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新
五音戏艺术特色之“中和”审美观
□孙 新
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文化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儒家的“中和”审美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理想境界。五音戏,是产生并流传于齐鲁地区的地方戏曲,从其传统剧目的题材内容、唱腔、音乐等方面都受到儒家“中和”审美观的影响。
五音戏 儒家思想 美善 中和审美观
五音戏是起源并流传于山东章丘、淄博、历城等地的地方小戏,距今两三百年历史,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原名“肘股子”或“周姑子戏”。起源于“秧歌腔”和“姑娘腔”,传统剧目多为“两小戏”或“三小戏”。多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为题材,说中带唱,载歌载舞,乡村生活气息浓郁,语言生动,幽默风趣,具有民间口头文学特点。五音戏唱腔独特,有鲜明的地方色彩,行腔优美婉转,风格质朴简练。大多以女性为主角,反映她们的喜怒哀乐、劳动生活,塑造了众多勤劳善良的妇女形象。如《王小赶脚》、《拐磨子》、《赵美蓉观灯》、《王二姐思夫》等。在农村妇女中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有“栓老婆橛子”之称。
齐鲁大地是儒家思想的诞生之地。五音戏,作为流行于该地区的地方戏曲,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音乐等多方面体现出儒家“中和”审美观的意识形态。
儒家的“中和”审美观,是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根本,数千年来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精神、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在哲学、政治、艺术、伦理道德等领域表现出来,对诸多艺术门类产生深远的影响。《礼记·中庸》里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之美,是审美文化意识崇尚追求人类的理想状态,是审美活动中,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
“中和”之说由孔子倡导,“中和”,即强调位置要居中、行为要适中,并且一切皆恰到好处,“叩其两端”、“过犹不及”,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要保持和谐,寻求对立统一的思想。在艺术情感上追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特别要“怨而不怒”,因为“怒有战斗”(《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而在儒家弟子编纂的《乐论》中,更强调“过制则乱,过作则暴”。
中和之美,作为一种无声的因素、潜在的意识,对我国诸多的传统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戏曲,作为充分凝聚传统文化思想的代表性艺术形式,其发展历程无疑也始终贯穿了这种审美观,根植于齐鲁大地的五音戏,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人类追求“美善相兼”的本质,要求真善美的统一。不过,西方艺术把真实放在首位,强调美与真实的结合,所谓“美即生活”,以真为美。而在中国,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观点,把善放在首位,以善为美,美从属于善,尽善尽美。这种审美原则在中国传统戏曲中鲜明地体现出来。
山东五音戏的传统剧目,注重宣扬伦理道德,敬老行孝,温柔敦厚,中和含蓄,宣扬善有善报,作恶者必受惩罚的思想,如《墙头记》。表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劳动爱情,寻常熟事。没有国仇家恨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没有“大喜大悲的情感宣泄,最尖锐的对抗冲突,极度混乱的统一,不可调和的相反,难以逾越的障碍,深不可测的神秘,彻悟了的决裂”。在西方戏剧中,“冲突”是戏剧的核心,“甚至把戏剧冲突看作是整部戏剧作品的基石,认为戏剧的价值就在于冲突”。而五音戏,在题材内容、情节安排、人物设置等方面,将各种矛盾冲突淡化,没有强烈刺激性的效果,对情感的表达宣泄富有节制性,剧情总是遵循着儒家“中和”的观念。虽然也有争执、争吵,如《亲家母顶嘴》、《皮有子上吊》。但随着情节的展开,戏剧冲突尽可能向着中和含蓄的风格转化,宣扬与人为善、以和为贵,最终仍以“美满如意的结尾而告终,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理念,即中和之美的传统美学思想和儒家文化精神”。
中国的艺术创作担负着“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大序》)的重任。儒家的思想和教化观念,给文学及其他艺术形式带来了精神道德和社会使命感,具有理性主义的色彩,抑制了自我情绪的释放、自由个性的进发,虽然也可以“发乎情”,但必须“止乎礼义”。
五音戏多以女性形象为主角,风格质朴,音乐细腻、委婉、抒情,旋律多平稳进行,这种戏曲表现形式,符合儒家重视稳定、强调和谐、追求统一的“中和”审美观。
戏曲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唱腔音乐,而五音戏唱腔音乐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悠板”唱腔,悠板唱腔以委婉抒情的音乐进行,艺术风格柔美细腻,在唱腔的结束句,以一个具有程式性“甩腔句”为特征,突出表现了五音戏独有的艺术魅力。唱腔音乐在旋律的发展中无论怎样变化,旋律手法无论怎样展开,最终都以一个相同的音型作为音乐的结束句,从而构成了五音戏所特有的“中和之美”。如传统剧目《王二姐思夫》,王二姐未婚夫进京赶考三年不归,音信皆无,王二姐思夫之情备受煎熬,与丫环同去花园散心,不料见到鸳鸯、鱼儿、鸟儿俱是成双成对,更添愁闷。整出戏由女主角一人独唱,自思自叹,近三百句唱词一气唱完,这在其他剧种也很少见,充分表现出悠板唱腔的艺术特色。
五音戏音乐很特殊,男女唱腔区别很大,“若男女成段对唱,单从板眼结构上看似乎是不协调的”,但在男女对唱时,却能达到奇妙的中和统一。男腔基本板式是一板一眼,女腔的基本板式一板三眼。男腔眼起板落,女腔是板起或过眼起,落在中眼上。男女唱腔的板眼结构不同,似乎难以对唱,但是,男女唱腔的“叫板乐句”的板眼规律正好是一倍之差,即男腔的两板正好是女腔的一板。女腔的“叫板”多在头眼上起唱,与男腔的“眼起”正好统一起来。男女之间的接唱大多在“叫板”中进行,或者一方唱上句“叫板”,一方唱下句“叫板”,或者一方连唱两次叫板,另一方在打击乐之后接唱,这样达到了男女腔对唱之间奇妙的“中和”统一。
另一方面,男腔的“二不应”,与女腔的“快流水”,虽然女腔为一板三眼,男腔为一板一眼,但两者板的速度却是相同的,男女对唱时,男腔大部分用“二不应”,女腔用“快流水”,至此竟然又能达成两者的和谐统一。
戏曲音乐要服从于剧本故事情节的推进发展,营造气氛,人物刻画,不同剧种都拥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音乐板式规律、曲牌衔接等,从而发挥出剧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五音戏受儒家“中和”观的影响,重视稳定性,强调和谐,追求统一的形态。戏中的上下句结构,“悠板、鸡刨爪、二不应、散板”等板式的运用,唱腔中的平甩腔、高甩腔等,以独特的音乐特色区别于其他剧种。
五音戏的音乐属于板腔为主、辅以部分曲牌小曲的综合体,板式变化有相对稳定的旋律发展手法和规律。使用的板式,以悠板唱腔应用最多,四四节拍,即一板三眼,不快不慢的组织节奏,显示出稳定平衡的特点。
戏曲是高度综合性艺术,戏曲音乐是汇集了民族民间声乐和器乐的优秀成果发展起来的。平衡对称,是美学要求中构成形式美的条件之一,在戏曲音乐中也体现在上下句的原则。五音戏的悠板唱腔,就是以上下句为基本唱腔结构,上句落音在徵音,下句落在宫音,具有一问一答的特点,从而使五音戏唱腔音乐,在结构方面完整规范,显示出对称平衡之美。
综上所述,儒家倡导的关于节制、适度、理性、中和、含蓄的观点,在五音戏的剧目内容、唱腔结构、板式规律等方面,都能得到体现,从而使这个地方小戏展示出儒家的“中和”之美。
[1]苏国荣.《戏曲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第2版。
[2]傅瑾.《中国戏剧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3]石蔚.陈晓宇《五音戏美学特征及艺术价值》.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年12月。
[4]安禄兴主编.《山东地方戏曲音乐》.山东省出版管理处出版许可.1987年9月。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