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永军
(南京财经大学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46)
从“武术的美”到“美的武术”
严永军
(南京财经大学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46)
传统审美文化既能美化人们的外在生活环境和内在心灵,又能指导人们对现实美的创造。中国武术是一种美的艺术。文章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武术的美”入手,分析武术美的表现形式,进而为创造“美的武术”提供理论参考。
美学 审美 武术 意境
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包括:审美对象、审美意识和联系二者的审美关系。由于艺术是审美意识的物质形态化的集中表现,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主要表现在艺术当中,所以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就是艺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曾经创造了悠远浩博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创造了精彩纷呈的中国艺术,这带给了华夏民族丰富的美学思想和审美体验。“中国武术是一门艺术”,是“一种理想化的技击艺术”。武术的艺术性古已有之,从古时“项庄舞剑”到杜甫观“公孙大娘舞剑器”再到武术功夫剧“风中少林”、“盛世雄风”的世界巡演,武术就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武术套路的发展更是朝着“高、难、新、美”的方向进行,在武术比赛中要求动作飘逸、布局合理、服饰新颖、节奏鲜明等,这些要求都是对美的要求,因此美就成为评价武术的重要标准。研究武术的美,认识武术的美,才能更好创造美的武术。
中国武术不仅具有精深的哲学思想、系统的技击理论、多元的价值功能,而且富有浓郁的东方古典美的特色。它之所以能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不仅仅因为其具有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观赏性,更在于中国传统审美思想渗透于武术中,使它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中国武术无论是在萌芽期,还是在形成期,甚至在鼎盛期,都与中国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特殊范畴,反映了东方古典艺术的神韵。美的事物总是“形美感目,意美感心”,总是容易被大众接受,被人喜爱,喜爱之余,人们就会无意识地记住它、学习它,进而自觉地丰富它、完善它。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中的和谐之美、神韵之美、意境之美给中国武术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和谐,即协调一致,是一个从对立到统一的过程,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美好的状态。“和谐”作为表达主体主观感受的概念,就是“美”。武术的独特价值取向是和谐,全面实现武术技击、养生、修性等多方面功能的方法是和谐,衡量这诸多功能的总体价值尺度是和谐。和谐是武术追求的终极目标,和谐成就了武术独特的美,构成了武术发展的根基。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渗透在武术整体文化体系之中,表现出武术的身心和谐美,天人和谐美、人际和谐美,并贯穿于武术技法形态中的动静、刚柔、虚实、开合等一系列矛盾变化的范畴之中。武术讲究形式美的多样化统一,通过整体的和谐来表现美,武术运动员的形体美,既要展示手、眼、身法、步,也要体现精神、气、力、功,讲求整体和谐。“美绝不单纯决定于物的自然属性,而决定于它的自然属性同人及其社会生活的关系———适应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的程度与性质。”因此,武术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保持一种良性的生态平衡,这是武术所推崇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它注重把人放到自然中去,把人的运动同周围环境密切联系起来,武术传统练功十分重视自然界四季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的练习方法,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主观顺应客观,才能提高锻炼效果,达到相应的练功目的。
中国武术注重“形神兼备,内外兼修”,追求内在的“神韵”美。“神韵”是外取神态,内表心灵,心神合一的表现,是演练者意识最高层次的表现。形神兼备是对技艺的演练要求,形是指习武者在武术演练中表现出来的整体的外部形象和形态;神是指习武者的精神、心志、意向等内在活动。神韵是指习武者在演练武术中的精神、心志、意向与武术动作招式相融契后产生的一种活力。武术在演练中强调“形神兼备”,突出对“神韵美”的追求。“神韵美”是武术在审美过程中的不懈追求和独特表现。武术的“神韵美”是不可模仿的心理感受,可以从书法、音乐、绘画、诗歌中得到验证,因为真正的艺术品是不可模仿和难以理解的,是需要“悟”的。武术中的神韵之美是武术运动生动传达其神情意态之美,体现为神形兼备、心动形随、意发神传等,巧妙运用这一艺术手段能够创造一种独特神韵。
神韵之美是武术运动的精髓和最高境界。司马迁说:“形者,生之具;神者,形之本。”武术的技法(手法、腿法、眼法、身法等),不仅要求形健质善,而且要求形质成而神韵见,形态和质感必须联络精神,成为表达内在心志活动的载体,通过动作势式的表现反映出武术的规格意识、劲力意识、攻防意识,通过手、眼、身法、步的配合反映出武术的技击意向、运动节奏、劲气势态和风骨神韵,从而表现出丰富深邃的神韵之美,完美塑造武术运动力美结合的独特形象,给人以丰厚而特殊的审美享受。
意境通常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形美感目,意美感心”,意境美在美学意义上标志着武术运动超越了纯自然状态,而跨入了文化创造领域,使武术运动具有精神文化方面的意义,具有更浓郁的民族特色。习练武术者将自己的情感意念融入环境,融入演练动作,动则有韵,静则有势,形成习练者的神韵、动作与环境气氛融为一体的意境美,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感染着周围,也感染着自己。著名武术家蔡龙云先生认为演练套路时将自己“置于一个战斗的场合”,才会气韵生动、气势如虹、气质贯一,表现一种英武不屈、坚忍不拔的斗志和气概,再现战斗的艺术境界,使武术加深了文化意蕴。蒋孔阳教授曾说过“凡是美的东西,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令人沉浸在里面,全身心地受到它的感染;(2)在感受到感染的时候,我们又全身心地感到喜欢,感到高兴。”[2]而武术所表现的意境恰恰是这两方面的完美结合。演练者在套路中要做到“旁若有人似无人,旁若无人似有人”,将自身意识、技术、感情融为一体,动迅静定,干净利落。动则有韵,静则有势,使观赏者体验到形神兼备,内外合一,韵味无穷的悠远意境,从而表现出套路演练的意境美。武术的意境美不仅体现在实际的演练过程中,而且体现在武术动作的命名上。如苍鹰捕食、大鹏展翅,给人一种威猛雄健的感觉,体现了雄鹰气吞千里、力负千钧的雄伟气魄和坚忍不拔的英雄气概;白猿献果、称猴攀枝则体现闪展腾挪和巧妙轻灵,给人以机敏灵活、轻松活泼的乐趣;又如金鸡独立、燕式平衡、白鹤亮翅,体现了舒展自如和休闲、潇洒的情态,给人一种舞台艺术造型美的享受等等。
武术是以人体为媒介的身体活动,人体的技击动作姿态是武术艺术的基本元素。在武术演练中,演练者、演练手段和套路的创编是三位一体的,都是人体本身。演练者在激情的演练中,把自己各种高超的技能,跳跃、旋转、滚翻、跌扑,凝聚成身体造型,使观者通过有吸引力的身心活动,创造一个动态形式的整体世界。
武术的艺术美,是在动作流动中展现的人体的姿态节律的美,如形体美、韵律美、造型美、技巧美以及情绪美等。武术演练中一瞬间的造型停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武术动作转瞬即逝的遗憾,加强观众的记忆和印象。武术编排要求安排合理有序的武术动作,像舞蹈一样具有节奏感,即韵律感,这样才能有激情、有情趣、有韵味。
武术是一种身体表现,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有一些较有特色的动作,逐渐规范化、序列化和风格化,形成武术中一些整体相对固定的动作姿态和审美情趣。例如中国武术十分重视手、眼、身法、步的和谐统一,讲究形神兼备、刚柔相济、虚实相间、动静结合,要求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快如风、缓如鹰、立如鸡、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重如铁、轻如叶,一静一动,有姿有势。武术的程式化,是武术发展较为成熟阶段的产物,它丰富和提高了武术动作的表现手段,使武术动作显得规范整齐、活泼自然,并较为稳定地传达一定的情感意蕴,有助于武术风格的形成。
武术常常采用虚拟手法,通过一些模拟性的动作,来表现一种虚幻的实体。尤其武术的演练,假想对手、假想场景、假想环境等,创造出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套路对技击的表现,就其性质来说,是虚空的。不论是它虚席以待的“对手”(由实战的真实对手虚化为攻防情景编织中的虚拟对手),还是它要表现的内容(由双方打斗转移为一方劲力等的表现),乃至对其表现的评价 (由“你死我活”的“一见高低”偷换为动作攻防表现的巧妙),都像“海市蜃楼”一样将自己的基础建筑在“空”、“无”之中,并“于无声处听惊雷”。[4]换句话说,套路的美需要观众展开想象的翅膀,动用自己的“前理解”填补套路特意为之留出的“空白”,与表演者一起想象其中的技击。
武术虽不属于综合艺术,但在演练时却表现了一些综合性的特征。尤其近年来以武术为题材的功夫舞台剧的成功推出,更彰显了武术的综合性。如武术在演练过程中静止造型,具有明显的雕塑意义;有人曾认为武术是具有攻防含义的舞蹈。武术演练者的服装,使武术形象更具体、更鲜明;武术比赛中配乐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体的潜能,增强现场的氛围,能够充分发挥运动员的技术特长和风格,不仅使表演者能淋漓尽致地吐露自己的情感,烘托整套动作的效果和赛场气氛,更能感染观众融入到现场的气氛当中,使观众得到更大的精神享受。舞台上借用美术、灯光、音乐的配合,更好地烘托气氛,增强了表演的艺术效果,使得功夫舞台剧成为观众的最爱。武术的综合性特征在功夫剧中表现明显,所以,人们把功夫舞台剧称为“集武术、戏剧、舞蹈、音乐、美术之大成”的综合艺术。
中华民族是一个对美无限追求的民族,在她的孕育下成长起来的中国武术,处处闪耀着美的光茫。我们应经常不惜笔墨去研究武术的美,让更多的人认识武术的美,使武术朝着力美结合、神形兼备、多样统一的更高美学境界升华,既充分表现出武术运动的东方古典美风采,又使武术美充溢着浓烈的新时代的气息,成为世界上更多人的最爱。美是武术的灵魂,美是武术的化身,武术更是一种美的艺术。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122.
[2]常彦君.论武术独特的美[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6(4):97.
[3]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122.
[4]戴国斌.看不见的武术套路美:一项文化研究[J].体育科学,2004(6):66.
From the Beauty of Wushu to Beautiful Wushu
Yan Yongjun
(P.E.Department,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jing Jiangsu 210046)
Traditional aesthetics can make people's living surroundings and their inner minds,and can also help people create beauty.Chinese Wushu is a kind of beauty art.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literature,with the method of logical analysis,the paper does the study from the term the Beauty of Wushu to analyze the expressing ways of Beauty in Wushu,and triesto offersome theoretical referencesforcreating beautiful Wushu.
aesthetics appreciation of the beauty Wushu artistic conception
G85
A
1004—5643(2010)10—0036—02
严永军(1976~),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武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