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体诗中的现代体验
——朱自清《夜不成寐,忆业雅〈老境〉一文,感而有作》一诗的重新解读

2010-08-15 00:42常丽洁首都师范大学北京100085
名作欣赏 2010年17期
关键词:旧体诗叶圣陶朱自清

□常丽洁(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100085)

旧体诗中的现代体验
——朱自清《夜不成寐,忆业雅〈老境〉一文,感而有作》一诗的重新解读

□常丽洁(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100085)

旧体诗 现代体验 新文学作家

文章从旧体诗中的现代体验这一角度出发,对朱自清的一首旧体诗进行重新解读,着重阐述其中专属于现代人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尤其是在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上不同于传统旧体诗之处。试图以此引起对新文学作家旧体诗创作中的新变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

朱自清晚年有一首题为《夜不成寐,忆业雅〈老境〉一文,感而有作》的七律:

中年便易伤哀乐,老境何当计短长。

衰疾常防儿辈觉,童真岂识我生忙。

室人相敬水同味,亲友时看星坠光。

笔妙启予宵不寐,羡君行健尚南强。①

大概是自以为表达彼时心绪较为恰切,朱自清把这首诗抄录给叶圣陶、俞平伯等好几位朋友看,这也几乎是他最末的一首旧体诗。朱自清去世之后六天,叶圣陶便写了《谈佩弦的一首诗》一文,发表在1948年9月15日《文讯》9卷3期上,用2500多字的篇幅将朱自清的这首诗详加阐释。身兼知交好友和文学教育者双重身份,叶圣陶对此诗的解读自然有其无可取代的价值,但限于自身性情和历史条件,叶氏的一些说法也有值得商榷之处,本文便拟从“旧体诗中的现代体验”这一角度入手,对朱自清的这首七律进行重新解读。

这首诗创作于1948年1月29日,朱自清当日日记称:“凌晨三点一刻醒后失眠,起来作诗一首答吴,以表达暮年心情,关键在第五句。”②这个“吴”指的是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教授吴景超,诗题中的“业雅是吴景超先生夫人,姓龚,湖南人,常常写写散文,请先生润饰”③。《老境》一文,是龚业雅1947年12月7日刊发在当时由梁实秋主编的天津《益世报》副刊《星期小品》上的一篇散文,文章称:“我是刚迈进老境的人。脸上刻出很多皱纹,鬓边添了不少华发,走起路来,脚底下没有弹力,像拖把似的就地擦,看起书来,像戏台上关公看左传一般要把书放得远远的。记忆力衰退,思想迟缓,高兴时不会笑得前仰后合,更不会捧腹地笑出眼泪来,坐久了腰酸,劳累了背痛。睡眠时间缩短,天还没亮就会醒来。这些现象,都是使人苦恼的。人到了老境,心情很难活跃,尤其当孩子的翅膀硬了,一个个飞离自己的时候,你会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寂寞。”④

梁实秋后来回忆说:“业雅那时候不过四十五岁,不知为什么兴起了‘清露被皋兰,凝霜沾野草’的感想。朱自清和业雅当时都住在清华,他看了业雅的文章,感慨系之,因为他自己已经到了衰老之境,遂赋七律一首。”⑤

我们知道,1948年是朱自清生命的最后一年,饱受病患折磨。就在写这首诗前不久,1948年的1月初,朱自清的胃病刚经历了一场大发作,1月2日的日记记载:“胃不适,似痛非痛,持续约十二小时,最后痉挛,整夜呕水。”⑥接下来几日,便“不得不卧床”⑦,日记中且屡有“整夜呕水,苦不堪言”、“不能进食”、“仍病卧”、“饮藕粉少许,立即呕吐”、“饮牛乳,但甚痛苦”、“无进步”⑧等记录,受病痛折磨之苦可想而知。由此可知,朱自清写这首诗是表达一种悲凉倦怠之感。这就难怪叶圣陶读了由俞平伯转寄的朱自清的这首诗之后,第一感觉便是“其意想甚萧飒”,并“为之不怡”⑨。几日后看到朱自清自己抄示的这首诗,又一次“读之不欢”⑩,只不过后来在写《谈佩弦的一首诗》一文时,竭力把这种感觉克制住,而尽可能把这首诗往积极乐观的方向引导罢了。

这首诗可以说是很典型地体现了现代人的情感体验,第三句“衰疾常防儿辈觉”⑪,叶圣陶说“足见他心太慈了。‘儿辈觉’了不免愁烦,因而阻碍他们的进取。唯恐阻碍他们的进取,对于自己的衰病就得时时设‘防’”⑫,这话原是不错,然而接着把这种设防的意识归结为“何等的深情蜜爱啊!”就多少有些不妥了。叶氏本是性情温厚的恂恂儒者,他家中父子夫妇间也从来都是一派和穆熙然,推己及人,自然以为普天下的家庭关系都是这样仁爱互敬、亲密无间的。然而世上实在少有这样的完满。即如朱自清,原配早亡,遗下三子三女,续娶陈竹隐,又得二子一女,这么一大堆孩子,也难怪他每每不耐烦,觉得是负担,甚至“曾给圣陶写信,说孩子们的磨折,实在无法奈何;有时竟觉着还是自杀的好”⑬,又因为这些子女不是一母所出,彼此之间关系定然十分微妙,处理起来也有许多不足为外人道的苦衷。所谓“衰病常防儿辈觉”,自然有由进化论引申而来的“子孙崇拜”“儿童本位”等观念的影响,视子女为独立个体而非父母的附庸,不欲以孝道束缚子女而影响其自身发展,所有这些都是受过民主科学精神洗礼的“五四”一代人的典型观念。但除此之外,恐怕更多的还是新时代带来的新的家庭关系的变更对人的影响。处在变革转捩点的早期新文学作家们,在这一点上尤其经受了考验。他们为人子女时,鲁迅为重病的父亲出入当铺和药店、到处找寻经霜三年的甘蔗和原配的蟋蟀做药引,胡适在美取得博士学位后奉母命回乡与小脚的太太的成亲,等等,全都因循在传统的家庭关系格局中;等到他们为人父母时,新式的家庭关系却完全两样了,朱自清在女儿的订婚典礼上便说:“做现代父亲不易,须同时是爸爸和朋友。”⑭而他们的儿女辈们如张爱玲者更是整日想着“我欠我母亲的债一定要还的”⑮,传统中国那种父慈子孝、雍容揖让被扫荡一空,资本社会带来的物质至上观念成了母女之间关系的主宰。现代社会新出现的党派观念也为家庭关系带来了新变,朱自清去世前两年也正是国共对抗最严重的一段时间,他的朋辈中便不乏持“只有同中年人谈心才安全,不能同青年人甚至自己的孩子讲真心话”⑯意见者。虽然这些做法趋于极端,未必能代表当时社会绝大多数人的观念,但彼时亲子关系出现新的变化则是毋庸置疑的,朱自清日记中也有“为孩子们不尊敬父母而发火,并加斥责,不孝的孩子不如没有”⑰的激愤之语。“衰病常防儿辈觉”,正是这种变化的体现。人与人之间,甚或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拖泥带水,而是清泠泠地分斩开了,这句诗的背后,实在含有相当深刻的悲凉之感。

接下来的第五句“室人相敬水同味”,也有这种悲凉感。叶圣陶说“夫妻之间……到得中年老年,共同生活愈久,相需相成的体验愈深,于是觉得必须两个生命合起来才是完成的整个儿。可是耳鬓厮磨的情趣消退了,相对坐在一块儿,平静的彼此一笑,就好像占有了一切。这就是所谓‘淡如水’”⑱,又是老好人的一团和气了,这句“室人相敬水同味”,恐怕没有那么温情脉脉。相敬者,相敬如宾也,夫妻之间彼此以宾客相待,其实是缺少亲昵感情的表现;水同味者,便是直言这种夫妻关系寡淡如水,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之感。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朱自清与妻子的关系一直谈不上琴瑟和谐,朱自清去世前两年更是时有龃龉,日记中不断有“对她大声诉说很反感”⑲、“与竹口角”⑳、“竹一直抱怨……,我不能同她争论”㉑、“与竹及两个孩子共进早餐,我为食物凉而不满,竹生气并叮叮咚咚地摔家什。为此不快,也很伤心”㉒、“竹为种花不如意而生气,我亦为此不安和不快”㉓、“竹来电话告不回家,为此极不快。失眠”㉔之类记载。所以俞平伯读了此诗以为前四句诗意已尽时,他要争辩说“然五六亦所深感”㉕,足见这句诗表达内心情感之深切。

我们知道,中国诗歌古来便有寄内和悼亡的传统,内容多缠绵悱恻,深情款款。较为著名者,如潘岳《悼亡诗》、杜甫《月夜》、李商隐《夜雨寄北》、元稹《离思》、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贺铸《鹧鸪天》等等,情致格调大致一律,都是描述与妻子之间的感情笃厚、心意相通与相濡以沫。相形之下,朱自清此作真是刺破了数千年来笼罩在中国夫妻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揭露出赤裸裸的人生真相,所谓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这句诗可以说是全诗的重点,朱自清自己便是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一再声称“然五六亦所深感”、“关键在第五句”。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乃至情感体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诚如吴宓所言:“盖老辈所度者乃闲适悠游之生活,今日我侪境遇之困迫,生活之繁忙,感情之复杂,断非吾父吾师等所可知、所能解也。……西洋现代知识阶级人士之心理,大都枯索悲苦。理智太过澄明,感情无所发泄。缺乏信仰而偏于怀疑,无复热诚而徒工嘲讽。思想复杂,矛盾冲突。见闻繁多,迷离惝恍。想象力既沉湮,意志亦僵萎。心中极知某人可爱,而卒不能爱之,久已决定某事之当行,而终不能行之。摧挫疑沮,消歇颓废。此种精神之苦痛,比之浪漫人物之绝望失恋者实远过之。斯乃衰世之特征,亦人生之绝境。稍读西洋现代文学作品及评论者,皆当知之。惟是此种不幸之精神、悲凉之心理,业已传入中国。”㉖

朱自清的这首七律即是表现了此种专属于现代社会的复杂矛盾的心理与情感状态,也是新文学作家试图在旧体诗中引入现代体验的一种尝试,以此为出发点,他们本来可以将传统的旧体诗带入一个崭新的天地,却为种种情形所囿未能如愿。对这首诗进行重新解读,也是期望能引起学界对新文学作家旧体诗创作的关注,并进一步发掘其中蕴藏的丰富内涵。

① 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5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48页。

②⑥⑦⑧⑭⑯⑰ 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10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91页,第487页,第487页,第487页-第488页,第398页,第429页,第466页。

③ 季镇淮:《朱自清先生年谱》,郭良夫编:《完美的人格——朱自清的治学和为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6页。

④ 转引自陈孝全:《朱自清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307页。

⑤ 梁实秋:《旧笺拾零》,《梁实秋文集》(第3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504页。

⑨ 叶圣陶:《叶圣陶集》(第21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57页。

⑩ 转引自商金林:《叶圣陶年谱长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79页。

⑪ 叶圣陶文作“衰病常防儿辈觉”。

⑫⑱㉕ 叶圣陶:《谈佩弦的一首诗》,郭良夫编:《完美的人格——朱自清的治学和为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7页,第117页,第118页。

⑬ 朱自清:《儿女》,转引自《朱自清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4页。

⑮ 张爱玲:《小团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8页。

⑲⑳㉑㉒㉓㉔ 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10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28页,第429页,第436页,第452页,第455页,第503页。

㉖ 吴宓:《评顾随无病词味辛词》,《吴宓诗话》,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52页-第154页。

(责任编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常丽洁,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商丘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诗歌。

猜你喜欢
旧体诗叶圣陶朱自清
清芬正气朱自清
霜的工作
旧体诗词的现代走向
再谈现当代旧体诗词“经典化”与“入史”问题
燕子,住下吧
朱自清的蝉声
朱自清自轻不失重
《青年杂志》刊发旧体诗现象新论
试论当代语境下段维的旧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