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跃文 张 丽 姜红梅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主要证型,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日益增高,发病年龄的不断提前,糖尿病防治工作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我们用降糖宁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220例,并与参芪降糖颗粒治疗8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全部3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0例,男91例,女129例;年龄≤40岁13例,40~60岁 118例,≥60岁89例,平均(53±7.9)岁;年龄≤40岁5例,40~60岁 43例,≥60岁32例;病程<28年,平均(10±3.5)年。对照组80例,男31例,女49例;年龄≤40岁5例,40~60岁 43例,≥60岁32例;病程<25年,平均(10±3.9)年。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咨询报告诊断标准。静脉血浆葡萄糖空腹≥7.0mmol/L,餐后2h≥11.1mmol/L(葡萄糖氧化酶法)。中医诊断标准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凡具有多饮、易饥、尿多和(或)形体肥胖、头晕肢重、少气懒言、肢体刺痛、舌质黯红、苔厚腻、脉弦滑等证候即可确诊。
降糖宁胶囊药物组成:黄连、苦瓜、黄芪、西洋参、生地黄、玄参、玉竹、天花粉。上述药物(除外西洋参、苦瓜)经筛选煎煮后取汁浓缩,加入西洋参、苦瓜粉制成散剂,装入0号胶囊备用。根据患者血糖情况,在饮食、运动、心理治疗的前提下,治疗组予降糖宁胶囊3~4粒,3次/d,饭中服。对照组予参芪降糖颗粒(鲁南制药厂出品)3g,3次/d,口服。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合并有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等并发症者给予对症治疗。
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时检查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并在治疗前及1个疗程后做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DC)]、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等相关检查。
参照1999年亚洲一太平洋地区2型糖尿病政策组控制目标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订。显效(理想):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FBG≤6.1mmol/L,PBG≤8.0mmol/L;有效(尚可):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FBG≤7.0mmol/L,PBG≤10.0mmol/L;无效(差):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血糖下降未达到上述标准。
2.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变化情况,见表2。
由表2可知,两组治疗后FBG、PBG、TC、TG均有降低,但治疗组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05)。HDL-C轻度升高,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3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3。
2.4 其他
两组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等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
糖尿病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的第三大高病死率疾病。我国有4000~5000万糖尿病患者[3],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5%以上,且呈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逐渐提前的趋势。在病理方面,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显著特点,主要表现为胰岛素受体不足及受体缺陷不能与胰岛素结合。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我们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学的现代研究,研制出降糖宁胶囊,具有清热凉血、益气扶正、滋阴生津的功效[4]。方中黄连、苦瓜清热泻火解毒;黄芪、西洋参补中益气,补阴益阳,气行则血行,气行则津行,4药是治疗消渴的主药。一则改善患者的体质,增强脏腑功能;二则促进气血津液循行,恢复津液的正常升降输布。生地黄、玄参、玉竹、天花粉滋阴生津,尚有清热凉血功效。现代药理研究揭示西洋参、黄芪能够调节血糖,并且能消除肾性蛋白尿,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黄连可以显著增强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苦瓜含有植物胰岛素等多种降糖物质,正常家兔及患四氧嘧啶性糖尿病的家兔灌服苦瓜汁后,可使血糖明显下降[5]。本观察结果表明:降糖宁胶囊组方严谨,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能明显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
表1 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改善情况 例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变化情况(mmol/L,±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变化情况(mmol/L,±s)
与治疗前比较,*P<0.01;对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5
表3 两组疗效比较 例(%)
[1]钱荣立(摘译).WHO专家咨询报告:糖尿病的定义、诊断、分型与糖尿病并发症.第一部分•糖尿病的诊断与分类[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5-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第一辑,1993:215-218.
[3]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12.
[4]尚文斌,程海波.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中医杂志,1999,40(11):692-695.
[5]张淑贞,程立方.降血糖中药及方剂药理研究概况[J].中医药研究,1996(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