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要闻

2010-06-13 02:10
科技传播 2010年16期

科技要闻

2010 中国互联网大会8月17日在京隆重开幕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指导、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2010中国互联网大会于8月17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大会主题为“服务——网络价值之本,绿色——网络发展之道”。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院士为开幕式致欢迎辞。她表示,2010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国互联网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显示出巨大价值和潜力的一年。

胡理事长指出,当前我国网民数量快速增长,电子商务纵深发展,网购市场迅速扩容,移动互联网终端和业务日益丰富,云计算、物联网等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互联网在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等产业迅速崛起,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她希望大会引领行业探讨互联网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价值和作用;引导业界关注诚信体系建设、版权保护推动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建设;借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的契机,推动两岸互联网产业共同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李毅中部长向大会发来书面致辞,致辞中说:互联网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在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在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报告中指出: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的互联网产业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网络用户持续增长,网络规模进一步扩大。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1.8%,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规模达2.77亿。二、互联网产业规模稳步增长。2009年中国互联网市场规模已达1834.5亿元。三、互联网向各领域加速渗透,互联网服务支撑作用凸显。四、互联网提升政府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架起了便捷、畅通、实时、高效的桥梁。五、互联网媒体性增强,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六、互联网已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奚部长在讲话中强调,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以其先导性、高渗透性和高关联性,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国民经济各行业素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助推器。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联网产业面临着产业规模扩大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难得机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互联网技术和业务创新,加强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应用,进一步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积极发挥中国互联网协会等行业组织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钱小芊副主任到会并在开幕式上做了主旨报告,报告对我国在新的阶段、新领域的网络文化发展进行了深刻分析。他指出,在互联网迅速发展、全世界网络文化发展竞相迸发的今天,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人类精神文化的内容、方式及影响力。我国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覆盖和融合力最强、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把握先机,趁势而上,在国家的网络文化建设的方针和政策指导下,不断提高网络文化产业部署,大力推进网络文化改革创新,加强网络文化次序,秉持守法、诚信、绿色、安全等理念,建立安全诚信的网络空间,使互联网真正成为广大网民共建共享的精神文化产业。

本届大会为期三天,自8月17日至19日将举行三大版块共12个主题论坛。“互联网应用与服务”版块围绕如何使互联网与经济社会更好地融合与渗透、在提供服务支撑中提升自身价值的主旨,着重探讨未来互联网的应用与服务;“互联网与先进文化”版块涉及社区网络、新媒体、网络安全、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广告、云计算等多个细分领域,在重点关注网络价值的同时,讨论如何营建一个绿色低碳、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网络;“互联网与民生”版块将聚焦宅经济、草根创业、移动互联网服务与应用创新等与大众息息相关的话题,探讨如何使互联网的发展更加关注人,促进互联网在提供便捷、帮助就业、改善环境等方面的应用。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政府机构、行业企业和网民朋友们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互联网大会已经成功举办了八届。八年的发展使大会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最具规模、最为专业、最有影响力的行业盛会之一。2010中国互联网大会得到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科技部、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等20个单位的指导和支持,得到了国内外众多互联网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广泛的参与,有众多来自社会各界的会议代表和观众、200多家媒体参加了大会。

本届大会将不仅是互联网产业交流的平台,也是互联网创新展示的大舞台,更成为互联网与其他传统行业加强合作的桥梁和纽带。期待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使互联网产业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做出更大贡献!

2010 中国互联网大会官网

我国推出立体电视系统

北京大学有线电视网目前已率先播出立体电视节目,这套立体电视系统是按照最新修订的AVS国家标准实现的,立体编码器和解码器均系自主开发完成,从标准制定到系统实现拥有完整知识产权。

当前立体视频的典型应用模式是利用两路有视差的普通平面视频形成立体视频,立体电视机等显示产品控制将上述两路视频分别送入观众的左眼和右眼,人脑根据两个视频之间的视差产生立体感。但在具体实现中,组合两路平面视频有多种方法,常见的有双拼高清、全高清同播、全高清增强三种方案。目前,AVS针对上述多种工作模式制定了相应标准,在北京大学播出的立体电视系统采用第一种工作模式。

《科技日报》

全球气候变暖带来北美移民潮 墨西哥移民引争议

近几十年间,全球变暖将使北美移民问题升温。一套新的电脑模拟系统推断,假设其他影响移民的因素不变的前提下,气候变化将导致墨西哥粮食减产,2080年前将有近700万墨西哥人移居美国。

由于最近美国亚利桑那州一部新移民法的颁布,围绕墨西哥非法移民的争论已经在美国上下正不断升温。来自科学界一项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近几十年间,全球变暖将使北美移民问题升温。一套新的电脑模拟系统推断,假设其他影响移民的因素不变的前提下,气候变化将导致墨西哥粮食减产,2080前会有近700万墨西哥人移居美国。

该研究的一位作者,新泽西普林斯顿大学的气候学家迈克尔•奥彭海默(Michael Oppenheimer) 说:“模拟结果显示,受气候影响背井离乡的难民会在今后形成一股声浩大的人潮。”奥彭海默与同事利用了1995年至2005年间墨西哥移民的相关信息,以及30个墨西哥州内的气候与作物产量数据。由此他们制作出电脑模拟系统,能预测气候改变对越境人数的影响。

研究人员以这套系统推测未来70年里世界上会真实出现的数据,计算出140万至670万成年墨西哥人将在2080以前移民美国。这一数字大致等于墨西哥国内当前成年人总数的10%。关于气候改变影响人类移居模式的问题,科学家们给出了得来不易的数字结果。这项研究也从一个方面体现了他们在该领域进行首度尝试。

全球变暖研究:变数还很多

经济学家伊恩•高登(Ian Goldin)也表示,尽管这项新的全球变暖问题研究“既具创见又饶有趣味”,人们也不应将其解读为对即将发生之事所做的预测。而来自牛津大学詹姆斯•马丁21世纪学院的院长却认为,到2080年还有很长时间,气候变化的因素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加拿大奎尔夫大学研究气候影响的科学家巴里•斯密特(Barry Smit)也同意高登的看法。斯密特表示,为了得出这样的结论,研究的执笔者都不得不做些“大胆的假设”。这类假设比如,他们设想美国与墨西哥当前的经济与政治形势不会在几十年中发生改变。

作为研究合著者的奥彭海默承认,在自己团队的模拟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而量化地调查气候改变引发的移民状况对科学家才有重要意义。“以前从来没有谁建立模拟系统做这件事,”奥彭海默说,“这是以简驭繁。其中的确有很多假定,但这是研究学习过程的起步。随着我们更多地了解,这一系统会有完善,提供的数据也会更为可靠。”

美国对墨西哥变暖:出手相助?

斯密特认为,尽管有诸多局限,墨西哥移民系统仍然有助于激发政府,使管理者们开始考虑怎样应对由全球变暖形成的所谓生态移民。斯密特认为,这项研究可用的信息在于在粮食产量与人群迁移的变动之间确实存在联系,未来气候改变的幅度会给农作物生产带来更大压力,可以预计见到的国民迁移压力也会更大。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研究气候迁居方面的地理学家罗伯特•麦克勒曼(Robert McLeman)认为,假如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现在就开始思考与气候改变相关的移民问题,在该问题性质严重性提高以前,它们就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帮助减少移民数量。

未加入模拟系统项目的麦克勒曼说,为了这一目标,发达国家应该不遗余力地援助它们较贫穷的邻居。他说,这类举措可以例如美国让墨西哥作物更容易进入美国市场,或者美国激励墨西哥在农村地区发展其他行业,帮助这个邻居创造新的非农业型就业机会。同时,假如有其他方式能在目前生活的地方适应气候变化,民众是没有必要移民的。应该鼓励决策者们向这方面考虑。移民通常是最后的权宜之计。给予人民的选择越多,可能遭遇的‘贫困移民’就越少。孟加拉就是一个现实的范例。这个国家的沿海地区居民现在正全力应付气候改变带来的海岸线上升问题。

全球变暖引发的移民:先发制人有益无害?

从某种程度上说,也许这一研究结果正确与否并不重要。麦克勒曼主张,在帮助墨西哥适应全球变暖的问题上,美国大有可为。而且这也会有助于提高许多墨西哥国内贫民的生活质量。即使科学界对未来气候变化影响做出的推算经证实有误,他们此前的努力也是项不错的投资。因为这样做不会带来任何害处。

网易探索

我国未来10年将发射14颗气象卫星

国家气象卫星中心主任杨军8月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目前的规划,未来10年我国将陆续发射14颗气象卫星。今年年底前将发射风云三号B星。目前风云四号卫星已经获得国家立项,卫星的研制工作已经正式启动,预计2015年前后,下一代的风云四号卫星开始发射。

杨军今天在参加上海世博园世界气象馆“观云测天的眼睛”主题日活动时说,我国的气象卫星未来要加强对气候变化的观测,特别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观测,加强对气候变化的了解和应对。2015年左右,风云二号卫星将被新一代的风云四号卫星所取代,实现在业务上和技术能力上的全面升级换代,提高对天气灾害的反应速度,发展闪电的探测能力。

杨军表示,到2020年,中国气象卫星及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明显缩小。风云四号卫星将实现“分钟级”的观测。同时,卫星应用将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卫星资料在数值预报模式资料同化中占有的比例将达90%以上;在自然灾害、环境、农业、生态、海洋等方面的监测能力将明显加强,在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应用效益进一步提高。

杨军说,从技术上来说,未来气象卫星探测的精度、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都会更高。不仅如此,气象卫星正朝着三维大气的探测方向发展。过去我们看到的卫星云图只是平面的,将来我们要看到天气系统的立体结构,从三维的角度了解地球大气。

与此同时,气象卫星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还要进一步发展,气象卫星资料的应用前景广阔,在国民经济许多领域都可以得到应用。“目前,风云卫星的用户数量急剧增长,而且越来越多的周边国家和世界各地的用户在使用风云卫星资料。风云气象卫星是中国的卫星,同时也是世界的卫星。”杨军说。

《人民日报》

中国首条A380定期航线正式启用 头等舱设浴室

8月1 日下午,被誉为“空中巨无霸”的空中客车A380载着515名乘客降落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这是阿联酋航空公司从迪拜飞来的EK306航班。从8月1日起,这位“优雅的空中巨人”将执飞北京与迪拜之间每日一趟定期航班,这也标志着中国首条A380定期航线正式启用。

飞机头等舱配备了两个空中浴室。浴室面积虽然不大,但空间划分井然有序,设有玻璃门的淋浴间、梳洗台,洗漱用品甚至连穿衣镜和衣架等都一应俱全。如果乘客要在飞机上享受淋浴服务,需要登机后与乘务员预约。

这架拥有517个座位的A380飞机将执飞现有的EK306/307航班。EK306每日早晨04∶10从迪拜机场起飞,当日下午15∶10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返程航班EK307于当日晚间23∶55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起飞,次日清晨04∶20飞抵迪拜国际机场(分指起降地时间)。目前经济舱、商务舱、头等舱含税价格分别为7500元、35000元和42000元。

《京华时报》

我科学家发现反馈抑制免疫反应与炎症发生新机制为防治炎症性疾病的药物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新一期《自然•免疫学》发表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第二军医大学曹雪涛院士研究小组的科研成果。他们发现免疫细胞膜表面整合素CD11b能够通过一系列信号转导机制,促进免疫分子的泛素化蛋白降解,从而负向调节天然免疫应答中免疫细胞产生炎症性细胞因子与干扰素,反馈抑制了免疫反应与炎症发生,避免病原体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与炎症反应过度发生造成机体组织的损害,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与健康。

同期《自然•免疫学》配发了3页专题评论,认为该研究为人们深入认识机体如何适度控制病原体入侵之后,所诱发的炎症性反应的发生发展提出了新的机制,也为防治炎症性疾病的药物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973项目的资助下,曹雪涛院士与韩超峰博士等发现,整合素CD11b基因缺失小鼠一旦感染细菌将产生大量的炎症性细胞因子与干扰素而易于死亡。进一步研究表明,病原体感染可以激活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免疫细胞表面的CD11b分子,然后该分子向免疫细胞内触发了一系列信号转导,导致天然免疫分子MyD88和TRIF的磷酸化并促进了E3泛素化连接酶的蛋白降解,从而抑制了免疫细胞炎症性信号通路的发生,并适度控制了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产生。由此,整合素CD11b分子能够通过介导不同信号转导通路的交叉调控,而参与免疫应答与炎症发生的反馈抑制。该结果提示,整合素CD11b分子异常可能与炎症性疾病发生发展有关,进一步寻找选择性地激活整合素CD11b分子的药物,将有可能利于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预防与治疗。

《科技日报》

日本构想沙漠造多个29公里宽大湖供居住

能源利用和人口不断增长是我们在未来面临的两大挑战。虽然地球上的陆地面积达到数百万平方英里,但并非所有土地都适合人类居住。面对这种挑战,日本公司清水建设株式会社提出了一项有趣的计划——沙漠水网。现在,这一计划还只停留在构想阶段。

沙漠水网计划具体是指在沙漠建造一系列相互连接的人造湖。人造湖的直径为18英里(约29公里),彼此之间由运河相连,运河的作用是将海水引入湖泊。湖内将建有人造岛屿,用于容纳城市和居民。由于湖水能够起到为城市降温的作用,让人造岛适于居住。从理论上说,冷却的沙漠湖岛拥有耕地也可以成为一种可能。城市用电则可由太阳能发电卫星提供。

沙漠水网计划的一个最大缺陷是,湖泊要用海水填满。虽然海水为水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生存机会,甚至能够实现生物量的增长,但海水并不能提供大量饮用水。根据清水建设株式会社的计划,部分海水将进行淡化处理,以满足居民用水需要同时灌溉农作物。

成本是实施沙漠水网计划的一个巨大障碍。建造沙漠水网不仅耗资惊人,同时还要动用大量资源。除此之外,与海洋和河流所受影响有关的问题也很容易出现。由于这些城市人口稠密,天气和环境变化所能引起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为了实施这项计划,国与国之间需要进行大量合作,这种合作也可能引发主权问题。

新浪科技

8 月公众可赏五大天象四星伴月值得期待

8月天宇精彩纷呈。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通报,8月13日一天就将上演英仙座流星雨和四星伴月两大天象;此外,水星、金星东大距以及海王星冲日也都将在8月上演。

率先登场的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水星。8月7日上午9时水星东大距,当天傍晚日落时出现在正西方天宇的水星地平高度10度左右,亮度约0.4星等。

一年一度的英仙座流星雨将如期上演。王思潮介绍,今年英仙座流星雨很可能出现在8月13日上午7时30分左右,每小时理论最大流量值可能达到100颗以上。对于公众而言,8月12日傍晚至8月13日黎明前是观测良时。

同一天,天宇还将上演四星伴月的奇特天象。8月13日傍晚,如果天气晴好,公众可在西方空中找到金星、火星和土星,再加上平时并不多见的水星,它们一起与农历初四的娥眉月为公众献上四星伴月好戏。

“陪伴”完月亮后,金星又开始它的东大距历程。20日金星东大距,当晚西方天空中金星亮度达到-4.4星等,非常明亮。公众借助望远镜,还可看到金星犹如半个月亮般的迷人身影。

平时相对神秘的海王星也不甘寂寞。金星东大距的同一天,海王星将上演冲日好戏。王思潮介绍,冲日是观测该行星的最佳时机之一。20日晚的海王星位于摩羯座天区内,亮度约为7.8星等。感兴趣的公众可寻一处远离光污染之地,借助小型天文望远镜寻觅海王星。

新华网

快堆建设席卷全球中国已占据优势地位

上世纪中期到七八十年代,国际上曾经兴起过一阵快堆建设高潮,欧美的快堆几乎都是在那个时代建成的。但是在那之后长达20年的时间里,快堆建设陷入低谷,前期建设的实验快堆也基本退役。不过,在2000年之后,随着第四代核电技术被提出和受到广泛重视,目前,一股快堆建设的潮流正席卷全球。第四代核电技术包括6种堆型,分别是钠冷快堆、铅冷快堆、气冷快堆、超临界水堆、熔盐堆和超高温堆。钠冷快堆是所有堆型中的“一号种子选手”,建过18座。而其余的堆型还尚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实验快堆总工程师徐銤向《科学时报》记者介绍,这18座钠冷快堆分布在欧美和亚洲7个国家中,其中美国是研究和建设快堆最早最多的国家——1946年的Clementine堆、1951年的EBR1、1964年的EBR2和费米堆、1967年的SEFOR以及1977年的FFTF。另外还有CRBR在建造过程中,由于石油财团的反对,导致政府和国会一直意见不一致,最终不了了之。

英国1959年的DFR和1973年的PFR两座原型堆都已退役。法国建造了1967年的“狂想曲”、1972年的“凤凰”和1985年“超凤凰”,其中“凤凰”刚刚退役。而 “超凤凰”是世界上最大的快堆,达到1200MW,但出于政治上的原因,也不幸夭折。徐銤介绍,这是一个经济验证型堆,验证商用的经济性。但由于这是意大利、德国和法国三国合建的快堆,矛盾较多,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发现很难赚钱,加上法国绿党反核,总理若斯潘下令关停了“超凤凰”。德国1977年建设了KNK-2,300MW 的SNR300从1985年开工到1992年建成,但由于当地要开发成旅游区,地方政府一直不让其装料,最后只好关闭。日本1977年建成JOYO,1994年建成MONYU。后者在1995年刚运行不久时意外发生了一次一般的钠火事故。实际上,钠火事故是工业事故,本身并不属于核事故,但该事件还是引起了公众的反对,反应堆也因此暂停。

不过,鉴于日本特殊的地理和人口条件,经原子能委员会组织专家论证,最终还是得出日本必须发展快堆的结论。因此,MONYU在停了15年之后,今年5月8日又恢复临界。而JOYO在检修之后也随时准备恢复运行。印度1985年建成快中子增殖实验堆FBTR,虽然规模只有40MW,但时间上比中国早很多,并且仍在运行。俄罗斯也是快堆建设大国,分别在1955年、1956年、1958年和1972年建设过4座快堆,目前都已退役。而1969年60MW的BOR-60和1980年建成的BN-600一直运行到现在。

据徐銤介绍,BN-600虽然是一个原型堆,但是运行得很好,除了两年的调整期,在运行的28年中平均负荷因子达到74%,几乎跟商用堆一样。“其他国家在原型堆上作的科研多,但是俄罗斯科研少,发电多。主要是因为当地煤电很贵,而这个电站的电比煤电还便宜。”徐銤说。“所以世界上现在真正运行的堆就是这5座——日本2座,印度1座,俄罗斯2座。”徐銤表示,7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能源需求有所减弱,所以欧美也不那么迫切了。”

80年代之后,美国停止了快堆建设,这其中有经济危机的影响,也有防止核扩散的考虑。而由于上述各堆都是实验堆,在实验完成后,目前已全部退役。不过,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徐銤介绍,由于放射性核废料太多,美国专门储存核废料的约克山已经告急,美国又回头来建设快堆。先进快中子燃烧堆AFBR正在设计,估计2025年建成。

除了美国,很多建过快堆的国家都重新回头研究快堆。还有很多过去没有基础的国家也开始对快堆表示兴趣。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资料显示,打算开展快堆研究的国家正逐年递增。不过,由于暂停了几十年时间,欧美国家想要恢复到以前的水平也并不容易。徐銤表示,美国虽然以前的资料还在,但“活资料”少了,人才匮乏。“所以美国现在也感到自己落后了,要跟其他国家合作。”他说。

目前国际上在建的3个快堆包括印度500MW原型快堆、俄罗斯BN-800和中国的CEFR。7月21日,CEFR已经达到临界。可以说,在新一轮的快堆研究和建设中,中国已经占据优势地位。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