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元活血汤对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2010-08-09 04:50王慧青许瑾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0年2期
关键词:复元下肢血栓

王慧青,池 樱,许瑾平

复元活血汤对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王慧青,池 樱,许瑾平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预防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112例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患者分为2组,预防组52例联合应用活血复元汤及低分子肝素,对照组60例单纯采用低分子肝素。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预防组为3.85%,对照组为8.33%(P>0.05)。预防组用药后APTT和PT明显延长,与术后2 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结论:活血复元汤配合低分子肝素钠可有效预防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血栓的形成。

高危孕妇;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肝素;活血复元汤

孕产妇是静脉栓塞的高危人群,国内报道[1]妇产科术后下肢静脉栓塞的发病率是2.6%。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发生率明显呈上升趋势。特别是高龄孕产妇(>35岁)、多胎、多产、肥胖、妊娠合并症、产后出血、长期卧床保胎者,其危险性比正常人群高2~3倍[2]。预防对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2007年2月—2009年2月对52例实施剖宫产的高危孕产妇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预防,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组共112例,年龄22~41岁,平均26岁。其中妊高症23例,合并糖尿病20例,高龄(>35岁)29例,多胎5例,肥胖13例,贫血9例,保胎13例。行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检查,排除有出血倾向及凝血机制障碍,排除3个月内有血栓栓塞性疾病者。随机双盲分为两组,详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一般资料对比

1.2 用药方法 对照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钠(齐征,齐鲁制药厂;批号:国药准字 X200000096,X200000097),于手术前2 h腹壁皮下注射2 500 IU,术后每天腹壁皮下注射5 000 IU,分早晚2次注射,连续用药至术后第7 d。预防组低分子肝素钠术前用法用量同对照组,术后用量减半,即2 500 IU于晚间注射。并配合口服活血复元汤:红花30 g,丹参15 g,川芎15 g,当归15 g,黄芪15 g,牛膝15 g,水蛭3 g,赤芍药15 g,桑寄生12 g,茯苓10 g,木瓜15 g,苍术10 g,黄柏10 g。术前3~5 d开始服用,每日2次,早晚分服。手术当天停用,术后继服至术后第7 d。

1.3 观察指标 术后密切观察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的症状和体征,监测下肢髌骨下缘下15 cm、髌骨上缘上15 cm肢体周径,若发现测量值较术前值大2.0 cm,或发现有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的症状和体征,立即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检查,无症状的患者术后第7 d常规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手术前1 d、手术后2 d及手术后第8 d(用药后)行血浆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检查。

1.4 安全性监测 每天检查有无伤口的出血或注射部位皮下出血以及其他出血征像。记录两组孕妇术中输血量、出血量及术后伤口引流血量,并每周2次监测血小板计数,密切观察有无药物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

2 结果

2.1 DVT发生率112例产妇中,用药后共有7例发生DVT,发生率为6.25%。其中对照组发生5例,发生率为8.33%。预防组发生2例,发生率为3.8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用药前后APTT和PT指标变化见表2。

表2 两组孕产妇用药前后APTT和PT指标变化(

表2 两组孕产妇用药前后APTT和PT指标变化(

注:与术后2 d比较,*P<0.01;用药后,与对照组比较,△P<0.05

预防组对照组A P T T P T术前3 1 . 9 2 ± 4 . 6 7 1 2 . 8 5 ± 2 . 0 1术后2 d 2 8 . 7 3 ± 5 . 3 8 1 1 . 8 5 ± 1 . 4用药后3 4 . 2 5 ± 4 . 1 8∗△1 2 . 8 9 ± 1 . 6 8∗△术前3 2 . 1 3 ± 4 . 9 1 1 2 . 8 3 ± 1 . 7 2术后2 d 2 9 . 9 ± 4 . 3 5 1 1 . 7 4 ± 1 . 5 2用药后3 1 . 0 2 ± 4 . 2 3 1 2 . 0 6 ± 1 . 8 7

2.2 安全性评估 所有孕妇均无药物过敏反应,2例出现注射部位皮下瘀斑,经热敷后消褪。两组孕妇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伤口引流血量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前后血小板计数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3 讨论

凝血功能亢进、血流停滞、静脉壁损伤是静脉血栓形成的三个因素,围术期因这三要素叠加,而造成DVT发生率增加。特别是外科、产科术后患者,发生率高,其中产褥期发生的危险性更大。DVT是妇产科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一种静脉内血凝块阻塞性疾病,轻者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重者可引起致死性肺栓塞。其原因为:(1)孕晚期产妇由于血液中凝血因子增加,产程中或产褥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特别是高危孕妇血液黏度明显高于一般人群。(2)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与患者的红细胞聚集、血液淤滞、血流阻力增加密切相关。(3)剖宫产术后子宫恢复时间长,子宫对盆腔及静脉压迫时间延长,也促进了血栓形成。(4)手术损伤可引起血小板的改变,导致血液高凝状态。(5)手术时及术后须卧床,下肢静脉血回流缓慢,大量血细胞积聚,下肢静脉壁平滑肌松弛。(6)手术后肢体活动减少,丧失肌肉按摩动作,减低静脉血流驱动力血流轴向运动减慢,血流停滞,易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7)妊娠妇女年龄偏大,大于35岁的孕妇也增加了静脉血栓的危险性。因此,做好孕妇静脉血栓高危人群的评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降低产妇DVT的发生率。

针对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孕妇以瘀血阻络为主,以肝肾亏虚、水湿停聚为辅的病机特点,我们确立了以活血化瘀为主,补益肝肾、利湿消肿为辅的治疗原则。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水蛭、丹参等及其复方具有稳定血管壁,清除氧自由基,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保护血管内膜的作用[3]。当归的多种制剂均能使动物血管外周阻力降低,使血管扩张,器官血流量增加[4]。中药活血复元汤可明显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保护血管内膜,加速静脉血液回流,是预防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下肢DVT形成的有效措施。根据现代药理研究,活血复元汤主要作用表现在:(1)降低血液黏滞度及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作用和黏附作用。(2)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手术创伤的耐受能力和术后的愈合能力。(3)改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提高组织单位时间血流量,利于创伤修复。(4)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减轻或消除肢体肿胀。(5)与西药产生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并减少西药的用量。另外,与抗凝药物不同的是,本方在预防血栓形成及溶解微血栓的同时,并不会增加出血倾向,体现了中药双向调节的特点。

中药对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DVT预防作用已为国内学者所证实[5-6]。本研究中,DVT发生率预防组为3.85%,对照组为8.33%。预防组用药后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明显改善,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提示中西药联合,在降低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DVT的发生率方面,与低分子肝素钠疗效相当或可能更佳,并减少了低分子肝素钠的用量。但由于本研究样本例数有限,尚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1]陆立,刘家成.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的探讨[J].中华外科杂志,1996,34(7):397.

[2]王乐民,魏林,瞿立滨,等.术后体位变动-肺栓塞猝死2例[J].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0):668.

[3]李凤文,张立石,刘红,等.水蛭、丹参及其复方对血瘀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1,26(10):703.

[4]邓春霞,叶春生.当归对血液与循环系统作用的药理研究概况[J].湖北中医杂志,2000,22(5):54.

[5]邢谊珍.中西医结合治疗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5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8,27(10):692.

[6]陈秀玲.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8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7,4(13):34.

(收稿:2009-06-10 修回:2009-10-26)

(责任编辑 侯玉芬)

R654.4

A

1007-6948(2010)02-0219-03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大同037006)

猜你喜欢
复元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温脾散穴位敷贴联合理中复元方对脾虚痰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理中复元方结合针刺法治疗脾虚痰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复元与精神康复服务”研究专题
复元醒脑汤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机制研究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中医药辨证治疗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