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温豪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理论与方法探索
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再认识
杨温豪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少年强则中国强,体质健康是青少年发展的基础,体育课程又是青少年锻炼身体、磨炼意志及培养团队精神的最好平台。但是通过新课改实行几年来的事实看到,虽然体育课组织形式、授课方法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观,但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达到预期效果。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再认识,提出几点建议和意见,以期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完善起到一定的作用。
中小学;体育教学;课程改革
现阶段,课程改革的“口号”已逐渐离我们远去,很多人都认为课程改革已经过时,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逐渐远离我们的不单单是口号。2001年,全国《体育与健康》和上海《健身与健康》课程的相继出台,无论在课程理念还是在课程目标上,都突出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1],地方性的体育课程相继出台,有力地推动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应试教育又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放羊式”教学又回归到校园中来。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有很多实质性的事情要做。
1977年8月,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要重视中小学教育,“关键是教材”“教材非从中小学抓起不可”。1978年,教育部又颁布了十年制学校中学和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随后,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体育课程的性质和内涵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和拓展,把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意识,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体,注重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新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目标体系。
但是,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内容都是《体育教学大纲》规定好的,这就过于限定体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打消了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每年都按照《大纲》规定进行教学,这样尽管便于全国统一管理和教师开展工作,却忽略了我国城乡差异,地域差异中的经济发展不均衡,文化发展水平及自然地理环境存在较大差异的基本国情,这也就造成了《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无法适应全国所有的学校,最终导致了《大纲》的权威性、适应性、指导性下降[2]。
因此,立足现实情况,依据我国的实际,根据各地的具体境况制定适应当地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是构建我国体育课程系统理论教材的基本思路。
体育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不要自己先否定了工作的价值。许多体育教师在学校不重视体育的前提下,自己就感觉比其他科目的教师低一等,说话没底气。体育教师首先要明白通过体育锻炼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终身体育的观念,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让学生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
体育教师要根据当地的特点和学校的硬件设施,开发适宜的体育项目,不能仅停留在《大纲》的执行者的层面上,而要做新课程的构建者和开发者。另外,在体育课堂上,要多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把自己的看、听、想等感受贯穿到课堂中去,从实际行动和心理上给予学生安慰和支持。只有与学生真正地融入到了一起,才会放下身价,消除教师和学生的差异,和学生一起进行学习,更新自己陈旧的知识和观念,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服务者,从而适应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育人,是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主要功能是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娱乐功能和个体社会化功能等[3]。矛盾推动事物发展变化,而内因是事物运动变化的依据。学校体育的功能就好比是体育课程的内因,只有明确了其功能,才能更好地确定学校体育的目标。
不可否认的是,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有着很大的潜力和深刻内涵,尤其体现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意志品德方面。第二,健身功能是学校体育最独特、最突出的功能,在促进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上,提高免疫力,增强运动能力,调节心理和提高适应能力,改善头部血液循环从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使人头脑清醒、思维敏捷。第三,参加和观看体育活动能愉悦身心,从心理上得到满足和精神上得到享受,对生活方式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朝着更积极的方向努力。第四,加快人的社会化进程,通过游戏和体育活动,能更快地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在各种活动里,在规则的指导下,不同的角色和行为也模拟了社会,使学生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
需要指出的是,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的,只有在明确了其功能之后,才能更好地为培养人才服务。
体育课程改革就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需要提出的,其根本目的是充分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体育课堂教学是体育课程的主战场,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4]。随着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如何进行个性化教学是目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4.1 体育资源的公平共享
这里需要强调的不仅仅是体育场地、器材等体育资源的公平享用方面,还有体育学习过程中个体参与的公平性、获得成功与快乐机会的均等性以及师生关系的平等性。只有真正做到了关心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充足的机会去发展他们的体育潜能,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才能使他们逐渐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才达到了体育课程改革的真正目的。
4.2 改革评价方式
以往,学生的体育成绩多是以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为主,忽视了学生学习态度、学习难度和进步度等隐性指标,并且以往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方法基本上是体育教师进行,评价标准进行“一刀切”。这样,由于忽视遗传因素的影响,打消了学生之间自评和互评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再怎么努力也取得不了好成绩,从而打消了其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体育课程评价要跳出原有的评价范围,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人,注重对学生进步的评价,注重对学生获取知识的动机、欲望、能力、态度以及形成过程的评价[5]。只有对现行评价方式进行革新,让学生也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才是对体育课程体系进一步的完善。
4.3 不断创新
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学生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创新是教学的灵魂,是教学改革的动力。教学创新,不仅是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教学理念的创新,因为它决定着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发展后劲[6]。
学校体育法规是学校体育教育任务和目标实现的保障,是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人才的基石[6]。因此,要加快和夯实我国学校教育和体育法规的贯彻和发展,尽早、尽快地实现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
[ 1 ]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 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 2 ] 周登嵩,李林,刘听,等.与时俱进顺潮而动一远观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J ].中国学校体育,2008(2).
[ 3 ] 刘清黎.学校体育学[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1),41.
[ 4 ] 钟利.试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前喻文化型体育教师[ 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
[ 5 ] 毛振明,赖天德,陈雁飞,马凌:关于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建议(上)——体育课程性质的表述和目标体系的讨论[ J ].体育学刊,2007(3).
[ 6 ] 刘举科.体育法学[ 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
G807
A
1674-151X(2010)05-091-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0.05.044
投稿日期:2010-02-10
杨温豪(1984 ~),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统计与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