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丽芳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目前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而生存的患者80%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为了探讨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从2005年开始,我们对128例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针对患者入院时的病情和对压疮、昏迷等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以及家属的要求制定治疗、护理、康复方案。
成立护理小组,人员配置合理,护理人员专科知识掌握较丰富,对患者存在的各种健康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讨论,并各负其责。
在一切疾病治疗恢复的过程中,利用每次接触患者的机会,如做基础护理、生活护理时、进行治疗操作时、巡视病房时等,耐心听取患者主诉及心理感受及家属要求,着重了解患者近期的诉求,使患者尽快适应环境,因人制宜地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满足患者的要求。
验证数据对患者实践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寻找循证支持,结合护理专业技能、临床经验、患者的愿望和需求,推荐出设计最精密、最能科学反应干预效果的最佳方案。
本组128例脑卒中患者,除2例患者合并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肺部感染的大面积梗死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126例患者均好转出院。将实施循证护理和非循证护理进行对比,见表1。
3.1 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瞳孔、神志变化。根据病情定时测生命体征,病情有变化时及时通知医生。意识障碍者取平卧位,头部抬高10°~15°,偏向一侧,同时做好安全护理,床尾要有警示标记,必要时用约束带约束,床边加床栏,谨防坠床摔伤。
3.2 体位摆放
脑卒中患者的良肢的正确摆放是预防关节挛缩、变形的主要措施之一,良肢位是指患者在卧位或坐位时躯干及四肢一种良好体位或姿势[1]。根据患者的病情遵医嘱摆好患者肢体的正确功能位,如仰卧位、侧卧位等,定时翻身,变换体位,肢体被动轻微活动。以达到预防关节受限,促进肢体血液循环的作用。
3.3 预防肺部感染
对吞咽障碍者进食速度宜缓慢,以半流质或软食为主。长期卧床者给予定时翻身拍背,每2h一次,有痰不易咳出者可用雾化吸入,利于稀释痰液有利咳出,指导清醒患者做有效咳痰运动。对意识障碍者采取电动吸痰或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
3.4 预防压疮
入院后检查皮肤情况,并记录在病历上,瘫痪患者必须睡气垫床,保持床单的整洁、干燥、无皱折。大小便失禁者要及时留置导尿,床上铺橡胶单和尿垫,便后及时更换。定时除压,每2h翻身1次。昼夜循环。翻身动作应轻稳,避免拖、拉、推动作,减少皮肤受压和摩擦。
3.5 饮食护理
意识不清者24h内暂停进食,24h后给予鼻饲饮食,以后根据病情许可予以拔管,意识清楚者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增加机体抵抗力,防止便泌。进食量少者予以营养支持。同时做好口腔护理。
表1 两组患者比较
3.6 早期语言训练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失语是暂时和可恢复的以及语言锻炼的目的、方法。护士在进行语言训练时要有耐心,可通过手势、动作等方法让患者明白护士的意图,并正确指导患者积极进行发声训练。
3.7 康复早期功能的锻炼
护士在进行训练时需根据患者病情的进展状态,与医生密切配合,制定真正适合患者的功能锻炼计划。功能锻炼的护理主要在于保持患者正确的体位和关节的功能位置,遵医嘱定时更换体位和进行肢体被动轻微活动。
3.8 心理护理
脑卒中发病急,患者在短时间内从一个健康人变成残疾,对医院环境及人际关系尚未适应,患者的角色为能及时转换,并且对病情的恢复期望值不大,所以患者一般易陷入绝望和担忧中,因此对治疗缺乏信心。所以护士在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心理辅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心理辅导的方法很多,如心理分析、听音乐、请病区患者或家属讲成功愈后的病例等。使患者解除心理障碍,从而树立康复信心。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循证护理以来,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基础上,用批判性思维寻求护理质量的改进,促进护理人员观念的更新,改变了护理模式。循证护理的应用发挥了护士最大工作效能,避免了护理工作的盲目性和主观性,使护理工作有证可循,有据可依[2]。提高了护理质量,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纠纷,以最低的成本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服务。
[1]姜贵云. 康复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1-112.
[2]王新田. 循证护理对护理学发展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4):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