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百合
(黑龙江省宁安市图书馆 黑龙江 宁安 157400)
编目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联机联合编目和提高检索效率的基础。我国自1979年开始成立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委员会后,先后成立了专业术语、词表和标引、分类法、书目著录等分委会,颁布了一系列国家标准,如《文献著录总则》、《普通图书著录规则》等。1991年国家出版发行了中文机读目录格式(CNMARC),它是在国际通用机读目录格式(UNIMARC)基础上制定的,是我国联机编目不可缺少的统一、标准的书目数据通讯格式。1995年出版的《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成为有实用价值的格式标准的使用工具书。1996年国家图书馆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中文机读目录格式(WH/T 0503-96)》。2000年8月,由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和国家图书馆采选编目部合编的《中文图书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正式出版,确保了全国中文图书联合编目工作的实施和机读书目数据库的质量。同时,C a l i s发行了《C a l i s联机合作编目手册》,它是C a l i s成员馆进行联机合作编目的重要依据。在编目工作规范化方面,虽然我国暂还未形成自己的规范格式,但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如国家图书馆已建有一些规范化数据库,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全国中心和地区中心也正在分工建设C a l i s规范数据库。C a l i s还规定了《辞海》、《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等作为确定规范检索点的工具书。编目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
编目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包括文献著录及分类、主题标引的标准化,标目规范化,机读目录格式标准化,中文数据的表达格式标准化及系统编制标准化等内容。当今,非纸质资料迅猛地发展起来,如何标准、规范地对其编目,以适应图书馆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这也是摆在我们信息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
实现资源共享,并不单纯是为了解决经费短缺问题。图书馆事业发展到自动化的今天,以网络为基础,图书馆能够分工协作,避免重复,节约有限的资金,相互补充,利用方便,以最好的社会效益和最高的经济效益为社会服务,使用户通过网络,迅速、准确地获取所需的从印刷形式到电子形式的各种文献信息。可想而知,若离开了标准化的编目数据,高水平的资源共享活动便是寸步难行了。其原因如下:
资源共享活动,是以书目信息为基础的。用户只有了解了书目信息,才有可能通过馆际互借、书刊邮递等多种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因此,书目信息的共享,是资源共享过程中的首要步骤,书目信息为资源共享提供了可靠的前提条件,它在资源共享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用户依赖可靠的书目信息,得以实现高水平的资源共享活动。所谓可靠的书目信息,即是指按照统一标准及规范编制出的书目,标准化的书目数据,从索书号到题名、著者、出版信息、主题词等,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为检索提供了唯一性。因而,只有具备了标准化的书目,在现代化的通讯网络上,书目信息才能共享,才能给用户节省检索时间,节约检索经费,为用户提供大量有用的资料。如果各编目单位各自为政,为网络传输的书目信息也是五花八门,那么,不仅使现代化的工具失去了便捷的意义,使上网的书目信息成为通讯网络上的垃圾,更主要的是影响了为用户服务的水平,影响了地区间、不同专业领域间、全国范围内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交流,也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目前,国内各图书情报单位已普遍采用计算机编目。为了与国际标准靠拢,并能在世界范围内相互利用编目成果,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国际GB 3792.2-85、《中国机读目录通讯格式》、《信息处理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GB1988-80》以及ASCII码等标准,给用户与文献资源之间架起一座通畅的桥梁,为实现资源共享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目前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实现资源共享,应解决好信息资源的布局,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实现数据标准化,以及建立文献数据库等问题。由此可见,编目标准化不仅是资源共享中的重要环节,更是图书馆的一项基础工作。多少年来资源共享没有实现,编目工作的非标准化也起了阻碍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编目工作标准化的问题。在强调大力发展现代化通讯设备的同时,编目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编目章程,不仅使本馆的编目工作在标准化的进程上更上一层台阶,通过我们标准化的编目工作,发挥出昂贵的通讯设备的作用,发挥出宝贵的文献资源的作用,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资源共享。
早期的卡片式目录及手工联合目录,为各地的用户传递了书目信息。今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自动化的联合目录发展起来,大型书目数据库网络为广泛的文献资源共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外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加快资源共享的进程,时间和经费都要求我们要从高起点出发,发挥计算机普及应用的优势,按国际、国家标准著录与标引文献,尽快发展计算机编目的数据库,并进一步实现网络化。我们要根据国情,从自制标准化数据为基础,
如北京图书馆目前正在为建国以来全国出版的所有中文图书,建立数据库,各图书馆向该数据库输入本馆信息,这样,一个中文图书全国数据网络便可形成。因此,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上述数据库便可引进,利用国外先进的信息资源,为我国科学事业发展服务,实现全球性的资源共享。
信息爆炸的今天,馆外存在着丰富的书目信息源,如果不去享用已有的社会成果,而一味闭关自守、重复劳动,已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需要,再大的图书馆、编目中心没必要也无法独立完成繁重的文献编目工作,走合作化、联机联合编目的道路,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同样地,编目工作的自动化、网络化,特别是联机书目数据的套录,也给编目管理工作带来了重大变革。因此,只有转变观念,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和工作观念,适应时代的发展,化社会成果为本馆发展之源,才能使工作做得更好。
随着图书馆数字化的发展,编目工作的网络化是当前的主流方向,书目数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数据交换和共享。只有高度规范化、标准化的书目数据,才便于在网上控制协作式联合编目、联网检索、馆际互借等业务工作,真正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建。书目数据质量的高低也决定编目工作的效率和编目成本。保证书目数据质量可从编目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入手。
目前,我国图书馆已进入自动化、网络化时代,随着联机编目网络化的实现,不仅大大提高了编目工作效率,而且,也为国际图书界书目记录交换以及国家书目机构、各图书情报部门的联合编目,实现图书书目全国联网,达到文献数据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
[1]姚水林.论网络环境下文献编目工作的发展趋势[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0(06).
[2]翟可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文献编目研究述评[J].晋图学刊,2003(01) .
[3]王春梅.节目数据标准化建设的障碍及对策[J].情报杂志,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