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点思考打造语文课堂新形象

2010-06-18 05:05王燕春
成才之路 2009年20期
关键词:语文课语文课堂文本

王燕春

在课改形势下,千篇一律、走马观花、隔靴搔痒不应属于语文课堂,语文课堂中应有激情、应有美、应有创造。它应是活的,有生命的;它应是有深度有内涵的;它应是凝聚着师生智慧,快乐闪光的。当耕耘在这片沃野多年,当心中有了点滴思考可以浇灌心中这片圣土时,便不觉把它写下与大家共享。

思考一:教师深入挖掘文本了吗?

窦桂梅老师曾经喊出过一句话:“我的课堂我做主。”这让每一位教师感受到窦老师十足的自信。而这份自信的根源之一我觉得就在于对文本的深入把握。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忙于浏览教案教参,忙于准备形色各样的测试试卷,却偏偏忽视了深入研究文本,把课文匆匆浏览就抱着教参走上讲台,日复一日,课堂平淡得如一汪止水。而在这种平淡中学生敏感的心也日趋麻木。我们讲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而教师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就是实现其他对话的前提。教师只有真正走进作品,才会走进文中的时代、文中的故事、文中的思想、文中的情感、文中的美,才会发掘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也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能因势利导、游刃有余,真正带学生入境,唤起学生情感的体验。架设起学生、老师、文本之间深入对话的桥梁。

思考二:教学设计力避程式化了吗?

现在很多语文课流行着这样一种模式:整体感知—局部揣摩—拓展联系,殊不知不同的文本应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教什么,怎样教,应因文而异、因人而异、甚至因时因地而异,岂可以一个模式以贯之?!试想,程式化的语文课堂还会带给学生多少期待、多少欣喜?教师程式化的教学设计还会有多少灵活机动的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这种机械刻板的教学模式还会使语文拥有多少魅力?因此,作为从教者应该学会“用自己的头脑,用自己的眼光”精心取舍教学内容,巧妙安排教学程序,使它成为一个灵动的过程。

思考三:阅读教学中注意到语文姓语的本质了吗?

语文姓“语”,它承担着揣摩语言、品味语言的重要任务。肤浅的内容分析永远取代不了细致的语言品味,热闹的回答也无法替代文本的语言光彩。课标中也明确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体味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语文课就是语文课,不应异化成思想政治课或其他什么课程。作为语文教师要锻炼自己对语言敏锐的感觉能力,警惕自己对语言揣摩的粗浅,避免教学流于走马观花的形式。努力做到对“语”动情,对“言”生思,嚼出语言的真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

思考四:对学生的阅读体验你关注了吗?

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也必然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作为教师不应只关注学生的答案是否与预设一致。当学生的体验与教师的预设不同,当学生理解偏差大唱反调,当学生为追求多元解读而任意地旁生枝节,我们首先应学会尊重学生的意见,不要在课堂上扼杀学生的思维,这是极不明智的。我们应该通过正确的引导点拨,在积极的对话中把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

课改之路虽然艰辛,但只要我们发挥聪明才智,努力打造魅力课堂,就一定能让语文这片土地成为学生心中繁花似锦的庄园。

(乐亭县姜各庄镇董庄初中)

猜你喜欢
语文课语文课堂文本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