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唐莲,王燕燕 ,尹彤,李波
焦虑与抑郁是一种负性情绪,是常见的躯体疾病所致的异常心理反应,影响着躯体疾病的临床康复和预后[1]。临床中发现,住院心血管疾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1.1 对象 2010年2月1日~4月5日在本科住院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共80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36例;年龄33~83岁,平均(61.5±10.3)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下25例,中专及高中25例,大专12例,本科以上18例。高血压病30例;冠心病14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8例,持续性心房颤动5例;心包积液原因待查6例;胸闷原因待查8例;风湿性瓣膜病3例,其中二尖瓣狭窄2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慢性心功能不全6例。入选标准:①住院日在7~28 d的住院患者;②一般情况好,意识清楚、沟通无障碍;③知情同意,愿意配合者。排除标准:①病情危重者;②意识障碍者;③不能进行正常沟通交流者。
1.2 方法 成立研究小组,研究组成员由2名医生,3名护士组成。3名护士经过统一培训。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s Scale,HAD)[2]进行评定:在患者入院后的2~3 d以内,由护士向患者发放第1次问卷,要求患者在护士的协助下完成问卷,当场收回。对有负性情绪的患者,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与其深入访谈,充分了解其主要心理问题,针对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如疾病知识、预后,给予及时解答反馈,提供给患者实用性和针对性强的疾病信息支持与情感交流;结合问卷中反映出的表现,选择使用音乐放松疗法、联想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对于严重的患者,遵医嘱给患者服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氟西汀20 mg,每晚1次或盐酸帕罗西汀20 mg,每晚1次)。在住院期间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3~4次,及时给予个体化的干预措施,至出院前3 d(住院2周以内患者)或7 d(住院4周以内患者),发放第2次问卷调查。
1.3 评价标准 HAD主要应用于综合医院患者中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筛查,包括焦虑和抑郁两个亚量表。依量表设计者的标准,焦虑和抑郁亚量表的分值分别区分为:0~7分属无症状,8~10分属可疑存在,11~21分属肯定存在。本研究以8分为临界点,即可疑及肯定有症状者均为阳性,并进行干预。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比较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earson卡方检验)。
第1次发放问卷80份,回收问卷80份,回收率100%。结果显示,有14例患者出现阳性症状,其中焦虑8例,抑郁6例,有4例同时存在焦虑和抑郁。排列前5位的焦虑症状依次为:突然发现恐慌感、感到紧张、心中充满烦恼、感到有点害怕,好像预感到有什么可怕事情要发生、感到有点害怕,好像某个内脏器官变坏了;排列前5位的抑郁症状依次为:对以往感兴趣的事情基本上没有了、不能够欣赏好书或好的广播或电视节目、不感到愉快、对打扮自己失去兴趣、感到情绪在渐渐低落。通过与14例阳性症状患者深入交流,引起其负性情绪的主要原因见表1。
表1 引起负性情绪的主要原因
第2次问卷调查仅针对阳性患者。干预后,第2次发放问卷14份,回收问卷14份,回收率100%。结果显示,有1例原焦虑与抑郁同时存在的患者仍有焦虑抑郁情绪。其余患者均无焦虑或抑郁。
负性情绪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均有重要影响,明显增加心血管并发症和心源性猝死[3]。住院患者伴焦虑、抑郁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需及时干预。HAD是专为调查综合医院躯体疾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自评筛选量表,操作简易,广泛应用于住院患者及初级保健机构的精神卫生调查研究中[1]。本研究发现,80例住院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有14例伴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为17.5%。
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正确认识和评价应激源,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4]。本研究通过心理护理,可满足患者的内心需求,拉近与患者的距离,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患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对于希望尽快查出病因者尽快安排各种检查;对于风险、费用过高等担心的患者,请治疗过的患者现身说法,进行健康宣教,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及时请心理科医生会诊。
加强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的专项培训非常重要。有研究显示,85.5%的护士感到缺乏健康教育知识及心理护理知识,常常在对患者支持干预中感到力不从心,原因之一是78.5%的护士未接受过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培训[5]。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更要注重培养自身的素质和优良的品质,才能更好地开展护理健康教育及提供心理护理。经过专项培训的护士,可指导患者更多掌握与患者疾病、康复进程相关的知识,充分发挥其在患者康复进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为患者身心健康提供最直接的帮助和最有效的支持。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躯体疾病伴焦虑、抑郁情绪的现象已引起医护人员的关注及患者自身的重视[1]。心血管疾病属于慢性病,病程较长,有的患者甚至需要终身治疗,因此容易出现负性情绪。本研究显示,14例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经过心理护理等措施的干预,13例的负性情绪消失。所以,在治疗患者躯体疾病的同时,及时应用心理护理,采取个体化的干预措施,充分运用会诊联合心理科,加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6],有利于患者及早得以全面康复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致谢:本文得到北京大学护理学院肖顺贞老师的指导,特此致谢!
[1]闫龙保.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2):861-862.
[2]Zigmond AS,Snaith RP.T he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J].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2007,67(6):361-370.
[3]管文琦,郑志琴,张慧卿.心理护理对心血管病伴焦虑抑郁症状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09,7(20):143-145.
[4]张慧,周郁秋,谢潇冰,等.癌症患者康复期心理行为干预模式及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8):681-684.
[5]梁珍红,曹晓翼,刘晓红.我国临床患者家庭支持及干预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8):745-746.
[6]林风辉,王晓虎,俞兆希.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病人并发焦虑抑郁症状及其治疗[J].实用临床医学,2008,9(7):13-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