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古民居对新民居生态观的传承

2010-06-12 13:01
山西建筑 2010年8期
关键词:堂屋徽派屋檐

钱 进

皖南民居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独特的地域建筑文化特征,建筑风格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皖南民居在规划选址、空间形态、构造技术等方面运用了大量的生态化的建筑设计因素。通过对皖南传统民居体系中生态化建筑设计和技术的实地观测和研究,不但有助于提高对传统建筑的认识水平,还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传统建筑文化,并将生态民居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向前推进。

1 背景概述

1.1 皖南新民居当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民居面临着建筑能耗过大、土地资源紧缺的困境,改善这种状况是每位建筑师的责任。新民居的规划和设计太过城镇化,并没有因地制宜,合理的运用土地和当地的材料。

1.2 传统民居对新民居的影响

中国传统民居是古人在应对自然和社会制约因素的长期建筑实践中形成的劳动产物,其中蕴含着大量的生态营造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不仅表现为具体的设计措施,还包括抽象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思维。因此,传统民居生态经验在我国新农村的应用研究,是为了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建筑文化,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提高我国建筑生态设计水平来改善当前能耗过高的问题。

2 皖南古民居空间形态的生态性

2.1 高墙窄巷

“高墙窄巷”是徽州古民居的最大特点(见图1)。较大的村镇,主要街道往往用青石板铺砌,小巷悠悠是徽州村落的一大特色。

2.2 单元间的“串联”和“并联”

徽州民居可以进行纵向“串联”和横向“并联”组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院落单元可以随之增添,这符合徽州人几代同堂的习俗。根据住宅的规模,天井的数目也可多可少,少则1个~3个,多则10多个,据说最多的达36个。

另外,徽州民居单元间的“串联”和“并联”群体组合也适应夏季湿热气候的需要。密集的平面组合形成的村落空间,除了狭窄的街巷空间和众多的小天井外,平面被巨大的屋顶填满,在各个方向上屋顶都提供了对阳光的遮挡,这样使建筑的外墙都淹没在屋顶的庇护之下。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屋顶的遮阳也使厅堂和天井始终处于阴影之下,使下垫面和墙壁仍然可以保持较低的温度,从而降低环境的辐射温度,给人以清凉的感受。

2.3 方整体型和内向格局

由于徽州地处山区,用地紧张,因而徽州民居布局十分紧凑。民居平面多为方整的矩形。有时因周围环境的关系也做一些灵活处理,如宏村承志堂,但总体来说是追求规整紧凑。不开窗或仅在2层有通风的小窗,俗称“玻刀槛”,以防盗贼。

体型方整和格局内向的产生有社会文化方面的原因,但从生态的空间形态角度看,对气候和环境的适应和协调才是徽州民居特殊空间形态形成的主动因素,方整体型布局紧凑有利于节约土地,内向格局不仅可以回避外界噪声的影响,而且向内开敞有利于组织遮阳和通风,容易形成相对舒适和稳定的微气候环境。

2.4 朝向和入口位置灵活布置

徽州民居平面都有一条严格的轴线,住宅平面沿轴线对称布置。与徽派民居非常严谨的空间序列相比,建筑朝向则显得灵活得多,并且入口的位置在许多情况下也并不位于主轴线上,而是偏居一隅。从适应自然与气候因素的角度上看,由于徽州民居密集深挑的屋檐在夏季各朝向上都具有很好的遮阳,达到“各向同性”的效果,使朝向的影响退居为次要因素,加上考虑用地紧张的因素,因地制宜随坡就势的营造导致了徽州民居在朝向的布局上体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另一方面,徽州地区的风向由于受山脉、河谷的影响,变化较为复杂,为了夏季获得良好风压通风的效果,徽州民居总结经验和实际情况,将入口位置置于迎风向,使入口位置通常偏居一隅。

2.5 空间的竖向扩展

首先,徽州民居中普遍采用楼房,使住宅面积加大的同时也减少了对土地的占用,达到了节约用地的目的。当然这种尽量向空间发展的做法也是由于发展所导致的土地紧张这一客观原因带来的必然结果。其次,徽州民居的空间竖向扩展也是出于遮阳和通风的考虑。升高的建筑体量可以投下更多的阴影,加上徽州民居紧凑的空间格局,使高深的庭井始终处在阴影的覆盖下,夏季起到很好的遮阳效果。同时,较高的民居和天井空间有利于组织通风和夏季散热,给居者创造舒适的居住空间。

2.6 高敞的堂屋

徽州民居具有高大开敞的堂屋。堂屋前后都是向上开放的天井,开敞的堂屋是室内和室外的过渡空间,与天井之间没有任何隔断,不仅有利于组织通风,而且有利于室内的热量迅速地散出。徽州民居采用高大开敞的堂屋,消弱空间的隔断,尽量使风畅行无阻地进出室内,与开放的天井组合形成纵向贯通的空间,减小了通风阻力。开敞的空间形式还可以很好的同周围绿化和自然景观相结合,对室内气候和视觉效果起到调节愉悦作用。因此,高敞的堂屋形式体现了徽州民居对气候环境的把握和适应。

2.7 居住中心由高到低

明代,徽州民居的日常起居多以楼上的堂屋为中心;到了清代,这一中心逐渐移到楼下。因而楼层的层高明代为楼上高于楼下,清代为楼下高于楼上。以棠樾毕德修宅为列,改宅为明代普通民居,底层非常低矮,堂屋层高仅为2.87 m。与之相比,棠樾村多数清代民居底层堂屋层高不低于3.5 m,高的可达4.7 m以上。

2.8 小尺度的天井

徽州民居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它采取了内向型的敞厅加天井的布局方式。这首先表现出受到北方合院式民居的影响,这是一种有安全感,防盗,利于维护家庭私密性的模式。在典型的徽州民居中,天井多呈东西向拉长的口字形(见图2),其平面尺寸较小,特别是四周出挑较多的屋檐使天井暴露在直射阳光下的面积大大减少。

3 皖南古民居构筑形态的生态性

3.1 结构形式

徽派民居素有墙倒屋不塌的美誉,墙体仅仅是围护结构,而不是承重结构。建筑的荷载完全由木柱来承担,即所谓“墙倒屋不塌”。木结构以穿斗式为主,少量大跨度的堂屋采用抬梁式。从住宅结构构造模式分析:干栏巢居为穿斗式木构架,北方四合院为抬梁式木构架,而徽州民居恰恰将这两种结构混合运用,各取其长。中间开敞厅堂因跨度大,多装饰而采用抬梁式木构架,两侧私密性的卧室因跨度小便于分隔而采用穿斗式木构架(见图3)。

3.2 墙体构造特点

徽派民居的外墙多以望砖砌成空斗砖墙,外面刷白浆,一般为一砖厚(300左右)。从保温隔热的角度来看,空斗砖墙的大热阻、小热容的热工特性,利于建筑的隔热。除外墙外,徽派民居宅内其他墙体都比较薄,多为木板做成的隔墙。

3.3 屋顶构造特点

徽派民居的屋顶以硬山为主,其构造做法与江浙民居比较类似:先在檩条上搁椽,椽上铺望砖和小青瓦。瓦底一般不铺灰砂,只在檐口和屋脊处使用灰砂。在铺瓦之前要先做好屋脊,然后从上而下,从中间向两边依次施工。底瓦大头向上,盖瓦大头向下,以利于排水。这种屋面构造的特点也是热阻较大而热容相对较小,利于建筑的隔热。

3.4 建筑防潮

徽州人没有像徽州原住民山越人那样采用干栏式住宅,这使他们的居室多少有些潮湿。对此,徽州人也并非束手无策,而是采取了相应的防潮构造处理。他们将堂屋的地面先铺一层石灰,再铺一层细砂,最后再铺地砖。而堂屋两侧的卧室则采用架空木地板的方式来防潮,木地板高出堂屋地面30 cm~40 cm,并在朝向堂屋的墙基处设有通风口(一般有2个),用以通风除湿。通风口多为整块石料,表面雕刻上精美的图案以掩饰通气。

此外,对于一些重要的建筑构件,徽派民居也采取了有效的防潮措施。

3.5 出挑深远的屋檐

徽派民居的屋檐出挑深远,其原因之一是为了保护墙面不受雨淋。天井内朝北及东西向出挑的屋檐距离取决于防雨的需要,而朝南向屋檐出挑的距离则要远远大于北向,其距离取决于遮阳的需要。各个方向屋檐的高度也不相同,正房的屋檐最高,其他三个方向要低一些,大约低出1 m,主要是因为堂屋净高较高。

3.6 建筑色彩

由白墙黑瓦所构成的朴素淡雅的建筑色调是徽派民居的艺术品位所在。徽州民居的外墙表面涂抹白灰,厚度约28 cm~34 cm,“入款、休之境而遥望高墙白屋”是徽州村落的独特景观。徽州村落外观的粉墙,一方面是为了防止雨水侵蚀,即具有“御雨”的实用功能。另一方面白灰墙面在适应气候方面也起到积极的作用——它将建筑夏季辐射得热量降至最低。

4 结语

古民居空间、构筑形态的生态性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他们没有先进的科学和技术,利用的是顺应自然、总结经验,建造出适应环境的建筑。这对于新民居生态性的研究很有必要。

[1]尼 宁.生态建设原理及设计[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2]单德启.中国传统民居图说——徽州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程极悦.徽派古建筑[M].合肥:黄山书社,2000.

[4]李晓峰.从生态学观点探讨传统聚居特征及传承与发展[J].华中建筑,1996(2):30.

[5]戚 影.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建筑发展[J].建筑学报,1998(3):20.

[6]赵 群.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及其模式语言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猜你喜欢
堂屋徽派屋檐
屋檐
屋檐
守 望
徽派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山水画般的徽派建筑
浅谈徽派“马头墙”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与演变
板凳:平衡的世界
星檐
父亲的笑容
堂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