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中成长的女人——评析《飘》中郝思嘉的性格变化过程

2010-08-15 00:42杨建荷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济源454650
名作欣赏 2010年24期
关键词:郝思嘉庄园战争

□杨建荷(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济源 454650)

《飘》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利特·米切尔的唯一著作,是一部以南北战争为背景的文学著作。这部小说发表以来,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后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文字,至今还是一部最畅销的小说。在中国,这部小说也拥有大量的读者,但对它的文学评论却很少,即使有一些评论,也是批判的声音居多。尤其是对女主人公郝思嘉的评论,认为她是一个虚伪、自私、贪婪、冷酷的人物。这样的评论与作品的成功反差很大。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认识这个人物,并试图找出她的性格形成的原因。通过研究,笔者发现,用康德的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理论,来揭示那个原本漂亮、聪明、天真、爱美的少女变成一个新时代下的成功的冷酷的女资本家,是有说服力的。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是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他认为:“尘世上一切实践方面的联系,作为意志被决定以后,从结果看,人们行为并不遵循意志的道德意向,而是遵循对于自然法则的认识,并依靠于利用这种知识,求达自己的幸福。”①如果用这样的观点,我们可以推测,郝思嘉为了生存,只能以牺牲道德为代价。那么我们就可能从另一角度重新审视郝思嘉:由于战争的影响,使郝思嘉失去了安逸的生活,为了生存,她一步一步把自己变成一个冷酷自私的商人。

一、战前的郝思嘉:养尊处优、随心所欲的千金小姐

南北战争前,作者笔下的南方种植园,到处是鸟语花香,莺歌燕舞,骑士和小姐,庄园主和奴隶,都在和平的阳光下快乐地生活着,正如书中说写“战前,生活是美好的,就像是一件古希腊的艺术品,匀称完美,尽善尽美,富有魅力。”②生活在陶乐庄园的郝思嘉是一个养尊处优、随心所欲的少女,她像别的庄园里的小姐那样,被家人欲培养成一个温柔文静的淑女。最初与读者见面的时候,她是一个刚刚毕业的16岁的女学生,“不知人间疾苦,充满青春活力和激情的她,生活目的单纯而又实际,头脑简单却又不乏狡黠,并且从不喜欢深入思考问题”③。她不喜欢读书做针线,只喜欢漂亮的衣服、热闹的舞会和男孩子们热烈追逐的目光。“人家谈话如果不拿她当主要题目,她就显出不耐烦的神情。”④郝思嘉虽然出生于南方贵族家庭,但在她身上却看不到一丝父母所希望的“玉洁冰清”的“淑女”影子,她不喜欢和两个恬静的妹妹玩,整天和邻居的男孩子一起骑马、爬树;作为女孩,尤其善于施展感情的技术,“她知道怎样施展笑法才能使自己的酒窝跳动……”在这里一个单纯、坦率、虚荣、无知的天真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至于爱情,在十二橡树的舞会上,郝思嘉第一次看到阿希礼,就一见钟情,并且认定阿希礼也爱她,当听到阿希礼要和媚蓝妮结婚时,她不相信,并且要求阿希礼和她私奔,最终遭到拒绝。她便“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用尽了全身之力,向他脸上狠狠扇了一耳光”,然后“随手抓起书桌上的那个花瓶,狠狠地朝火炉扔去”⑤。从这些描写中,一方面表达了单纯少女失恋的痛苦,另一方面刻画了一个蛮横、叛逆,对爱情执著的被惯坏的少女形象。后来父亲劝她跟相邻的庄园孩子结婚,可以把两个庄园合并一起时,她固执地认为她不要什么陶乐庄园,也对其他的庄园不感兴趣,她只想要阿希礼。她的那份执著,那份天真,很真实地出自她那个年龄阶段,无忧无虑、养尊处优的大小姐生活让她在思想上不需要考虑其他,只考虑自己的喜好。这就是战前郝思嘉的生活方式,随心所欲。如书中所写:“我就厌烦老是没完没了地做作,想做的事情一件也做不了。我就厌烦装作胃口小,想跑却只好走,明明跳上两天舞也不觉得累,偏偏说跳一只华尔兹就要晕倒。”⑥从她对这些行为的厌恶中,就不难看出斯佳丽内心的叛逆和反抗。为她后面无视传统的伦理道德作了铺垫,为她今后的生活经历埋下了伏笔。

二、战时的郝思嘉:精明强悍、吝啬贪婪的当家人

战争中的经历,是郝思嘉心理性格转变的直接因素。在这段时间,她从一个随心所欲、贪图享受的少妇变成了一个精明强悍、敢作敢为,同时又吝啬贪婪、斤斤计较的当家人。⑦她的这种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在违背常理的求婚遭到拒绝后,郝思嘉为赌气匆忙嫁给了查尔斯,两个月后查尔斯战死,她成了寡妇。寡妇在南方人的心中,是“绝不能再欢畅闲谈,也不能高声大笑。即使要露出笑容,也只能是苦笑,惨笑”⑧,郝思嘉的性格是不可能在寡妇的名义下度过一生的,她必须要改变这一切,但她需要一个理由或者借口。这时战争开始了,因为战争的需要,女人们的束缚和以前相比有所松动。女人们可以结对出来为战争做点贡献,可以为战争进行募捐,可以为到来的战争进行宣传,可以对伤兵进行义务帮助。这样的活动,郝思嘉她也参加了,但她并不是真心去为战争出力,帮助伤员,她是为了好奇,为了无聊,为了出风头。当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她既不像男人那样保家卫国,也不像女人一样在后方做援助工作,她只是一味地享受生活,有一点,可以说她感谢战争,战争让她能够大方地走出寡妇的大门,去外面享受生活,但也因为战争,使她不能够尽情享受生活,她又有点恼怒战争。

战争是无情的,当战火烧到亚特兰大的时候,她慢慢变了,读者能够感觉到了她内心深处还保留着人性的善良。当北方士兵攻打亚特兰大的时候,媚蓝妮恰好在生孩子,为了实现对阿希礼的承诺,在炮火连天、兵荒马乱的恐怖中,她毅然独立面对,并帮助媚蓝妮顺利生下孩子。在大家纷纷逃难的时候,她想到了陶乐,她突然意识到了陶乐的重要性,那个一度曾经令她厌烦、看不上眼的陶乐现在显得那么温馨和安宁。她受尽了千辛万苦,把媚蓝妮母子俩带回陶乐。这个20岁左右的姑娘,本想回到陶乐,依偎在父母的身边,继续享受以前的安逸生活。但当她回到陶乐时,发现一切都变了,母亲去世了,父亲痴呆了,妹妹病了,家里被士兵抢劫了,庄园荒芜了,她不可能再回到以前了,她必须照料一家人的生活。于是,她拿出“狮子般的勇气”,勇敢地担当起家长的责任,“自出生以来没有不戴帽、不披纱罩在太阳里走过路”的她,带头种田干活,喝令妹妹下床摘棉花,用保养细腻无比的手到田野里拔萝卜……⑨这时的斯佳丽,已完成了最艰难的嬗变,从一个天真、简单、爱慕虚荣的少女转变成了一个为生活而奔波的农妇。她凭着自己“存在着一种拼命奋斗的决心”,靠自己的毅力,解决生平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切问题,养活着一家人的生活。

经过战争血与火的磨炼,使斯佳丽原有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她深深地意识到那广阔、肥沃的陶乐庄园才是自己和全家人赖以生存的根本,才真正理解了父亲对陶乐的浓浓感情。她不能失去陶乐,为了家人,她学会了劳作,学会了节俭,学会了怎样与人斤斤计较,她为了一顿并不能使家人得以吃饱的午餐而枪杀北方士兵。为了省点粮食,南方溃败的士兵到家中吃一口粮食,她都心疼不已。这些行为描写,说明她的性格已经发生了变化,从一个不知生活艰辛的千金小姐变成了为生活所迫、辛苦劳作的家庭主妇。为了养活一家人,她必须自私,为了保住全家赖以生存的陶乐,她必须坚强。凭着她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凭着她对家园的热爱,凭借着她的狮子般的勇气和执拗暴烈、自由顽强的性格,她在战火连天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战争使她自私;战争使她顽强;战争使她改变。

三、战后的郝思嘉:做事果断、自私贪婪的生意人

经历了战争的残酷,郝思嘉对生活有了清醒的认识,对现实的态度也更加理智,就在为一家人的生计辛苦操劳的过程中,因为交不起300元的地税款,就要失去陶乐,就在愁眉不展之际,偶然的机会她碰到妹妹的情人,看到他还有一点钱可以帮助自己解决困难,她就用起少女时代的手腕,勾引了自己的妹夫,并最终与其结婚而获得一笔钱来保住了陶乐,她知道妹妹是不可能知道生活的艰辛、陶乐的重要,她是不会保护陶乐的;如果没有陶乐,一家人还要继续受穷。这个时候的郝思嘉,已没有名誉观念、伦理道德、羞耻感和愧疚感,她脑子里唯一装的就是金钱,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金钱的奴隶。为了金钱,她忍辱求生,从一个乡下的农妇一跃成为木材厂的老板娘。后来她看准时机,借钱投资,买下木材厂,进行扩大再生产,看到丈夫无能,就自己接管财权,带着保镖,雇佣囚犯做工,她一次次不顾众人的非议,挺着怀孕的大肚子,驾着马车,在大街上坦然地与北方人做着生意。她以非凡的勇气面对来自保守势力的种种侮辱、胁迫和打击,以她特有的机敏和果断,不断地去顺应自己的时代和社会。⑩她凭着自己的精明强悍,的确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发了大财,此时的她,声音干脆,做事果断,没有半点女人的娇柔做作,完全是一个冷酷精明的资本家。

战后的郝思嘉,完全没有了少女时代的天真、善良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温柔,她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生活的疆场上尽情驰骋,为所欲为,尽情地实现着自己的发财梦想。郝思嘉像一株白杨一样,傲然屹立在寒风中。战争发生了,灾难降临了,她不像其他人一样,恐惧害怕,悲观失望,而是咬紧牙关,顽强抗争;战争结束了,风暴过去了,她挺起胸来,顺应历史的潮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干特干。虽然她也出生于奴隶主家庭,但当那个旧时代崩溃的时候,她不像其他南方的奴隶主一样,为失去的时代而痛苦,而是跳出旧时代的圈子,一直向前奋斗。她曾说:“哦,我们为什么不能忘记呢?我们为什么不能往前看,只能向后看呢?……现在我们应该把它忘记得越快越好。”她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不断挣钱的方式来实现。她认为,只要有钱,生活才能安定,她曾对白瑞德说:“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从今后我绝不再过那种穷日子了。”是的,这个受尽了生活磨难的女人,终于爬到了生活的顶点,成了新时代的宠儿。

战后的郝思嘉被人们评论为贪婪、自私、冷酷、残忍。其实,根据康德的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理论:“幸福作为人所追求的目的,它并不限定实现它而采取何种手段,是否道德,人们行为并不遵循意志的道德意向,而是遵循对于自然法则的认识,并依靠于利用这种知识,求达自己的幸福。”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人为了生存而活下去,只能以牺牲道德为代价。郝思嘉为了家人和朋友不再忍饥挨饿,她不得不采取一些不道德的手段;为了保住她认为的幸福,不得不使用残忍的手段。这就是郝思嘉性格改变的真正原因。

郝思嘉生活在美国的南北战争时期,战争摧毁了南方奴隶主的天堂,他们的安逸幸福生活顷刻失去,奴隶主们遭到了命运的捉弄,他们经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人生痛苦;由于战争的需要,束缚女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有了松弛;由于战争,给了郝思嘉突破自我的平台;由于战争,郝思嘉由一个任性、虚荣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生意人;由于战争,郝思嘉在人生的舞台上不自觉地走上了一条由奴隶主贵族到资产阶级工商者之路。

南北战争摧毁了南方的经济基础,解放了黑人奴隶,使南方经济受到打击,战后,北方的工业占领了南方市场,使保守落后的农业经济社会转向了以工业经济为主社会,这样的大背景让郝思嘉这样性格的人如虎添翼,帮助他们实现了自己人生的蜕变。战争是残酷的,同时也孕育着机遇,郝思嘉就善于抓住机遇,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使自己成为率先富裕的人,积累了资本主义的第一桶金。

郝思嘉享受了战前的优越的贵族生活,也饱尝了战争的饥饿和恐惧,备受了战后的紧张和辛劳,在她这12年的生活中,饱尝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也同时饱尝了为情所困的痛苦,最终是她爱的人和爱他的人都离她而去。她的结局着实让人同情和怜悯。但最让人敬佩的是,无论她处在困境或逆境,她总能坚强地面对现实,并乐观地展望未来,这一点,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9.

②③④⑤⑥⑧马格丽特·米切尔.《飘》[M].马林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⑦何元媛.《飘》不去的乱世佳人[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377-379.

⑨谢景芝.《飘》中郝思嘉形象魅力解读[J].河南大学学报,2005,(3):85-87.

⑩周娟.脂粉堆里的英雄[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9:(5).

猜你喜欢
郝思嘉庄园战争
珍珑·青石子度假庄园
慢屋·青麦庄园
无辜的《飘》
孙云朵和她的云朵庄园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他们的战争
随风飘扬
动物庄园
战争催生的武器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