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涌
如今中国的“小升初”,和高考一样成为最重要的教育话题。孩子们在考场拼得精疲力尽,家长们叫苦不迭。我在美国长大的女儿刚刚过了11岁生日,今年正好也是“小升初”。看看她的经历,颇有些幸运的感觉。这里不妨把她的“美国经验”分片段写出来,意图不在于强加给中国一个“照搬”的范本,而是为当下的教育改革尽可能提供多元的参照系统,以扩宽公众的思路。
中国“小升初”的一个关键在于“择校”。上了好的中学,离名牌大学就近了。在美国的公立学校体系中,一般没有“择校”之必要。每个学区的居民,都可以把孩子送到本学区的学校就读,不需要考试。哪怕你租间小屋住在这里,孩子就自动获得了入学资格。学区的单位,一般是镇,大都市则在内部分成若干学区。你无论买房还是租房,都可以事先问明孩子是属于哪个学区。
但是,这种表面上的一视同仁,并无法掩盖教育的不公平。“择校”往往还是必要的。美国公立学校的主要财政来源是本地的房地产税。学校的质量难免和房价挂钩。比如,波士顿周围几个富镇,平均房价超过百万美元。百万价值的住房,每年房地产税至少一万多美元。美国的中小学教育费用,平均一个孩子大致在一万美元左右。如果某镇平均一个家庭不到一个孩子,平均房价又在百万以上,那么一家的房地产税就远超过一家不到一个孩子的教育经费。相反,如果镇里平均房价仅二十万,其他因素不变,那么一家支付的房地产税仅为两千多块,对政府来说这笔钱怎么支付一个孩子一万元的教育费用?尽管学校还有其他财政来源,房价还是最大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波士顿周围地区几个最好的学区,大多集中在房价最高的地区。
那么,像我们这等买不起百万豪宅的普通百姓怎么办?最佳的战略是在富镇里买便宜房子。俗话说“皇帝还有几门穷亲戚”呢。如果你在百万豪宅之间买下一栋寒酸的住宅,花了四十几万,你一年仅交不足五千的房地产税,这笔税金也远远不抵一个孩子的教育费用。而如果你有两个孩子的话,这不足五千的税金就更微不足道了。你的孩子靠着周围的百万豪宅所支付的高额税金享受一流的教育,实在是一本万利。当然,有些富裕的镇,则采取了对付这种“搭便车”战略的政策,制定严格的区域规划法,比如每栋房子占用的地皮至少一英亩(将近一个足球场那么大)。这么大的地,自然价钱高。如果地价三十万以上,房子的造价至少也要三十万,这样房价最低也要六十万了。这无疑鼓励开发商造大房子,抑制廉价住房的发展。你如果太穷,这些富镇很难挤得进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波士顿郊区的几个顶尖学区,除了极少的例外,三十几万的房子还是有一些,甚至不时有二十几万的。如果三口之家肯挤在六七十平方米的公寓中,十几万的也有。再不行还可以租房呢。
我们一开始就选择了这样的战略。2004年搬到波士顿地区,女儿才五岁,开始上幼儿园,我们选择了一个中上等学区。我们的哲学是,在幼儿园和小学,孩子的快乐是首位,家庭影响也比较大,学校差不多即可,所以我们不太挑剔。但是,中学以后竞争激烈,功课也难了。老师是否称职,对孩子学业影响太大。另外,孩子长大成人,会面临着毒品、性等等问题,环境好坏日益重要。于是,我们准备好积蓄,为“小升初”关头的“择校”做准备。
我为此列出了十几个首选的镇,按照学区排名、房价水平等等指标综合打分,哪里划算就去哪里,最后在2009年趁着房市猛跌到一个富镇“兜底”,搬进一栋相对便宜的房子,女儿由此进了麻省一个顶尖学区。我们翻阅镇上的财政文件,发现她的班主任一年年薪达八万美元,几乎是一般中小学教师的一倍。用我们家庭的房地产税,肯定是雇不起这么昂贵的教师的。这大概也说明我们战略对头吧。女儿在新环境中读小学五年级,有了一年的适应时间,今年“小升初”無论是从心理上还是学业上都顺利多了。
我无意把美国的制度理想化。事实上,当今美国教育的许多问题,都是上述描述的体制所带来的,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贫富不公:穷人面临房价门槛,很难挤进好的学区。但是,对于一般的中产阶级来说,在这种制度中的选择要多得多。在这种制度下“择校”,如同“孟母三迁”,责任在家长那里,孩子本身没有特别的负担。最重要的是,这种制度保存了一个基本的原则:教育的选择权掌握在家长手里,不在学校手里。学校必须对本地区的孩子一视同仁地提供教育,没有“招生”一说。在我看来,中国的义务教育改革的细节可以有许多讨论的空间,但基本原则必须坚持,即学校无“招生”的权力,孩子有就近上学的权利。否则,“小升初”的恶性竞争永远无法杜绝。★
(作者为美国萨福克大学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