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相华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归根到底取决于全校教职工与干部队伍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取决于各方面的管理工作水平。学校管理由两个方面组成:一个是“管”,一个是“理”。“管”是一种人治力量,是一种制度的约束;“理”则是一种教育的氛围,是一种文化力量。学校管理不仅要在“管”字上下工夫,也要在“理”字上做文章,我校积极构建以制度约束为主的理性管理和以情感理解沟通为主的感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在管理中具体做好“沟通、服务、引领”,抓好“常规、细节、过程”, 强化“知道、做到、做好”,实现管理“规范、精细、科学”。
一、 完善以“管”为基础的制度约束刚性管理体系
1. 管理标准高
我校积极构建了以人为本,全面育人、全方位管理的体系,形成“服务零距离,管理零缝隙,实现零缺陷”的管理模式。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全面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强化过程考核,各项管理高标准、严要求。做到“三高”: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四严”:严格、严厉、严肃、严谨。强化“六种”意识,名牌意识、精品意识、创新意识、超前意识、忧患意识、团队意识。发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管理精神,注重学校管理的环节和细节,把小事做细,把细节做精。
2. 管理制度全
我校先后修订、完善了囊括教育教学方方面面八大系列近160项规章制度,并汇编成册,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引导、规范效能,用制度激励人,以制度管理人。我校先后被评为“青岛市依法治教示范学校”、青岛市“法律进学校”示范单位。
3. 管理就是回归常规
学校的健康发展最根本的就是回归常规,就是把先进的理念变成明明白白的工作要求,就是要求真务实,让一流的目标成为扎扎实实的行动步骤。我校实行学校管理抓干部,教学管理抓年级,教师管理抓课堂,学生管理抓班主任。坚持“向常规教学管理要质量”,做到在常规方面抓好,在细节方面从严,在过程方面求实。对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单元检测、课后辅导等教学环节,实施科学的动态监控和信息反馈,实行不定期抽查、隔周检查、双周办公会总结交流、期中期末检查和随机调阅制度,全方位把握教学管理,在干部教师中形成严谨、务实、扎实、进取的工作作风和教学风气。
4. 落实比制度重要
我校在管理中强化“有了制度却得不到执行,这比没有制度还要有害”、“工作安排不落实等于零”的意识,坚决克服“有布置无检查,有想法无做法”,狠抓制度的落实。实施“隐珠中学干部问责制“,坚持干部“周调研”和“月检查”制度,实行干部“周工作汇总”和“月工作交流”制度,强化干部工作落实,增强干部务实的工作作风。把“干部抓落实,教师抓师德,学生抓养成”作为抓好学校工作的突破口;以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发扬团队捆绑精神形成合力为契机;以聚焦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为切入口;以管理精细化,抓好常规抓严细节抓实过程为抓手;以创新和完善教学教研制度为保障,凝神聚力抓质量,脚踏实地抓管理,形成“干部集中精力抓好教学,教师集中精力研究教学,学生集中精力学好功课”的良好风气。
二、建立以“理”为本的情感理解沟通柔性管理体系
无数管理实践证明,无论制度多么全面,总有不到的地方,也总有制度不起作用的地方,制度不到、不能的地方是文化在起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在这里所说的环境绝不仅仅指校园的物质环境,它应该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就是广义的学校文化。
1. 营造师生和谐成长的精神家园
近几年,我校完善“爱与责任”校魂,积极践行“以人为本,为教师和学生发展服务”办学思想,着眼于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营造宽松、团结、竞争、激励的学校氛围,引导全体师生合作共处、和谐发展,让学校成为师生成长进步的精神家园。
(1)干部是关键。德国管理学家赫尔茨有一句名言:“会鼓动别人,会服务别人,会成就别人,就是会管理。”在学校管理中,人格魅力是第一教育力,我校注重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建设,加强干部队伍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自律意识、团结意识、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打造学校领导班子的向心力和战斗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廉洁型班子;在干部中广泛开展“讲责任心,讲上进心,讲事业心”思想教育活动,要求教师做到的干部首先做到,要求教师做好的干部首先做好,让每一名干部成为教师行动的楷模,引领积极、健康、拼搏、进取的学校风气。在干部中开展“示学”、“示教”、“示范”的“三示”活动,实施“三联三包”制度。深入教育教学一线,及时了解教师和学生的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科学管理创造条件。他们中有的成为青岛市教学能手、青岛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有的获得青岛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举行过青岛市级公开课。学校的干部队伍已经成为一个集“学习、研究、创优”为一体的优秀团体,学校干部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在各方面做教职工和学生的楷模,成为师生的榜样,对全校教师起到示范和感染作用,引领我校良好风气的形成。
(2)作风就是战斗力。良好的风气,是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在师生中发挥感染熏陶的影响作用,潜移默化的同化作用,激励向上的促进作用,维护秩序的约束作用。教师的工作本身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依靠简单的管、卡、压是难以奏效的,应该大力提倡教师有职业理想和奉献精神,为教师创设一种民主、宽松的环境。我校在这方面的成功做法是:①用学习提高引领良好风气的形成。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学相长,要变“一桶水”为“长流水”,教师发展的“井文化”为“海文化”。学校办公会通过“每周一读”抓干部学习,级部通过每周例会抓教师政治学习,教研组通过每周教研活动抓业务学习活动。引导教师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习惯,打造学习型学校。②用师德教育促使良好风气的形成。广泛开展“师生和谐共成长”、“师爱在岗位闪光”、“盘点教师亮点,激励你我共成长”为主题的系列师德教育活动。进一步完善教师考核激励机制,实行班主任、教研组、备课组捆绑式考核等形式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使全体教师在一种心态平和、情感融洽的环境中积极地、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③用民主管理保障良好风气的形成。学校在涉及荣誉、考核、职称、建设项目、伙房承包等问题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重要事项广泛征求教师意见,提交教代会表决。教代会每学期评议学校、干部工作,给学校工作提建议。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教师的建议,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调动教师的民主参政意识,使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学校民主管理。④用和谐氛围营造良好风气的形成。大力营造讲质量、比贡献、重发展、创一流的良好教育教学氛围,营造教师专心科研、精心教书、潜心育人的环境,在全体师生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做到凝心聚力抓质量,你追我赶创一流。
(3)“管理”就是“管心”。 学校要想长时间赢得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只有依靠集体努力才能实现,只有增强教师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实现全校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基本要求,才能达到这一目的。第一引领超前,目标引领凝聚人心。我校积极引导教师认识自我,重构价值观。学校把教师看成什么,教师就会成为什么;教师把自己当成什么,就会让自己发展成什么。引领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引领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引领教师营造集体创优的氛围,引领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第二沟通主动,打开心结换得真心。据说飞机失事,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因为什么大的故障,往往都是缘于一个不合格的小零件而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酿成事故。学校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凝聚人心的工作。让教师对学校、对领导心生误解,对工作产生抵触情绪的原因也往往并不是什么大的矛盾、冲突,更多的时候都是因为一些小事没有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而在教师心中打下了结,影响了工作情绪。我校管理坚持以理解信任为基础,以公正公平为原则,以情感关怀为内容,以规章制度为手段,(下转第54页)(上接第35页)做到人与人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尊重产生尊重,真心换得真心。努力做到让教师心情舒畅地来校工作学习,让教师心甘情愿地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让教师心平气和地处理工作中矛盾与问题,让教师心存高远地规划专业发展,让教师心存善意看待他人的言行。第三服务到位,关爱教师赢得人心。大力实施以“扬师德、树师表、强师能”为主要内容的“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提高教师的思想境界,激发教师工作动力。设身处地的体谅教师的难处,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想方设法帮助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教职工病了,学校干部及时探望。教师家庭有困难,干部教师尽力相助,帮助教师解除后顾之忧。使广大教职工发自肺腑地为学校教育教学倾心竭力。
2. 构建师生生活的温馨乐园
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建设,学校的环境不仅要提供学生学习的条件,更是陶冶学生情操的隐性课程。陶行知先生说:“熏陶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熏陶尤为重要。”
(1)优化育人环境,陶冶师生性情。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做到美化、净化校园环境,注重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教学楼前矗立的“奋飞”雕塑,时刻激励着全校师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拼搏、进取;校园宣传栏、名人塑像、楼内文化长廊、科技长廊、艺术长廊、学生作品展示、室内名人名言、名人画像无时无刻不在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学校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温馨雅静,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学习、探究、实践的乐园,做到“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每一个景点都育人”,让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我校先后被评为“胶南市卫生先进单位”、“青岛市花园式单位”、“青岛市环境友好学校”。
(2)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师生人文素养。每学期举行大型运动会、体育节、艺术节,结合重大节日举行歌咏比赛、剪纸作品比赛等群众性体育和艺术活动,让健康、高雅的文化气息充满校园。坚持每月一个教育主题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学生真正做到思想上自强、学习上自主、心理上自信、行动上自律。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做事。
近几年,我们在学校管理中坚持“管”、“理”并重,科学管理,努力构建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成长共同体,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用师生的成长带动学校的持续发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声誉显著提高,学校获得“省级规范化学校”等省级以上表彰11项,“青岛市文明单位”、“青岛市标准化学校”、“青岛市教学示范学校”等青岛市级表彰30项,“胶南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胶南市中小学管理十佳学校”等胶南市级表彰56项。未来还有更多挑战,我们将继续构建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成长共同体,推进学校科学发展和内涵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作者:山东省胶南市隐珠街道办事处中心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汪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