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华
(金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甘肃 金昌 737100)
临①: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
[译文]临卦:盛大的祭祀,有利于占卜。但到了八月将有凶险。
[注释]①临:卦名,下兑(泽)上坤(地),象征监视临察。
《彖》曰:临,刚浸而长①。说而顺②,刚中而应③,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④。
[译文]《象传》说:临卦象征阳刚之气正在逐渐生长,此时和悦而顺畅,阳刚(九二)居于中位又与阴柔(六五)相应和。博大、通顺、纯正,这就是天道的象征。至于“到了八月将有凶险”,是因为临卦盛极时,阳刚不久将转向消亡。
[注释]①刚浸而长:临卦最下两爻是阳爻,以上都是阴爻,象征阳气渐长,故说“刚浸而长”。浸:渐。②说而顺:临卦下兑上坤,兑表征悦,坤表征顺,故说“说而顺”。说:同“悦”。③刚中而应,指九二爻居下卦中位与六五相应。④消不久:指到“临”道极盛时,距离阳气消亡已不远了。《象》曰:泽上有地①,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译文]《象传》说:“泽上有地”,这就临卦的象征。君效法此象,费尽心思去教化民众,并尽量去包容和保护他们。
[注释]①泽上有地:临卦下兑上坤,兑表泽,坤表地,故说“泽上有地”。
[新释]
■变化模拟
该期变化模拟见表1所示,该期位序之十九期,也称临下时期,即易经之临卦,变化符号;变化密码为110000;变化性质为);变化方向为;变化结构为(+1)(+3)(-2)(-4)(-6)(-5);负向变化环境较好;该期由二个正增长阶段、二个负增长阶段和二个负衰退阶段构成;在前期,由一个低速正增长阶段、一个高速正增长和一个中速负衰退段构成;在后期,由一个低速负增长阶段、一个高速负增长阶段和一个中速负衰退阶段构成;变数为-13,负向变化能力较强;变化幅度为13/21,呈中速负增长态势;该期以一个低速正增长阶段开始,以一个中速负衰退阶段结束;在前中位,为一高速正增长阶段;在后中位,为一个高速负增长阶段;在前极点位,为一中速负衰退阶段;在后极点位为一中速负衰退阶段;该期变化模式为:低速正增长→高速正增长→中速负衰退→低速负增长→高速负增长→中速负衰退。
临卦——临下时期变化模拟表表1
■变化趋势
该期象征时局已变,能够愉悦顺从,愿望可以实现。只要统御者具备美德,立场坚定,坚守正道,就有利,就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功,不过,变化无常,涨跃交替,盛极必衰,时机稍纵即逝,必须把握。
■应变法则
居高临下,应及时行使手中权力,教育启发,监督,领导,使众人得到培训,素质得到提高。时局已经发生变化,不能坐待,应当积极参与,有所作为,逐步积累发展的力量,打牢基础,但挽救危亡,必须团结群众,依靠群众,运用组织的力量,统御的才能就非常重要。任何时机稍纵即逝,监督必须及时。统御者应以高尚的人格感召,以威信维持纪律,奖惩并用。应当运用领导智慧,领导艺术,组织保证,民主集中进行科学决策,要有知人之明,发挥贤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敦厚而不苛刻,对待民众要无所不容,无所不保,无有界限,无有止境,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家心甘情愿,上下和谐,团结一心,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组织的目标得以实现.和谐的力量是最大的成功动力,这就是统御者作为领导应该坚持的原则。
■应变谋略
●时运平安,不能坐等;●积极参与,有所作为;
●依靠大众,挽救危亡;●团结上下,依托组织;
●机不可失,及时督导;●人格高尚,威严通达;
●奖励并用,激励先进;●运用智慧,艺术全面;
●知人善任,选择贤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心悦诚服,上下融洽;●强化组织,有所作为;
●民主集中,以道决策;●教之无穷,容之无疆;
●满极而衰,履薄临深;●得意之时,勿忘远忧;
●避免灾害,预防为主;●无所不容,无所不保;
●无有界限,无有止境;●言语不慎,多言招祸;
●德说盛大,礼悦慕敬。
初九:咸临①,贞吉。
[译文]初九爻:用感化的方式来治理民众,占卜结果吉祥。
[注释]①咸:同“感”,感化。临:治理。
《象》曰:“咸临,贞吉”,志行正也。
[译文]《象传》说:“用感化的方法治理人民,占问吉祥”,是因为治理者志向行为均纯正。
[新释]
■变化模拟
该段位属本期之前下位,正向变化环境差;变数为+1,正向变化能力弱;变化幅度为1/21,呈低速正增长态势;该段处于一个高速正增长阶段之前,并与本期第四阶段反向变化。
■变化趋势
该段象征有感召力,且呈相互感召之态,只要不是以威势,而是以人格,使部下感到服从。刚毅得正,具备这种德行当然纯正有利。
■应变法则
统御要意志行为纯正,应以人格感召。
■应变谋略
●刚而得正,居正为重;●得位居正,德行正道;
●志趣相同,共同进步;●坚持原则,待机而动;
●相互激励,相互感召;●高尚人格,以情感人;
●运用智慧,纯正有利;●下大诱惑,求大成功。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
[译文]九二爻:用感化的方法治民,是吉祥的,没有什么不利。
《象》曰:“咸临,吉,无不利”,未顺命①也。
[译文]《象传》说:“用感化的方法治民,吉祥,没有不利”,九二之所以能这样做并非是顺从上面的命令,(而是自身具有的德性所至)。
[注释]①未顺命:指九二爻虽与六五爻相应治民,但九二自身具刚阳之德性,又居中位,故其治民方法是出于自身,并非由于顺上之命。
[新释]
■变化模拟
该段位属本期之前中位,正向变化环境好;变数为+3,正向变化能力强;变化幅度为3/21,呈高速正增长态势;该段处于一个低速正增长阶段和一个中速负衰退阶段之间,并与本期第五阶段反向变化。
■变化趋势
该段象征能够以人格的力量使部下感动,升进不会有障碍,结果成功,没有不利。
■应变法则
部下不会心甘情愿的服从,作为领导,要以刚毅适度之德行来感召,刚毅是必要的,要德威并济,才能使其听命。
■应变谋略
●人格高尚,行进无阻;●德威并济,诚心服从;
●刚毅适中,结果成功;●有所施为,无所不利;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遍地野草,入药为宝。
六三:甘①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
[译文]六三爻:用钳制手段治民,没有好处,如果有所忧悔,则没能什么祸害。
[注释]①甘:借为钳,钳制。
《象》曰:“甘临”,位不当也。“既忧之”,“咎”不长也。
[译文]《象传》说:“用钳制手段治民”,说明其位置不当。如果有所忧悔,咎害也不会长久。
[新释]
■变化模拟
该段位居本期之前上位,负向变化环境较好;变数为-2,负向变化能力较强;变化幅度为2/21,呈中速负衰退态势;该段处于一个高速正增长和一个低速负增长阶段之间,并与本期第六阶段同向变化。
■变化趋势
该段象征在前期的最高,处居临下之位,此时,以甜言蜜语的和悦态度领导部下,当然不利,如果及早觉悟到这种态度的危险性,戒惧慎行,就可避免灾祸发生。
■应变法则
统御部下不可以用诱骗为手段,要坚持原则,持谦守正,坚定信念,以诚相待,恩威并用。
■应变谋略
●居高临下,戒惧慎行;●以诚相待,避免灾祸;
●甜言和悦,灾祸难免;●坚持原则,终有所成;
●坚定信念,持之以恒;●持谦守正,知危而忧。
六四:至①临,无咎。
[译文]亲自治民,没有害处。
[注释]①至:到,亲自。
《象》曰:“至临,无咎”,位当也。
[译文]《象传》说:“亲自治民,没有害处”,说明其位置恰当而称职。
[新释]
■变化模拟
该段位居后期之下位,负向变化环境差;变数为-4,负向变化力弱;变化幅度为4/21,呈低速负增长态势;该段处于一个中速负衰退阶段和一个高速负增长阶段之间,并与本期第一阶段反向变化。
■变化趋势
该段象征地位正当,又能任用贤能,这是统御最高最优的办法,结果没有灾祸。
■应变法则
统御要任用贤能。
■应变谋略
●地位正当,相互感应;●统御之最,任用贤能;
●功成名就,分享成功;●学会分权,责任制衡;
●出谋奇招,点石成金。
六五:知①临,大君②之宜,吉。
[译文]用智慧治理国家,对于大国的君主来说是适宜的。后果是吉祥的。
[注释]①知:智慧。②大君:大国的君主。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
[译文]《象传》说:所以说“大国之君这样做恰当”,是因为他执行中正之道。
[新释]
■变化模拟
该段位居本期后中位,负向变化环境好;变数为-6,负向变化能力强;变化幅度为6/21,呈高速负增长态势;该段处于一个低速负增长阶段和一个中速负衰退阶段之间,并与本期第二阶段反向变化。
■变化趋势
该段象征本身不必行动,完全可以交给部下办,属于依靠智慧进行统御,结果必成。
■应变法则
统御要秉持和谐、适中,体现民意,以智慧管理组织。
■应变谋略
●秉持适度,上下和谐;●管理艺术,存乎一心;
●智慧统御,成就伟业;●坚守纯正,团结合和;
●坚持原则,终有所成;●科学分权,落实责任;
●目标明确,各履其责;●重用贤能,共创未来。
上六:敦①临,吉,无咎。
[译文]用厚道治理国家,是吉祥的,无灾祸。
[注释]①敦:敦厚,厚道。
《象》曰:“敦临”之“吉”,志在内也。
[译文]《象传》说:“以厚道治理国家”,带来“吉祥”,是因为治理者内心有敦厚善良的志向。
[新释]
■变化模拟
该段位居本期之后上位,负向变化环境较好;变数为-5,负向变化能力较强;变化幅度为5/21,呈中速负衰退态势;该段处于一个高速负增长阶段之后,并与本期第三阶段同向变化。
■变化趋势
该段象征居高临下,已处最上位,已达统御的极致,物极必反,并不有利。但只要以柔顺的态度,敦厚相待。对统御者而言,没有灾祸,伟业可保。
■应变法则
统御者应敦厚,不能刻薄,使人人心悦诚服,上下融洽,伟业才能稳固、壮大。
■应变谋略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居高临下,柔顺敦厚;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恩威并济,可得平安;
●以诚相待,共同分享;●以尊应卑,居高从下;
●笃诚敦厚,以柔顺刚。
[1]朱熹注,李剑雄标点.周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
[3]王在华.易经新传[M].香港:世界文明出版社,2006.
[4]王在华.现代易学概论[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6,(5).
[5]王在华.王氏易学理论:易经新释方法[J].学理论,2010,(6).
[6]王在华.金川易传[Z].甘出准字016字总0205号(2007)066号.
[7]王在华.王在华现代易学研究文集[Z],甘出准号字016号总0214号(2009)074号.
[8]王在华.王氏易学[Z],甘出准字016号总0216号(201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