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普通高校舞蹈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

2010-08-15 00:42薛佳
戏剧之家 2010年8期
关键词:综合类舞蹈学科

□薛佳

在当代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从人文学科透视、分析现今的社会中舞蹈生存与发展的现状,作为必须依托与经济之上的艺术——舞蹈,在全国的各大院校生苗发芽,其中因为诸多因素影响到舞蹈学科的教学质量、学科未来前景等发展问题。剖析其原由,使其能较为全面、客观、理性地看透这些现象的本质。在这里,笔者想就舞蹈学科在普通高校建设及发展谈谈若干想法。

高校舞蹈 学科建设

一、舞蹈作为普通高校艺术学科的特殊转型

自2000年我国高校扩大招生以来,各校纷纷开始设置音乐学、舞蹈学专业来吸引大量的生源,而学校一味为了增加招生量,没有进行全面的考量和计划,致使舞蹈学科在大学的设置中存在着种种问题。

首先,各综合类院校中设立的舞蹈专业在艺术性和专业性上大打折扣,导致舞蹈的文化普及遭遇阻塞且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在我国高校的舞蹈专业设置中,大致分了四个方向,即舞蹈表演、舞蹈教育、舞蹈编导和舞蹈学(舞蹈理论)。如果细分的话,舞蹈学具体还会分史和论两个大的方向,而舞蹈本身就因内容和风格分为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现当代舞、国标舞等,各院校匆忙开设的专业大多数是舞蹈教育专业,原因是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有些大学在招生时并没有很全面、有计划地做好艺术人才培养方案。在学生进校后还不知道要上什么课,或是说,课已经确定,可是没有相应的老师来任教,或是教师的水平并未达到课程的要求,很多教师在任教前只是某学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方向的本科毕业生,或是在任教前教师所学专业只是一个方向,但在任教过程中却执教很多门专业课。诸如此类,都使得全国大部分的综合类大学的舞蹈教学存在着很多不足。致使舞蹈专业学科质量下降,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没有学到该学的东西,本科四年的学习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毕业后不具竞争力,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或无法胜任工作。最后,当社会的需求和学校的剩余毕业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之后,社会的舆论必然会带给学校极其不良的影响,间接影响到学校日后的声誉和招生,这样一个循环链条,是学校的失败。想要让舞蹈专业办出特色,办出亮点,首先建立科学的、稳定的舞蹈专业,才能够有机会更好地发展舞蹈专业。

其次,借鉴其他专业院校办学的机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的微量转型。现今综合类高校舞蹈专业的最大问题是办学目的不明确,导致课程设置不科学,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掌握重要知识点的关键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好的。笔者认为,既然,我们国家有着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这些领军旗帜性的高校走在舞蹈教学的最前沿,为什么综合类大学设置开办不能紧随其后,采用科学的、有效的办学模式来运行?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办学观念守旧。许多综合类院校因为诸多原因,在成立舞蹈这一专业学科时没有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式的高端人才,致使舞蹈这一专业的负责人不了解甚至完全不懂舞蹈这一领域的内容,在整个学科的未来发展策略上缺乏高远见地。笔者认为,一些刚刚成立舞蹈学科的综合类大学在最初时期一定要聘请或求教于专业院校的主管领导和老资历教授学者,在教学计划和授课方案上尽可能合理安排,对于无法照搬的课程安排应尽可能做到弥补和替代。例如:在专业类院校一般舞蹈专业的学生是不设置大学体育这门课程的,那么,这样的教学计划放在综合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里会引起一定的非议,原因诸如师范类院校的学生必修大学公共体育、公共课部教师课时量的减少等。再如:在专业院校的舞蹈教育这一学科方向,更注重各种的舞蹈广学,在此基础上,也更偏重中国民族民间舞八大地区的各种类型、风格舞蹈,而综合类院校却因学生进校后条件基础偏差,大量地安排了基训课程,而相当重要的民族民间舞课程的授课量却少得可怜。笔者认为:大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就是自学,那么在进入高校后,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弱项后,在课下进行自觉练习,而不是需要老师天天面对学生进行魔鬼式训练才能够进步的,相反,民族民间舞在课时量上不足直接导致学生在每一个民族或每一个地区所学到的民族民间舞都是泛泛的、浅层的,这样对于舞蹈专业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笔者倒是认为,在此门课程课时量上分配应该尽量多一些,且安排合理,以一星期为例,最好能够隔一天一节课,既能有频率地进行知识的灌输,又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复习练习,这样的安排是较合理的。那么,当一个综合类大学想要或正在开办舞蹈这一学科时,应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当前最具水准的专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有效的融合,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办好舞蹈专业。

二、 综合类高校培养舞蹈人才应适应社会需求

舞蹈专业的社会需求在我国对于艺术这一方面的行业需求量还是非常大的。就舞蹈这一专业来讲,社会当中的各行各业就更是占据很大份额,其原因是舞蹈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能直观地带给观众愉悦感。

首先,我国各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各个专业大专院校、中专院校、专业歌舞团、业余艺术团、大学艺术团、艺术高中、文化宫及各类艺术培训学校等,都在不断发展扩大,同时也就需要一些舞蹈类的高精尖人才,那么每一个用人单位对于每一个应聘者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尤其突显在对于专业的掌握程度上。比如:在专业大专院校中,对于舞蹈人才的要求是专业方向精、独,文化素养高;歌舞团体的要求是基本功扎实、技术技巧过硬、艺术表现力强;而在文化宫及各类艺术培训学校的要求是各方向都有所涉猎,业务不要求精却要求广。那么,综合类大学在舞蹈课程专业设置和安排上就应当和自身培养目标相吻合。笔者认为:目前各综合类大学的问题是撇开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外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曹意强教授曾说:“艺术学科发展在中国人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毋庸讳言。艺术本身的发展有自己独特的规律。”专家们指出,艺术类学科发展应该充分考虑艺术学科的特征,从更加宽阔的角度和心态去看待它的未来。虽然曹教授的此番话是在讨论综合类大学的艺术学科建设与国家评估体制的会议时提出的,看似和舞蹈艺术学科建设没有关联,但深究下去,笔者认为,艺术类学科的建设发展方向靠的是根据艺术学科的特点依托科学的发展观才能有美好的明天的。

其次,只有在高校培养出有质量的舞蹈人才,才会适应社会需求。上面提到,在我国,如此多的院校、团体、培训学校需要舞蹈人才,可见,舞蹈人才的市场需求量是有的,所以就导致了现今各个高校都蜂拥开办舞蹈专业,甚至有某某石油学院也办艺术系,开设舞蹈专业,最终,舞蹈的“人才”有了,大有“供大于求”的趋势,而放眼各个用人单位,大有“供不应求”的意味,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根本在“供”,“供大于求”是在舞蹈人才数量上有庞大的数字,而“供不应求”是有含金量的舞蹈人才寥寥无几,再加上一些品牌学校效应及人为因素,被市场这个大浪花淘省下的沙子就越来越多了,这无疑是一种悲哀。

总而言之,全国各大综合类院校举办艺术专业的初衷是好的,但在设立舞蹈艺术这门学科时,如果没有正确地把握学科建设的主要脉络,不明确艺术学科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对舞蹈学科建设路线和前景没有清晰的规划,那么中国舞蹈事业的未来,是令人担忧的!

猜你喜欢
综合类舞蹈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医学综述》2009-2020 年医学综合类期刊的主要评价指标及排名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冰上舞蹈搭档
“超学科”来啦
我和舞蹈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2009~2013年《医学综述》在医学综合类期刊的主要指标与排名情况
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绩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