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饶绍伦
中小企业指企业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相对于整个行业市场来讲),在同业内处于被市场主导地位、影响相对较小的企业。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巩固与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与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繁荣发展。与此同时,在国务院颁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创建并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要求与目标。全国人大在2003年颁布《中小企业促进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促进中小企业的繁荣发展。据统计显示:截止到2009年9月,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已经达到4600多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8%。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全国GDP的59.3%,生产的商品与服务在社会销售总额中的占比超过60%,税收占全国纳税总额的51%。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迅猛发展并不断壮大,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国民经济必不可少的贡献力量,对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小企业的存在与发展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形成了巨大的潜在劳动力需求,并吸纳了绝大部分国民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2008年期间,我国中小企业新增大约872万个工作岗位,占新增岗位的76%。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较快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和谐社会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国民消费需求与消费比重的不断提升,使得我国中小企业具备了广阔的发展市场与成长空间。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国际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不断调整,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尽管目前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我国中小企业总体发展形势良好,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加国民收入、解决劳动就业、丰富产品市场供给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在经营中面临更多的挑战:经常受到业内大企业或重点企业的竞争与排挤,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只能作为业内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自我生存能力与核心竞争能力较差,随时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逐步深入。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成长壮大的灵魂,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必由之路。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取得的成就可以概括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改善了企业管理能力与管理效率;提高了企业整体素质;增强了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核心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随着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管理者越来越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总结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以文化力推动经济增长。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已经逐步认识到企业文化产生与塑造有助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小企业要想长足发展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不断推动企业的发展。随着企业文化建设意识的不断增强,部分中小企业开始重视并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剖析符合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理念。
(2)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中小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浪潮使得现代企业进入了战略制胜的跨越时代。在现代的企业建设过程中,中小企业战略管理至关重要,有些中小企业领导充分发挥其对企业最熟悉,对企业员工最知心,与企业员工最容易沟通并达成共识的优势,甚至亲自参与并制定企业文化战略。我国中小企业只要将文化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纳入到企业战略统筹中来综合研究,就一定能促进自身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
(3)提高职工素质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是构建优良的企业形象。很多中小企业开展“客户满意工程”、“社会服务承诺行动”、“产品行动”等活动,通过优质的服务与优质的产品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尽管如此,我国不同的中小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但是大部分都认为:转换经营机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在市场制胜的最重要条件。良好的中小企业文化形象既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与竞争力的提升,又利于我国整体企业形象的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成就主要体现在:形成了良好的企业氛围、加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树立了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和发展势头,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4)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企业文化建设。部分中小企业以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形式为载体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有了良好的精神面貌,才能具备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许多企业从实际出发,结合企业特点,选准载体,开展多样企业文化活动形式,既满足了企业员工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又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1)企业文化建设认识陷入误区。大多数中小企业在资金不充足,生产效益低下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生存问题,尤其在金融危机或面临生存压力的情况下,作为中小企业的管理者,首先做的是降低企业成本。所以,中小企业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建设。即使不存在生存危机的时候,许多企业并未认识到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真正意义,一些中小企业甚至不知道企业文化建设应该从何处入手并交予哪个部门负责;有些中小企业尽管已近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但是并没有具体的建设目标;有些中小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是企业管理者的事情,没有必要征求企业员工的意见,造成企业文化很难在员工身上体现出来,员工只是全盘接受,缺乏参与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这样很容易造成员工对本企业文化认识不清晰,缺乏认同感,导致企业文化建设效果收效甚微;有些中小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大企业的事情,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没必要或者是可有可无;有些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过度重视物质投入,忽略了对企业文化建设执着的追求,企业缺乏核心价值观。
(2)企业文化建设定位不够准确。中小企业应该根据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战略的现状,构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完善的企业文化建设目标与模式。中小企业在迅速成长的过程中,其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并不是很稳定,随时有可能发生变化。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小企业不能把企业文化建设看作是产品推销,也不能误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一定会提升企业经营业绩,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明显存在定位不准确且过于急功近利现象,不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有些中小企业虽然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构建自身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并把其落到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企业文化建设受多种因素制约,并且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刚刚启动,建设目标和行动方案并不明确。总之,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把其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来推进。
(3)企业文化建设形式化。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应该体现企业自身的个性化特征。企业文化建设首先应该与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现状相结合,塑造个性鲜明的企业文化,并维持企业文化发展的生命力。以珠江三角洲的中小企业为例,企业用彩色铜版纸印刷企业报纸,内容却是流水帐。因此,中小企业很难塑造真正体现企业自身价值观与精神信念的企业文化,并使其成为全体企业员工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一些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注重形式,仅仅喊口号、谱企歌、挂标语、举行卡拉OK比赛、开展书评、影评和郊游活动等,没有对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等进行科学的总结与把握,只是单纯形式上凑热闹,并没有达到实际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
(1)正确理解和认识企业文化战略。只有充分认识企业文化,主动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深入思考企业倡导的价值观,积极参与企业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的制定,才能保障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与进行。因此,中小企业管理人员根据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结合企业实际,带领员工分步骤、分阶段建设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求中小企业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达成共识,清楚地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生产经营、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企业员工重视并主动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生力军。其次中小企业管理者应该高度支持和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并率先垂范和倡导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和主持人。
(2)制定科学的企业文化战略目标与内容。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应该与企业制度相适应,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具有不同的企业制度。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数为家族企业,且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此,中小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注意与企业的发展阶段、产业特点、企业规模和性质相适应。企业文化战略主要解决的问题:怎样对待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怎样对待企业的客户;怎样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等。企业文化战略首要任务为:科学定位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目标和主要内容。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为:坚持和谐科学发展观,结合三个代表的主要思想;从中小企业自身特点考虑,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塑造独具特色的中小企业文化。
(3)制定和实施企业文化战略。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应该结合中小企业发展实际与企业文化建设实际制定、实施并稳步推进企业文化战略,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小企业文化战略。中小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考虑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实际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特色、公司特色及其产品特色,发挥中小企业运转灵活、组织结构和企业构建简单、企业内部沟通便利的优势,塑造企业员工共同遵循的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同时,中小企业根据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不断建立和健全完善的企业制度。中小企业通过不断加强企业制度文化建设,构建体系完善且执行有力的企业文化制度。
[1]贾长生,梁保伟.浅谈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
[2]叶生,陈育辉.第三种管理模式:中国企业文化战略[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陈六宪.中小企业的文化模式塑造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