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东
(齐齐哈尔市图书馆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在我国,素质教育概念最初是针对中小学的应试教育,为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全面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而提出来的。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对“素质”“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尤其是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弘扬教育的人文精神,应成为现代教育的迫切课题。人文精神的培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同时也是塑造国民性格、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1.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所谓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禀赋的条件下,依靠后天环境、教育和个人努力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身体心理素质等内容。其中文化素质(主要指人文素质)是其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那么,何为人文素质呢?“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贲卦的象辞上:“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这里的“人文”指的是文明、文化。它标志着文明与野蛮的区分,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特性。对于大学生来说,良好的人文素质是形成良好业务素质乃至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的重要基础,加强人文素质的培育,就其内涵而言,就是要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主要指人文科学),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史学、法学、文艺学、语言学和艺术学等通过教育影响、环境熏陶和学生个人努力使之形成和发展成为大学生的特定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它对形成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文化涵养、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审美修养、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等都有着重要作用。
2.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失位及其后果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及其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而带来物质财富的高速增长,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客观上造成了人们片面地强调科学教育,忽视了人文教育的事实,尤其是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日益遭受着伴随科技发展而出现的诸如人在自然界地位的丧失,忽视对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追求与关切,道德的滑坡以及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危机。人们愈来愈深刻地反思到,我们不仅要重视科技,同时也要关注人文。人们应该直面人类的生存危机,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然而,当代大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失位现象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人们把大学教育的性质定位在单纯性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养上,尤其是理工科学生,人文知识就显得较为薄弱。理工科大学生的文化教育基本上仍局限于德育、政治教育,至于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了解文化传统等方面,依然十分薄弱。有些文科学生的人文素质也比较缺失,教师看重的是学生写作能力、阅读、表达等技能的培养,教育目的是把学生培育成秘书、语文教师、编辑、记者等,大学文科教育变成了职业培训,把学习与做人割裂开来,强调专业训练忽视博雅教育,而违背了教育的本意。教育的本意是培养真正的人,而不是成为某种工具式的器材。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就主张大学无论主修什么专业,都要具备相当程度人文科学的修养。如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技术学院的理科学生都在接受一种严肃的人文教育,有学者认为这是美国高等教育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原因所在。陶行知先生强调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从“做真人”出发,教育同技能训练、知识熏陶紧密相关,强调教书育人,包含信念、品格、和伦理规范的人的全面发展,然而,在当今大学生中间,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良知,缺乏同情心、责任感、正义感的现象并不少见。许多高校不学生沉溺于网络,缺乏学习动力和目标,逃课成了家常便饭,多门功课不及格,。据媒体披露江南某高校某日课堂出勤率方面有过调查,缺课严重令人震惊。调查数据显示:普遍班级每天缺课率都在5%~20%,有的班级高达30%~40%以上,取其平均值,以保守的10%计算,那么,1.5万的在校生,每天至少有1500名学生会以各种理由缺课,这绝非是正常的病事假而能解释得通的。实际上大多缺课学生表面看似由于沉溺于上网、打游戏、聊天、逛街、睡觉、打工等造成,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归咎于这些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以及对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消极和冷漠。还比如该校文科某系大四有一女生,缺课原因竟然就是因为喜欢睡懒觉。系领导、老师、同学,甚至动员了她家人都来劝导和帮助她,但她就是没有毅力克服而一再旷课,原先真怀疑她精神或生理上出现了什么问题,但经相关部门鉴定后均无异常,最终在她毕业前夕,被学校除名了,现实对她也许是无情的,甚至是残酷的。但试想一下,这样的人,即使有一身好本领,踏上了工作岗位,也是难以胜任工作的。难怪媒体披露出某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会有这样的调查显示:“企业接受大学生后一两年内流失率在30%以上,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们人文素养欠缺而造成,比如,不善与人沟通相处、生活自理能力低、社会公德与公益意识不够、缺乏高尚的生活目标等,因为吃不了苦而被淘汰的高达50%,一些企业都反映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应当教育和训练大学生如何做人,学会与人沟通,增强团队精神……”中国科学界期望获诺贝尔奖,真可谓望眼欲穿,作为奥运金牌大户的中国,与诺贝尔奖却一直未能沾边,原因何在呢?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大师而非巧匠,仅高深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需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和超群的睿智卓识,而这一切得益于他们深厚的人文素质。且不说巨匠爱因斯坦堪称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即使是当代的杨振宁,从他关于文化和教育发展的卓见高识中,就能看出他深厚的人文功底。恰如杨振宁所言:“我虽然是献身于现代科学,但我对于我所承受的中国传统和背景,引以为自豪。”我国并不缺乏一流的专家,却鲜见公认的大师。究其原因,或许就在于我国科学家缺乏深厚的人文素质,缺乏“功夫在诗外”的训练。
3利用图书馆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理想的人文素质的建构应该在教育中完善、在积累中成就。所以,就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建构而言,一般是在学校的教育中进行和相对完成的,但就大学生来说,除接受学校全面推广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外,包括培养他们学会与人相处、增强团队精神以及对自然的亲和力等,更应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高等院校图书馆是一个时代思想最先进、知识最密集、文明程度最高的特殊场所,那里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馆藏、先进的技术手段,而且有着完善的服务设施和优雅的学习环境。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缜密,博物使人深沉,论理使人高尚,逻辑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大学时期是人的性格最重要的塑造期,学生很多性格特征都是在这一段时期学习培养形成的。图书馆的优秀作品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和培养大学生健全性格的教科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8年的一次调查表明,在以犹太人为主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以色列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全国450万人,就有100万人办有图书证。几十年来,诺贝尔的得主,犹太人所占的比例远比其他民族高。曾饱受世界上最深重的灾难,却在经济、科学和艺术等方面为世界贡献了一大批杰出的天才:马克思、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等。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具体做法是:多读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史学、法学、文艺学、语言学和艺术学等书籍。通过利用历史、语言文学领域内的权威人士如:孔子、屈原、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感召力,在增进对人类语言文学全面系统了解的素质水平上提高、完善自己的同时,从人文学科的历史性特点出发,注重对历史上拥有崇高人格的英雄的崇拜,激励其对人类文明做贡献的少壮雄心。通过感悟历史、感悟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通过与前人沟通形成厚重的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建构自己的人文素质。
大学生学会如何将图书荷载的社会主体意识、价值取向和科学理性思维,植根在心中,将会变成一种精神力量和软约束机制并在人文科学的潜移默化中运用图书馆特有的教育性和渗透性实现对自我的文化塑造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高校必须改变这种不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局面,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入手,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有利条件,营造一种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文环境,增加大学生的人文知识,提升大学生的人文品味,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而提高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质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