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一工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 200438)
试论武术在构建学校安全中的作用
阚一工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 20043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方法、访谈法的研究方法,2010年3月-5月近两个月发生的“校园暴力”案件的基础上,根据校外人员针对学生、老师的身体或精神造成伤害的特点,提出武术及武术文化构建学校安全的设想。
校园暴力 武术教师 习武自卫
从2010年3月23日南平延平区实验小学血案至5月12日南郑县圣水镇林场村幼儿园惨案,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连续发生六起校园凶杀案件。校园暴力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近两个月内在我国校园频繁地发生,使青少年学生的生命受到威胁,给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带来极大伤害。由于其后果的严重性,防“暴”治“暴”已成为当前保护学生安全的一项重要任务。2010年5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在全国综治维稳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要以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履行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立即行动起来,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为孩子们学习成长创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关于“校园安全”的各种方案及具体措施正在展开。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少年儿童长期练习武术,不仅能减少疾病的发生,而且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皆能得到明显的改善”[1]。然而,具有防身、强身,具有博大精深文化内涵的中国武术能否成为保卫校园安全的一种特殊的力量呢?
“武术”作为现实存在的“技术”形态,表现的更为真实、直接,以技击、表演、比赛等形式存在于社会普遍认知之中。[2]所以“武术”在学校里的教育价值也表现的更真实、直接。
在学校中开展武术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对抗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身心结构的健全、塑造学生优秀品质。学生通过习练武术不仅能强筋健骨、调节呼吸、预防疾病,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耐力、力量、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共有少林拳、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八极拳、通背拳、劈挂拳、华拳等近130个拳种和拳系。每个拳种的运动特点风格各异。除徒手运动外还有“十八般武艺”之说的刀、枪、剑、棍等多种技术。“除了以演练为主的套路运动外,武术还包括对抗技术,如散打、推手、短兵、长兵的项目,以及具有健身、养身、护身、增强武术技能的功法运动”[3]。根据自身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生总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健身的武术项目。
增强自信心。学生在习练武术过程中其动作的掌握要经过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阶段、动作自动化四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的训练中,一个动作的掌握,一个小小目标的实现,都会引起学生产生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及认可。在学生不断追求新的目标,不断对自己认可的过程中,自信心就产生了。
习练武术不仅强健体魄,还使学生具备技击能力。俗话说:“艺高人胆大”,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具备了一定水平的技击能力,可以使学生克服自卑、懦弱、胆怯的心理,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自信。
技击是武术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武术最基本的特征,离开了技击武术就成了无源之水。武术中的技击如太极拳以掤、挤、按、肘、靠为主要攻法;形意拳以劈、崩、钻、炮、横为基本五拳;八卦以摆、推、带、领、搬、拦、锁、扣为八法等;散打以踢、打、摔、拿四大技法为主要进攻手段,另外还有防守、步法等技术。虽然各家各派在技击方法和技击原理上各有不同,但都遵循攻防的规律,表现了攻防的特点。
“武术文化”侧重于“非技术”的成分,注重“武术”的文化体系、艺术审美、价值功能等方面。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民族习俗和宗法思想的影响,在民族文化的总体氛围中孕育、产生、衍化发展,自然地融会了哲学、伦理学、美学、养生等多种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武术文化体系。[4]
爱国主义是武术文化的最高境界。在平时的训练中把爱国主义融入到武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从而促进中小学生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意志力是人在为达到既定目标的活动中,自觉行动、坚持不懈、克服困难所表现出的心理素质。无论是练习套路还是对抗性项目,对习练者的身体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习练者要想克服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极限,必须要有超常的意志品质。学生在演练或对抗中,其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就会逐渐建立或是相互转化。
武术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一向重礼仪,讲道德。诸如尊师爱友,互教互学,以武会友,讲礼守信,见义勇为等品质,都是武术传统观念的体现。
2010年3月23日至5月12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接连发生六起学校血案:福建南平血案、广西合浦血案、广东雷州血案、江苏泰兴血案、山东潍坊血案。这些悲惨的校园血案的制造者均为校外人员对小学、幼儿园实施的暴力。这种新型的犯罪正在侵害学生的身体、精神甚至生命。
缺乏精神病治疗机制。在六起校园血案中,袭击者往往是中年男人,单独行动,其中至少3名袭击者曾被确认有精神问题。目前小学和幼儿园成为血案的重灾区,这是现阶段校园血案的一个突出特点。由于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多为女性,在面对突发性的血腥暴力时没有能力保护学生,往往使犯罪分子屡屡得手。另一方面小学生和幼儿年龄小,判断能力较差,缺乏生活经验、安全意识和识别危险能力,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在遭遇暴力时毫无抵抗能力和逃生能力,这就使犯罪分子把罪恶的手伸向了小学和幼儿园。
媒体的负面影响。在反思美国校园血案原因的嘈杂声音中,有一种观点一直不被重视,那就是:媒体的炒作是接二连三的美国校园血案背后的隐形推手。[5]无论从心理学还是社会学都不难解释,新闻报道确实存在“示范效应”。在媒体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的时代,媒体担负的社会责任也应该更大、更神圣。媒体有义务有责任为社会注入更多崇高、善良、美好、和谐的元素。这六起校园血案的作案手段非常相似,所以媒体在报道校园案件时,应该注意导向,尽量减少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
5月1日,陕西省教育厅下令要求学校“对出入校园人士进行严密监控,登记所有访客,避免未获邀请人士进入校园,加强上课期间校门的管理。”然而,要求下达未到两个星期,便发生了陕西省南郑县校园血案。目前,各地政府都在急补安全漏洞。如成都,多所学校已经加强安保工作,警察、警车驻守校门;湖南长沙成立了家长“护校队”等。这些措施会对学校安全产生一定的效果,然而作为传统文化精髓且具有强身、防身等功能的武术将怎样成为构建校园安全的一种重要力量呢?
新修订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六个方面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了规范,提出了要求。其中《规范》中“关爱学生”条目里写入“保护学生安全”。“保护学生安全”是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尤其是在学生面对灾难或意外的威胁时,教师以其特殊身份,有责任组织疏散学生,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脱离危险。
预防校园血案首先要“治标”。在治标方面,有一个庞大的队伍将在学校的安全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生活在学生中间,他们有敏捷的身手、强烈的责任感、正义感、使命感,他们有丰富的知识、满腔的热情,他们就是从各大体育院校毕业的“武术教师”。目前武术在学校开展的并不理想。2004年,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布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明确规定在中小学要开展武术课。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都十分注武术在中小学的开展,2010年9月1日武术操将在全国中小学中开展。这说明将有越来越多的武术人投入到学校教育中。如果武术在学校大面积的开展起来,那么武术教师将成为学校安全的重要力量。因为校园惨案一般都发生在校园内,而武术教师就生活在学生身边。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人大多都具有武术情结,从心理学角度讲,武术教师的出现,必然给学生带来安全感。无论是作为一名武术教师还是作为一名武术人,他们都有责任保护自己的学生,他们也有能力保护学生,打击邪恶,维护正义。
武术教师参与到学校安全中来,一可以正常教学、传播武术,二能发挥自身优势保护学生,三能为当地政府节省一定的警力。武术教师可以作为学校安全力量的一部分,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组成青年教师自卫队。青年教师包括武术教师、体育教师、各代课教师。对这部分教师进行武术、擒拿格斗的训练,使他们成为学生最有力的保护伞。
在治标方面,除了教师保护学生外,也可以传授学生功夫,让学生练习武术进行自救。因为校园血案的发生都在人们的意料之外,即使学校有警察巡逻,安保值班,但他们毕竟不能时时刻刻和学生在一起。
学生练习武术不仅能健身、防身,还能有效地提高人体的各种自救能力,避免各种意外事故的伤害。它能使青少年学生掌握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本领,具有灵敏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及克服意外事故的良好体能,并给人以处变不惊的良好心理状态。中小学生习练武术,虽然不能完全对付歹徒,但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以及心理素质都会得到锻炼,因此逃生的能力会大大提高。
目前,很多中小学都配备了安保。如学生一旦遇到歹徒,可一边逃生一边呼叫,这样不仅能让周围的学生迅速逃离,也可以向老师、安保发出“信号”,使他们第一时间感到现场。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利于延长学生逃生的时间,多一秒钟,就多一分希望。
武术文化蕴涵着中国的古老文明,武术将其文化内涵寓于技击之中,技术击打只是它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实质是一种文化传承。武术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技术动作,更重要的是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锻炼意志,培养品德。武德教育是武术教学中一个重中之重的内容。“未曾习武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经过长期锻炼,可以培养学生勤奋、刻苦、果断、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习性和意志品德,同时又能锻炼勇敢无畏、坚韧不拔的战斗意志。武术教学提倡武德教育不仅能很好地陶冶学生情操,更能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6]。
武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美学、伦理、医学、宗教、文学等思想,学生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想、陶冶情操,为学生的未来铺下一条光明的道路。
对中小学生进行持续的武术文化的教育,能使其具备优良的品质,将来走上社会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他们不但自己不会去犯罪而且有能力制止犯罪。对学生进行武术的训练和武德的教育也是解决社会“深层次矛盾”的一个手段。
[1]张彩琴.少儿武术与健身[J].福建体育科技,2003(8):19.
[2]郭玉成.论武术文化的涵义及基本特征[J].搏击·武术科学,2009(3):1.
[3]郭玉亭.武术健身价值和教育价值的运用与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5(3):35.
[4]刘 军,邱丕相.我国武术文化教育现状及其教育功能的传承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126.
[5]赵 强.美国校园血案背后的媒体责任[J].求是,2007(10):59.
[6]王继珍.论学校武术教学中武德对学生的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08(3):73.
The Role of Wushu in Building School Security
Kan YigongGuo Yucheng
(Wushu Department,Shanghai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200438)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s and interviews,based on the violent cases happened in schools in the last two months,the paper does the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case's physical and mental harm to students and teachers.The study makesan expectation of Wushu and Wushu culture in constructing security of schools.
school violence Wushu teachers self-defense with Wushu
G85
A
1004—5643(2010)08—0010—03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S30803。
阚一工(1986~),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