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伊斯雄笔著现代史诗

2010-08-15 00:42天津王立新
名作欣赏 2010年31期
关键词:尤利西斯布鲁姆都柏林

/[天津]王立新

乔伊斯雄笔著现代史诗

/[天津]王立新

1922年2月22日,巴黎“莎士比亚书店”的橱窗里,赫然摆出一本众说纷纭的奇书,人们将书店围了个水泄不通,急于先睹为快。与此同时,书店老板西尔维娅·比奇女士则忙着把仅有的另外一本亲自送到作者手上,以便让他在早餐时能够看到自己这部刚刚问世的伟大著作,并作为献给他四十诞辰的一份厚礼。为了这件生日礼物,印刷厂的工人们日夜奋战,终于在清样送回后的两天内设法印刷、装帧好了两本。

小说发表后,褒贬各半,反应不一。然而对作者来说,只要反响强烈就行,管他是褒是贬。好在这部作品在巴黎非常畅销,几次再版,很快被抢购一空,一直关注此书写作进程的美国诗人庞德也在他的《日晷》评论上欢呼它的问世。但是在英国,小说的命运就惨了,首版五百本被英国海关查获,立刻被付之一炬。道貌岸然的英国绅士们是不能容忍这种“淫秽”之作的。

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作者是在怎样的窘迫环境中,付出了怎样的心血写成此书的呢?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侨居异乡的作者经济拮据,家中甚至连一张书桌都没有,写作时,只好坐在一把扶手椅上,扶手上放一只手提箱,将纸铺在上面埋头工作。就这样,作者锲而不舍,日复一日,经过七年的艰苦劳动,终于完成了这部超凡拔俗、独树一帜的稀世奇书。竣稿后,很多出版商都曾以艰涩、淫秽为由拒绝出版,最后,唯有比奇的“莎士比亚书店”慧眼识珠,毅然决定付梓出版。为了筹措资金,比奇采取预订的方式,预告一出,许多热爱先锋派文学的人纷纷解囊相助。此书问世之后,反响强烈,随之,作家也声名鹊起,昔日那个潦倒落魄、常遭人白眼的作家一时备受文学界青睐,成为名闻遐迩、众人仰慕的文坛巨擘。他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人群拥挤,人们甚至爬到桌椅上,以便能一睹尊容;他家常常是门庭若市,记者云集,宾客盈门;各种请柬纷至沓来,令他应接不暇。看到丈夫受到如此青睐,妻子不禁哑然失笑道:“我们应该把他放在笼子里,通过栏杆喂他花生!”而作家本人,则在静谧的夜晚,为过去所经历的漂泊、坎坷唏嘘慨叹……

他就是现代主义文学先驱者之一、意识流小说经典作家詹姆斯·乔伊斯,而这部作品则是被誉为“20世纪史诗”的《尤利西斯》。

乔伊斯1882年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是长子,下面还有十个弟弟妹妹。由于父亲的放荡挥霍,原本还算富裕的家境在他童年时就已走向败落。1902年,一直受着严格的耶稣会教育的乔伊斯决定放弃天主教信仰。同年,他从都柏林大学毕业,获得现代语言学学位。乔伊斯能熟练地运用英语、爱尔兰语、拉丁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而且,在大学期间,他就爱好文学,显示出文学创作的才能。走出大学校门后,何以为生,走什么样的生活道路即摆在他面前,乔伊斯必须做出选择。于是,在都柏林的纳索大街上,人们常常会看见这个年轻人若有所思地走着,高高的个子,瘦削的身材,清癯的面孔,显得那么纤细而羸弱。一顶游艇帽压在棕色头发上,一双模模糊糊的蓝眼睛闪着朦胧而热情的光,脚上一双沾满尘土的旧网球鞋格外显眼。此时尚未在人生的坐标上找到自己位置的乔伊斯,好像一只傍晚还未投林的小鸟,踯躅彷徨,寻寻觅觅,找寻着自己的归宿。

父亲劝乔伊斯到一家啤酒厂工作,他觉得枯燥乏味,不合他的心意。当医生吧,这个职业会有不错的收入,可以一边行医,挣钱养家糊口,一边从事文学创作,岂不两全其美?决定已下,他立即就在大学的附属医学院报了名,要开始新的生活。但他很快发现自己对那些医学课程兴趣索然,厌烦至极。何况,日益衰败贫穷的家庭已无力供他学习,作为长子,他不能再拖累家庭,必须独立谋生。这个满脑子梦想又不乏热情的年轻人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离开都柏林,闯荡巴黎,献身于流浪和写作。对乔伊斯来说,写作就意味着浪迹四方。为了摆脱爱尔兰的政治、宗教、文化的束缚,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以便自由地进行创作,客观真实地观察、反映现实生活,他意识到必须过一种“自愿流亡”的生活。

1902年乔伊斯只身来到巴黎,一边当家庭教师,一边给都柏林的《每日快报》写评论,度过了几个月的放浪不羁、食不果腹的生活。次年,母亲病逝,他只得重回都柏林。内心忧伤的乔伊斯常常独坐酒馆,自斟自饮,借酒驱散心头的烦闷。此后,他逐渐养成嗜酒恶习,以致终生不能摆脱。杯中物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慢慢吞噬着他的生命,这或许是最后导致他死亡的原因之一。

难道乔伊斯就如此沉沦下去?不,他在观察,在思考,在不断地充实自己。他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家图书馆,或潜心读书,或努力写作,为有朝一日在文坛上的崛起而磨砺笔锋,积累经验。不久,文学杂志上刊登了他的几首诗歌,他创作的短篇小说《姐妹们》《伊芙琳》《车赛之后》等也相继发表。1904年1月,他开始构思自传性长篇小说《斯蒂芬英雄》,这部作品虽然写了数百页之后辍笔,但成为他以后创作《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蓝本。

1904年6月10日,是一个令乔伊斯终生难忘的日子。下午,他正在街上漫不经心地闲逛,抬头看见一位女郎步履轻盈,款款走来。只见她身材修长,容貌姣好,一头棕发在阳光下闪着金光,他眼前一亮,立即上前搭讪。姑娘坦然自信,从容不迫,告诉他自己的名字叫娜拉·巴纳克尔,在附近的饭店工作。一听娜拉这个名字,乔伊斯非常高兴,即刻想到了自己所崇拜的剧作家易卜生笔下的女主人公,于是,姑娘就自然而然地走进了乔伊斯的心房。6月16日,两人远离市区的喧嚣,来到田野河畔正式约会。此时,黄昏笼罩大地,河水静静流淌,两岸垂柳依依,芳草青青,周围一片静谧,仿佛在偷听一对恋人互吐心曲。他们缓缓漫步,敞开心扉,互相诉说着各自的生活经历。乔伊斯感到与娜拉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都有一个酗酒的、因无力抚养子女而消沉沮丧的父亲;都失去母爱;都饱尝没有家庭温暖的痛苦;都与自己的家庭成员关系淡漠;内心都潜藏着对社会、道德规范抗拒和叛逆的情绪。于是,某种天然的亲和力和认同感在两个年轻人内心之中悄然萌生。乔伊斯从此陷入这命定的情网,再也无法逃脱。他时时为娜拉身上那股自然大方、朴实无华、活泼自信、热情爽朗的气质所深深陶醉。尽管朋友圈中有人窃窃私语,称娜拉是“乡下美人”,语含嘲讽,但在他心目中,从未受过正式教育的娜拉比那些大家闺秀高贵得多,她就是天使,她就是他那孤独灵魂的慰藉者和拯救者,她就是自己要选择的人生道路上的忠实伴侣。6月16日这一天牢牢铭刻在乔伊斯的心里,十四年之后,当他创作《尤利西斯》时,将这一天叫做“布鲁姆日”,作为小说开始的日子,以此纪念他们的爱情。

就在这一年,乔伊斯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携娜拉踏上旅途,宣布“自愿流亡”,与天主教会统治的爱尔兰彻底决裂。他早就对处在英国殖民统治之下的爱尔兰社会现实深表不满,他认为,爱尔兰的经济、文化状况阻碍了自己个性发展,长期的殖民奴役削弱了民族灵魂,教会的思想控制使个人的主动性处于瘫痪状态,专制统治使人身失去了自由。他曾愤慨地说:“凡有自尊心的人,绝不愿留在爱尔兰,都逃离那个为天神所惩罚的国家。”他决心摆脱这所有的羁绊!在短篇小说《一片浮云》中,乔伊斯通过一个不得志的小公务员之口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毫无疑问,要想发迹,必须远走高飞。在都柏林,你什么也干不成。”年轻人志存高远,坚信有朝一日定会功成名就,雄心壮志赋予他勇气和力量,让他满怀信心地去迎接挑战。

几年之后,乔伊斯将他的离家出走写进了小说《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小说结尾,主人公斯蒂芬离开爱尔兰,前往巴黎,就如同乔伊斯离开祖国,漂洋过海,去寻找心中的梦想一样:

4月16日。走吧!走吧!

拥抱的胳膊和那声音的悯人的符咒:大路的白色的胳膊,它们已许诺要紧紧地拥抱,映衬着月影的高大船只的黑色的胳膊,它们带来了许多远方国家的信息。它们都高高举起,仿佛在说:我们很孤单——快来吧。而那些声音也和它们一起叫喊着:我们是你的亲人。在它们向我,它们的亲人召唤的时候,空气里充满了它们的友情,我准备走了,它们正扇动着它们的得意和可怕的青春的翅膀。

在长达近40年的异乡生活中,乔伊斯,这位流浪的缪斯,不停地在欧洲大陆四处漂泊,辗转于巴黎、的里雅斯特、罗马、苏黎世等地。起初他以教英语糊口,也曾为报纸撰文,挣点稿费,但都无法改变拮据的生活处境。同时,他还患有严重的眼病和忧郁症,仅1917年到1930年,就做了25次眼科手术,就在几乎双目失明的困境下,他完成了一部部杰作。

虽然乔伊斯大半生漂泊欧洲大陆,可使他魂牵梦萦的依然是他的故乡都柏林。他说:“一切大作家首先是一个民族的作家,因为他们都有强烈的民族心,他们最后才能成为一个国际的作家……至于我,我是永远写都柏林的,因为只要能触及都柏林的心脏,我就能触及世界所有的心脏。”所以,他创作的题材,他笔下的人物都集中在这个动荡的城市,都柏林的人民和他们的生活成为他永恒的主题。其实,在这位长年寄寓异乡、刻意置身于祖国社会动荡之外的文学巨匠身上,背叛与忠诚、离弃与依恋、冷漠与激情交融成特殊的流浪情结,终其一生,无法释怀。

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是乔伊斯用了三年的时间完成的第一部作品,共有15个短篇,并根据“童年、青少年、成年和社会活动”四个阶段来安排故事顺序,其中的许多人物都是以作者的亲朋或自己为原型。作者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亲身的感受和经历,通过不同的人物和视角,冷静地描写了他所熟悉、喜爱而又厌恶的平庸、乏味、琐屑的都柏林市民的日常生活,揭示了生活的内在“瘫痪”状态。“瘫痪”隐喻一种麻木僵化、死气沉沉、无所作为、自甘没落的普遍心态。在乔伊斯眼里,都柏林人是“冷漠的公众”,都柏林是“瘫痪”的中心。小说揭示了爱尔兰腐败的政治和宗教对人的压抑,给人的精神和心理造成的幻灭和悲哀,表现了人们的失意和空虚。故事里散发出一种病态的“精神和感情上的瘫痪和死亡”气息。

开篇《姐妹》描写一个小孩看到神父的遗体后所得到的启示,以夜晚、瘫痪、死亡为中心,为全书拉开序幕。在最后《死者》一篇中,面对死亡,主人公盖布锐内心的宽恕与同情制服了耻辱与嫉妒,此时窗外,银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大地,好似正在奏着一曲无声的安魂曲,把读者带进一个死者、生者及两者混杂的世界,给人留下一个广阔的思考空间:是生?是死?或虽死犹生?或虽生犹死?在这由“瘫痪”所造成的幻灭中,作者找到了一种突然而至的心灵感悟。

这部小说集笔法细腻,含蓄冷静,显现出福楼拜和契诃夫的影响,即以平淡自然的白描方式写平凡琐屑的日常生活,讲究细节的精确和韵味的含蓄,从中透露心灵世界的微妙变化,体现了一种乔伊斯所谓的“审慎的平庸”风格。

每个作家似乎一生都在和自我搏斗,因为,每个作家写的实际上都是广义的自传。乔伊斯也不例外,他一生都在用自己的经历营造一个丰富、绚烂的文学世界。1916年,他以融生活与艺术为一体的抒情性自传小说《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向世人展示了其艺术才华。这部小说的前身即1904年被乔伊斯称为“学童弄笔”的《斯蒂芬英雄》的手稿。当初,他曾坚持不懈地奋力写作了两年,但最终失去信心,灰心沮丧之中,竟将这份书稿投入炉火,幸而妹妹艾琳一把从火里抢了出来。

1914年2月,在美国诗人庞德的鼓励下,《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开始在杂志《利己主义者》上连载,庞德热情洋溢地指出小说的现代意义。1916年,单行本在美国出版。很快,作品新颖的写作手法和独特的文学风格引起了评论家和读者的热烈反响。但是,大家对这部小说的评价不一,很多批评家认为这部小说结构松散、冗长杂乱,有些描写涉嫌淫秽,还有对天主教的攻击,很难让人接受,等等。但是小说的独特个性,还是让一些评论家感到了惊喜,他们认为乔伊斯是一个前途远大的有才华的作家。在这部小说中,开始出现了乔伊斯式“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大量对话以破折号来表明,潜意识和潜对话、意识流和内心独白,共同构成了多个层面的声音。

这部小说可视为乔伊斯给自己的青年时代画的精神肖像,书中许多情节来源于作者经历,甚至连主人公的名字,也来自乔伊斯的笔名,因其意识流手法的运用,很像是在画一幅人的内心肖像。在这幅肖像画上面,流动着的是乔伊斯的内心情绪和语言的河流。小说从童年往事的片段记忆开始,描写作者对爱尔兰丑恶现象的摒弃过程,暗示了主人公后来与家庭、国家、宗教冲突的主线。

全书共五章,第一章记述了斯蒂芬的幼年和童年时期。那些儿时的经验看似琐碎,却反复出现在斯蒂芬的回忆之中,对他将来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此章通过印象和感受,细腻地描写了幼小的心灵对身体伤害的恐惧,如遭神父体罚、受同学欺侮、被推进“冰冷”、“粘滑”的水坑等。第二章通过斯蒂芬的种种经历,呈现出他的生活转变和精神成长:从童年迈入青春期,从梦想浪漫爱情到寻求廉价的生理满足。青春期的内心躁动和反叛不久就消失了,就“在那嘴唇还残留着……一次淫荡的亲吻的气息”时,他已在“用柔和的音调”念诵圣母玛利亚的祷告词了,感叹“罪孽已经阻断了上帝对他的青睐,并使他越来越接近罪人的渊薮”。第三章刻画了斯蒂芬听布道时和之后的恐惧感、可耻感、负罪感、自我压抑感,他向神父寻求心灵庇护。第四章是全文的高潮,充满着斯蒂芬宗教之路和艺术之路的思想斗争,乔伊斯运用了大量的意识流手法发掘人类的内心生活,斯蒂芬呼唤人类精神家园的声音充满了力度,这是与命运搏斗的声音,人类只有返璞归真,才能找到自己失去的本性,获得自由。正是这样一种后现代语境下的现代追求,驱动他成为一个反叛的青年,反思自我,颠覆自我和世界。小说中出现的人物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象征意义,而且还承载着一系列的文字谜语和文化代码:斯蒂芬眼前的那个小姑娘变得像一只神秘的海鸟,朝着太阳飞去,成了新生命的象征,斯蒂芬滋生起比虔诚思想更强大的本能,要“从他灵魂的自由和力量之中,骄傲地创造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东西,一个新的、向上的、美丽的、摸不着的、永不毁灭的东西”。在最后一章中,乔伊斯以对话讨论和日记的形式展示斯蒂芬的艺术观,这部分是斯蒂芬17岁到20岁的自传,作为一个逐渐成熟的年轻人,思索着人生的价值和目标,决心追求精神上的真善美,最终走向流亡他乡的艺术之路。

小说出版后,因语言晦涩难懂而很少有人问津,乔伊斯曾为此书滞销而深感沮丧。然而,就是这部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成为乔伊斯创作生涯中的一个转折点,是其现代作品的开始。作品力图表现主人公斯蒂芬的意识历程,而不是其详细的生活经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者运用第三人称内视角进行叙述,自始至终以人物为视点,直接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将其真实地呈现给读者。在叙述人物心理活动时,作者常常是运用内心独白、时空倒错、自由联想或蒙太奇等手法,展示人物复杂变化、任意驰骋的内心世界,具有明显的不连贯性和跳跃性特点。这是一部自觉的意识流实验小说。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乔伊斯夫妇居住的的里雅斯特成了一座军营,他任教的学校关闭了,许多学生也应征入伍,他们一家人处境艰难,只得离开已生活九年的熟悉城市,前往无战事的瑞士苏黎世。当1915年夏天乔伊斯一家抵达这里时,昔日湖光山色、风景秀丽的苏黎世已面目全非,到处是难民,一片混乱。刚到此地时,二人与难民相差无几,困难重重,尤其是住房又小又脏,老鼠乱窜,令人不胜烦恼。好在乔伊斯很快又重操教书生涯,一家人才得以维持生活。不过,随着诗集《室内乐集》和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的出版,以及长篇小说《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在《利己主义者》杂志上的连载,加之爱尔兰诗人叶芝和美国诗人庞德的推重,乔伊斯名声渐起,1916年,被收入《名人录》。很多人愿意慷慨解囊,援助这个穷困潦倒的作家,他们坚信乔伊斯是个天才,是颗明珠,有朝一日定能大放光彩。大家的鼓励和帮助,令乔伊斯安心伏案,埋头创作。曾有人问乔伊斯在一战期间忙于什么,乔伊斯回答:“我在忙着写我的《尤利西斯》呢。”

1920年夏,接受庞德的建议,乔伊斯携全家来到他多年一直向往的地方——巴黎。这是欧洲文化的中心,名人墨客的聚集地,也是各种不落窠臼、标新立异的先锋派文艺家的展示舞台。这种文化环境和氛围对创作上独标一格的乔伊斯自然是得其所哉,在这里,他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

1921年11月,经过16年构思、7年写作的《尤利西斯》终于竣稿了。这部划时代的作品,一时成为西方文坛评论的热点。

在谈到《尤利西斯》时,乔伊斯曾经对他的一位崇拜者说:“我在书中设置了数不尽的谜团,足够那些教授们忙乱几百年了。”乔伊斯并没有开玩笑,他果然按自己的构想做了。《尤利西斯》问世后,它与传统小说迥异的形式和内容,其中无数迷雾般的僻词怪语、暗示、联想以及形形色色的文字游戏,使其犹如一部“天书”,不仅让一般读者如坠五里雾中,就是专家学者也感到茫然无措,难于卒读。于是,读书界、学术界一片哗然,有人热烈赞扬,更有人愤怒抨击。

作品长达一千多页,共18章,描述的是1904年6月16日早上8点到深夜2点45分的18个小时内,历史教师斯蒂芬·迪达勒斯、报纸广告推销员利厄波尔·布鲁姆和妻子莫莉三个都柏林人的活动经历和完整的意识过程。小说第一部分3章,写的是斯蒂芬早上8点起床,离开与人合住的马蒂洛塔楼的楼房,前往一所私立学校教授历史课,去校长办公室领工资,听着校长唠叨不休地谈论经济学。11点后,他踯躅街头,沿着海滨漫步,思绪飘忽,无所事事。第二部分12章,记录的是布鲁姆的一天生活与意识流程:早上他为妻子端去早餐,把刚收到的信和明信片交给她。10点他去邮局取一封女儿的来信和女友玛丽的来信,然后去参加一个朋友的葬礼。他在坟墓间徜徉,大脑里充满着对生与死的思索。中午,来到《自由人报社》,向主编说明自己揽来的凯斯商店的广告图案,接着又去《电讯晚报》。下午1点,布鲁姆走进一家廉价餐馆,买了几块面包充饥。之后又去图书馆,与人讨论莎士比亚。下午4点,他蜷缩在小酒店里,想象着妻子在家与情人幽会的情景。日落时分,奔波了一天的布鲁姆来到了海滨,呼吸着新鲜空气,看到三位少女在聊天,他与其中一位眉来眼去,引起了情欲。晚上10点多,他来到妇产医院探视临产的朋友。在医院他碰上了斯蒂芬。半夜12点,布鲁姆随斯蒂芬来到妓院,醉酒的斯蒂芬遭英国水兵殴打,布鲁姆产生错觉,把斯蒂芬当做自己夭折的儿子而将他扶起,从中找到一种温暖的亲情。第三部分3章,布鲁姆将斯蒂芬带回家,两人促膝谈心。斯蒂芬走后,布鲁姆上床,发现莫莉和音乐会经理幽会时留下的痕迹,不免心绪波动,但终于还是原谅了妻子。当他将遇见斯蒂芬的经过告诉了莫莉后,莫莉朦胧中产生一种母性的感受,同时又涌现出一种对陌生男子隐隐约约的情欲冲动。在似睡非睡的状态中,莫莉的潜意识中显示了一系列她生活中与各种男子以及与丈夫交往生活的情景。小说就在她的朦胧意识中结束。

小说之所以取名为《尤利西斯》,是因为它是按照荷马史诗《奥德修纪》的基本框架结构而成的。《尤利西斯》在情节安排和人物设计上与《奥德修纪》相呼应,把古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其罗马名字即尤利西斯)海上10年漂泊的神话,变成了现代普通人布鲁姆一天内在都柏林街头游荡的故事,并把斯蒂芬比作尤利西斯的儿子忒勒玛科斯,把莫莉比作其妻子珀涅罗珀。小说第一部斯蒂芬早晨离家后的活动,暗示他去寻找“精神上的父亲”,与忒勒玛科斯出外寻父相对应;第二部布鲁姆在都柏林各处游荡,与奥德修斯还乡途中的漂泊流浪相似;第三部布鲁姆将斯蒂芬带回家,则象征奥德修斯与儿子终于回到了“家”。如此,作家便赋予现代一个平凡庸俗人的琐屑日常生活以深刻的寓意,使这部作品升华为一篇代表人类普遍经验的寓言和现代生活的史诗。

乔伊斯用巨大的反差描写来塑造与《奥德修纪》中的奥德修斯、珀涅罗珀、忒勒玛科斯相对应的布鲁姆、莫莉与斯蒂芬。布鲁姆是一位现代的庸人主义者,其貌不扬,身材短胖,脸色苍白,性格懦弱,庸俗无能,安于现状。儿子夭亡给他以极大的精神创伤,妻子的不忠使他深感屈辱又无可奈何。带着满脑子的胡思乱想,他走遍了都柏林的大街小巷,在一天的游荡中,虽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但是布鲁姆的琐屑行为里渗透着他身心受辱后的种种苦涩。作为犹太人,布鲁姆在社会上受到种种歧视,处处感到自己是个局外人。小说第15章,描写了布鲁姆的一段白日梦,冥想中他被人欺压、羞辱、拍卖,深刻地揭示了这个精神漂泊者的心理世界和悲苦命运。布鲁姆虽然庸碌无能,但面对屈辱和痛苦时却表现出人性美好的一面:在路上,他帮助两个处境困难的人,关心照顾受难的斯蒂芬;他谦和宽厚,具有一种成熟、深沉和沧桑感。小说的主题是儿子寻找精神上的父亲,犹如现代人在信仰失落的年代对上帝和人类精神家园的追寻。正是布鲁姆那历尽坎坷后还保持的人性的美好,让斯蒂芬感觉到在茫茫人海中终于找到了“精神上的父亲”,部分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追求。

斯蒂芬是个愤世嫉俗的青年知识分子。他性格内向,富于幻想,对现实强烈不满。追求艺术和理想的失败,使他整天处于懊丧无奈、焦躁不安和烦闷无聊之中。在这个世界上他感到非常孤立,发出了“我太孤寂了”的哀叹,于是在酗酒、嫖妓、打架中寻求刺激。精神上的困顿和空虚使他苦苦思索,不断寻求精神之父。同时,他具有艺术家的气质,思维敏锐,感情脆弱。他对祖国遭受英国奴役十分愤慨,对爱尔兰统治阶级深恶痛绝,他痛苦地探索爱尔兰民族的前途与人生的出路;他不愿当任何人的奴隶,不愿盲目承担任何义务责任,于是他四处漂泊流浪。

莫莉则是个精力旺盛、完全被肉欲本能所支配的人物,生活的灰色暗淡,丈夫的性无能,使她沉溺于寻欢作乐之中,以寻求空虚灵魂的慰藉。

在与《奥德修纪》的情节、人物的呼应和对比中,《尤利西斯》强烈的反讽意味油然而生:昔日顶天立地的英雄奥德修斯蜕化成苟且偷安的庸人布鲁姆;忒勒玛科斯果断勇敢,斯蒂芬却优柔寡断;珀涅罗珀忠于操守、贞洁无瑕,莫莉却追求肉欲,绯闻不断。小说人物身上,古代英雄的光彩和精神气质已不复存在,他们是与传统文学中的英雄人物完全不同的“反英雄”、“非英雄”。读者从如此巨大的反差中领悟到,古代文明所推崇的英雄和英雄业绩、令人向往的忠贞爱情和伦理道德、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务实精神已经在现代西方社会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庸俗猥琐、碌碌无为、思想空虚、精神萎靡、人格退化、道德堕落。这种反差式的对应描写手法恰好体现了作者思想的深刻性。通过人物身上显现出的多层次的复杂矛盾的性格,乔伊斯逼真地描绘出了现代西方社会芸芸众生的真实形象,展现了一幅现代人精神荒原的图景。

布鲁姆一天无聊而混乱的街头流浪生活,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象征,6月16日是布鲁姆的生日,早上晴空万里,象征人之初的清纯善美,而后来天空乌云密布,象征人类的罪恶蔓延,最后以黑夜笼罩而结束,象征人类的堕落与毁灭。因此,《尤利西斯》被认为是一部西方社会精神崩溃的现代史诗。

漂泊无根的现代人如何找回自己的精神家园,如何面对惨淡的现实,乔伊斯以一位艺术家的良知透过《尤利西斯》探讨了个体生命的价值,竭力在普通人身上发掘人性美好善良的一面。作品中的人物纵然平庸、鄙俗、渺小、软弱,但在他们身上也有积极寻求生活意义的闪光点。布鲁姆的宽厚善良,斯蒂芬的蔑视权威,莫莉对于生活权利的大胆追求……在小说的结尾,布鲁姆的善举得到了他人的肯定,真诚的态度使他部分地赢回了妻子的芳心,斯蒂芬那颗孤独的灵魂也从布鲁姆那里得到了些许慰藉,三位主人公取得了初步的理解和沟通,这最后一笔亮色让悲观的现代人看到生活中的一线希望。

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中叙述者全知全能、无所不在的叙述方式全然不同的是,乔伊斯摈弃了以人物、情节和故事为主要因素的传统结构,开创了以内心独白为基本框架的新形式。作品中人物的经历没有完整有序的情节,事件的发生与时间的发展也无任何次序和关联。作家着力于挖掘人物的深层意识乃至潜意识活动,往往采用象征、隐喻、回忆、幻觉、自由联想、内心独白、时空颠倒,以及神话、典故、双关语、方言、外来语等艺术手段,着力对人物意识的流动进行自然主义的描述,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人物的意识原生态。作品中展示的是人物的“心理时间”。从早晨8点到次日凌晨2点共18小时的物理时间,浓缩了三个主人公的漫长岁月与人生经历;他们数十年的生活内容,在人物的意识流中,过去、现在、未来自由交错出现,彼此颠倒,其联想不受传统的形式逻辑、联想关系、时间接点的制约,具有极大的跳跃性、随意性。著名诗人叶芝在评论《尤利西斯》时写道:“这是一个全新的东西——写的既不是眼睛看到的,也不是耳朵听到的,而是人的头脑从一个片刻到另一个片刻进行着的漫无边际的思维和想象的记录。”如第15章描写斯蒂芬和布鲁姆的感受,大多是人物的幻觉和内心独白,即使现实的人和事,在他们眼中也犹如幻梦一般。最后一章展示睡意朦胧中的莫莉的意识流程,长达四五十页,不分段,没标点,无转折和停顿,其势如滔滔江水,一泻而下,似信马由缰,任意驰骋,成为意识流小说的精彩篇章。当然,这样的写法也使作品蒙上一层令人费解、晦涩难懂的色彩。

《尤利西斯》标志着乔伊斯意识流技巧的成熟和完美,在小说形式和结构上都堪称一场革命,被称为“意识流”的百科全书。2000年美国《时代周刊》等媒体评选出20世纪最伟大的100部小说,《尤利西斯》名列榜首。

乔伊斯的眼疾越来越严重了,虽多次手术,但终未治愈,尤其到了晚年,几近失明。在生活的艰难和烦忧中,作家痴心不改,锲而不舍地埋头于小说《为芬尼根守灵》的创作。经过17年的艰辛劳动,小说终于在1938年底完成。此时的乔伊斯筋疲力尽,但在精神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书名来自爱尔兰酒吧小曲,作品展示了芬尼根临终前的一场噩梦经历。梦中,爱尔兰和全世界的历史在他的脑海中缓缓而过。梦大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酒店老板伊尔威格在凤凰公园(象征伊甸园)对两位少女图谋不轨而受审判;第二部分写伊尔威格的两个儿子为争夺姑娘的欢心而争斗,最后以伊尔威格的夫妻生活结束。伊尔威格被认为是全人类的代表,他的堕落象征人类的原罪,兄弟之争和伊尔威格的夫妻生活则体现了人类自相残杀的战争和繁衍种族的情欲。在作者看来,人类历史就是以原罪为根源,以创造人的情欲和消灭人的战争为表现形式的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小说中睡梦与苏醒,死亡和复生,都体现了这种历史循环论。为了表现这一主题,小说在写法上也采用了循环的方式。小说的时间布局是从夜晚开始,黎明结束,夜昼相连,循环交替。另外,小说开篇的第一个词与结尾的最后一个词恰好相同,巧妙地把两段文字连成一句话,表明作品是一个首尾相连的循环体。整部作品内容虚幻纷乱,没有完整的情节,跳跃性大。充满梦幻、呓语、潜意识。作者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从事语言实验,18种语言文字纷然杂陈,相互混用,随意组合;又堆砌文史典故、神话传说,大量运用隐语、双关语、生僻词汇,从而用梦幻般的语言营造了一座深奥的文学迷宫,赋予作品以多重象征意蕴和无穷内涵,不仅令读者、而且连批评家也困惑莫解,摸不清头脑,难怪乔伊斯声称,这本书足够“失眠症人研究一辈子的”。

有人认为,乔伊斯写这本如梦天书,是在故意地愚弄读者,他在玩一个只有他自己快乐的智力游戏。可能乔伊斯这一次走得太远了,甚至自小说问世70年来,至今都让人无法拂去迷雾,确切解读其寓意。这部小说的出版,并没有引起《尤利西斯》出版之后那样的轰动效应和热烈反响,从问世到今天,它都是寂寞的,让人望而生畏的。

乔伊斯完成了《为芬尼根守灵》之后,再也没有写其他东西了,他疲倦了,感到世界一下子破碎了,他精神颓唐,不是在家中闷闷不语,就是在咖啡馆里喝酒消磨时光,原先打算写的一部关于大海的史诗,则永远搁浅了。

1940年圣诞节前夕,乔伊斯夫妇辗转来到苏黎世。1941年1月9日夜间,乔伊斯被剧烈的胃痛惊醒,立即被送往医院。13日,医生已无回天之力,一代宗师因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溘然长逝,在59岁生日前夕走完了自己的生命历程。1月15日,雪花纷飞,大地一片银白,在弗朗特尔恩公墓,亲友们为乔伊斯举行了没有宗教仪式的葬礼,欲哭无泪的娜拉注视着丈夫的棺木缓缓放入墓穴……

作 者:王立新,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

编 辑:张乐朋 wudan5d@163.com

猜你喜欢
尤利西斯布鲁姆都柏林
与《尤利西斯》偕行百年
浮光掠影平若凡,鞭辟入里乾坤现
——谈《都柏林人》子集《姐妹们》标题的意义
影响的焦虎
“萧译本”《尤利西斯》畅销原因探析
脸书将收购伦敦人工智能企业 布鲁姆斯伯里
暴力、历史与殖民——论《尤利西斯》中的暴力政治
都柏林城堡
布鲁姆斯伯里第一季度营收增长19%
基于混淆布鲁姆过滤器的云外包隐私集合比较协议
城市“他者”视角下的都柏林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