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晶,程 珺
(河北省承德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所,067000,承德)
橡胶坝是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一种新型拦蓄水建筑物,由于橡胶坝结构新颖,造价低,施工安装时间短,管理运行简便等优点,在我国得到广泛推广运用。近些年我国已建成各类橡胶坝千余座,这些橡胶坝在防洪、灌溉、供水、挡潮、旅游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瀑河县城段共规划橡胶坝5道,由2002年始建,至2009年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经过检验运行状态良好。在县城段瀑河河道上形成带状梯级水面,提升了县城的形象,美化了县城环境,增加了沿河周边土地的利用率,并促进了宽城满族自治县的经济发展。
瀑河是滦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平泉县南村子分水岭,穿经平泉、宽城两县,并在宽城县汇入潘家口水库,流域总面积1 990 km2,河道总长度147 km,平均坡降7.87‰。
宽城满族自治县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季风型燕山山地气候。多年平均气温8.6℃,多年平均降水量662.2 mm,降雨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份,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80%,其中主汛期7、8两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受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影响,汛期7、8两月经常出现历时短、强度大、笼罩面积小的局部暴雨。
瀑河流域地处燕山迎风区,洪水特点是年内分配不均匀,年际间变化悬殊。由于流域比降较大,降水集中,一次洪水过程持续时间也较短,一般历时为3~5天左右。受气象条件影响,洪水年际间变化十分悬殊,据实测资料统计,1962年最大洪峰流量4 260 m3/s,而1981年最小洪峰流量仅8.08 m3/s,二者相差近530倍。
瀑河宽城满族自治县县城段设计洪水主要根据水文站实测资料情况,橡胶坝坝址处1956—1975年洪峰流量系列采用大桑园水文站观测资料利用面积比法求得:
式中,Q设为橡胶坝洪峰流量(m3/s);Q参为大桑园水文站洪峰流量(m3/s);F参为大桑园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1 860 km2;F设为橡胶坝控制流域面积1 661 km2;n 为指数,取 n=0.65。
利用实测系列和经考证的历史洪水资料按P—Ⅲ型曲线进行频率分析,得出设计洪水成果。
利用海、滦河流域已经通过审查的桃林口、潘家口、陡河等20多座水库的洪峰流量成果,点绘迎风区千年一遇洪峰流量—流域面积关系图,本次计算宽城站洪峰流量模数在趋势线附近,符合海、滦河流域的一般规律,因此洪水分析成果具有合理性。
橡胶坝工程是宽城满族自治县城区一项集游乐、美化县城风景、改善生态与环境为一体的社会公益性工程,可拦蓄上游河道径流,形成人工湖区,美化县城风景,同时抬高地下水位,改善生态与环境,社会效益显著。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SL 252-2000), 将该枢纽工程定为四等工程,橡胶坝、泵房等主要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
根据防洪规划,瀑河宽城满族自治县县城段河道现状治理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因此橡胶坝设计洪水标准也确定为30年一遇,相应洪水流量2 860 m3/s。
枢纽工程根据防洪要求及坝址地形、地质等综合考虑布置,主要包括橡胶坝工程、泵房和充排水系统等。
橡胶坝沿轴线方向分为三段,坝袋总长174 m,按深、浅槽布置,底板顺水流方向长度均为11.5 m,深槽坝段长58 m,设计坝高4.0 m;两侧浅槽段坝长均为58 m,设计坝高3.0 m。深、浅槽之间的混凝土分隔墩厚0.8 m,长度同底板。橡胶坝段底板上游设长20 m的混凝土铺盖,厚30 cm。底板下游接长8 m的混凝土护坦,厚60 cm;为削减坝基渗透压力护坦上φ5 cm的排水孔3排,孔、排距均为1.5 m,梅花形布置,下设反滤层。护坦末端下部接防冲墙,墙底高程嵌入基岩0.5 m;防冲墙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桩径80 cm,孔距70 cm,墙顶与混凝土护坦连为一体。边墩采用悬臂式挡土墙形式,顶宽80 cm,上游、下游边墙均为重力式混凝土挡土墙,墙顶宽0.5 m。为避免橡胶坝袋两端与墩墙(中墩及边墙)结合部位出现坍肩现象,引起局部溢流,影响橡胶坝的正常运行,将中墩和边墩端部1.2 m宽底板采用1∶10边坡抬高12 cm以消除坍肩影响;橡胶坝袋堵头与墩墙接触部位用1∶2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抹平压光。底板、铺盖和护坦分缝间距为3.8~11.0 m,缝间采用651型橡胶止水,缝内填塞聚乙烯闭孔泡沫板。
(1)泄流计算
橡胶坝坍坝行洪能力根据《橡胶坝技术规范》按宽顶堰计算,并根据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瀑河河道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洪水相应的30年一遇设计洪水时下游水位计算。
经计算,30年一遇洪水橡胶坝坍坝行洪时深槽段过流流量1 182.95 m3/s,浅槽段1 737.92 m3/s,全断面总过流能力为2 920.87 m3/s,大于河道30年一遇洪水时洪峰流量2860m3/s,因此,建坝后对原河道行洪能力没有影响。
(2)冲刷计算
河床冲刷深度计算包括铺盖首端冲刷和护坦末端冲刷深度计算。铺盖首端冲刷河床冲刷深度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L 265-2001)中公式进行计算,护坦末端河床冲刷深度计算采用《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TB 10017-1999)非黏性土河床冲刷公式进行计算。
经计算,坝体坍坝行洪30年一遇洪水时为铺盖首端河床冲刷深度计算的控制工况,深槽段冲刷深度为1.83 m,浅槽段为1.90 m。坝体坍坝行洪30年一遇洪水时为护坦末端河床冲刷深度计算的控制工况,深槽段冲刷深度为5.83 m,浅槽段为3.39 m。
(1)坝型选择
橡胶坝袋按充胀介质不同分为充水式、充气式。充气橡胶坝由于气体具有较大的压缩性,充气橡胶坝在坝顶溢流时,出现凹口现象,水流集中,对下游河道冲刷较强,同时对橡胶坝的气密性要求高,运行过程中控制不灵活,在我国采用的为数很少。充水式橡胶坝在坝顶溢流时袋形比较稳定,过水均匀,对下游冲刷较小,同时对坝袋材料的气密性要求较低,景观效果较好,我国在充水式橡胶坝方面已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橡胶坝设计、制造和运行管理等技术。宽城满族自治县瀑河橡胶坝坝袋采用充水式,材料采用二布三胶锦纶帆布。
(2)坝袋内压比选择
坝袋计算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内压比,以充分利用坝袋胶布的强度,并尽可能使坝袋面积减少,降低工程造价。为便于施工和坝袋加工,选择不同内压比对橡胶坝坝袋的袋壁环向拉力、坝袋周长、坝袋贴地长度和每延米容积特征值进行计算,设计坝高为4.0 m。计算根据《橡胶坝技术规范》(SL 227-98)查表进行。
从计算结果可知,当内压比值较小时,坝袋长度较长,需要的坝底板长度较大,投资相应增加,但袋壁径向拉力较小,材料强度要求较低,安全系数较大。当内压比值增大时,坝袋长度降低,坝底板长度减小,投资相应增加,但袋壁径向拉力增大,材料强度要求相应较高,安全系数降低。而坝袋厚度、有效周长是坝袋造价的主要控制条件。所以如何选取内外压比使坝袋既能满足强度规范要求,又能使坝袋造价最小的优化设计十分重要。
根据《橡胶坝技术规范》(SL 227-98),充水橡胶坝内压比值宜选用1.25~1.60,坝袋强度安全系数应不小于6.0。并且根据有关资料,通过经济比较,充水橡胶坝内外压比值在1.4时造价最低,本次设计结合已建橡胶坝的运行经验,同时考虑橡胶坝的运用情况,经综合考虑选择内压比为1.4,坝袋强度安全系数K为8.33,大于规范要求的6.0,投资适中,且安全可靠。
(3)坝袋锚固设计
橡胶坝的锚固是保证坝袋安全的重要环节,锚固型式按所采用的锚固构件材料不同可分为螺栓压板式锚固、楔块挤压式锚固以及胶囊充水式锚固等3种。混凝土楔块挤压式锚固以其自身节省钢材、造价较低的优点应用较多,但其自身施工安装时的锚固力度较难控制,楔块易受夯击损毁,维修拆卸不便,楔块重复利用率较低,锚固的密封性较差,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能;胶囊充水式锚固运用较少;而螺栓压板式锚固是我国橡胶坝建设之初就采用的锚固形式,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其锚固力可控,安装止水效果好,安装方便,劳动强度低,且易于拆卸检修,锚固构件的重复利用率高,便于施工与管理。综上所述,本工程坝袋锚固形式采用螺栓压板式双线锚固。
根据《橡胶坝技术规范》(SL 227-98)的要求,橡胶坝工程必须有管理机构,工程管理单位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工程完整、安全和正常运用,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且还应根据工程运用情况适时进行修订。管理单位应进行科学管理,并对工程进行经常检查、观测、养护、维修和控制运用等。各项记录应及时整理归档,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
①橡胶坝工程检查工作应包括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管理单位应指定专人按规定的制度经常对坝袋、锚固件、充排设备、机电设备、通信设施等进行检查,对工程存在隐患及时处理。
②橡胶坝工程观测包括坝袋内压力、坝袋变形、老化、河流上下游水位、河床变形等。管理单位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拟订观测项目、观测方法和观测时间。观测工作应保持系统性和连续性,并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③橡胶坝工程的维护修理主要包括坝袋、锚固件、充排设备和土建工程等部分。为保证设备完整整洁、安全运用、操作自如、延长使用寿命,必须经常做好维护修理工作。
④管理单位应制订橡胶坝的运行方案和操作规程,坝袋的运行控制应由专职人员严格按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
⑤严禁坝袋超高超压运用,充水压力不得超过设计内压力。
⑥在充坝时,不得一次将坝袋充至设计高度,宜按坝高分级进行充坝,逐级逐步达到设计坝高,每次停留时间不得少于0.5h,要有专人现场观察,以便发现异常现象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⑦汛期应根据气象和水文预报及时掌握水情,提前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在洪水到来之前应及时坍坝,保证安全泄洪。
⑧坝顶溢流时,坝体易产生振动,可通过改变坝高来调节溢流水深从而避免坝袋发生振动。在运用中应注意观测,避免出现溢流流量、坝高、下游水深的不利组合。
[1]陆吾华.橡胶坝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J]. 中国水利,19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