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作军
(河南科技学院体育系,河南 新乡 453003)
从武术功能演化看武术之发展
谭作军
(河南科技学院体育系,河南 新乡 45300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理清武术功能演化的脉络。得出结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因素决定着武术功能的演变,也决定着武术的发展方向;武术功能的多元化决定着武术发展的多样化;武术 “技击”功能的弱化导致了传统武术的失落和社会武术的萎缩。提出:武术本质功能的“技击”必须得以更好的承继,才能促使社会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契合,改革学校武术教育的竞技武术模式,使学校武术教育成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桥梁和纽带,从而恢复武术原貌,夯实竞技武术根基,以期实现社会武术与竞技武术并蒂开花。
武术 功能 演化 发展
武术是与中华民族同生共长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它深受传统哲学、医学、兵学、伦理学、美学等多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在几千年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武术文化体系,她是中国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特有事物,随人类的需要而产生,并随其需要而发展。武术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而从未间断,与其自身功能的演化息息相关,武术的功能是武术存在、继承、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构建武术理论体系的支柱,对武术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著名武术史学者旷文楠先生所说:“武术的历史研究,是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武术发生、发展历史进程的探讨,对武术演进的特点与规律的总结,对于更好地继承与发展中华武术,有着重要的意义[1]”。从武术数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理清武术功能演化的脉络,探究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从中分析武术发展现状,为未来的武术发展提供参考。
无论是人类的认知活动、实践活动,还是人类的思维活动,无不是一种由需要引起、经思维调节的创造性的活动。[2]同样武术的产生和发展也源于人类的安全和生存需要。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始社会,人与兽的搏杀,人们自然而然的练就拳打脚踢、指抓掌击、跳跃滚翻等技能,也掌握了砍、刺、扎劈等攻防形式,不言而喻,这些都构成了最为原始的搏斗术。但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人与人关系的复杂,人与人的争斗随即出现,人们通过自己的智慧有目的地使求生的本领发展成为自觉的自卫技术,使得原始的搏斗术不断积累与升华,这都促进了武技的发端。部落间战争的出现,兵器的产生以及不断的改进、完善,先民们在战前掌握武器的练习,以及为赢得战争而进行的教育与格杀训练的“武舞”演练随之出现,催生了武术的萌芽。直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多种文化与武术交融,武术才有了相对独立的活动特点和文化属性,成为真正意思上的武术。从原始社会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武术萌芽阶段的这段时间里,随着社会发展,人类的需要在层次上的递进,武术的功能也随之得到了升华。但总的来说人们为了安全和生存需要的自卫构成了该阶段武术功能的主体。
人类社会的进步,阶级社会的出现,国家的产生,统治者为追逐利益进行频繁的战争,他们把军备始终作为国家的第一要务,正如《孙子兵法·计篇》所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冷兵器时代的战争,都是以短兵相接的格斗方式进行。士卒的军事技能的好坏,训练水平的高低,兵器的先进程度等都成为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最终决定着国家的安危。作为士卒军事技能一部分的武术,就自然成为影响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同时在战争的需求下不断促进着武器的改进,特别是冶金技术的出现以及不断发展,大大推动了军队武器的变革,生产力的提高又为武器的改良和作战方式的改变创造了物质条件,战争中兵器使用的演变及攻防格斗技术的不断提高,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不断丰富着军事武艺,促使武术不断向前发展。同时以军功授田宅、爵禄以及通过以习武博取功名等在无形之中极大的刺激了武术活动在民间的开展,特别是盛唐以来实施的“武举制”以选拔军事人才,为武术在民间得以迅猛发展提供了空间。所以在冷兵器时代,作为军事技术的武术,能适应军事实战需要的技术就被推崇、推广和提高,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所再三强调的“既得艺,必试敌”,可以说是对武技实用主义的最好反映。动荡的政治、频繁的战事促动了军事武艺的发展,军事实用武技在冷兵器时代成为主导也就成了必然。
在军事的主导下获得了长足进步的武术,同时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衍生了她的其他功能。在战国时期从军事武艺分离出的“两两相当”的“角力”、“手博”活动,成为统治者的享乐消遣,使得武术的娱乐观赏功能开始显现;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中可以看出汉魏时期艺术化的兵械活动极具表演性;盛唐社会的空前繁荣,尚武之风盛行,从杜甫笔下的公孙大娘舞剑:“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可以看出当时的剑术套路则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空前发展,商业繁荣,街头巷尾“百戏”随处可见,大量民间习武组织的孕育而生,有关武术“套子”记载以及有组织的武术擂台赛的出现,使武术除军事以外的其他功能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武术发展的真正成熟期;明朝对文武全才的重视,为武术的百家争鸣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套路运动为主的运动形式,成为武术的健身养生、娱乐观赏和教育修身等功能的全面大发展时期。每当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兴盛都会促进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从而衍生和推进武术功能的多元化,也因其功能的多元化而促使传统武术技术渗透于社会各个角落和各个层面,与此相协调的也就是丰满的传统武术技术体系和传统武术技术形式的多元化。武术功用、武技形式和人气三者之间形成了良性促动才能使这古老的文化得以长继久存[3]。
宋代的战场上已有火器的出现,直到明代有了较快发展,但由于统治者夜郎自大,最终没有在军事上得以大面积推广和运用。直到明末清初,资本主义大规模的商品输出加速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催生着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西学东渐进程中,西方的一些传教士以及出国人员将西学带入了中国,这些都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统治阶级及一些有志之士也开始对西方文化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也开始引入西方文化为我所用,但我们还没来得及充分吸收和运用西方的先进文化,鸦片战争轰鸣声已经响起,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天朝帝国的大门,随之而来的中日甲午海战、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给清朝的统治者以巨大的震惊,朝野上下也真正见识到到了火器在军事战争中的巨大威力。许多人意识到现代战争中已无用“武”之地,旧有武举已不适用于选拔军事人才,在“举国上下,莫不知其无用”的呼声中,光绪27年(1901年),清廷宣布废除武举制。由于火器在军事战争中的广泛使用,武术的军阵格杀价值日趋衰微[4]。在火器逐步取代冷兵器的漫长岁月里,武术逐步丧失了军事存在,加上动荡年代统治者的极力压制,使得武术不得不在民间找寻生存的土壤,并与当时的气功、杂技、舞蹈等进一步交融,使得武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各个门派以及众多拳种的确立,为武术之集大成创造了条件,推动着武术向体育化方向发展。
从清朝末期到民国这段时间里,在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下,西方体育项目随着新式学堂的兴办进入了中国,以及当时我国大城市的部分教会学校和基督教青年会举办的西方体育项目的体育运动比赛,逐步改变着人们对武术的价值取向、审美观念。人们开始尝试把以前军事武艺中的一些技击套路进行改造,在其中加入一些表演的成分,使武术逐渐改变了以技击为主要目的,保留其武术的技击特点以满足人们自卫的心理需求,同时又要满足人们观赏需要及健身方面的需求,产生出一种西方体育模式的新武术。这种新的武术形式更强调从强身健体出发,它不强调技击价值却要具备技击特点。直到1924年5月的第三届全国运动会的拳术、体操等表演项目中制定的“按手、眼、身、法、步”五项技法进行评分的简单规则的出现[5],标志着武术朝着竞技体育方向迈进,这在武术发展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无论是清朝末期还是当时民国的时期,都没有改变中国内政动荡、外敌入侵以及国民体质羸弱的现实。由于武术对场地设施要求不高,师资队伍随处可寻,再加上作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武术本身具有的高度的文化认同等原因,武术就成为一种尚武强国的重要手段[6]。统治者及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提倡以振兴国粹,倡扬武魂为目的的“强兵、强国、强种”的军国民教育。著名教育家徐一冰于1914年上书教育部“拟请于学校体操科内兼授中国旧有武术,列为必修科以振起尚武精神”,次年此建议被教育部采纳[7]。1918年10月在教育部召开的全国中学校长会议上通过决议:全国中学校一律添习武术。这标志着旧时基本上衍传于乡村市井的武术活动正式进入学校,成为学校体育课程中的一项内容。孙中山在《精武本纪序》中也把武术精神归结为“以振起以来体育之技击术,为务于强种保国有莫大之关系推而言之的尚武精神”,加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倡的“以国术来培养健康的体魄”。这都促动了武术活动在社会上的普及,大批武术社团、会馆随即孕育而生。由官方直接领导的中央国术馆为首的国术馆系统,截止到1933年底,全国已有25个省市建立国术馆近300余所,改变了中国武术长期分散发展的无控局面;民间的精武体育会、中华武士会、中华武术会、致柔拳社、武当太极拳社、汇川太极拳社等武术社团的成立,使得游离于市井的江湖下技逐渐在国术馆、武术团、武术学校等新型武术组织找到了依靠。它们无不提倡“尚武精神”,武术已成为可振奋民族精神,铸就尚武国民,以“强种保国”的教育手段,这使得民国时期武术的社会地位骤然提高。武术社会地位的提升促使武术再度崛起。
1952年,国家体委下属的民族体育形式研究会对武术的领导,标志着武术被正式列入了现代体育范畴。1955年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对武术采取“暂时收缩,加以整顿”的方针,政府“对武术实行控制规模使之有节制的发展战略[8]”,限制了攻防技击类武术的发展。1956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竞赛制度暂行规定(草案)》,把武术列为表演项目,无形之中就引导武术向艺术表现方面发展。1957年6月,一场关于武术的技击、健身和艺术表演的价值功能的争论之后,以攻防技击为主的实用民间武术的发展空间进一步被压缩,以健身和艺术表演功能为主的武术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从1957年按照简单化、规范化的要求编写的“简化太极拳、初级套路、甲乙组套路”等22个武术套路在全国各层次的广泛推广,为武术竞赛体制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技术规范化基础。直到1959年我国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的产生,以及近五十年来的七次修改后的武术规则确立了武术的“高、难、美、新”的技术发展方向,逐步推动着武术向竞技体育模式演进。于是从基础的少儿武术训练班到一般武术学校,从小学的武术课到大学的武术教育,从各大高校武术系到各省市武术队以及国家队都是以竞技套路为主的教学训练模式,带动的人才储备,学历教育,竞赛体系,科研力量等方面,也都为竞技武术“一条龙”服务的模式[9]。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为代表的武术电影在国内外的广泛影响,也加速了人们对艺术化武术的认可。从此,竞技武术套路日新月异的发展,逐渐取得了中国武术发展的主导地位。从上可以看出竞技武术套路从推出之时起为实现其表演的美学效果朝艺术化方向发展,随着国际化进程的需要以及在入奥目标的引导下越演越烈,造成竞技武术套路的技击要素随之弱化,使得竞技武术套路与武术本质越走越远,特别是竞技武术套路带着国人的万分期盼在入奥征程中铩羽而归的今天,对竞技武术套路未来发展之路的重新审视也越显重要。正如栗胜夫先生所说:“高、难、美、新”四个字的发展要诀是不完全的,还必须在后面加一个“真”字,“高、难、美、新、真”,这才是我国竞技武术套路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10]”。同时只有夯实武术的“真”,竞技武术套路的“高、难、美、新、真”的目标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随着社会环境的宽松,武术对抗运动陆续开展。散打运动在1989年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使得现代武术的技击对抗形式在40年后得以确立并在以后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的一系列商业运作下的国内、国际武术散打比赛的成功举办,迅速占领了竞技武术的半壁江山,使得武术的运动形式不再是套路一统天下。也正是从这时候,现代竞技武术的运动形式出现了“打练分离”的格局,时至今日它仍然颇受争议 。
从建国初期竞技套路的重视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武术散打和竞技套路并重发展的竞技武术格局,造就了竞技武术一统天下的局面。民间传统武术备受冷落,直到上世纪90年代前后,在一些有识之士发出的“向传统武术回归”的呼声中武术主管部门也注意到了传统武术的文化价值,提出“发展竞技武术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传统武术”。从2004年在郑州举行的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以及其后各种形式传统武术赛事的举办,以及各种媒介的介入和宣传,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传统武术的发展,直到2008年12月30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传统武术职业赛事联盟——武林大会联盟(WMA)在北京举行成立仪式,使得以拳种分类打擂的方式进行了近两年的CCTV5《武林大会》赛事正式进入职业化运作,这将开创武术产业带动传统武术发展之先河。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日趋重视,随即武术健身和养生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崇,推动着健身武术的快速发展。太极拳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色,逐渐发展壮大。从简化太极拳在全国的普及到陈、杨、孙、吴、武等各流派的传统太极拳、械套路及竞赛套路的创编和推广,太极拳成了广大爱好者的一道健身大餐,成千上万人在街头、公园等健身场地中为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不经意间形成了社会太极健身大潮。太极拳成为武术项目中参与人数最多,参与国家最多,有独立的赛事,各种形式的年会,学术会议最多,潜在学习人数最多等等的拳术[12]。甚至国内外武术爱好者更是把太极拳与武术当作两个体育项目。随着人们健身需求的进一步的增加,一些传统拳术规定套路以及新的拳种陆续创编和推广不仅满足了竞赛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健身的需求。可以毫不夸张的说,6000万武术人口中绝大部分为健身武术的练习者。
从上可以看出,为表现艺术的武术套路和实现技击功能的散打造就了竞技武术的一枝独秀,使得武术越来越向体育领域迈进,健身武术在全民健身的倡导下得到蓬勃发展,二十世纪末以来民间传统武术再次被重视,武术多元化功能的局面将在盛世中国得以全面呈现,武术的多元化发展已是必然。
源于原始人类自卫活动的武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与多种文化形态相互渗透,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她的功能由最初的防身自卫向今天的强身健体、修身养性、艺术审美、陶冶情操和休闲娱乐等功能演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推动着武术向技巧、体操、舞蹈等非武术的“武舞”方向演进;散打的训练方式以及技击体系也越来越难以寻觅传到统武术技击方法和手段,这都导致了武术本质的弱化这个不可改变的事实。只有社会武术本质的“技击”得到了加强,才能实现竞技武术的“真”,传统武术的回归也就成了必然。
从武术功能演化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侧重来看,无论冷兵器时代“武举制”创立与废弃之举,还是民国时期的军国民教育的实施之初,都说明政治或者说行政的干预对武术发展的重要影响是其它任何手段所无法企及的。同样,传统武术的回归在没有较强行政手段的引导是难以实现的。
从社会武术的技击需求的庞大群体来看,广大青年学生对技击爱好及需求成为学习武术的第一动力,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的有效引导,我们把具有较强技击性和文化性的传统武术引入学校武术教育当中,改变学校武术教育的竞技模式。使学校武术教育成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桥梁和纽带,从而恢复武术的原貌,夯实竞技武术的根基,最终实现社会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并蒂开花。让武术这枝传统文化的奇葩在盛世中国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复兴,我们翘首企盼。
[1]旷文楠.中华武术历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5(3):1.
[2]张韶华,王 涛.需要——创造论——马克思主义人类观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3]刘 军,骆红斌.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与当代武术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7(8):86.
[4]杨建营.20世纪武术发展总体走势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4(7):44.
[5]温 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6]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易剑东.民国时期的尚武思潮与武术[J].体育科研,1996(4).
[8]易剑东.中国武术百年历程回顾[J].体育文史,1998(3).
[9][10]栗胜夫.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11]李 蕾.对21世纪中国武术发展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5(11):26.
[12]郭玉成.武术传播引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On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from the Evolvement of the Wushu's Function
Tan Zuojun
(P.E.Department of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nxiang Henan 453003)
The article clears up sequence of ideas from historical evolvement of Wushu's function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questionnaire,logical analysis.The conclusion as follows:the evolvement of Wushu's function was decided by politics,economy and culture,which decided the direction of Wushu's development;multi-elements of Wushu's function decided the diversify of Wushu's development;reduction of Wushu's attack function leads to lose of traditional Wushu and wither of social Wushu.The paper suggest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ushu must inherit its intrinsic quality of attack,which impel social Wushu to competitive Wushu intergration;Wushu education in colleges is best platform for intergration between social Wushu and competitive Wushu,through reform teaching models of competitive Wushu,let Wushu has attack and culture feature,and make Wushu education in colleges become bridge between social Wushu and competitive Wushu,to restore Wushu's nature,enhance Wushu's foundation,realizing combination of social Wushu and competitive Wushu and growth.
Wushu function evolvement development
G85
A
1004—5643(2010)01—0003—03
谭作军(1979~),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