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革
做好表演,是演员天职,表演之精深,很多老艺术家都还在说:“我是在边演边学习。”可见,表演并非朝夕之功。表演是艺术之本,自然而扎实的表演,没有痕迹的表演,才可以将观众带入到你将要表现的人物中去,而忘了你本人,忘了你是个演员。这里我们要讲的是舞台表演这一和观众直接近距离交流与最直接听取观众反响的表演。
舞台表演其实很难,对我们的声音要求,形体要求,心理素质要求都很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话剧演员可以直接参加影视剧拍摄的原因。演员在台上的演出,是要经过反复排练、论证,才能与观众见面。而且还要适时地迎合观众的反应,做停戏、抢戏、延戏等改变。比如,剧场效果好的,掌声激烈的,我们要适时的停戏,给观众一个反应时间,再继续演下去。这时如果停戏停的太久,就会断戏,就是与之前的表演连接不上,从而影响表演效果。所以停戏一定要拿捏好时间,这就要靠演员的临场应变能力和丰富的舞台经验。再比如抢戏和延戏,如果有的演员演得过于拖拉或节奏过快,我们就要相应作出抢戏和延戏的变化,以便把握整体演出的时间和连贯性,使剧本紧凑些或者平稳些,让观众看了舒服,别有紧迫感或者松散感。
当我们拿到一个要刻画的人物时,首先,我们要做好充分的表演准备。其实就是要做好人物的提纲,充分分析要表演的人物的性格特点,习惯癖好,为舞台排练打好基础。之后我们有六个步骤要完成,做好这六个步骤,就基本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一,与人物思想统一。树人先树魂,当你的思想与将要塑造的人物达到统一,才能从更新的层面理解你要塑造的人,而不是形式主义,也不会将你要塑造的人变成行尸走肉那样得空洞。但是思想的统一并不代表你会将人物塑造成功,因为你要抓住的是人物大体性格与那个人的世界观。这样才能更准确,更鲜明。
第二,形体特点突出鲜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小动作,小习惯。有的爱翘二郎腿,有的爱咬指甲,有的心神不宁的时候来回走动,有的与人攀谈的时候爱时不时的眨眼睛。有的说话嗓门小,有的说话嗓门大。有的走路有些踮脚,有的大笑不自然时就会把嘴捂上……诸如此类的小毛病小习惯,却是决定一个人的个性的鲜明特点,这是最能让人觉得贴近生活,也是最可信的地方。原本你塑造的人物离观众的世界很远,但突然的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会马上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对你的表演深度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把握时代脉搏。你塑造的人物并非只停留在一个年代里,他或许是新时代的弄潮儿,也或许是晚清的一个皇室贵族;或许是农田里劳作的农民,又可能是市井人家里的小知识分子。随着地域,时间的不同,你要塑造的人物性格就会大不相同。把握好时代的脉搏,才能更准确地塑造你要演的人物。这需要演员的自我丰富。多看些历史书籍,经常去各地采风,公共场合可以看看人群中各个阶层的人的表现。表演时越贴近生活才会越真实可信。这样的习惯对表演的帮助之大,大家只有真正去做了才会体会到其中的奥秘。
第四,做到忘我。对有的演员来说,这可能是很难的一种境界。如果你在演出当中还能想到你下了场晚上谁请你吃饭诸如此类的事情的话,那么你肯定不是一个好演员。有的演员觉得如果台词很少会很轻松,其实这种想法错在了根本。演员只要在舞台上,在镜头前,就要彻底地融入角色,即使你没有台词,只是在主角的身边做一个陪衬,也会是很累的一件事。因为你的脸上不是麻木的,要有戏。当别人说台词的时候你要听,要做出反应,这种戏和有台词是一样的道理,一样的累。演员如果真的能忘我,他才能称得上是一名演员。
第五,舞台的驾驭能力。舞台不是很大,但是在舞台上要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小到柴米油盐,床头琐事,大到一场战争,国家大事,都要靠小小的舞台来完成。当演员站在舞台上,却驾驭不了舞台,确实是一件可悲的事情。于是我们要有种自信,去征服自己,征服舞台,征服所有观众。举手投足,要自信,要淡定,要霸气。即便你演的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市民,但是舞台上的冲突会让你与众不同。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在舞台上充分发挥。做一个走上舞台就会“疯”的个性演员吧!
第六,阅读观众思想,展现亲和力。有的人说自己没有“台缘”,演戏观众不喜欢。有的说自己长的难看,观众不爱看。这些都是自欺欺人的假象。演员永远靠演技吃饭,而不是靠脸蛋吃饭。至于说自己没有“台缘”的人,就是缺乏舞台上的亲和力。亲和力,是靠我们演员的观察,以及观众的口味来定,需要你以观众为本,迎合他们的口味。做到这一点很容易。如果你阅读了观众的思维,在他们需要感动的时候可以感动他们,而又时不时的可以博得一片笑声,自然而然的,你的人气就会水涨船高,因为你抓住了他们的心理,建立了良好的沟通。这样你会觉得如鱼得水,表演起来很轻松,驾驭能力随之提高,更有利于你把握舞台,把握观众心思。
演员,是这个世间的精灵,观察着世间的人们,努力地塑造他们,将人们的生活搬上舞台,为的是传播美好的生活,为的是笑声的传递,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将一个个世间的故事带入观众的心中,给大家带来感动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