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香(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 西宁 810008)
藏戏是用藏语演出的戏剧,主要流行于我国西藏和青海、甘肃、内蒙古、四川、云南的藏族群众居住区域。“藏戏是由歌舞、说唱、音乐、舞蹈、杂技等构成的综合性戏剧艺术,传统藏戏艺术起源于公元8世纪,形成发展于10世纪一12世纪,基本定型于15世纪。”①作为一种成型的剧种,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剧种流派众多,表演形式富有民族特色,《文成公主》、《诺桑王子》、《卓娃桑姆》、《朗萨雯蚌》、《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苏吉尼玛》八大传统剧目已成经典。西藏的传统戏剧经历了白面具藏戏和蓝面具藏戏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以特殊的表现形式,述说着该民族的历史与独特的文化心理。
在藏戏的形式和内容中,宗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元素。在政教合一的旧西藏藏传佛教作为一种服务于统治阶段的思想体系,影响并左右着西藏社会的方方面面,传统八大藏戏,无论是题材的来源、创作的初衷还是剧情的安排、思想的主旨都具有明显的宗教性。藏戏由于与宗教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更是渗透着浓厚的宗教气息。
1.藏戏剧目中浓厚的宗教思想 西藏一直是一个宗教文化十分兴盛的地方,宗教文化以其特殊的地位和待遇,对西藏社会及藏族人的意识形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智美更登》就是其中最具有宗教精神的一出戏,在很早以前,有一个叫白岱的国家,因国王常上敬天神,布施,后来终于感动天神。王妃生下了一位菩萨转世的王子,刚一落地,就能念诵“吨嘛呢叭咪吟”六字真言。国王为其取名“智美更登”。王子年少时,就精通书算五明,掌握了经律论藏,而且心地善良,慈悲为怀。他常常感慨芸芸众生为生所苦和累。常劝导父王布施天下并且立下誓言:“只要有人需要,一切东西皆愿施舍予人。”于是邻国的国王设计让化妆成乞丐的邻国大臣向智美更登乞讨白岱国的镇国之宝“管多蚌觉”,王子虽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将非凡的宝物布施给了他。国王知情后,异常气愤,将智美更登赶出了王宫,并罚发配到哈香荒山十二年。一路上,他先后将三个孩子、妻子及自己的双眼布施给了他人。神灵感念王子的诚心,又将他的妻儿及双目都归还给了他。并令国王将王位禅让给了智美更登。《智美更登》的故事传说是释迦牟尼一弟子的故事。15世纪下半叶,唐东杰布将其改编为藏戏。由于剧目来源于佛经故事,其宗教意味是显而易见的。就是要借此宣扬佛教“奉献利他”的思想。
2.藏戏面具中的宗教色彩 西藏由于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浓厚的宗教气氛,面具一直以来都受到重视,面具最早是宗教徒用来祭神祀祖重要道具之一,在祭祀仪式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传统藏戏的素材多为佛经故事,藏戏的编演者也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以藏戏《朗莎雯蚌》为例,剧中有一场戏是朗莎和女伴在“乃尼仁珠”寺观看“羌姆”。“羌姆”的表演者戴的是一副男性面具,面具的造型为愤怒神三目怒睁,龇牙咧嘴,面孔之上饰有五个骷髅头,充分显示了神的威严、凶猛和神圣。佛界、人世、阴间构成藏戏演剧所要展现的三维空间,而连接这三者的直观道具就是面具。传统藏戏也广泛吸收运用了藏族宗教祭仪中的动物面具和人物面具的形式,这都表明宗教性与藏戏的密切关系。
3.藏戏大团圆的结尾与宗教思想的关系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传统藏戏以“大团圆”结局告终的模式。这种因果报应都是在剧目中完成的。虔心向佛的良善者,必会国家昌盛、幸福安康。心肠狠毒的作恶者结局都是灾祸临头,这一思维定势的思想根源即在佛教的“因果报应”说之中。佛教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必将招致相应的结果,今生的祸福是前生的祸福报应,前生、今生、来生,三世因果善恶之报,如影相随、循环不已。藏戏对“大团圆”的结尾的偏好表现了藏族先民对冥冥之中支配着人的命运的神灵的敬畏之心。正是这种朦胧的、有些虚幻,却有望企及的未来远景,鼓舞了藏族人生活的勇气,振奋了生命的自信心。“大团圆”的结尾体现出的正是一种宗教的意识。
传统藏戏中狂热、奔放、绚丽多姿的民间歌舞表演,真实、感人的故事情节,幽默风趣的说唱之所以几百年来深受藏族群众的喜爱,长演不衰,就因为表现了人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展示了现世人生的无穷魅力。藏戏从一开始就具有较强的世俗娱乐性。在其发展成熟过程中,世俗文化的影响一直从未停止,成为藏戏精神内涵的重要内容,并使藏戏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对世俗情感的充分肯定与热切追求,使他们更加贴近世俗之人。如《顿·月·顿·珠》中的兄弟俩情深意重。和平时,他们互让名利;危险时,他们宁愿牺牲自己的一切,也要保全对方。剧作以生动的文字描述赞美了他们在流浪途中相依相帮,离别后的深深思念,这更符合世俗观念中手足情深的思想。剧作中表现了兄弟之情,真挚、亲切、人情味极浓。
藏戏的面具在用途上除了宗教祭祀仪式面具一类外,世俗娱乐面具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类。传统藏戏的面具用于世俗娱乐的时间也很早,在《西藏王统记》中就记载了松赞干布在制定十善法典的庆祝大会上“最大法王,解闷娱乐,全戴面具,歌舞跳跃,或饰犀牛,或狮或虎,鼓舞曼舞,依次献技”②。显然,作为以“解闷娱乐”为目的的面具丝毫没有神秘与肃穆,而轻松、欢快则成为它的主色调。
藏戏艺术形态,成熟而独特,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唱腔艺术、服饰艺术和面具艺术等方面。有关藏戏艺术的起源在泽仁登珠先生的《藏族通史》一书中这样写道:“藏族远古时代的戏剧,其起源和萌芽时间可以追溯到藏民族发祥的时代,它最早是拟兽图腾舞。随着社会的进步,在原始拟兽舞的基础上,还逐步吸收了民间歌舞的表演形式,开始有了人戴面具,集戏剧与歌舞为一体的一种民间艺术,即白面具藏戏。这种白面具藏戏是在古代藏民族模仿狩猎时原始劳动和歌舞的基础上,编织一些狩猎等民间神话故事而形成的。”③这些物化的、具象的艺术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藏族传统文化的内涵,更易让人体味藏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1.唱腔艺术 传统藏戏已经形成以唱为主,诵、舞、表演浑然一体的戏曲表演艺术形式,完善了唱腔、舞姿和各种表演环节,从而增加和促进了藏戏表演的观赏效果。唱:主要形式是独唱、合唱、帮腔这几种,长调表现欢乐、舒畅的心情。短调表现一般性的叙事,悲调表现愁苦、悲痛的心情,反调表现感情变化、剧情的起伏跌宕。每个唱腔一般只能唱七字句至九字句,个别唱词最多字数不得超过十三个。数板的词句和字数可不受限制。诵:表示诗词句,散文式的句子,快板或数板似的韵白。主要是在剧情讲解者念讲剧情、介绍演员出来演出等场合中使用。舞:配合剧情发展、调节场上气氛,动作分为顿达(出场时用)、切冷(先进时用)、恰白(敬礼时用)、格切(用于长途跋涉)、德东(静场、休息时用)、波尔钦(武功、技艺)。舞蹈中只有少数动作带有某种象征意义,且多模仿劳动、生活和动物的动作。表:指表演。藏戏中的表演艺术比较简单、纯朴,许多角色因戴面具表演,故演员不太注意面部表情,角色之间也少交流。
2.服饰艺术 藏戏的服饰没有设立行头衣箱的习惯,但演出服装丰富多彩,且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高原雪域特色。如藏族的肥腰、长袖、大襟、袒臂的特点和艳丽浓重的色彩,注重纹样结构组合,喜用兽皮、金银、珠宝、象牙、宝石等作为饰物。同宗教有密切关系,所以戏衣中的宗教色彩也较浓厚。
3.面具艺术 藏戏一大显著的艺术特色,戴面具表演在今天仍然是藏戏艺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特殊形式。藏戏面具形象突出、性格鲜明,且绝大多数人物角色和所有动物角色都是戴面具表演的,各种角色戴面具表演的技艺也发展到比较高的水平,神奇古拙、瑰奇怪诞的面具,在琳琅满目的中华民族戏剧艺苑里独树一帜。
刘志群先生把传统藏戏艺术的表演风格概括为:其一,夸张凝练的类型程式性与高度综合的多样组合性的统一;其二,写意化表演和写实化表演的统一;其三,歌舞性和戏剧性的统一;其四,集中简约和灵活丰富的统一;其五,时空自由和虚拟写实的糅合统一。④但是,传统藏戏作为一种完整的戏剧形态,其艺术品格也并非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革新的。
随着西藏的解放,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藏戏表现形态的特点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藏戏无论是文学剧本,演出格式和艺术特质,或者是具体唱腔、表演动作、舞蹈和服装、面具等,都形成了与汉族地区,以至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戏曲迥然不同的风格,有着雪域高原戏剧自己的独特形式和强烈、鲜明的民族特色,实际上已形成藏民族自己的一个比较完整而独特的演剧体系。”⑤藏戏于今天的世界仍是神秘和陌生的,当世界将好奇的目光投向藏文化时,藏戏便擂响了它走向世界的鼓声。相信作为戏曲艺术,藏戏也会同其他民族的戏曲艺术一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的思维观念的更新,朝着更加成熟、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① 黎蔷:《藏戏溯源》,《西藏研究》,1996年第2期。
②刘志群:《西藏祭祀艺术》,西藏人民出版社、河北少儿出版社,2000年版。
③泽仁登珠:《西藏通史》,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80页。
④刘志群:《西藏民族戏曲的表演艺术》,《戏剧艺术》,1999年第2期。
⑤刘志群:《藏戏的民族形式和风格特色》,《戏曲研究》,198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