虑、心境苦命,心理健康指标严重超出了正常范围。这些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心理不成熟、自我定位高、以自我为中心、过于自信和自负、情绪易激动等浮躁多样的特点。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学业压力大、不适应环境、人际关系的困扰、就业的心理困惑、恋爱的心理困扰和家庭经济条件造成的心理失衡等。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已刻不容缓。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培养的大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高校办学三大支柱之一的高校图书馆,有其服务职能和教育职能,理应配合学校各部门共同担负这一重任。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二、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原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李大钊早就指出,现代图书馆已经不单是藏书的地方,而是教育机关。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由独特的优势。

(一)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献,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

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拥有各学科、各方面的信息资源,能从各个方面武装学生的头脑。除专业知识外,还有大量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书刊,从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到到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分析、疏导等书刊,应有尽有。美国精神医学专家高尔特说:“图书馆是一座心智的‘药房’,存储着治疗各类情绪失常病人的‘药物’”。大学生通过阅读健康向上的书刊,可以扫除心理障碍,从痛苦的泥潭中解脱出来,振奋精神,回归身心健康,这就是在阅读过程中书刊起到了疏导作用。

丰富的馆藏资源使学生既了解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能学到许多其他方面的实践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心理,树立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顺利完成学业;也帮助学生适应多变的环境,使学生对社会、人生、任何事物有正确的态度和认识,做到实事求是地评价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资源在高校馆藏文献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做好心理健康方面电子信息资源的征订工作,为大学生提供免费的阅读场所。图书馆要加强电子阅览室的管理,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程,讲授文献检索、网上信息查询、馆内数据库信息检索等知识,充分发挥电子信息资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二)营造优雅舒适的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种生气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人离不开环境,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是比较明显的。心理研究表明,视觉信息能够影响人的心理状态。高校图书馆具有学校其他部门和场所无法替代的优势——环境优势。同时,整洁优美的馆貌、自然的通风采光、整齐有序的图书、亲切的馆员,营造出学校图书馆宁静雅致、充满文化气息的人文环境。这种环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缓解不良的情绪,使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上产生和谐舒适的感觉,心境平和,心情轻松愉快。营造一个优雅、宁静、舒适的环境,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利场所,同时对大学生的成长也会产生教育作用,良好的馆风,包括馆员的素养、作风、言行乃至仪表、衣着等,都会对读者的思想、意志、道德品质、情操以及校园文化氛围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优化馆员素质,做好大学生的榜样

馆员是高校图书馆的灵魂,大学生在获取馆藏资源解决心理困惑的过程中,接触的最多的就是图书馆馆员。馆员自身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范本,馆员广博的知、亲切的态度、乐观的面貌对大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也对我们图书馆员提出新的要求。馆员自身需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良好的沟通能力,能以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感染学生;馆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活动规律,并能在实践工作中运用有关心理学知识,使学生的心智健康协调发展。

(四)利用网络优势,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是知识经济时代获取信息的必要手段。网络的不断发展,也为图书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有效的载体。通过主页,图书馆可以发布最新心理研究动态,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在网页上给出具体解决办法。可通过QQ利用网络进行在线心理咨询,在没有约束的环境下,学生更容易敞开心扉,也能更好的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五)开展讲座和读书节等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教育氛围

图书馆要创造条件开展内容丰富的讲座,开拓学生的眼界,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沐浴书香,润泽人生。我们鲁东大学图书馆今年隆重推出了国学大家讲堂,邀请校内外知名学者到校为学生讲座,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很受学生好评。今年我们馆还举办了第三届读书节,以“享受经典,奠定人生底色;结伴名作,塑造美好心灵”为主题。读书节期间还有优秀图书展销、征文大赛、辩论赛、精美书签制作大赛、国学大讲堂系列讲座、知识竞赛、“走进小学”社会实践、学生论坛、话剧大赛、创业、就业指导会、校庆团体朗诵、图书捐赠等活动。旨在努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的文化人格,推动书香校园建设,营造浓厚校园读书氛围。在这样和谐、愉快、浓烈的文化氛围中,既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动机、博览群书的兴趣,也能丰富人生阅历,完善理想人格的塑造。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有着丰富的文献资源,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勇于开拓,图书馆将会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刘莉娜.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图书馆优势的探讨[J].教育探索,2007(8):120-121.

[2]宗妮.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57-59.

[3]卢红梅,韩伟,韩超.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5):37-39.

猜你喜欢
馆员心理健康图书馆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海政报(2018年1期)2018-07-09 05:50:56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青海政报(2017年7期)2017-07-24 14:14:41
飞跃图书馆
去图书馆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河南科技(2014年19期)2014-02-27 14: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