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炜 张会清
他们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世界,独自闪烁。他们目光清澈,像星星一样纯净,却也像星星一样冷漠、不可琢磨,能看见却不愿和你对视,会说话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为却总与你的安排相违背。他们被称作“星星的孩子”,医学上称作“孤独症儿童”。
当天使失去翅膀
明明是个漂亮男孩儿,剧组到幼儿园挑小演员,老师推荐试镜的小朋友中没有他,剧组的阿姨连说两次“那个小朋友可以来试试”,他都没有任何反应。老师最终只得解释:“这孩子不会说话。”
明明的妈妈每每说到这个情景,眼圈就红了。
明明两岁时,妈妈发现了他的无动于衷:他不说话,也不听爸爸妈妈说话,不看指给他的任何东西,除了吃和睡,他几乎不理任何人,那种孤僻和冷淡可以把人逼疯。他喜欢的游戏是踮着脚尖走路、原地转圈,或是把家里的鞋子、易拉罐朝着一个方向排列,如果你打算加入游戏,他就会大哭大闹。
2005年3月的一天,明明妈妈陷入了悲伤的泥潭。那天,从医院出来,攥着那张孤独症诊断书,夫妻俩的心立刻坠入冰窖。
从此,他们改变了原有的生活轨迹。明明的爸爸辞了职,带着儿子去针灸,每天去不同的地方进行不同的训练。这是一个漫长而又耗费精力和金钱的过程,不得已,爸爸只好找了份外派工作,希望可以为孩子多赚一点儿钱。
一天深夜,爸爸从工作的地方突然打电话回家。他刚看了一部电视剧,剧中,寄养在别人家的自闭症孩子被绑着坐在冰冷的地上。爸爸说,那一刻,他觉得那个被绑着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儿子,心如刀割一样疼。他发誓,不管自己吃多大苦,也决不让儿子遭这样的罪。
明明的妈妈以前是饭店中层管理人员,孩子的病让她变得敏感、压抑,只要有人谈论孩子,她心里就难受。在公共汽车上,听到陌生人谈起孩子,她也会远远地躲开。
孩子被确诊后,她辞职,并和以前所有的朋友断绝了来往,她忍受不了别人的好奇心和同情心。
日子总是充满着希望。经过5年多连续不断的训练,明明进步很大,他认得很多字,比如跑、散步、跳,尽管有时要训练上百遍、上千遍,他才能将字与动作联系在一起。
明明妈妈的心里藏着一个希望:某天,儿子会突然打开那扇封闭的门。这样,至少在他们老了的时候,明明可以替他们倒一杯水。
陪读妈妈
在南京一所小学二年级教室里,有这样一位陪读妈妈。她神情安详地坐在教室最后一排,上课时她的眼神一直望着儿子小宝,因为他经常会出一些状况,比如突然尖叫、跑出教室。这时,妈妈就要赶紧拿出零食来哄他。有时,一堂课小宝会出两三次状况。
在学校,小宝最高兴的事儿就是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玩儿老鹰捉小鸡时,小宝不知该怎样做,妈妈就把自己变成小鸡中的一员,与小宝一起牵着同学们的衣服躲避老鹰。游戏中的小宝特别快乐,笑得很灿烂。
他们家的客厅被妈妈分成了两个区域,一个是餐桌和椅子组成的生活区,一个是滑梯、大龙球组成的训练区。一条长2米多、坡度在30度左右的滑梯和一个直径1米的大龙球,是给小宝做感统训练用的。在家里,她每天坚持让小宝滑20次滑梯,再趴在球上做一些基本练习。
现在的小宝妈妈,乐观而开朗,尽管她也曾经绝望过。一次,她带小宝去买书,新书拿在手上,小宝很认真地自言自语:“小宝,书要抹平了看。”却无意识地将书放在手里卷了又卷。旁边的小宝妈妈忍不住哭了,觉得看不到一点儿未来。是一位心理老师让小宝妈妈顿悟,老师说,小宝有他的世界,只要小宝觉得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幸福,你就是成功的母亲。
现在,见妈妈哭得厉害,小宝会趴在妈妈身上,给她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他不懂得用语言安慰,但懂得做让妈妈高兴的事。
和你一起爬行
每天早上3点,租住在常州市一个简陋出租屋的张希会准时醒来。
从安徽到常州携子求学的这3个月,张希几乎没睡过一个好觉。当斌斌安静地睡去,她常常会握着儿子稚嫩的手,捂着嘴无声地哭泣。
她居住的出租屋,以一个儿童康复中心为圆心,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群体部落。每年都有孤独症患儿由家长陪着,千里迢迢赶来,到这个康复中心上课、训练。
张希的儿子是在3岁时被幼儿园退回来的,老师说他有点儿不对劲儿,太调皮、不听话、喜欢爬高,上着课也会突然从座位上跳起来,在教室里乱跑。
那一点点“不对劲儿”,逐渐变成“孤独症”的黑洞,把张希彻底吞没。绝望时,张希甚至不愿带儿子出门,害怕别人嘲笑或怜悯的眼神。
在康复中心这几个月,张希在和孩子一起成长。现在,儿子学会了叫人、穿衣服,学会了规则和等待。张希说:“孩子在成长,我没有理由放弃。我要放下自尊,俯下身子和他一起爬行,用爱激励他发挥出最大的潜能,维护他生命的尊严。”
相信他的精彩与众不同
“其实,我要的不多,只要你知道,我是你的妈妈,是世界上最疼爱你的人;我只求人们能够不排斥你,让可怜的你,能有一个小小的夹缝生存……”这是常州一家儿童康复中心走廊里的小诗,中心的负责人蔡莉每次读,都忍不住流泪。
蔡莉的生活原本富裕而安逸,而7年前,一纸诊断书将儿子和一家人带入人生的绝境。
她儿子小时候被大家认为是“神童”,在饭店吃饭,老板拿着计算器还在算账,刚会说话的儿子已经冒出了答案;听了3遍的英文歌,他能一字不差地唱出来……然而,儿子不会像别的孩子一样平衡地走在马路牙子上,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没有想象力……这些,让“神童”妈妈知道了“阿斯伯格综合征”这个陌生的名词。
从那以后,蔡莉带着儿子辗转于北京、上海、香港等各类专业机构,不断进行治疗教育,直到儿子的症状逐渐好转。“我会用一生去帮助我的儿子,我相信他的精彩与众不同。”蔡莉说。
触动蔡莉创办儿童康复中心的是一个孤独的背影:一位老妇人牵着10岁的孙子走在农村小路上,那孩子时而挥动双手、时而大笑。那两个背影让蔡莉心酸。
经过交流,蔡莉得知那孩子是唐氏综合征并发孤独症,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离家出走,杳无音信。为了让孙子能有個血亲,这位沈奶奶51岁时还打算再生一个孩子,这样等老两口不在了,孙子还能有人帮衬。这泣血的表白让蔡莉决定创办一家机构,以便让更多的孤独症家长找到方向。
从此,沈奶奶成为蔡莉的忠实追随者。她每天6点半起床,搭两个小时的公交车赶到康复中心。孙子的进步让奶奶感到欣慰,他从不会说话到逐渐适应了虚拟和真实的社会环境,学会了算术,会认自己的名字。“他在教室里第一次从1数到10的时候,我一口气跑下5楼,打公用电话告诉他爷爷这‘天大的好消息,还抱着电话又笑又哭。”说到这些,沈奶奶流泪了。
现在,蔡莉仍觉得自己停不下来,这源于孤独症儿童家长内心世界的危机。
“家长们的心态是很微妙的,既希望社会重视和关注,又不愿孩子抛头露面,一些父母甚至连每月350元的残疾人补助都不愿去为孩子办。”蔡莉说,只有孤独症家长勇敢地站出来,坦然面对社会,才可能使这些孩子学会最基本的谋生技能,最终学会社会交往的基本规则。
儿童康复中心开办至今,蔡莉已投入90多万元。“爱是一件奇妙的东西,你付出越多,得到也就越多。能为这么多需要我帮助的人带去希望,我感到很幸福,我觉得我活在世上很有价值。”
(归雁生摘自《新华日报》郭德鑫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