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塔·缪勒的政治主题与跨文化创作

2010-08-15 00:42李玉萍沈阳农业大学外语教学部沈阳110161
名作欣赏 2010年3期
关键词:穆勒德语罗马尼亚

□李玉萍(沈阳农业大学外语教学部,沈阳 110161)

赫塔·缪勒的政治主题与跨文化创作

□李玉萍(沈阳农业大学外语教学部,沈阳 110161)

赫塔·缪勒政治主题跨文化的创作

赫塔·缪勒是罗马尼亚裔德国女作家,她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绘了无依无靠、一无所有的人群的生活困境”而荣获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本文从其政治主题与跨文化的创作两个角度探讨了赫塔·缪勒独特的创作历程。赫塔·缪勒切身感受过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目睹过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冲突和融合。她在交叉文化中的混合身份给她的创作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她以犀利的笔锋、沉重的故事内容描绘了独裁统治时期的苦难画面,批判当时的集权政治,赋予作品鲜明的政治主题。

赫塔·缪勒(Herta Muller)是当代德语文坛最具特色的女作家。她以犀利的语言、沉重的故事内容描绘了独裁统治时期的苦难画面。她关注人物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她的作品大都从内心出发,描述了在罗马尼亚期间如何受到言论自由的限制,批判当时的独裁政府,赋予作品鲜明的政治主题。

赫塔·缪勒出生在罗马尼亚巴纳特的一个德语小镇,后又移居德国。她感受过不同的政治制度,目睹过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冲突和融合。混合的身份、交叉的文化极大地丰富了她的创作。她用真挚的语言描写了罗马尼亚裔的德国人在苏俄时代的遭遇,通过自己的成长环境向世人展示了东西方不同政治文化的冲突和在异国他乡的生活感悟。她“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真,描绘了无依无靠、一无所有的人群的生活困境”,描述了一个个真挚而富有感情色彩的故事而荣获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

赫塔·缪勒从事文学创作27年,完成了大量的小说、诗歌和随笔。她尊重内心生活,坦诚、真实。她的作品直面现实,着墨于政治和社会底层人群的生活现状,成功地塑造了一群在压迫、监视、威胁和贫困的折磨下心理扭曲的人物形象。她以同情和饱含遗憾的笔调描写出他们的恐惧、绝望、挣扎和在体内悄悄萌生的疯狂的报复和暴力倾向。

赫塔·穆勒的小说关注政治,她认为一切恶都源于独裁,她对集权统治时期的罗马尼亚给予了深刻的批判。这源于她自己作为罗马尼亚少数民族的成长经历和由此带来的人生感悟和追求,也来自她对人类社会的审阅和对未来的梦想。赫塔·缪勒于1953年出生于一个讲德语的罗马尼亚家庭,父母都是讲德语的罗马尼亚少数族裔。她的父亲在二战期间曾在希特勒的党卫军服役。她的母亲于1945年随大量罗马尼亚人被流放到苏联,在如今的乌克兰境内的一个劳动营被强制劳动了5年,亲眼目睹了死亡与饥荒。这在罗马尼亚的德裔村庄屡见不鲜。赫塔·缪勒在齐奥塞斯库的集权时代度过青少年时光,正像赫塔·缪勒自己所言,“还是个孩子时,你不思考政治,但你能感受到那种压力和敌意。”从1977年到1979年期间,赫塔·缪勒曾做过工厂的翻译工作,后因拒绝与特工合作而被开除。1987年她不堪忍受秘密警察的侵扰和被流放的恐惧而离开罗马尼亚,跟随前任丈夫移民德国一直居住至今。缪勒长期靠在学校、幼儿园当代课老师,或做家庭教师为生。尽管离开罗马尼亚已经20年,但她无法割断与她出生的那个德语小镇命运的撕扯。生活在独裁统治中的恐惧与经历被她写进了自己的作品中,压迫与流亡、放逐与集权也因此成为其小说和诗歌的主题。正如穆勒自己所说:“我写作的主题总是围绕独裁政权是如何产生的,国家如何为少数强权者统治,然后国家消失了,只剩下个邦。”

缪勒的大部分作品都以德语写成,有不少作品被翻译成了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诺奖评奖委员会对缪勒写作时的“少数民族语言运用的独到性”,以及“字里行间的道义感”甚为推崇。缪勒擅长描写罗马尼亚裔德国人在苏俄时代的遭遇,“善于用短句,缓缓地铺陈出宏大的历史场景”。1982年,缪勒在罗马尼亚发表了她的处女作——短篇小说集《低地》。小说描写了生活在罗马尼亚一个讲德语的小村庄人民的艰苦生活,揭露了政府对各种各样的“异己”——少数民族、异见分子、不服从者等的迫害,刻画了德裔少数民族在罗马尼亚专制下的困苦生存。小说出版后不久遭到了罗马尼亚当局的审查和删减。之后缪勒又以罗马尼亚语创作了《沉重的探戈》一书。她因在书中揭露了罗马尼亚一个德裔小村中官吏贪污腐败、欺压弱势的恶行而再次遭到罗马尼亚政府的查禁。尽管缪勒在罗马尼亚受到禁止,但德国的读者对她予以积极的评价。1984年,短篇小说集《低地》的未删减版本在德国发行,受到德国读者的热烈追捧。缪勒于1996年创作的《绿梅树的土地》被德国媒体追捧为她的“巅峰之作”,获得10万欧元的大奖。小说再度以在齐奥塞斯库的警察国家里遭受种族迫害的小人物为主人公,追忆了1945年二战后,一个生活在前苏军战俘营的德国年轻人的“恐惧生活”。小说的开篇用简洁的语言带读者进入了浩大的历史背景:“那是1945年1月15日的凌晨三点,巡逻队把我带走了。一股寒气向我袭来,当时外面的气温是零下15度……”悲怆的场面和悬念之下隐藏着作者对独裁统治的恐惧。书中在描写那些警察把树上还青涩不堪的李子摘下来,大口大口地嚼着的场面时也不乏对狂妄、残暴而愚蠢的集权政治的揭露与痛斥。

赫塔·缪勒以独特的语言风格,真实地讲述了集权之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她“从记忆、梦与内心出发,带领读者作一次次难忘的心灵远航”。她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在表达压迫与流亡、放逐与反抗。赫塔·缪勒虽然在她所出生的罗马尼亚受到禁锢,却受到德国读者的青睐,在德国文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作品曾多次获得德国的文学奖项。她的小说《呼吸钟摆》(英译本《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在几个月前获得代表德语文坛最高水平的德国图书奖。她的创作来自她丰富的人生体验,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赋予作品鲜明的政治主题。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就与“赫塔·缪勒在创作中关注政治有很大关系”。

在“全球化的经历已然成为文学创作的丰富矿藏”的时代里,西方文学界开始提倡创作中的“跨民族主义转向”和跨文化创作。作为罗马尼亚裔移民的赫塔·缪勒在德国受到读者的热烈追捧充分表明了她的跨文化的创作为德国本土文学带来的巨大影响。对缪勒来说,罗马尼亚语和德语都是她的母语。“离开罗马尼亚之前,她是德裔罗马尼亚人,逃亡后成了罗裔德国人。”这自相矛盾的双重身份,使她永远摆脱不了交叉文化中“少数者”和“局外人”的境遇,这为她带来挥之不去的精神折磨的同时,更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缪勒同当时的许多移民作家一样,成长在双语环境下,切身感受过不同的政治体制和文化观念的差异。不同文化、不同视野、不同认识为她的跨文化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更多的机会。她以一种崭新的视角和多元的审美观念与审美追求,以她特有的叙述策略与虚构形式传递出蕴藏于内心的政治追求与人生洞悟。她的作品着眼于表达对现代生活的另类探索和对人类存在境域的独到见解。她对战争和人的精神生活进行独特的挖掘与深邃的思考,极大地丰富了当时的移民文学,为德语文学注入了新的生机。缪勒作品中的“暴力、逃亡、压迫”这些敏感的字眼就是她传递自身政治追求和对战争诠释的方式。学者李昌珂概括缪勒的作品“是一种自白文学,主要以回忆往事,反思历史,描绘那些失去家园的被压迫者的命运为主”。犹如小说《风中绿李》以第一人称“我”的童年片断及经历,叙述了一群朋友因旧政权的瓦解而精神崩溃,接踵选择自杀,构成了一个个关于死亡的危机四伏的惊恐故事。所有的故事在主角和叙述者的声音之间往返,“让人对事实与虚假、正义与欺骗的判断中展开深深的思索”,文笔犀利,寓意深刻。同时,作为诗人的她在创作手法上也不乏诗的意象和诗人的敏感与迷离飘逸,她在作品中大量使用隐喻、转喻、符号和象征,这些含蓄的表达方法使的作品与众不同,而这一切又都源于她作品的政治敏感性和她作品中所表达的跨国题材、跨文化背景及多种族的交锋。

作为“局外人”的赫塔·穆勒也一直通过创作为自己寻找一种文化定位。在2009年8月出版的赫塔·穆勒最新的小说英文版《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中,穆勒试图在这部作品中讨论公义、权利、尊严、自由等宏大的社会主题。书中描写了17岁的男孩依然被放逐至苏联古拉格劳改营的遭遇,这与穆勒母亲年轻时的经历相似。这种对自我经历的描述,在穆勒的创作中,既不是回忆录和自传,也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直接再现,而是她感觉的自我虚构,是为身处交叉文化中的自我寻找一种自我意识的定位。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常任秘书长恩曼所言:“她的作品总隐藏有一股难以置信的力量,她的写作风格非常、非常独特……即使你只读了一半,你也会立刻知道这是赫塔·穆勒而非别人的作品。”这种跨越不同政治文化背景的创作经历为当时德国本土文学多元化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如李昌珂教授所言,缪勒的作品作为当时“‘外来者的文学’为德国文学刮起了一股清新之风”。具有鲜明的跨国度、跨民族、跨文化色彩。

混合的身份和跨文化的生活环境,注定了穆勒在归属感上的“无所适从”。在罗马尼亚的时候,她是讲德语的少数民族;到了德国,她的身份又是罗马尼亚的移民。她作为边缘人的奇特身份“无形中加大了她寻找归属感的难度”。难怪她感言“写作,是唯一能证明自我的途径”。她在两个国家和两个民族“跨文化”和“跨民族”的夹缝中保持了一个写作者的独立性和自由感,履行并完善着作家职业应有的使命、价值和良心。在她看来她“唯一要做的就是通过写作关注社会边缘的东西”,展现作为一个有道德感的普通人对战争带来的种种伤害难以忘却的回忆。她描写集权是因为痛斥集权下的压迫,痛斥人类对同胞令人发指的行径,渴望自由和正义。的确,犹如一些评论者所言,穆勒还生活在那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时代里,因为她的文学世界,依然充满着无家可归的迷茫和绝望。但作为一个渴望正义和自由的作家,谁又能轻易地从刻骨铭心的战争伤痕中摆脱出来了呢。穆勒的写作来自她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真诚的人生感悟,她表示:“我认为,文学总是来自于对某人的伤害,有一种文学的作者并不会去主动选择主题,而是不得不去应对强压而来的事物。”这也难怪那种根深蒂固,甚至耿耿于怀的回忆成了作家笔下永恒的主题。穆勒是真诚的,她只是在履行一个作家的道德责任感。她没有去为获奖而写作,她不认为自己会赢得任何奖项,也不会因为任何奖项而改变她的创作。在大奖面前这位56岁的作家坦然表示:“获奖的是那些书,而不是我。”作为一位为人类所担负的道德感和对暴力集权的反抗的作家,她无愧于诺贝尔文学奖项。

李玉萍,沈阳农业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硕士,从事英美文学研究与英语教学与研究。

(责任编辑:水涓)

猜你喜欢
穆勒德语罗马尼亚
脱不下的穆勒鞋
平衡之美
德语学习中英语的干扰性问题及其在德语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德国1/5小学生不会德语
美特别检查官穆勒宣布退休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绅士都为她着迷
丹麦小店流行取“难听的”德语名
幕后——巴维尔(罗马尼亚)▲
“出轨” ———佩 夫(罗马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