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岗
习武是一种修行
王 岗
武术是什么?习练武术又能作什么?时下,当人们谈及武术时,总会提出类似与此相关的话题。每每与此问题相遇时,对于不同的对象,我们往往都不能给出一个统一的答案。因为,在人们的眼里,中国武术有丰富的内涵,有多元化的功能与价值。对我们来说,概一言之就成为一件很难的事情。如何用一句凝炼的话来告诉大家“武术是什么?武术能达到什么作用?”,我认为“习武是一种修行”,也许是一种最好的诠释。
“修行”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为:培养锻炼自己的修养,道德;佛教和道教信仰者的修炼过程。说到底,就是主体通过一定的手段来修炼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一定的境界,就是追求过程的教化。在中国的文化体系中,非常注重“修”对于人性的培养,这种追求过程的价值取向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的理念成为中国人看待婚姻与爱情的金科玉律;“修身养性”的理念培养了中国人谦谦君子的迷人风度;“清修”更是多少看破红尘俗世的人所追求的一种无上境界。
在中国的文学理论中经常讲“文以载道”,讲究文本对于道德伦理的承载;而从武学上讲,武术何尝不是“武以载道”、“武以修身”呢?何谓习武之人,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侠客;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是统兵百万,纵横沙场的岳飞;还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梁山好汉?力折公侯、霸王扛鼎、武穆遗书、替天行道,他们都是“武人”,他们的功名都为后世所敬仰。吊诡的是,后人对他们的凭吊恰恰不在于“武”,而是他们名垂青史的人生轨迹。由是观之,“武”要用一生去修炼,不在身法,而在内心。对于习武者来说,习武只是人进行修行的一种手段,习武的目的也并非是追求技术上有多高超,而是在于“以武立人”、“以武成人”。
人之为人,天经地义,何须修炼呢?其实不然,由于文化使然,环境使然,人身上所具有的一些内在潜力或者说优良品质,或没有被开掘出来,或没有被唤醒。特别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被“异化”的痕迹,“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魏晋风度已难觅踪影。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也许习武的当代作用就是还原真实的人,对人性的一种砥砺、宣扬与赞美。“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那是在习武之后才有的豪迈;“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那是手上有功夫、心中有正气的人才敢做的呐喊。然而,不管功夫高低深浅,在关键时刻是保持缄默还是果断出手,则归根到底是对“人”的考验。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社会化的一个过程,社会化赋予了我们“万物之灵长”的崇高地位。社会化是一个过程,习武也是一个过程,那些受人崇敬的武学大师无一不是在历经岁月的洗礼之后修炼而成的。他们都是在注重“器”(如宝剑之锋利)到注重“术”(如剑招),进而注重“道”(如剑意,即武学道理、境界),这是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无招胜有招”。武术是悟与练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知行合一的哲学理念。武术的招式是可以传授的,可以在观摩中习练的,但其中的意境、神韵,则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也是为何一些外国人往往能习得武术的招式,而很难习得武术神韵的原因所在,因为他们不懂得中国文化的深层内涵。古龙在《多情剑客无情剑》中借天机老人之口道出了其中的道理:“真正的武学巅峰,是要妙参造化,到无环无我,环我两忘,那才真的是无所不至,无坚不摧。”
从武术修炼本身来看,中国的武术自明末起有了内家与外家之分,外家讲究以习练拳脚功夫为主,与注重练气的内家拳术在修炼上有着明显的差别,而这两种不同修炼方法的优劣与所得结果的高低的争论一直争论不休。这种争论一直持续到今天,不独是武侠小说家说不清楚,即使是一些习武多年的专业人士也是各有心得,人言人殊。其实,武术本无内家与外家之分,只是武术习练方式存在差异而已,是人们对武术认识上的不同。在习武的初始阶段,绝对离不开拳脚功夫的练习,这是根基,必须打好,也就是佛教上所说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等到了习武的较高阶段后,到底是注重外在的招式还是内心的体验便造成了人们的困惑,也就到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阶段,这个阶段中人的争论与迷惑最多;及至最终明确了习武之目的后,前面所谓的困惑便不复存在了,习武也到了“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的最高境界。
总而言之,习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超越、不断体验的过程,永远没有尽头,而这恰恰是中国武术的迷人魅力所在,也是与西方体育最大的不同之处。习武是一种修行,一种领悟,追求的是一种人生境界,而这种境界是需要一生的时间去体认与参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