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杰
(双鸭山市广播电视大学 黑龙江 双鸭山 15510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一体化的日益渗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激烈竞争,中国各行业都开始关注自身的发展现状以及可持续发展。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管理学提出了“以人为本”或“人本主义”的口号。高等学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服务部门,也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具体到高等学校,就要以高等学校图书馆的读者对象——广大师生读者为本。图书馆是收藏图书文献的知识信息库,充分发挥信息集散功能?图书馆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重要机构。随着各个大学的扩招形势和迈向一流研究型大学步伐的加快,高等学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更大地完善。树立“读者就是上帝”的服务理念,满足读者的需求,确立以读者的学习和科研方向为指导的图书馆管理,加快图书馆网络化和数字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读者提供优质的馆藏借阅服务是图书馆管理的主要职能。在图书馆诸要素中,读者是第一要素。把读者的要素放在第一位,重视如何发挥读者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应作为图书馆管理的一个具体环节。图书馆突出读者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管理理念。读者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追求,应该想在读者前头,做在读者心头。只有重视读者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才能带动他们的参与性,使图书管理人员和读者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潜力得到最大发挥,最终实现“以读者为本”的和谐的图书管理。
很长一段时间,高等学校图书馆在管理上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了一个误区——重视书而不重视读者——即忽视了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这样的队伍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专业结构不合理、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低、缺乏外语能力和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学历层次不平衡、业务技能不合格等问题。要搞好服务首先要搞好管理,这是基础。因此在“以读者为本”原则指导下,高等学校在图书馆建设上,要树立起“图书馆管理员第一”管理理念,更应重视对图书管理人员的关怀和培养。在观念意识和待遇上都加以关心和重视,为其创造学习、工作条件,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图书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服务上以师生需求为本,实现“以书找人”。图书馆服务的目的是达到“读者”满意。图书管理人员必须坚持“以读者为中心”而开展各项工作。高校的读者群以师生为主,因此图书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以开放性思维审视自己的管理与服务活动,将最大限度满足师生的需要作为宗旨。要求图书管理者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分析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多渠道?多形式地调查了解师生的需求信息;同时,图书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学习,要能够比较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本馆藏书情况以及市场的最新情报,深入熟悉有关图书的内容,做到有书可荐,有的放矢;最后,通过召开师生座谈会的形式和师生沟通,最终实现“以书找人”。
图书馆理人员应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新时期对图书管理人员的道德要求,加强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在提倡图书管理人员自我教育的同时,通过政治理论学习、社会实践锻炼、举办岗位培训班、整顿工作作风等活动,以及开展图书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大讨论等方式,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岗敬业,读者第一,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当好教学、科研的后勤兵的思想道德教育。把宣传教育与制度约束结合起来,大力宣传图书资料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图书管理人员良好的道德风尚,使图书馆不仅成为学生的第一课堂,而且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其次,端正服务态度。良好的服务态度是提高服务效率的基本保证。如果一个图书工作者的管理能力强、业务素质好,但工作态度随意性大,工作方法简单,一定会激化服务者与读者之间的矛盾,影响日常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微笑服务”和“愉快服务”,就是从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入手的。“微笑服务”即态度和蔼,语言文明,热情周到,让进馆的师生感到亲切,没有心理距离,没有地位差别。“愉快服务”是主动服务,尽量满足师生的要求,使进馆的师生具有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权利,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
文化素质是学好专业知识,掌握其他学科知识的前提。图书馆学是一门具有多学科、多类型、多层次综合特点的学科,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多元化的时代,新时期图书管理人员在信息服务中承担更多的角色。传统图书馆的研究对象是以纸质印刷品为主,而在网络时代,图书馆的研究对象更丰富了,增加了电子出版物和网络出版物等新的载体。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广学博览,不但要熟练掌握图书馆学、目录学、情报学、文献学等基础知识,还要掌握与本学科相关的多种学科知识,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如:外语阅读和翻译能力以及计算机管理等知识。也就是说,图书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应当有坚实的核心、紧凑的相关和广阔的外围三部分?
图书馆是资料信息中心,强调的是收集知识创新的信急。图书管理人员必须强化信息意识,具备快速准确搜集信息、分析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与图书馆特有的功能协调一致,产生最佳的服务效果。同时高校图书馆主要是为教师的教学科研提供知识服务,只有了解服务对象的工作特点,才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因此,管理人员要有一定的科研训练,掌握基本的科研工作方法,熟悉科研工作的基本过程,这样才能找到与服务对象的结合点。其次,要强化图书情报意识和情报能力。情报意识是构成社会意识和一个组成成分,是人脑对情报在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中的性质、地位、价值、功能的认识的反映。它决定人们捕捉判断和利用情报能力的自觉程度;情报能力指的是情报用户收集、判断、选择、吸收、检索和利用情报的能力。从整个情报活动过程来看,情报能力是情报意识的继续和功能的延伸,是为情报需求服务的,依据它作为工具和手段,用户的情报欲望和需求将会得到满足。如果图书管理人员的情报意识和情报能力较强,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就高,其提高的管理服务就会上一个层次。
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高校图书馆正在逐步摆脱旧有的工作模式,快速向信息化模式转变,在这种大环境面前,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己成为当务之急。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因此,图书管理的现代化,也将成为必然趋势。
总之,人类社会己进入21世纪知识爆炸的年代,每个图书管理人员不抓紧学习技术,都有可能被社会淘汰。因此,而对这一严峻的形势,继续学习,继续接受教育己迫在眉睫,这也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难题。学好技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所以,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考虑安排在职人员以短期培训。在职学习的方式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确保继续教育的质量与实效。还可以安排高校图书馆间的互访,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开阔视野,共同提高。
[1]李莲.图书管理人员修养散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8).
[2]陈瑞球.以人为本与图书馆管理[J].卫生职业教育,2004,(3).
[3]刘晓红.图书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问题[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4,(1).
[4]王宁.浅谈图书管理人才培养[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