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波,吴云舟,刘艾林,尹杰超,任桂萍,李德山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哈尔滨 150030)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属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亚科的禽副黏病毒属,根据其致病力的不同可分为低毒株、中毒株和速毒株。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不分节段,大小为15~16 kb[1-2]。编码6种病毒结构蛋白,各基因的排列顺序为 3′-leader-NP-P-M-F-HN-L-trialer-5′[3-4]。
完全从cDNA克隆拯救不分节段的负链RNA病毒的方法是近几年建立的,这种方法能够对负链RNA病毒进行遗传操作,因此称为反向遗传学。该方法不仅能够研究病毒基因的功能,而且可以用病毒表达异种基因,也为生产改良疫苗及疫苗载体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狂犬病病毒是第一个完全由cDNA克隆拯救的负链RNA病毒,现在已经建立许多不分节段和分节段负链RNA病毒的反向遗传操作系统。1999年有两个独立的小组同时报道了第一个基于NDV弱毒疫苗株(LaSota)拯救系统[5-6]。适合拯救重组NDV中毒的系统是由Krishnamurthy等完成的[1]。
本试验成功拯救重组NDV Anhinga株,为病毒结构基因的研究、新型疫苗的研制和肿瘤治疗药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BSRT7/5由Moss B博士惠赠,细胞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pH 7.4的DMEM液中。新城疫病毒Anhinga株的全长cDNA克隆的转录质粒pAnhwt、辅助质粒pTM1-N、pTM1-P和pTM1-L由美国东南禽病研究所Yu博士惠赠[7]。9日龄SPF鸡胚、SPF鸡血购于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DMEM培养基、优质胎牛血清(FBS)(购自GIBCO);转染试剂Lipofectmine 2000(购自 Invitrogen公司);G418(购自上海浩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胰蛋白酶(购自天象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Annexin V-FITC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购自南京凯基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质粒大提试剂盒(购自OMEGA公司)。
按照Fastfilter Endo-Free Plasmid Maxi Kit的说明书提取质粒 pAnh-wt、pTM1-N、pTM1-P和pTM1-L。BSRT7/5细胞用G418隔代筛选,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经胰蛋白酶和EDTA联合消化后进行收集,接种于六孔板内生长至70%~80%单层,转录质粒pAnh-wt和辅助质粒pTM1-N,pTM1-P及pTM1-L分别以每孔 1、0.5、0.25和 0.1 μg,共转染BSRT7/5细胞,采用质脂体转染法,用Lipofectmine 2000转染试剂,按常规方法进行转染[8]。转染前,细胞单层用PBS洗一次,加入1 mL Opi-MEM培养基。500 μL转染反应物加入6 μL转染试剂,缓慢滴加入细胞单层上。转染6 h后弃去培养液,用含10%DMSO的PBS休克细胞2.5 min[8],加入完全DMEM培养液,12 h换成无血清培养基Opi-MEM,并加入0.25%的胰蛋白酶(1 μg·mL-1)继续培养 2~3 d 后,细胞在-80 ℃冷冻,反复冻融3次,4℃4 000 r·min-1低速离心收集上清,取300 μL接种于9日龄SPF鸡胚。3~4 d后,收集尿囊液,按常规方法进行新城疫病毒的血凝试验(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血凝阳性的尿囊液连续2次接种于9日龄SPF鸡胚扩增拯救病毒,拯救的病毒命名为rAnh-wt。
获救NDV经鸡胚第三次传代,超速离心(37 000 r·min-1)后,应用Protein K法提取病毒RNA,用引物 1(ATTAGCGGAAAGTAACAGCAAGT)和引物 2(GAAGTCTGTTATTGGTGGTGCGGTG)RT-PCR扩增获救NDV的5 989~6 413 bp之间的片段,该片段包含通过定点突变引入的限制性内切酶KpnⅠ(6 363~6 368 bp)的识别位点,野生型的NDVAnhinga株没有KpnⅠ的识别位点。所扩增片段与pMD18-T simple载体相连,转化感受态DH5α扩增后提取质粒,并用KpnⅠ限制内切酶酶切鉴定正确后,测序以证明获救子代病毒是重组病毒。
取9日龄SPF鸡胚,按常规方法制备鸡胚成纤维细胞,DMEM培养基培养12 h,用0.25%胰酶消化后收集细胞,接种于六孔板,待细胞长成致密单层,用DMEM培养基将病毒液作连续10倍稀释(10-1~10-10),弃掉培养液,细胞用PBS洗2次,接种各稀释度的病毒液,做两个复孔,每孔1 mL,摇匀,使其布满细胞层,37℃吸附2 h,加首层琼脂(1%琼脂与含有8%CS的2倍DMEM 1∶1混合),每孔1 mL,室温下待琼脂凝固后,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倒置培养48 h后,加入添加0.0025%中性红溶液的第二层琼脂(1%琼脂与含有10%CS的2倍DMEM 1∶1混合)2~3 d后开始观察空斑数目,按下列公式计算空斑形成单位:
空斑形成单位(pfu·mL-1)=(每孔平均空斑数×病毒稀释度)/每孔病毒接种量(mL)
将NDV Anhinga株整个基因组分为末端部分重叠的7个片段,利用相邻片段重叠部分存在的限制酶切位点连接成组装完整的NDV基因组cDNA;并利用NotⅠ/NarⅠ位点克隆在转录载体的T7启动子(T7 promoter)与丁肝病毒核酶(HDV Rz)之间,构建成病毒基因组转录质粒PAnh-wt。表达核蛋白(NP)、磷酸蛋白(P)及大聚合酶蛋白(L)基因的开放阅读框架(ORF)cDNA分别克隆在蛋白表达质粒pTM1的T7启动子下游,分别构成转录辅助质粒pTM1-NP,pTM1-P和 pTM1-L[7]。四种质粒PAnh-wt、pTM1-NP、pTM1-P和pTM1-L的结构如图1所示。
为了从cDNA克隆中拯救感染性 NDV,用NDV Anhinga株全长cDNA的转录质粒pAnh-wt和辅助质粒 pTM1-N、pTM1-P、 pTM1-L共转染BSRT7/5细胞。转染48 h后,细胞发生融合。72 h收获转染细胞上清,反复冻融3次,接种9~11日龄SPF鸡胚,3~4 d后收获鸡胚尿囊液,经检测,血凝效价为32,血凝抑制滴度为256。血凝(HA)试验结果阳性的尿囊液,继续用鸡胚连续传代2次后,经检测,血凝效价为128,如图2所示。证明从cDNA克隆成功拯救感染性的NDV病毒。
扩增结果见图3,切酶鉴定见图4,所得质粒测序见图5。
图5 rAnh扩增片段测序结果Fig.5 Sequencing of rAnh amplified fragment
拯救的感染性NDV包含一个人工引入的限制性内切酶KpnⅠ的识别位点,作为鉴定重组病毒的分子标签。为了证明分子标签的存在,提取病毒RNA,用RT-PCR扩增含有人工引入的KpnⅠ识别位点的片段(5 989~6 413 bp),扩增结果如图3所示,得到425 bp的片段,证明已扩增出所要的序列。RT-PCR产物与pMD18-T simple载体连接后,提取质粒用KpnⅠ酶切鉴定,结果如图4所示,得到3 115 bp的片段,证明所扩增序列连入载体。所得质粒经测序,结果如图5所示,证明所扩增序列包含KpnⅠ的识别位点。
利用双层琼脂法测定重组NDV的PFU,铺第二层琼脂后2 d观察蚀斑形成情况,利用公式计算拯救病毒的 PFU 为 2.3×108pfu·mL-1。
综上所述,本试验结果证明通过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利用NDV Anhinga株基因组cDNA成功地拯救了具有感染性的重组子代病毒rAnhinga。
重组单股负链RNA病毒的拯救系统是基于RNP复合物的胞质内重构,它作为病毒聚合酶的模板,是病毒能够开始复制的先决条件。有研究表明,通过致病性测试,中毒株可以有效的研究哪些基因或氨基酸对病毒的致病性有影响,因此本研究选择中毒株Anhinga作为试验毒株[7],采用完全质粒操作系统,将NDV Anhinga株基因组全长cDNA的转录质粒pAnh-wt和辅助质粒pTM1-N、pTM1-P和pTM1-L共转染至稳定表达T7 RNA聚合酶的BSRT7/5细胞。结果表明,利用这个系统成功从NDV全长基因组克隆拯救获得感染性的重组NDV病毒,经鸡胚传代3次后,得到较高滴度的重组病毒。本研究为实验室反向遗传技术平台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我们将来利用反向遗传技术对NDV基因组进行操作提供了技术保证。
新城疫病毒是危害养禽业的严重传染病,寻找安全有效的疫苗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9]。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在病毒基因组引入有限的突变,可以研究病毒与宿主之间的关系、NDV致病性的分子基础和单个蛋白的功能,这使得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研制新型疫苗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表明,NDV可以选择性地在禽类细胞中复制,而在大多数的哺乳动物正常细胞中不能复制,仅在肿瘤细胞中繁殖,对多种肿瘤均有杀伤作用,有望成为新型的治疗肿瘤的药物[10]。因此可以利用NDV反向遗传操作技术研制防治严重禽类疾病安全有效的疫苗,并为人类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成功拯救了NDV的中毒株Anhinga,建立了NDV的拯救技术平台,为将来重组NDV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1]Krishnamurthy S,Samal S K.Nucleotide sequences of the trailer,nucleocapsid protein gene and intergenic regions of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strain Beaudette C and completion of the entire genome sequence[J].Gen Virol,1998,79:2419-2424.
[2]Phillips R J,Samson A C,Emmerson P T.Nucleotide sequence of the 5'-terminus of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and assembly of the complete genomic sequence:Agreement with the "rule of six"[J].Arch Virol,1998,143:1993-2002.
[3]Peeples M E.Newcastle disease virus replication[D].Dordrecht,The Netherlands:Kluwer Aca-demic,1988:45-78.
[4]Steward M,Vipond I B,Milla r N S,et al.RNA editing in Newcastle disease virus[J].Gen Virol,1993,74:2539-2547.
[5]Peeters B P,de Leeuw O S,Koch G,et al.Rescue of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from cloned cDNA:Evidence that cleavability of the fusion protein is a major determinant for virulence[J].Virol,1999,73:5001-5009.
[6]Römer-Oberdörfer A,Mundt E,Mebatsion T,et al.Generation of recombinant lentogenic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from cDNA[J].Gen Virol,1999,80(11):2987-2995.
[7]Estevez C,King D,Yu Q.et al.Evaluation of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chimeras expressing the emagglutinin-Neuraminidase protein of velogenic strains in the context of a mesogenic ecombinant virus backbone[J].Virus Res,2007,129(2):182-190.
[8]葛金英,温志远,高宏雷,等.表达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超强毒流行株VP2基因重组新城疫病毒LaSota疫苗株的构建[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1):243-251.
[9]白志坤,冯新畅.DNA疫苗免疫机制及预防新城疫病毒的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8(3):416-419.
[10]Zorn U,Dallmann I,Grosse J,et al.Induction of cytokines and cytotoxicity against tumor cells by Newcastle disease virus[J].Cancer Biother,1994,9(3):22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