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义都市圈呼之欲出

2010-08-03 02:07:32柳博隽
浙江经济 2010年6期
关键词:浙中义乌市市区

文/柳博隽

金华市区和义乌市不但距离相近、产业相连,而且文化相通、人脉相亲,经济功能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共生性

义乌是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认定的全球最大小商品批发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已成为全球小商品生产贸易价格变动的“风向标”和“晴雨表”。目前,浙江省委、省政府正在积极谋划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小商品国际贸易名城。由此为新引擎,联动推进周边城市发展正当其时。

要联动推进周边城市发展,当然要先构建“有利于”联动发展的空间格局。在浙中地区,究竟是发展“城市群”,还是培育“都市圈”,又一次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

众所周知,城市群和都市圈都是区域一体化的表现形式,但两者的内涵和侧重还是有所区别。一般而言,城市群强调的是不同等级规模城市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并不一定要求中心城市发挥重大的核心作用;而有一、二个超强的中心城市,却是都市经济圈的关键性特征,并突出强调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紧密的经济社会联系。从某种程度上说,都市圈是城市群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形式。

当初构建省域空间发展战略,在浙中地区之所以提“城市群”,而不是“都市经济圈”,是因为当时浙中地区各城市的综合实力基本相当,中心城市的首位度不高,远不及杭州、宁波、温州等中心城市所具有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在区域发展中尚难以有效发挥核心带动作用。但是经过多年发展,金华市区作为行政和科教文化中心,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义乌依托专业市场,综合实力迅速增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集聚和辐射作用日益凸显。

有研究显示,作为反映城市地位和作用的综合集聚指数,金华市区和义乌市已脱颖而出。如果将金华市区、义乌市组成联合中心,对两个城市的指数进行复合,则城市的综合集聚度大为提高。这表明金——义一体化发展能产生1+1>2的综合效应。

在“十一五”期间,金华已明确提出“聚合主轴线”的发展思路,将金华市区-义乌市之间高速公路(铁路)、城市快速干道沿线地区,作为浙中城市群的发展主轴,进行优先发展和重点开发,推动金华市区与义乌市相向互动,形成两城功能互补、融合发展的黄金主轴线,增强对其他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在这一思路指导下,近几年两城相向开发的步伐不断加快,现已能够承担起中心城市的核心带动作用。

经过几轮“扩权强县”改革,义乌的管理权限已远远超过一般的县级市,在一些方面被赋予较大的管理自主权;与作为设区市的金华之间,体制落差正在逐步缩小,金-义联合培育发展中心城市,具有良好的体制基础。目前,义乌有望列入国家的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在发展“聚合主轴线”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金-义同城化,正面临着一个重要机遇。

从地理空间上看,金华市区和义乌市位于浙中的核心位置,两城不但距离相近、产业相连,而且文化相通、人脉相亲,经济功能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共生性。而周边城市的间距也不超过30公里,已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1小时交通圈”,中心镇和中心村星罗棋布,城镇村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联系紧密,不同规模的城镇正逐步形成一个网络化的圈层结构,构建金-义都市经济圈的条件日趋成熟。

构建浙中地区的空间发展格局,具体可分两步走。第一,在加快发展“聚合主轴线”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金-义同城化。即加强对金华市区和义乌两个城市的生产要素、生活要素和管理要素等的全方位整合,形成优势互补、分工明确、统筹发展、有机联系的整体,大力提升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和服务功能,更好地在浙中乃至更广的区域中发挥集聚和辐射作用。

第二,在加快推进浙中城市群发展的基础上,谋划构建金-义都市圈。即通过深化区域产业分工协作、积极引导城市错位发展、分类提升城市主导功能、联建共享基础设施网络、协同培育城市区域品牌等途径,加快浙中城市群整体发展,在城市协作发展的深度联系中,空间战略由“城市群”转向“都市圈”。

金义同城化,势在必行;金义都市圈,呼之欲出!

猜你喜欢
浙中义乌市市区
义乌市廿三里街道社区学院
本月主题 在市区 Downtown
幼儿画刊(2018年10期)2018-10-27 05:44:38
在“商”就要在“言商”上有新作为——浙中新报着力做好“商”报道的探索与实践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2
打造珍贵彩色林带 建设浙中生态廊道
浙江林业(2017年8期)2017-11-13 03:31:46
地方媒体如何讲好本地故事——以《浙中新报》“一带一路”新闻报道为例
传媒评论(2017年7期)2017-11-08 03:11:08
2016年1-3月各省市区玩具进出口统计
义乌市教师优秀作品选登
浙中1000kV变电站工程强夯地基原体试验
义乌市美术教师新作选
2013年一季度全国各省市区玩具进出口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