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巫婆”,还是“勇者“”智者”?——反思《灵感女孩》中的“东方主义”

2010-08-15 00:42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名作欣赏 2010年15期
关键词:异质华裔主义

□孔 瑞(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4)

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灵感女孩》情节及背景的鲜明对比:中国的过去对美国的现在,阴间对阳世,野蛮对文明,边沿化对中心意识等。对中国姐姐邝的超常能力、鬼语言说、轮回转世等充满异域风情的中国故事,批评家多认为作者为满足西方读者的阅读期待,塑造出迷信野蛮,无知落后的中国姐姐邝,强化了“东方主义”视野中东方人“他者”地位,迎合了美国主流意识对中国的印象,体现了作者的“东方主义”情结。①然而我们不得不看到:成长于美国的华裔作家,谭恩美这一代对中国的了解主要来自对中国文化传统执有偏见甚至是敌视的美国大众媒体。林涧在《语言的铁幕》中指出,在“东方主义”话语系统这道“语言的铁幕”下,选择在美国环境下写作中国及中国传统文化实际是对美国“东方主义”的一次“死亡拥抱”,华裔作家不得不运用她们文笔的巨大神力来抬起这道“语言的铁幕”②。因此,书写中国故事的美国华裔作家面临心理的两难与写作的困境,他们不得不遵守写作的禁忌——勿言中国;要言中国,不得不穿透“语言的铁幕”。《灵感女孩》从东西两姐妹关系的角度再现了中美文化碰撞、交流与融合的过程。该作品有意义深刻和人性化的结尾:中国姐姐邝与妹妹奥利维亚从分离到共鸣的亲情回归;奥利维亚与丈夫西蒙从危机到生机的情爱回归;东方与西方由冲突到多元的文化回归。三者共同组构为表现主题的叙述结构:中国与美国虽然存在遥远的空间,前世与今生虽然相隔一百多年,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传统也存在巨大的差异,但只要每一个人心中充满着爱、加深相互理解、恢复感性与激情,我们的爱情、生命与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就可以回归到一个生机勃勃的境界。③这样的结尾使得我们思考是否应把谭恩美和一些西方作家同样看作是“东方主义”者。通过分析迷信野蛮、巫婆似的人物邝,本文意在阐明:这似乎不正常的人物是挑战美国主流文化机制,颠覆刻板的中国人形象,超越“东方主义”话语系统的语言铁幕。邝不仅被赋予反叛的声音、无畏的勇气,来保存东方异质;而且东方姐姐邝作为西方妹妹奥利维亚精神向导,引导她认识到自己的文化之根,找回分裂的自己。这实际颠覆了“东方主义”视野中的西方人作为引导者,东方人作为被引导者的地位。

一、反抗主流话语,保留东方异质

较之谭恩美小说中其他中国女性,邝被塑造为更勇敢,更反叛。她公然为“他者”的权利而奋战,她努力发出边缘化“他者”的声音,要求相互认可与尊重。

在“东方主义”视野中,中国是落后而沉默的,无力言说自我的,西方对东方的假定认识为,“沉默是顺从与臣服的同义词,而语言声音则同于真理和力量”④。因此打破沉默是作者颠覆沉默无语的中国人刻板形象的首要任务。在《灵感女孩》中,作为边沿化的“他者”,中国姐姐邝发出她清晰的,异质的,反叛的声音言说女性经历,反抗西方主流话语权。尽管邝讲述的她与奥利维亚的前世今生,鬼魂转世故事,被冠以“巫婆式的中国人形象”⑤,但邝正是利用能够与鬼魂通灵等超自然能力,用其雄辩有力的特殊的话语武器,发出被边沿化的“他者”的声音,来刺穿美国“东方主义”这“语言的铁幕”。代表着西方文化的奥利维亚谈及邝对她的影响时说,“邝把中文传染给了我。……她把她的中国奥秘挤压进了我的大脑,改变了我对世界的思维方式”⑪。最终她不得不承认,她对于中国文化最初的排斥与反感就在邝的“鬼故事”里逐渐被瓦解。邝用自己异质而反叛的声音为武器,以讲述过去神秘故事为策略,在美国强大的异质文化里保留自己的中国民族性,并寻机颠覆主流话语。

在美国“东方主义”的铁幕中,作为初到美国的移民,邝遭歧视,被排斥。然而她勇敢地保留异质,拒绝同化,反对妥协。当小奥利维亚向她母亲泄露邝的“阴眼”秘密,“医生们……把邝的中国鬼魂诊断为严重的神经不正常,并给予她以电击治疗”⑪。当被迫接受电击治疗,她告诉奥利维亚,“当那些医生和护士问我问题时,我对待他们就像对待美国鬼魂一样——我看不到他们,听不到他们,也不和他们说话。不久他们就会知道他们无法改变我……”⑪邝借此保留在异乡作为“他者”的异质,实质为瓦解霸权文化全面封闭的局面。在以自我为中心的西方霸权文化里,邝作为“他者”的特殊性并没有被减少,被掠夺。当医生接二连三地用电击治疗,邝接着吐露:“所有那些电玩意儿松弛了我的舌头,所以我再也无法保持像一条鱼那样沉默了。我变成了一只乡下的鸭子,嘎嘎嘎地叫喊着,为阴间世界吹擂。”⑪坚定勇敢的邝把美国医生看作“美国鬼魂”,表明她的无惧无畏和蔑视。最初,小奥利维亚拒绝接受邝的“阴眼”和“超自然能力”。她认为,“我不是像邝一样的中国人,在我看来,阴不是阳,阳不是阴”⑪。然而邝这似疯似狂威力无比的声音,使她不得不思考邝所谓的“神经不正常”:“谁将来说什么是正常的呢?也许在另一个国家里,邝倒会被认为是平平常常的呢。”⑪长大后的奥利维亚逐渐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开始对主流话语的暴力有了更多沉思,她认识到,实际上正是西方霸权文化决定了何为正常,谁为正常,任何外来的类似“阴眼”的文化都会视为“不正常”。所谓“不正常”和“精神错乱”正是被那些自诩为“正常”的人所掌控,定义和评判的。正因如此,奥利维亚抨击西方霸权话语排外性与强权性,并最终接受了姐姐邝看似古怪和陌生的“他者”性。当她“又一次在望着天空”,她感到“这天空……和我们在自己的一生中——共同和分别——看到的天空一模一样”⑪。受到启示的奥利维亚认识到她们两姐妹间的同样遗传、历史和不可割舍的爱。

二、彰显智慧品质,担任精神导师

在“东方主义”的视野中,东方人是被看者,被观察者,被引导者。东方学者是看者,观察者和引导者。然而,《灵感女孩》中东方代表和西方代表颠倒的地位却颠覆了以上观点:邝为引导者,她的同父异母妹妹奥利维亚是被引导者。邝在小说中作为奥利维亚的精神导师帮助她找回分裂的自我,起到了指引者和导师的作用。邝甚至具备荣格理论下的“智慧老人”或“智慧老妪”的特点:和蔼,睿智,运用自己“对于世界和人的知识,以神秘导师的方式来讲故事提供帮助,让听故事者懂得他们是谁,他们应该成为怎样的人”⑦。“智慧老人”或“智慧老妪”不仅具有“知识,思考,洞察力,睿智,聪明”等特性,还有美好的道德,如乐于助人,予人良好祝愿等,因此智慧老人具有精神导师的特点。⑧

在幼年丧父的奥利维亚童年记忆里,她的亲生母亲总是忙于自己的感情私事而忽略孩子,因此大她12岁的邝实际是“母亲”和“姐姐”,“我在发烧时,是邝来到看护员的办公室把我带回家;当我在溜旱冰摔跤后,是邝给我包扎的手肘;她给我梳辫子……还试着教我唱中国的儿歌……”⑪正是邝的温柔,和蔼和爱填补了小奥维利亚内心对于母爱的渴望。然而,父亲早逝加上母爱缺失在她心底留下深深的阴影,她变得孤独多疑甚至自闭,怀疑一切并且在生活中遵循这样的原则:“我学会了对事情别太认真,并把我的希望贴上封签然后搁到难以企及的高架上。我告诉自己在那些希望里实在是没什么东西的,由此来避免深度失望的伤害。”⑪成年以后,她对人生,爱情和婚姻有更深的怀疑,这几乎毁了她的幸福。正是姐姐邝帮助妹妹找到幸福,甚至用生命去帮助弥合她与西蒙的爱情裂缝。为了让奥利维亚认识她与西蒙情缘,邝讲述百年前一半(西蒙的前生)与班纳小姐(奥利维亚的前生)的故事,让他们认识到“前世”缘和“今生”情。为挽救奥利维亚的婚姻危机和心理危机,邝竭尽全力首先帮助驱除西蒙前女友的鬼魂,继而说服并安排奥维利亚和西蒙去中国一游,这实际是为奥维利亚寻求精神重生和婚姻弥合之旅。看到桂林长鸣的美丽景色,奥维利亚感到“自已被隔膜成两半的生命终于融合为一”⑪。而邝在长鸣的山洞的神秘消失,留给她深深的思考:“我觉得邝是企图向我显示的……是灵魂的广袤。那灵魂……就是爱,无限的、无尽的爱……”⑪作为奥利维亚精神导师,邝最终完成为其寻找文化之根使命后神秘消失。而奥维利亚曾经对于邝的排斥,以及姐妹间的疏远和隔膜都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和解和尊敬,她们被“一根广大无边的中国脐带”紧紧相连。⑪

《灵感女孩》中的邝被塑造成敢于存异质的勇者和精神导师般的智慧女性,这从人物形象上完成了对抗,颠覆和超越“东方主义”的过程,因此,该小说不能视为为满足西方读者的阅读品味而自我东方化。而且在小说中,谭恩美反思非主流民族劣势地位,体现了作者对自己已内化的“东方主义”观——“欧洲文化……以政治的、社会学的、军事的、意识形态的、科学的以及想象的方式来处理,甚至创造东方”——的抨击上。⑨在桂林长鸣旅游时,摄影师奥维利亚评价道“……我脑子里尽是那些旅游杂志的热心读者所特别追求的第三世界国家的乡村田园图……似乎整个中国就是如此:落后、肮脏、贫穷。我为自己过于美国化而作出的这个判断感到羞愧”⑪。奥利维亚的反省,表现了作者对美籍华裔作家创作困境的思考。

谭恩美的小说多写于20世纪80年代多元文化兴起之后,这种多元文化的语境存在已经从原来强调“同化”的大熔炉变成了重视“合成”的沙拉碗,“同化”所强调的“同一性”被“合成”重视的“差异性”替代⑩。华裔美籍作家面临着承袭两种文化分裂的痛苦,她们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运用记忆和想象,融合过去,现在和未来创造一个精神的家园,一个两种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世界。《灵感女孩》反应了这发展趋势,表明了渴望多文化共存的愿望:强行美国化和同化对于多民族共存并无多大益处,重要的是相互尊重对方文化。因此在小说结尾,代表传统中国文化和边缘化的邝,和代表主流西方文化的奥利维亚,最终通过爱与理解跨越了种族歧视,宗教异同,文化障碍。奥维利亚的“顿悟”暗示着她对多元化社会互相尊重原则的支持:放弃文化优越感,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传统,认可“他者”的存在。华裔美籍作家通过文学作品,揭示了长期以来西方对东方的偏见,颠覆了西方对东方的刻板印象,表达了超越二元对立、倡导多元共存的美好愿望。随着新世纪多元文化与文明的兴起,美国华裔文学的唯“东方主义”批评本身也将被抛入历史的故纸堆。这也是全球化和多极化时代的今天,文学批评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①⑤张洪伟、岳林:《挥之不去的“东方主义”情结——解读谭恩美小说〈灵感女孩〉》,《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6年第1期,第77页-第81页。

②林涧:《语言的铁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③邹建军:《从分离到融合〈通灵女孩〉中的三个伦理维度》,《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6期,第81页-第89页。

④转引石平萍:《母女关系与性别种族的政治——美国华裔妇女文学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博士文库,2004年版。

⑥“Orientalism:A Quick Look”The Daily Star Web Edition.4 Oct.2003.9 Apr.2009〈http://www.thedailystar.net/2003/10/04/d31004210289.htm〉.

⑦“Wise Old Man”Def.Wikipedia,the free encyclopedia 8 Mar.2009〈http://en.wikipedia.org/wiki/Wise_old_man〉

⑧Jung,C.G.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Trans.by R.F.C.Hull.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 House,1999.

⑨Said,Edward.W.Orientalism.Trans.Wang Yugen Beijing:Sanlian Bookstore,1999.(爱德华·W·赛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⑩Watson,C.W.Multiculturalism:Concepts in the Social Sciences.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2000.

⑪原小说引文均引自孔小炯、彭晓丰、曹江译《灵感女孩》,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猜你喜欢
异质华裔主义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二维As-SnS2垂直堆叠异质结的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质
基于异质分组的信息技术差异化教学
异质越野:多伦路——“艺术介入城市空间”系列项目
南通籍华裔科学家高峰
陶欣伯:熠熠生辉的华裔实业家
王赣骏:首位华裔太空人
基于CuO/ZnO异质结纳米花的薄膜型丙酮传感器研究
近光灯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