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育旗, 单红卫, 赵贤瑜, 杨兴易
2.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急救科;
3.广州市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航空卫生部。
鲍曼不动杆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条件致病菌,易在潮湿环境中生存,该菌黏附力极强,易在各类医用材料上黏附,而可能成为贮菌源。在医院中分布广且长期存活,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耐药性日益严重[1]。
ICU内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国内外已进行大量研究,但国内以往多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未能准确衡量各因素与医院感染之间的联系强度。为此,我们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开展了这项研究,现报道如下。
参照国家卫生部2001年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以入院48 h后发生的感染(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体温等资料确诊)为医院感染。选择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急救科2002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的发生的62例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选取同一科室与病例组同期住院的29例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且无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住院患者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查阅病案资料逐项填写。
以SPSS 12.0软件,建立数据库,分别应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找出医院感染的关联因素。将关联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危险因素。
自动出院的患者,仅分离出细菌但无感染症状患者予以剔除。
(一)一般情况 2002年1月—2006年12月ICU共收治患者1 950例,其中发生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62例,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2%。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62例患者中男46例、女16例,男女性别比为 2.88,年龄10~83岁。对照组29例患者中男18例、女18例,男女性别比为1.45,年龄20~83岁,两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92,P=0.238)。两组其他对比资料见表1。
表1 病例组对照组基本情况对比Table 1.Comparison between controls and cases
(二)感染部位 本研究发现ICU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患者,最常见的是下呼吸道、肺部感染47例占总数的75.8%(47/62);其次是尿路感染14例占总数的22.6%(14/62)、腹腔感染8例占总数的12.90%(8/62)、血流感染4例占总数的6.5%(4/62)、伤口感染3例占总数的4.8%(3/62)和胸腔感染3例占总数的4.8%(3/62)。
(三)基础疾病 62例患者中:多发伤28例占54.2%(47/62),心血管疾病8例占12.9%(8/62),脑外伤3例占4.8%(3/62),颈椎手术后 3例占4.8%(3/62),骨折1例,肿瘤4例占6.5%(4/62)。肺炎37例占59.8%(37/62)。腹部疾病(手术后和非手术)14例占22.6%(14/62),胰腺炎1例。心肺复苏术后7例占11.3%(7/62),多脏器功能衰竭4例占6.5%(4/62),真菌感染13例占21.0%(13/62)。脑梗死3例占4.8%(3/6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例占3.2%(2/62),糖尿病3例占4.8%(3/62)。感染性休克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
(四)单因素分析 由表2可知肿瘤、激素应用、机械通气、昏迷或颅脑损伤是鲍曼不动杆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病例组的机械通气中位时间是51.06 d,对照组机械通气中位时间是35.1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57,P=0.006)。
(五)Logisitic多因素分析 见表3。
表2 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单因素分析Table 2.Univariate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nosocomial infections caused by A.baumannii
表3 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Table 3.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nosocomial infections caused by A.baumannii
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有研究表明,鲍曼不动杆菌存在复杂的耐药机制[1],故仅从抗菌药物的使用上来解决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是困难的。病情危重的患者在住院时间、治疗手段、机体免疫力缺损等方面与普通患者存在差异,使患者极易发生医院感染[2]。肿瘤(OR 14.373)、激素应用(OR 2.251)是本研究结果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机械通气常被认为是引起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重要因素[1,3-5],本研究结果与上述报道相一致。
由于正常人皮肤、口腔及呼吸道常带有鲍曼不动杆菌[1],刘丁等[6]报道,140例病例中机械通气88例(占62.85%),呼吸道感染高达55.35%,进一步证实了该因素在此类感染中的作用。陈萍等[7]报道呼吸道发生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为37.5%,感染的发生率很高。另外,他在环境监测调查中发现供氧湿化瓶贮水染菌严重,染菌率为87.09%,其鲍曼不动杆菌污菌率为11.8%。机械通气包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这些操作都可不同程度的增加感染的机会,导致鲍曼不动杆菌定植和最终出现耐药菌株引起医院感染。本研究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中有3个独立危险因素,即机械通气、肿瘤和激素应用。
为此,对于鲍曼不动杆菌的医院感染,我们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在抗生素应用上应给予足够的疗程,同时,我们另外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干预,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①少用或不用激素。②对于需要机械通气者,则尽早呼吸机干预,在神志清楚可配合者尽可能行无创机械通气[8-10],以避免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③及早脱离呼吸机,以避免呼吸机依赖。④尽可能增加更换呼吸机管路,气管切开导管和人工鼻的次数,以减少定植于呼吸机管路中的鲍曼不动杆菌的释放。⑤拍背,将痰震松后痰管吸出;气道冲洗,以减少定植于气道的鲍曼不动杆菌。⑥脱离呼吸机成功后及时拔管或封管,气管切开伤口封管后及时换药,以减少细菌在纱布上的定植机会。⑦封管后鼓历患者咳嗽排痰,并排痰后常规漱口减少口腔内定植。
[1] Berg ogne-Berezin E,Towner KJ.Acinetobacter spp.as nosocomial pathogens:microbiological,clinical,and epidemiological feature[J].Clin Microbioel Rev,1996,9(2):148-165.
[2] Tejada Artigas A,Bello Dronda S,Chacon Valles E,et al.Risk factors for nosocomial pneumonia in critically ill trauma patients[J].Crit Care Med,2001,29(2):304-309.
[3] Husni RN,Goldstein LS,A rroliga AC,et al.Risk factors for an outbreak of multi-drug-reaistant Acinetobacter nosocomial pneumonia among intubated patients[J].Chest,1999,115(5):1378-1382.
[4] Baraibar J,Correa H,Mariscal D,et al.Risk factors for infection by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n imubated patients with nosocomial pneumonia[J].Chest,1997,112(4):1050-1054.
[5] 黄雪斐,管利民,余素飞.鲍曼不动杆菌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配比病例对照研究[J].科技通报,1999,15(6):479-481.
[6] 刘丁,陈萍,陈伟,等.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基因分型研究[J].中华流行病杂志,2003,24(2):140-142.
[7] 陈萍,刘丁,陈伟,等.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调查及其危险因素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4):59-61.
[8] Antonelli M,Conti G,Rocco M,et al.A comparison of noninvasive positive-pressure ventilation and 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J].N Engl J Med,1998,339(7):429-435.
[9] Nourdine K,Combes P,Carton MJ,et al.Does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reduce the ICU nosocomial infection risk?A prospective clinical survey[J].Intensive Care Med,1999,25(6):567-573.
[10] Girou E,Schortgen F,Delclaux C,et al.Association of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with nosocomial infections and survival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JAMA,2000,284(18):2361-2367.