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根萍
(河南南阳油田总医院,河南南阳 47313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率和病死率均高。急性加重期 COPD病情危重,治疗困难。2007年 11月 ~2009年 10月,我们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急性加重期 COPD患者 32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59例急性加重期 COPD患者,男 23例、女 36例,年龄 53~7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 32例和对照组 27例。所有病例均符合 2002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患者均有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或脓性或黏液脓性,咳痰能力下降。排除①明显躁动不安、拒绝接受 NIPPV者;②合并有上消化道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休克者;③有气胸或纵隔气肿者;④严重心律失常、严重脏器功能不全患者;⑤颜面部损伤或畸形患者。
治疗方法:对照组行低流量吸氧,酌情给予呼吸兴奋剂、抗感染、舒张气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 NIPPV治疗,氧流量 2~10 L/m in,呼吸频率 15~20次/m in,吸气压力 (IPAP)15 cmH2O,呼气压力 (EPAP)3 cmH2O。治疗前和治疗后采外周静脉血行血气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 pH值、PaO2、PaCO2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 pH值、PaO2、PaCO 2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 pH值、PaO2、PaCO 2比较(±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组别 n pH PaO2(mmHg)PaCO2(mmHg观察组 32治疗前 7.272±0.031 54.4±12.3 69.9±8.7治疗后 7.346±0.048* 88.7±10.4* 50.2±5.9对照组 27治疗前 7.269±0.036 54.9±11.3 68.7±8.1治疗后 7.335±0.052 76.7±12.1 59.4±8.7
讨论:COPD急性发作时,在原有病变的基础上,会出现气道炎性充血、水肿、分泌物引流不畅等,导致气道阻塞的进一步加重,易出现严重低氧和(或)CO2潴留,并由此引发肺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 NIPPV治疗急性加重期 COPD可明显提高患者外周血 PaO2,降低PaCO2,其原因在于NIPPV在自主呼吸的吸气相和呼气相分别施加不同压力的通气方式,减少了呼吸肌做功,增加了CO2排出,改善了氧合,克服了气道阻力,减少了呼吸功,使呼吸肌疲劳得以缓解,从根本上逆转COPD。
同时NIPPV可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前负荷,减少心室跨壁压,改善氧合,使心肌供氧增加,减轻水肿,从而使心功能改善,心率减慢,这在COPD患者的救治中亦具有重要意义。故笔者认为NIPPC是急诊救治急性加重期 COPD患者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