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向阳
企业选人,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不能因为迷信外来和尚的能力而一叶障目,必须有一个严格而科学的监督过程,以及一套系统、科学、缜密的考核方法和甄别工具,真正选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系统,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组织,因此人是企业的第一要素。但是对于求贤若渴的企业来说,因为业绩的压力,经常会走入这样的误区,只重视人才的“才”,而忽略人才的“人”,结果是能力越大,给企业造成的伤害越大。
不职业的李密和破落的“瓦岗”
话说隋唐时期,民营经济迅速发展,瓦岗寨作为一支新兴的企业力量,一跃发展成规模万人的大集团,企业成员主要以贫苦农民和渔猎手为主。公司发展势头迅猛,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年度优秀企业评选中,瓦岗寨集团被评为隋唐时期最具发展潜力的优秀民营企业。
然而,处于成长期的瓦岗寨集团并非一帆风顺,也体验到了发展的阵痛。虽然企业发展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企业管理人员仍然有绿林习气,始终无法实行健康、规范的管理。因此,企业大而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无法突破发展的“瓶颈”。于是,制订了引进高素质人才作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可行性决策。
瓦岗寨汇聚了来自江湖的各路绿林好汉,人才济济,既有徐茂公之类的管理人才,也有秦叔宝、单雄信、王伯当之类的营销人才。这些人大多都是绿林出身,虽然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将才”,但是缺乏理论基础,不具备成为企业统帅的能力——CEO的素质。
瓦岗寨集团当时的CEO程咬金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大老粗,当初靠着一群哥们儿的义气,被推举为企业领导人。然而,对于他来说,瓦岗寨发展如此之壮大,单靠哥们儿义气已无法解决企业未来的发展问题,因此,程咬金明智地决定卸任,积极地选拔继任者。
此时,李密听说瓦岗寨集团招贤纳士,便欣然前来应聘。说起这个李密可不是一般人物。他出自大隋著名学府,满腹经纶。在瓦岗寨集团转型发展过程中,李密以他的才能,为瓦岗军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集团中有了很高的威望,于是程咬金等人推举李密为新任“CEO”。
然而,当李密屁股坐热了瓦岗寨CEO交椅以后,在成绩面前骄傲起来,不仅不思进取,反而走向腐化堕落。他积极地扩张自己的势力,打击削弱原来的瓦岗集团管理干部,将瓦岗集团这颗熟透的桃子据为己有。由于李密的举动不得人心,瓦岗寨内勾心斗角、拉帮结派的现象也屡屡发生。秦叔宝、单雄信、罗成、程咬金等人不满企业现状,一气之下,炒了李密的鱿鱼而远走高飞,被李唐集团重金网罗。
瓦岗寨的战略转型过程,其实是一个由朴素阶段向专业化、国际化阶段变革的过程。因为受到人才瓶颈的制约,而迫不得已引进“外脑”。但是在人才引进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引进的人才是否认同瓦岗的理念和文化,也没有经过严格、科学、合理地监督考核体系,最终导致瓦岗的成果被李密白白糟践,这样的结局让人痛心。现代企业在人才引进问题中,因为对CEO缺乏监控而导致的相似悲剧也不乏实例。
谁是开开实业“无法承受之痛”?
2002年,开开实业前总经理张晨(CHARLE CHANG)被作为“洋CEO”引入。然而不到两年,8亿多元的损失让张晨成为开开实业“无法承受之痛”。
身为美籍华人的张晨,是具有“海龟”背景的职业经理人、MBA。1989年至1992年间,任美国太平洋贸易公司董事、总经理,1992年至2002年任嘉信达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从其经历和资历来看,是一位地道的“会念经的洋和尚”。但是,就是这位早年在箱包界起家的“洋和尚”,曾因种种劣绩而臭名昭著:并且,凭借偷梁换柱、瞒天过海的手法套走中深彩大量资金,摇身一变成为上海知名企业的总经理。
张晨担任开开实业的总经理后,不是想着如何发展开开实业,而是像瓦岗寨的李密一样,想着如何在企业建立自己的势力,如何为自己谋取利益。在此之前,张晨先后设立上海九豫服饰有限公司、上海和康旅游用品有限公司、上海恰邦针织品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作为他日后控制开开实业的空壳公司,实质就是为侵吞开开实业资产所打的幌子。其实这三家公司的领导与张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不仅以低于市场价购入开开实业的股权,而且以股权质押的方式从银行顺利贷款。三家公司持有18.52%的股权,超过第一大股东开开集团持有的14.44%,经过前期瞒天过海的准备,张晨成为开开实业理所当然的幕后控制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张晨已经为其今后施展“乾坤大挪移”、“谋划”开开实业奠定了基础。
2002年9月5日,张晨上任三个月后,其控制的百联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和开开实业分别出资750万元和2250万元成立嘉兴港区大洋服饰有限公司,张晨为法定代表并出任该公司董事长。截止2004年12月30日,开开实业为大洋服饰累计提供了7050万元的承担连带责任担保。
2003年10月,开开实业出资6975万元受让百联投资所持有的大唐旅游用品有限公司75%的股份,并对大唐进行了增资。其中,开开实业增资3932万元,百联公司1311万元。增资后大唐公司注册资本高达8658万元,通过股权转让,张晨成功套现。
2003年12月,开开实业、中深彩、中经领业共同出资成立广东中深彩融资担保投资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2.5亿元,其中开开实业出资1亿元,占40%;中国深圳彩电总公司出资1亿元,占40%;深圳市中经领业发展有限公司出资5000万元,占20%,张隆军为法定代表人。深圳中经领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张隆军与张晨早就熟识,二人狼狈为奸演了一出双簧“空城计”,两人联手鲸吞了2亿多元资产。中深彩深陷泥潭,开开实业一亿元也不知去向。
这一切正是由张晨一系列疯狂掠夺造成的。他利用关联公司不断与开开实业进行交易,挖空开开实业,留下一个巨大的窟窿,使企业濒临破产,而张晨本人在受到刑事监控后,却凭着“洋和尚”的身份而逃之夭夭。究其原由,就是因为董事会行同虚设,运作不规范,因此,开开实业与张晨关联公司发生违规业务的议案审议时,处于傀儡地位的董事会只不过是形式上的设置罢了。
引进职业经理人切忌一叶障目
上面的两个例子,具有典型代表性。尤其是在当前,中国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已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不引进职业经理人就会慢慢地死掉。可是,如果民营企业引进“张晨”之类在职业道德上“不职业”的职业经理人,那么则会死得更快,这无疑是饮鸩止渴。但是,不能因为一小撮职业经理人中的败类,而否定整个职业经理人群体。中国的企业,尤其是中国的民营企业,要想真正参与到国际竞争,与那些500强的世界知名企业掰腕子的话,必须引进职业经理人,借助优秀“外脑”,以期缩短两者之间遥不可及的距离。
然而,并非外来和尚一定都能念“好”经。企业要发展,势必要引入能人。对于求贤若渴的企业来说,不能因为迷信外来和尚的能力而一叶障目,必须有一个严格而科学的监督过程,而且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文化属性和职业素养甄别,分辨出这个和尚究竟是拯救企业走出苦海的“神”,还是将企业推入十八层地狱的“魔”。
真正的人才必须经过千淘万漉、精心筛选,不但要德才兼备,而且要以德为先!
责任编辑:赵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