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旅游资源特征及其开发

2010-08-06 07:18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王鲁云
中国商论 2010年2期
关键词:回族宁夏旅游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王鲁云

1 宁夏旅游资源的特征

据有关部门对宁夏旅游资源普查,宁夏旅游资源185个单体,其中自然旅游资源39个,人文旅游资源133个,服务类旅游资源13个。在全国10大类、95种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中,宁夏占8大类,46种,占全国基本类型的48%。

1.1 自然环境多样性

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东部、黄河上游地带。其地处我国地质地貌“南北中轴”的北段,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在华北台地、阿拉善台地与祁连山褶皱之间。在宁夏6.6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河流、山脉、高原、平原、丘陵、河谷、沙漠、湖泊等地貌一应俱全,既有南国水乡的秀美,又有塞外的壮丽雄浑,两者完美地结合交融,孕育出古老、奇特、浩瀚、淳朴、神秘、多彩的塞外风光。

1.2 旅游景观独特性

宁夏处于东部季风区、西部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三个自然区域的交汇地带,造就了“沙、水”巧妙组合的国家级风景区、世界垄断性沙漠旅游资源——沙湖和沙坡头。沙湖是我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获得“世界环境保护五百佳草位之一”并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环保500佳”;以沙漠生态治理与旅游圣地闻名于世的沙坡头,是第一个国家级沙漠生态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三大鸣沙——沙坡鸣钟所在地,丰硕的治沙成果于1994年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环保500佳”。

1.3 历史遗存珍贵性

宁夏水洞沟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不同于以周口店为代表的小石器特征和以丁东为代表的大石器特征,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西夏王陵是“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沉淀、重大的文物价值和独特的建筑形式,反映了西夏政治、经济、文化全貌,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贺兰山岩画记录了远古人类在3000年前至10000年前放牧、狩猎、祭祀、争战等生活场景,是研究中国人类文化史、宗教史、原始艺术史的文化宝库。

1.4 回族风情浓厚性

宁夏地处中原农耕文化和塞外草原文化的交融地带,悠久的历史和独特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孕育了多姿而深厚的塞上人文旅游资源,其中尤以回族风情而著称。宁夏总人口610万人,其中回族人口218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3以上,约占全国回族人口的1/5,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有“中国穆斯林省”之称。回族是具有丰富历史内涵和独特文化的民族,回族歌舞、回族节庆、回族宗教、回族饮食服饰、回族民间艺术,以及孕育在回族民众之中浓厚的民俗民风,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2 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世纪90年代起,宁夏凭借独特的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拥有国家级王牌旅游景点和优秀旅游城市的省份。虽成绩斐然,但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2.1 开发层次低,资源优势未显现

宁夏经济欠发达,开发旅游资源资金有限,目前不少旅游景区(点)仍处于开发初级状态,旅游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2008年宁夏旅游经济发展统计公报调查显示,宁夏接待国内游客的平均逗留天数为2.32天/次,2009上半年国内游客在宁人均花费533元,明显低于其他旅游城市。2008年国内游客在宁消费支出中长途交通费和住宿花费所占比例最大,分别占全部旅游消费的22.41%和20.15%,仅这两项开支就占了游客消费的四成以上,其后依次为餐饮费占14.52%、购物费占15.10%、景区(点)游览费占12.48%、娱乐费占8.29%、市内交通费占4.10%、邮电通讯费占1.36%。

2.2 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开发不足

作为国内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回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宁夏旅游业的发展有着特殊意义。但目前大多数景点停留在对旅游资源浅层次的开发利用上,缺乏高科技含量的民族文化深度开发,降低了这一特色旅游资源的价值。回族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占的份额少,对旅游业乃至宁夏经济的发展贡献率低,未形成最佳的经济效益。神秘的西夏文化、古老的丝路文化、岩窟文化、长城文化以及粗犷的大漠文化等,仅靠简单低层次的展示是远远不够的,要将这些灿烂悠久的人类文明展示给世人,必须要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用丰富强大的软件产品做支撑。

2.3 综合竞争力不强

宁夏旅游资源在形象上尚未形成独具特色的促销攻势,在国内外市场上知名度不高,客源市场范围狭窄,缺乏与发达地区和重要客源城市的联络。旅游资源开发层次较低,加之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和旅游资源结构的影响,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旅游企业社会化、市场化、规模化程度低,旅游规模经济不显著,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内部竞争过度,外部竞争乏力,从而导致了宁夏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开发出的旅游产品知名度不高,在全国旅游市场上所占份额少。

2.4 开发投入资金不足

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资金的注入,没有较高的投入,其旅游发展的机会大大降低。宁夏开发旅游资源的政策氛围不浓厚,招商引资等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实施能力差,缺乏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发展积极性。受经济容量的限制,未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支撑,导致旅游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旅游宣传促销手段单一且层次低、旅游交通状况未得到根本转变、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相关产业人力资源匮乏,从而阻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旅游经济效益的发挥。

3 开发对策及建议

就宁夏自然环境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而论,宁夏开发旅游资源具有较其它产业更多的比较优势,是优化宁夏经济结构、促进开放开发、实施脱贫工程和再就业工程之路。为了促使宁夏旅游资源持续发展,根据宁夏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开发中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开发对策及建议。

3.1 注重旅游资源文化内涵

宁夏可挖掘的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丰富,古老的黄河文明、神秘的西夏文化、独特的回族风情、古长城、古人类生活遗址以及至今仍散发着无穷魅力的古丝绸之路等。发展旅游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大旅游产品文化含量,做好自然景观与文化的结合,形成适合不同季节、不同层次游客游览的景区(点)。可适当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和做法,如建造民族风情园,增加游客的参与性,使静态的景区散发文化的魅力,展现回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在开发中,努力寻求文化与景观的结合点,宁夏旅游定能具有更旺盛、更持久的生命力。

3.2 塑造宁夏旅游形象

旅游产业是典型的特色经济。宁夏应当针对不同细分市场,根据旅游资源特征,设计、开发和销售具备比较优势的旅游产品,实现产品多元化,实现与东部地区的互补效应,塑造鲜明的旅游形象。2008年宁夏旅游经济发展统计公报调查显示,游客对大漠黄河感兴趣的占59.47%,对民俗民情感兴趣的占40.92%,对山水风光感兴趣的占44.24%,对文物古迹感兴趣的占38.98%,对饮食烹调感兴趣的占20.68%,其后依次为旅游购物、文化艺术、节庆活动和商务。结合游客兴趣,着力打造体验沙漠探险、品味黄河文化、领略回族之乡、探秘西夏王国、感受红色旅游以及冰雪旅游等,设计多层次旅游线路,对宁夏旅游资源的整合、旅游精品的培育、地区竞争优势的提升将产生促进作用。

3.3 全方位加大投资力度

旅游业是一个高度复合型产业,须走政府主导型发展之路,营造良好的投资和旅游大环境。进一步强化政府扶持资金在市场开拓、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导向作用,可制定相关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加强招商引资,调动社会力量,鼓励个人、集体、企业各方面参与旅游,建立多渠道、多方式的筹资机制。宁夏资本市场的建设、金融工具的创新(如发行旅游建设债券、旅游企业债券、旅游建设投资基金等)和融资方式的改进等都是可采取的举措。针对宁夏旅游资源丰富的市、县、区,在财政预算内安排相应的旅游发展资金,切实保证重点旅游景区开发和建设的资金需求。

3.4 拓展宣传促销手段

2008年“国内游客了解宁夏旅游信息的渠道”调查显示,通过电视的占50.92%,通过旅游宣传资料的占46.59%,通过互联网的占34.87%,通过亲戚朋友的占36.99%,通过当地报纸的占34.04%,通过杂志和电台的分别占19.28%和7.66%。数据表明,宁夏应充分利用中央和地方的各种新闻媒体,加强自我包装、自我推销和招揽游客力度,密切拓展与发达地区和重要客源城市的联络,制定完整而具有针对性(不同客源地)的中长期旅游宣传促销计划。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积极开展旅游电子商务。创造条件积极申办、组织各种全国性和国际性会议以及会展、文化、经贸等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宁夏。

3.5 加强地域之间合作

从经济学原理上看,旅游业有不断扩大自身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愿望。宁夏是西部地区面积最小的省区,与周边省区旅游资源既有相似,也有不同,加之游人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使旅游在省际间发展时出现了区域性的分割,规模经济有待提高。因此,宁夏在旅游资源开发上可尝试打破这种分割,走合作开发之路。可进行陕甘宁、宁蒙等地区合作,达到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和集成整合,拉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在旅游路线的设计、项目的开发上相互呼应、取长补短,有助于扩大市场客源地,有助于增强地区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形成旅游规模、旅游效益,对区域经济、社会、环境也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1]梁向明.浅论宁夏的特色旅游[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4(2).

[2]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魏小安.旅游目的地发展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4]严国泰.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5]保继刚,钟新民,刘德龄.发展中国家旅游规划与管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回族宁夏旅游
宁夏
宁夏煤电博弈
旅游
宁夏
回族文献目录工作述评
宁夏:首办立法论辩会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从《家谱》看吉林回族的源流与走向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