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岩 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 (北京 102400)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一种以胃黏膜萎缩变薄,固有腺体减少或消失为特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是慢性胃炎的一个类型,临床表现为胃脘部胀满或胀痛,嗳气,嘈杂,食欲不振,消瘦,贫血等。约占胃镜受检病例的 10% ~20%。因其不易治愈且有一定的癌变率,现在越来越多的受到医学界的关注。笔者运用健脾活血法治疗 4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90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病人,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 45例,其中男 28例,女 17例 ;年龄 38~ 65岁 ,平均 51.6岁;病程 4.5~ 30年,平均 16.6年;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 20例。对照组 45例 ,其中男 26例 ,女 19例;年龄 36~ 64岁 ,平均 50.8岁;病程 4~29.5年 ,平均 15.8年;HP阳性者 19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进行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诊断标准 参照 2001年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实用中医消化病学》制定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1]:①症状:中上腹疼痛,腹胀,食欲不振等;②体征:上腹部或剑突下深压不适感或深压痛;③胃镜检查:胃黏膜色泽改变,多呈灰黄或灰白,黏膜皱襞细薄,血管显露,有些患者可见不规则颗粒结节,或出血糜烂。
病理诊断标准 ①固有腺体萎缩,减少 1/3以内者为轻度,减少 1/3以上者为重度;②黏膜肌层增厚;③肠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可有可无);④固有膜炎症(可轻可重);⑤淋巴滤泡形成(可有可无)。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首先用国际推荐的“三联疗法”,根除 HP感染,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替硝唑,治疗时间 1~ 2周,当 HP阴性时再纳入本组治疗观察。
治疗组治则:健脾益胃,活血化瘀。方剂:参苓白术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用:黄芪 30g,熟地、白扁豆、党参、茯苓各 15g,炒白术、怀山药、白芍、当归各 20g,砂仁 6g,川芎、桃仁各 12g,莲子肉、红花各 10g。加减:肝胃气滞腹胀者加柴胡、香附、枳壳以疏肝和胃;阴寒内盛者加肉桂、干姜、附子以温中散寒;湿热内蕴加黄芩、黄连、蒲公英。用法:诸药加水 600m L,煎至200m L,共煎 2次,混匀,分早晚 2次服用,每日 1剂,30d为 1个疗程,休息 5d,继续下 1个疗程。轻度患者治疗 3个疗程,中重度患者或伴肠上皮化生和非典型增生者,治疗 6~ 8个疗程。
对照组西药常规对症治疗:①吗叮啉片(多潘立酮,西安杨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0mg,餐前口服,每日 3次;②叶酸片 10g,口服,每日 3次,疗程同前。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2000年《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2]制定。显效:症状全部消失,胃镜显示胃黏膜红润,炎症消失,病变范围明显缩小;病理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消失或减轻 2个级度以上(含 2个级度)。有效:症状明显改善,胃镜显示胃黏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急性炎症消失,病理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消失或减轻 1个级度以上(含 1个级度)。无效:症状不减轻或加重,胃镜显示胃黏膜急性炎症无好转或恶化。
治疗结果 见附表。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
附表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讨 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应属中医“胃痞”、“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主要是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感受外邪、久病或先天禀赋不足等。脾胃虚弱是发病的基础,瘀血内阻是病变的关键。现代医学对 CAG病因的认识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黏膜损伤因子、免疫反应、十二指肠液返流、年龄老化、胃黏膜营养因子缺乏和遗传因素等与该病有关。病理特点为胃黏膜萎缩变薄,固有腺体减少或消失,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而胃黏膜萎缩变薄、固有腺体减少或消失从某种意义上说应属于中医的“虚”范畴;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应属于中医的“瘀”范畴。针对中西医病因病机,治宜健脾益胃,活血化瘀。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健脾益气之名方,桃红四物汤中赤芍、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诸药合用,优势互补,共凑健脾益胃,活血化瘀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健脾益胃药物能促进促胃液素的分泌功能,调节胃蛋白酶的活性,利于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消失。黄芪、当归等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防止 HP侵害,提高胃黏膜屏障防御功能,活血化瘀药物改善微循环,使胃黏膜血供增加,修复加快[3],从中西医结合角度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机,笔者还常用黄芩、黄连、蒲公英抑杀幽门螺杆菌(HP),胃黏膜腺体的萎缩,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甚至癌变是一个长期的病理过程,因此,阻断或逆转该病理过程当缓缓徐图,需 3~ 8个月,因此在治疗上应长期服药,患者有决心,医生有信心,同时注意情绪、饮食、生活调理,以达根治之目的。
健脾益胃,活血化瘀法治疗 CAG既符合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亦与现代医学理论相吻合,是治疗本病的较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李乾构,周学文 ,单兆伟.中医消化病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94.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 [J].中华消化杂志 ,2000,20(3):199.
[3] 翁维良,房书亭.临床中药学 [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58,894,1305,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