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回忆治疗对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分析

2010-07-16 02:16席关湘何国平
中国全科医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分值团体筛查

冯 辉,高 婧,袁 群,席关湘,何国平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老年人口已超过 1.47亿,居世界之冠[1]。老年人的精神卫生保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抑郁症状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它可导致严重的情绪痛苦、躯体功能下降并增加死亡危险,极大危害着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和生存质量[2-4]。回忆治疗 (reminiscence therapy)源自老年精神医学,是指通过引导老年人回顾以往的生活,重新体验过去生活的片断,并给予新的诠释,协助老年人了解自我,减轻失落感,增加自尊及增进社会化的治疗过程[5]。在护理措施分类系统 (nursingi intervention classification,NIC)中将回忆治疗定义为: “通过对过去事件、情感及想法的回顾,帮助人们增加幸福感、提高生活质量及对现有环境的适应能力[6]。”国外许多研究证实[7-10]回忆治疗可以有效防止或减轻老年抑郁症状,提高自尊感,有助于帮助抑郁老年人应对危机,丧失及生活变故,并提高生活满意度及生存质量。笔者于2008年 2—10月,运用团体回忆疗法 (group reminiscencetherapy)对社区抑郁症状筛查阳性的老年人进行了为期 6周的干预,以探讨团体回忆治疗对于减轻老年抑郁症状,提高抑郁症状缓解率的效果,以期为社区老年抑郁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选择常住长沙市城市社区的老年人,同时符合以下入选标准:(1)年龄 60岁以上;(2)用老年抑郁量表(GDS)[11]筛查,评分11~25分者;(3)既往有精神疾病或者认知障碍者;(4)正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者;(5)无严重躯体疾病者;(6)自愿参加本研究。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首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长沙市所辖 5个行政区随机抽取 3个行政区,然后从 3个行政区中各随机抽取 1~2街道办事处,再从每个街道办事处随机抽取 2~4个社区,共 8个社区进行老年抑郁症状筛查。然后采取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进行抑郁症状筛查的 8个社区中,随机抽取 4个社区,分别设立 4个干预组,在其余 4个社区设立 4个对照组。再将现场调查中所有筛查出患有轻、中度抑郁症状,并符合本研究入选标准的老年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在每个社区随机抽取 15~20例,取得知情同意后纳入研究对象。本研究在 8个社区共选取患者 129例,其中干预组 (团体回忆治疗 +健康教育)总计 62例,对照组 (健康教育)总计 67例。男 52例,女 77例,平均年龄 (69±7)岁。两组性别、年龄、GDS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干预过程中对照组有 1例女性老年人因病住院失访,干预组共有 2例女性老年人分别因生病和探亲失访,最终样本量:干预组 60例,对照组 66例,共计 126例,失访率为2.33%。

1.2.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接受 3次,每 2周 1次,30~45 min/次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老年人的心理卫生保健以及抑郁的防治;干预组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同时接受由经过严格培训的社区护士依据所选定主题而进行的团体回忆治疗。团体回忆治疗的主题包括 “回忆过去的老歌曲”、“分享老照片”、“回忆成长中的快乐时光”、“回忆一生中的成就”、“对未来的期望”等,干预共持续 6周,每周 1次,90~120 min/次 。

1.2.3 评定方法 采用 GDS测评老年人抑郁症状。该问卷共30题,每题 1分,总计 30分。10分以下为正常;11~20分为轻度抑郁;21~25分为中度抑郁;26分以上为重度抑郁。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统一完成。如老年人因躯体原因、文化水平等限制,无法自行填写,调查人员可以用统一方式向其问询和填写。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的分析、χ2检验、t检验、协方差分析等。α值取0.05作为检验水准,P值均为双侧概率。

1.4 伦理原则 本研究在干预研究对象同意及自愿参与的原则上进行。研究对象对本研究的目的、过程,以及参与本研究可能的危险和利益有充分的了解。采用保密的原则对待所有从研究对象获得的信息。对于筛查出来的抑郁症状严重的老年人(GDS>25分),建议并协助其到医疗定点机构或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接受检查和治疗。此外对于接受团体回忆治疗后抑郁症状仍未缓解的老年人 (GDS≥11分),建议其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和居委会相关负责人员,以及老年人的家属继续给予关注,并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和干预。

2 结果

2.1 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前一般情况 见表 1。

2.2 干预前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抑郁症状减轻程度比较 干预组在进行了 6周的团体回忆治疗后 GDS分值相对于干预前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2.804,P=0.000)。对照组 GDS分值在 6周也有所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517,P=0.000)。经协方差分析,干预组与对照组 GDS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50.812,P=0.000,见表 2)。

2.3 两组患者干预后抑郁症状缓解率比较 经过 6周的团体回忆治疗,干预组老年人抑郁症状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

表 1 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前一般情况比较Table 1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Study Participants

表 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 GDS分值比较 (x ±s)Table 2 Pre-Post testsof control and experimental groups on GDSscores

3 讨论

自 1963年 Butler提出回忆治疗的设想以来,国外研究者[5,12-14]已将其运用于不同环境、不同对象,进行了有关回忆治疗对于改善老年人认知、情绪、自尊等方面的研究。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 6周的团体回忆治疗,干预组老年人 GDS评分较干预前有了显著下降,抑郁缓解率为 71.7%,说明抑郁症状有了明显好转;对照组老年人在接受了健康教育后抑郁症状也较干预前有所下降,抑郁缓解率 33.3%。但干预组 GDS评分下降程度要高于对照组,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干预组抑郁缓解率也要高于对照组。这说明团体回忆治疗对于短期内减轻社区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具有良好效果,并且其效果比单纯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要好。Hsieh等[5]针对老年抑郁症病人实施回忆治疗的效果进行了系统评价,通过对 9例随机对照试验的评价分析,认为回忆治疗是一种可实行的、有价值的干预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年人的抑郁症状。Wang等[15]的研究结果显示,团体回忆治疗能有效缓解老年人的抑郁症状,这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国内史蕾等[16]对生活在养老院的有轻中度抑郁症状的老年人进行了为期 6周的个别回忆治疗治疗,发现干预组抑郁症状减轻,抑郁缓解率增加,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表 3 两组患者干预后抑郁症状缓解率比较 [n(%)]Table 3 Comparison of depression remission rate in control and experimental groups after reminiscence therapy

本研究采用团体回忆治疗的方法,团体回忆治疗被定义为在团体环境中对过往生活事件的口头或无声回忆[12]。团体回忆治疗通常以小组方式进行,通过促进成员间互动,分享经验,让个体学习如何与团体沟通,提供与他人发展友好关系的机会,获得被认同感及归属感,从而减轻寂寞感,达到群体治疗效果。Woods等[17]认为团体回忆治疗能为认知功能受损的人提供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并使其从中获得乐趣,从而减轻病人的抑郁症状。有研究表明,8~12人的团体治疗效果最佳,团体中每个成员有足够的时间参与互动[12,18]。本研究结果表明,团体回忆治疗简便易行,容易为社区护理人员掌握和应用,因此,在老年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而医护人力资源相对较少的社区,更能体现其运用价值。

在实施团体回忆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引导的原则。干预前干预者应对老年人进行个体评估,并初步建立良好的治疗性人际关系,取得老年人支持和配合;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各种技巧 (如关怀性聆听、正向回馈、接纳、经验分享等)的运用,及时发现老年人情感的变化,疏导因不良经历引起的负性情绪,合理应用如老照片、老歌、老电影等引导物,引导老年人回忆以往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经历、以及所处年代国家或社会大事等。给予老年人充分机会去重新评估自己的独特性、价值观,重享过去的荣耀与愉快、找回自尊与快乐感,并发展与小组中其他成员之间的友好关系,从而达到减轻抑郁症状,增强对环境适应能力的目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团体回忆治疗对老年抑郁症状的短期干预效果显著,但由于未进行远期效果的追踪调查,因此,该疗法对于缓解抑郁情绪的长期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1 何国平,曾慧.老年人健康手册 [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2.

2 贾守梅,冯正仪,胡雁,等 .老年抑郁症的干预研究进展 [J].护理研究,2004,18(4):575-576.

3 Serby M,Yu M.Overview:depression in the elderly[J].Mount Sinai Journal of Medicine,2003,70(1):38-44.

4 Onder G,Landi F,Gambassi G,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pain and depression amongolder adultsin Europe:results from the Aged in Home Care(AdHOC)project:a cross-sectional study[J].J Clin Psychiatry,2005,66(8):982-988.

5 Hsieh HF,Wang JJ.Effect of reminiscence therapy on depression in older adults:a systematic re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03(40):335-345.

6 Mc Closkey JC,Bulechek G M.(Eds.).(1996).Nursing interventionsclassification(NIC)(2nd ed.).St.Louis:Mosby.

7 Peter G.Coleman.Uses of reminiscence:functions and benefits[J].Aging&Mental Health,2005,9(4):291-294.

8 Ellen DJ.Reminiscencetherapy for older women with depression:Effect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classification in assisted-living long-term care[J].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Nursing,2003,7:26-33.

9 Cully JA,LaVoie D,Gfeller JD.Reminiscence,personality,and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in older adults[J].The Gerontologist,2001,41:89-95.

10 Hsiao CY,Yin TJC,Shu BC,et al.The effectsof reminiscence therapy on depressed institutionalized elderly[J].The Journal of Nursing,2002,49(4):43-53.

1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增订版)[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318-319.

12 Shu-Yuan Chao,Hsing-Yuan Liu,Chiu-Yen Wu,et al.The effects of group reminiscence therapy on depression,self esteem,and life satisfaction of elderly Nursing Home Residents[J].Nursing Research,2006,14(1):36-44.

13 Cappeliez O′,Rourke Charudhury.Functions of reminiscence and menta1 health in later life[J].Aging Menta1 Health,2005,9(4):295-301.

14 Ernst Bohlmeijer,Marte Roemer.The effects of reminiscence 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older adults:A meta-analysis[J].Aging&Mental Health,2007,11(3):291-300.

15 Wang JJ.The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among institutionalized and non-institutionalized elderly people in Taiwan of reminiscence therapy as a psychological measure[J].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2004,12(3):237-224.

16 史蕾,王惠珍,赵久波.回忆疗法对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影响 [J].护理学杂志,2007,22(9):9-10.

17 Woods B,Spector A,Jones C,et al.Reminiscence therapy for dementia[J].The Cochrane Library,2005,4:251-254.

18 Watt L,Wong PT.A taxonomy of reminiscence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J].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1991,12:270-278.

猜你喜欢
分值团体筛查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